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觀音顯聖點金蟬 天庭暗手布玄機
字數:3957 加入書籤
南贍部洲,大唐貞觀年間,海州陳光蕊赴任遇害,殷溫嬌誕子,棄之江流,為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兒。此子自是金蟬子第十世轉生玄奘,自幼長於寺中,耳濡目染,佛性深種。這一日,春和景明,年方十八的玄奘於寺中誦經,忽覺心神不寧,似有宿緣牽引,遂信步至寺外江邊。
隻見江麵雲霧繚繞,異香撲鼻,一位寶相莊嚴、手持淨瓶楊柳的女菩薩顯化於祥雲之上,正是南海觀世音菩薩與其化身白鸚哥。菩薩慧眼如炬,早已洞悉玄奘前九世修行功德與今生向佛之心,更感知到冥冥中天庭布下的無形監控網絡。她心知點化之事需速決,以免節外生枝。
“玄奘,”菩薩聲音柔和卻蘊含無上法力,直透心扉,“你可知自身來曆?乃西方極樂世界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長老轉世,因輕慢佛法,故貶汝真靈,轉生東土。今汝佛緣已至,可願領佛祖法旨,上西方靈山雷音寺求取三藏真經,以解南贍部洲眾生之厄,圓滿自身功果?”
此言一出,猶如晨鍾暮鼓,敲醒了玄奘魂魄深處沉睡的記憶。他渾身一震,前九世修行積累的功德之力如潮水般湧現,眼中迷茫盡去,取而代之的是無比堅定的虔誠與宏願。他當即拜伏於地,朗聲道:“弟子玄奘,願往西天拜佛求經!縱粉身碎骨,亦不敢有負佛祖厚望與菩薩點化之恩!”
【萬界時空聊天群】內,此景同步呈現,引發熱議。
【群公告】:關鍵節點事件!觀世音菩薩顯聖於南贍部洲大唐金山寺,正式點化金蟬子第十世轉生玄奘,授其西天取經之命!取經大業核心人物歸位!
【洪武】朱元璋:“嘿!觀音老娘們兒親自下場了!動作夠快的!這是怕咱們天庭搶了先手啊!”
【祖龍】嬴政:“…名分已定,大勢更彰。然,點化易,路途艱。未來八十一難,方是真正博弈之場。天庭布局,當由‘名’轉‘實’,聚焦於途。”
【真武】張三豐:“無量天尊…緣法已啟,劫數隨之。望此僧能持正念,履艱險而不移。陛下之‘護持’,亦當更為精微,莫使慈悲之舉,反成磨難之因。”
【不搖碧蓮】張楚嵐:“主線任務正式發布!npc觀音菩薩已現身說法!玩家玄奘已接取任務‘西天取經’!老大,咱們的支線任務、隱藏任務可以同步上線了!”
【妖姬】綰綰:“哎呦~這俊俏的小和尚,就這麽被忽悠著去走那十萬八千裏了呢~陛下,咱們是不是該給他準備點‘貼心’的禮物呀?”
浩天昊天上帝):“全體成員,取經人已明誌,劇本進入新階段。我方策略,須由宏觀布局轉向精準介入。重點在於‘劫難’之中的‘機緣’與‘護持’。”
幾乎在觀音顯聖的瞬間,天庭這台精密機器便已高速運轉起來。
通明殿內,昊天上帝浩天麵前的光屏上,代表玄奘的光點驟然明亮,並與靈山方向的因果線徹底穩固鏈接。他神色不變,指尖輕點,一連串指令已然發出:
1. 監控升級與軌跡預測:“巡天司,啟動‘金蟬軌跡追蹤’最高預案。所有‘玄光微塵鏡’聚焦玄奘周身百裏,記錄其一舉一動、氣運變化、乃至心念波動。同時,基於其性格、體質、宏願強度,推演其未來可能選擇的西行路線及行進速度,誤差不得超過三日。”
2. “劫難庫”匹配與優化:“資源調度司,立即將預設的‘八十一難’模型庫與玄奘實時數據進行匹配校準。針對其‘凡人之軀’、‘佛心堅定’但‘缺乏自保之力’的特點,對前期劫難難度進行動態調整,確保‘驚險’與‘可渡’之間的平衡。尤其關注那些可能被妖族強力幹擾的節點,提前預備應急方案。”
3. “護法者”接觸計劃啟動:“異才司,目標孫悟空關聯度提升至最高。分析其近期神識波動與玄奘宏願確立之間的共鳴效應。同時,加速對天蓬元帥豬八戒)、卷簾大將沙僧)轉世下落後續狀態的監控與評估,預設接觸時機。對西海龍王三太子小白龍)事件進行推演,尋找天庭介入的最佳時間點。”
