第151章 方寸山中悟大道 漠北深處起烽煙
字數:6508 加入書籤
霍去病河西首戰,八百騎破萬軍,奪金人,震寰宇,受封冠軍侯,其銳金殺伐之氣如日中天。然漢武帝劉徹深知,匈奴主力未損,單於庭猶在漠北,欲竟全功,非一時之勇可成。帝國仍需積蓄力量,等待給予匈奴致命一擊的最佳時機。與此同時,在遠離長安萬裏之外的西牛賀洲,一場看似無關、實則將深遠影響洪荒格局的因緣,正在悄然醞釀。
元狩二年春,長安城,未央宮。
武帝手持霍去病呈獻的匈奴“祭天金人”,此物高約丈餘,金光燦然,鑄工古樸,充滿異域風情,然其深處似有一絲冰冷邪異、迥異於中土香火祭祀的信仰之力流轉。
“此物…似佛非佛,似巫非巫。”武帝微微皺眉,問於群臣,“眾卿可知其來曆?”
博聞強識的董仲舒沉吟片刻,奏道:“陛下,臣聞西方極遠之地,有蠻夷信奉‘浮屠’之教,不拜祖先鬼神,而拜金身偶像,倡慈悲戒殺。此物或與之有關。”
武帝哂笑:“蠻夷之教,何足道哉。然其既能被匈奴用以祭天,或亦有可取之處。著人置於甘泉宮,與諸神同祀,以示天朝包容。” 遂不以為意。
然其不知,此金人落入中土,實為西方教佛法東傳的一枚重要棋子,內中一絲微弱佛念已悄然紮根。
與此同時,帝國雙璧的另一位,大將軍衛青,正主持著對匈奴的持續壓力。
針對匈奴屢次犯邊報複,衛青奉武帝命,率軍出定襄,斬首數千級而還。其用兵,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不斷壓縮匈奴在漠南的生存空間,與霍去病的閃電突襲相得益彰。
衛青周身那天罡星輝已化為實質般的統帥光環,厚重沉穩,令將士歸心。其麾下蘇建、張次公等將領亦成長迅速。然軍中亦有隱患,如前將軍趙信,本匈奴降將,雖驍勇,然其心難測,衛青對其頗多留意。
天庭,淩霄寶殿。
昊天鏡光華流轉,分照兩地。
太白金星奏曰:“陛下,冠軍侯霍去病殺伐之氣過盛,雖戰功赫赫,然其神魂中那絲兵主戾氣有漸漲之勢,長此以往,恐損其壽元,亦增其業障。大將軍衛青,沉穩持重,然其部將趙信,似有異心。”
玉帝昊天上帝淡然道:“霍去病乃應劫而生之利刃,用之破敵,正當其時。其壽元業障,自有其命數。著南極仙翁,可酌情賜下一枚九轉金丹的稀釋藥力,融於其日常飲食之中,略補其本源消耗,然不可改其命數。至於趙信…此乃人間將士忠奸之考,天庭不予幹預。”
“臣遵旨。” 一道微不可察的青色丹氣,悄然穿越雲層,落於長安冠軍侯府廚房的水缸之中。
幽冥地府,功過司。
判官筆疾書,記錄著漠北戰事產生的每一縷亡魂與業力:“霍部所殺,煞氣極重,直入修羅道。衛部所殺,依律審判。趙信…其命數晦暗,因果糾纏,標記,重點觀察。”
西方極樂世界,八寶功德池畔。
準提道人目光穿透虛空,望向東土甘泉宮那尊金人,微微一笑:“種子已播下,待緣法成熟即可。藥師,那猴頭近日如何?”
藥師佛合十回道:“稟師尊,那靈明石猴已離了花果山,正乘筏漂洋過海,尋覓長生之道。其心誌之堅,靈性之敏,確是應劫之子。”
“善。且看其緣法落於何處。”準提頷首。
下界,南贍部洲東南沿海。
一木筏隨波逐流,其上有一石猴,目運金光,射衝鬥府,正是那花果山天產石猴。他離了花果山,曆盡風吹日曬,饑餐渴飲,一心尋訪神仙蹤跡,求那長生不老之方。
這一日,木筏漂至西牛賀洲地界。石猴棄筏登岸,見世人皆是穿衣戴帽,行為舉止與山中猴群迥異,便也模仿起來,學人禮,學人話。他心靈福至,於市井中穿行,竟不覺過了八、九年光景,然長生之道,渺無蹤跡。這一路,他亦見慣了人間生老病死,弱肉強食,那求道之心,反而愈發堅定。
這一日,石猴行至一座高山腳下,但見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端是一處仙家福地。
忽聞山林深處,有一樵夫伐木,口唱道情之歌,其詞曰:“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穀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鬆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石猴聞之,大喜過望,急跳上前扯住樵夫道:“老神仙!弟子稽首了!適聞您歌中‘非仙即道’,定是神仙無疑,乞求老神仙教我長生之術!”
那樵夫慌忙丟斧答禮道:“不當人,不當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實不相瞞,此山名曰‘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一位老神仙,名曰菩提祖師。他才是真神仙哩!我方才所唱,正是他傳授的《滿庭芳》,一則散心,二來解困。不是我自家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石猴更喜:“既是神仙就在山中,萬望老神仙指與我路徑,我好去拜求!”