4. 輿論引導與後勤保障:“宣化署,立即在大唐境內掀起新一輪輿論高潮,宣揚‘玄奘法師乃天命取經人,得菩薩點化,此行必獲諸神護佑’。同時,秘密聯絡大唐朝廷內有影響力的信佛或信道官員,為玄奘日後通關文牒、沿途接待等事宜鋪墊。”
然而,浩天的布局,遠不止於被動的響應與輔助。他更要借此機會,埋下屬於天庭的“暗手”。
就在觀音菩薩點化玄奘,賜下錦襴袈裟、九環錫杖,並告知途中將有“神通廣大的徒弟”護持之際,浩天心念微動,一道極其隱晦的指令傳達到了五行山。
值守五行山的仙官,按照早已演練過無數次的預案,在觀音菩薩顯聖的佛光餘韻未散、天地氣機交感最為活躍的刹那,以送齋飯為名,“無意”中讓一縷經過特殊處理的、蘊含“責任”、“使命”、“跋涉”、“守護”等抽象意念的信息流,伴隨著齋飯的香氣,悄然拂過孫悟空的臉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縷信息流並非直接灌輸,而是如同背景噪音般存在。正處於蟄伏狀態、對外界氣息異常敏感的孫悟空,其強大的靈覺本能地捕捉到了這絲異樣。這與他近期思考的“自在”、“出路”等命題隱隱契合,又帶著一絲令人煩躁的“被安排感”,使其沉寂的心湖,不由得泛起一絲微瀾。監察廳數據顯示,其神識中代表“關注”與“矛盾”的波段,出現了短暫的同步上揚。
與此同時,另一路“暗手”則指向了玄奘本身。
宣化署安排的“說書人”,在長安城的茶樓裏,開始講述一個新的故事:前朝某位高僧西行取經,雖得佛祖庇佑,但沿途多賴山神土地暗中指點迷津、江河龍王及時興雲布雨解旱、乃至有義士暗指散仙)仗義出手相助,方得成功。故事極力渲染這些“天道下的善意輔助”的重要性,潛移默化地在玄奘和聽眾心中,種下“取經非佛門獨力可成,需仰仗天地眾生共助”的觀念。而這“天地眾生”的代表,自然暗指統禦三界的天庭。
觀音菩薩慧眼如炬,豈能不知天庭小動作?
她於雲端瞥了一眼五行山方向,又聽聞下界流傳的故事,心中了然。但她並未點破,隻是對玄奘又叮囑了幾句“心誠則靈,佛法無邊”之類的話,便駕雲離去。回歸靈山後,她向如來佛祖稟報:“世尊,玄奘已發宏願。然,天庭監控如影隨形,更布下暗子,欲分功德,亂因果。”
如來佛祖慧眼觀照,淡淡道:“因果機緣,自有定數。天庭欲為,便由其為之。隻要金蟬子佛心堅定,護法得力,些許波折,亦是磨礪。況……天庭之力,或可為我驅除一些真正的魔障。” 佛祖看似包容,實則深諳借力打力之道,欲將天庭的介入也納入“八十一難”的算計之中。
北俱蘆洲的九頭蟲,通過妖類耳目得知觀音點化玄奘的消息,更是怒不可遏:“取經人定了?好!好的很!傳令下去,讓兒郎們給本王盯死了那和尚!等他出了大唐國境,就是咱們的天下!本王要親自給他準備幾份‘大禮’!”
而此刻,金山寺外的玄奘,撫摸著菩薩所賜的袈裟錫杖,目光堅定地望向西方。
他並不知道,自己這看似純粹的求法之旅,早已成為三界頂尖勢力博弈的棋盤。他的每一步,都將牽動無數因果。
昊天上帝收回望向南贍部洲的目光,嘴角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棋子已動,棋局正式開始。觀音,你點了金蟬,朕……便來布這棋盤上的風雲吧。看最終,是誰能在這取經路上,寫下最多的篇章。”
觀音顯聖,金蟬歸位。天庭的暗手如同無聲的細雨,已然滲入這剛剛啟幕的西遊大戲之中。真正的較量,隨著玄奘即將開始的萬裏跋涉,進入了全新的、更加錯綜複雜的階段。
本章完)
喜歡我,昊天,開局洪荒當天帝請大家收藏:()我,昊天,開局洪荒當天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