樵夫道:“此山喚做靈台方寸山,山路好走,你自去那山深處,見一座洞府便是。”說罷,指引了路徑。
石猴依言,辭了樵夫,徑入深山。果然見一座洞府,煙霞籠罩,瑞靄繚繞,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忽回頭,見崖頭立一石碑,約三丈餘高,八尺餘闊,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石猴不敢敲門,隻得跪在崖前等候。這一跪,便是七日七夜。
洞府深處,菩提祖師正於蒲團上講道,忽心有所感,慧眼觀照洞外,已知緣由。
這菩提祖師,相貌清奇,風采迥異,周身道韻玄妙非凡,似與玄門三清同源,卻又隱含一絲超然物外、寂滅清淨的佛意,其根腳深不可測,乃是一位混元大羅金仙天道聖人)級別的存在。
祖師對眾弟子道:“門外來了個修行人,爾等可出迎。”
眾弟子出門,果見一猴跪於崖前,雖形容古怪,然目光清澈,心誌堅誠。問明來意,便入內稟報:“祖師,外麵是個花果山來的石猴,欲求長生之道,跪候已久。”
祖師微微頷首:“既是天地生成,心誌又誠,便引他進來吧。”
石猴被引入洞天,見祖師端坐瑤台,寶相莊嚴,倒身便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隻道:“師父,師父!弟子誌心朝禮,誌心朝禮!”
祖師問:“你是哪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不遲。”
石猴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
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哪裏修甚麽道果!東勝神洲到此,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到此間?”
石猴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祖師聞言,暗忖:“這猢猻倒是有些緣法毅力。”便道:“既是如此,你起來吧。我見你相貌舉止,像個食鬆果的猢猻。你就姓‘孫’罷。”
石猴歡喜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再賜個名字,卻好呼喚。”
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你乃第十輩之小徒,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麽?”
石猴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自此,石猴得名孫悟空,留在洞中,每日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閑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不覺又是六七年過去。
這一日,祖師登壇講道,說的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抓耳撓腮,眉開眼笑。
祖師見狀,知他悟性非凡,便問:“悟空,你既識得盤中暗謎,前來跪求,想是有所悟。你今要從我學些甚麽道?”
悟空道:“但憑尊師教誨,隻要有些道氣兒,弟子便就學了。”
祖師接連問了“術”、“流”、“靜”、“動”四門之道,悟空皆因不能長生而拒學。
祖師聞言,咄的一聲,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這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卻待怎麽?”走上前,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裏麵,將中門關了,撇下大眾而去。
唬得那一班聽講的,人人驚懼,皆怨悟空道:“你這潑猴,十分無狀!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卻與師父頂嘴?這番衝撞了他,不知幾時才出來講道!”悟空卻一點不惱,隻是滿臉賠笑。原來他已打破盤中暗謎,心下暗喜,深知祖師打他三下,是教他三更時分存心;倒背著手走入裏麵,將中門關上,是教他從後門進入,秘處傳道。
是夜,悟空依約,從後門潛入祖師寢榻之側。
祖師果然未睡,聞聲知其已至,便起身盤坐,喝道:“你這猢猻,不在前邊去睡,卻來我這後邊作甚?”
悟空道:“師父昨日壇前對眾相允,教弟子三更時候,從後門裏傳我道理,故此大膽徑拜老爺榻下。”
祖師聞說,十分歡喜,暗自尋思:“這廝果然是個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盤中之暗謎也。” 遂道:“你既識得盤中暗謎,乃有緣之人。近前來,仔細聽之,當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
遂低聲傳與悟空一篇《大品天仙訣》,乃是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 雖駐顏益壽,但每五百年,便有一災降臨,須得設法躲過,躲不過,則壽盡而死。
悟空天資聰穎,當下記誦口訣,暗暗修習,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化,皆已通曉。祖師又傳其“筋鬥雲”之法,一筋鬥便有十萬八千裏路。悟空晝夜勤勉,不過三年,已將諸般神通盡數學成。
這一日,悟空於眾師兄麵前賣弄變化,變棵鬆樹,引得眾人喝彩,驚動了祖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祖師怒其炫耀,斥道:“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悟空叩頭道:“隻望師父恕罪!”
祖師道:“我也不罪你,但你去罷。”
悟空聞言,滿眼墮淚道:“師父,教我往哪裏去?”
祖師道:“你從那裏來,便從那裏去就是了。你今番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麽惹禍行凶,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悟空隻得拜辭,與眾師兄告別,祖師決然不許。悟空隻得噙淚叩首,起身撚著訣,丟個連扯,縱起筋鬥雲,徑回東勝神洲而去。
而就在悟空離開方寸山,返回花果山的同時。遠在萬裏之外的漠北,漢匈戰局再起波瀾。
匈奴伊稚斜單於采納趙信之計,將王庭遠徙漠北,欲誘漢軍遠征,以逸待勞。
武帝劉徹識破其計,然亦知此乃徹底解決匈奴之良機。遂部署大軍,兵分兩路:
東路:以大將軍衛青為主帥,率公孫敖、公孫賀、趙信、蘇建、李廣、李沮等,出定襄,尋殲單於主力。
西路:以冠軍侯霍去病為主帥,率其所部精銳,出代郡,負責打擊匈奴左賢王部,並策應東路。
一場決定漢匈國運的漠北決戰,即將拉開序幕!
天庭、地府、西方教的目光,再次聚焦於北疆沙場,亦有一絲餘光,瞥向了那隻正翻著筋鬥雲,懵懂不知已身負驚天動地之能,奔向自己命運起點的石猴。
洪荒的棋局,總在凡人與仙神都未曾完全洞察的因緣際會中,悄然轉動。
本章完)
喜歡我,昊天,開局洪荒當天帝請大家收藏:()我,昊天,開局洪荒當天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