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長安辭君風波起 心猿意動劫前夜

字數:3631   加入書籤

A+A-


    大唐貞觀十三年,歲在己巳。長安城內,萬國來朝,一派盛世氣象。金山寺玄奘法師受觀音菩薩點化、發下西行宏願之事,早已傳遍朝野。這一日,玄奘法師辭別寺院,抵達長安,於金鑾殿上麵見唐王李世民,奏請西行取經之事。
    殿宇巍峨,百官肅立。玄奘身披錦襴袈裟,手持九環錫杖,雖為凡僧,卻寶相莊嚴,氣度不凡。他從容稟明取經緣由,乃為解南贍部洲眾生之惑,求取三藏真經,以保大唐江山永固。唐王聞奏,龍心大悅,感其宏願,當即允準,賜予通關文牒,封其為“禦弟”,賜號“三藏”,又選良馬、備資糧,定於三日後於化生寺開水陸法會,為其壯行。
    此番“辭君”之舉,看似凡間儀典,實則牽動三界氣運。
    當玄奘接過那蓋有大唐國璽的通關文牒時,巡天司監控網絡清晰捕捉到,一股凝實的人道皇氣與玄奘身上那勃發的取經佛運正式交匯,如同給無形的因果巨舟掛上了風帆,使其西行之勢更添磅礴與“名正言順”。這股交匯的氣運漣漪,甚至穿透空間阻隔,讓遠在五行山下的孫悟空,都莫名地感到一陣心悸。
    【萬界時空聊天群】內,氣氛也隨之緊張而期待。
    【群公告】:監測到關鍵節點!取經人玄奘已獲大唐皇帝正式授權,人道皇氣與取經佛運完成初步融合!西行啟程進入最後倒計時!
    【洪武】朱元璋:“好!名正言順,皇氣加身!這和尚算是有了‘官方認證’,路上那些山神土地、城隍小鬼,多少得給點麵子!老大,咱們是不是也該準備‘接駕’了?”
    【祖龍】嬴政:“…大勢已成,箭在弦上。皇氣入局,意味著西行之事已不僅僅是佛門自家之事,更關乎南贍部洲人道氣運。天庭作為三界正統,介入其中,更顯順理成章。然,首關之難,尤為關鍵,務必處置得當,立威揚名。”
    【真武】張三豐:“無量天尊…緣法匯聚,如百川歸海。此僧得人王認可,其行更添一份沉重。望其能持心如一,不負皇恩,不負佛望。陛下之護持,亦當時刻謹記‘過猶不及’之理。”
    【不搖碧蓮】張楚嵐:“官方認證get!主線任務麵板已更新!下一站:五行山副本!老大,攻略組異才司)最終方案定了沒?第一波團戰怎麽打?”
    【妖姬】綰綰:“嘻嘻,小和尚就要踏上征途了呢~這最後一晚的長安月色,不知他可會失眠?陛下,那山下的猴子,怕是也睡不著了吧?”
    浩天昊天上帝):“全體成員,啟程在即,首戰關乎全局。五行山之事,朕已有決斷。各方按最終預案行事,務必精準、自然、一擊必中。”
    昊天上帝浩天坐鎮通明殿,目光如炬,統攬全局。 光屏之上,代表玄奘的光點已與長安城的皇氣光暈緊密相連,一條清晰的金色軌跡自長安向西延伸,其第一個重要交匯點,赫然便是五行山。圍繞此點,代表天庭各部的流光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穿梭往來。
    1. “心猿歸位”最終推演啟動:
    心理側寫完成:異才司與五行山研究中心聯合提交了《目標孫悟空當前心理狀態及行為預測終極報告》。報告指出,孫悟空在取經氣運與皇氣交匯的刺激下,處於高度敏感、矛盾且渴望突破的臨界狀態。其對“自由”的渴望壓倒了對“被安排”的厭惡,但對“方式”極為挑剔。最佳接觸時機,判定為玄奘抵達山前,氣機牽引達到峰值之刹那。
    接觸方案細化:最終方案摒棄了任何形式的“說教”或“利誘”,核心策略定為“順勢而為,點明出路,留足選擇”。具體由值守仙官在特定時機,以“告知事實、分析利弊”的口吻,點破其與取經的因果,並暗示脫困後“天地廣闊,自有其道”,而非必須受製於某一方。此舉旨在滿足其自主決策的心理需求,降低抵觸情緒。
    應急備案就緒:翊聖真君親自督陣,一支由雷部、鬥部精銳組成的快速反應小隊已秘密部署在五行山外圍空間節點,一旦佛門手段過激引發孫悟空劇烈反抗,或出現其他不可控變故,可立即介入,以“維持秩序”為由控製局麵。
    2. “首難”雙叉嶺預案最終確認:
    資源調度司確認,玄奘離開大唐國境後,首遇劫難地點極可能為雙叉嶺,此處妖氣盤踞,符合“初出茅廬,遇險受驚”的劫難模型。預案決定,天庭不直接掃清妖魔,而是派遣當值功曹暗中跟隨,在其遇險時及時顯聖,以“路見不平,天道昭彰”為由驅散小妖,救其脫困。此舉既能彰顯天庭存在,又不過度幹預,符合“磨礪”主旨。
    同時,宣化署已準備好相應的“民間傳說”素材,待事件發生後,迅速在邊境地區散播“玄奘法師洪福齊天,遇險自有神靈護佑”的故事,進一步鞏固其“天命取經人”的形象,並為天庭的“護持”角色正名。
    3. 對佛門動向的監控與反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巡天司加大了對靈山方向,尤其是觀音菩薩化身的監控力度。確認觀音已離開長安,但其一縷神識仍關注著玄奘動向。浩天判斷,佛門在五行山的關鍵後手“緊箍咒”及授意人唐僧)尚未就位,此刻仍是天庭施加影響的窗口期。
    浩天密令太白金星,以“協調取經事宜”為名,向觀音菩薩傳遞一份非正式照會,內容提及“聞聽取經人已啟程,天庭感其宏願,為保其順利度過初期艱險,已令沿途土地山神多加照拂,若有非常之變,亦可酌情援手”。此話看似通報,實為宣告介入,並劃定了“初期照拂”的行動範圍,試探佛門反應。
    此刻,五行山下的孫悟空,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內心風暴。
    玄奘辭別唐王、皇氣加身的消息,通過仙官“閑聊”傳入他耳中。他雖表麵嗤之以鼻:“皇帝老兒?哼,管得著俺老孫麽?” 但神識深處,那被取經大勢牽引的感覺卻越來越強烈。他煩躁地扭動身體,感受著山體沉重的壓力,火眼金睛中閃爍著不甘與渴望交織的光芒。
    “自由……取經……護法……”他低聲咀嚼著這幾個詞,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打上靈山?逍遙世間?還是……借此脫困,再圖後計?種種可能性在他心中激烈碰撞。對值守仙官,他不再冷嘲熱諷,反而偶爾會主動詢問:“那取經的和尚,到哪兒了?何時能到俺這山下?” 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
    而此刻,長安城外,化生寺。
    盛大的水陸法會已然落幕。玄奘法師於大雄寶殿之內,靜坐禪定,調整心神。明日五更,他便要辭別眾僧,踏上那十萬八千裏的西行之路。殿外月光如水,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他平靜而堅定的麵容。他不知前路具體有何妖魔,但菩薩點化、皇兄重托在身,其心誌已堅,唯有一往無前。
    浩天將目光從光屏上收回,落向殿外無垠的星空。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他輕聲自語,“這東風,便是那金蟬子一步步走來的腳印,和那心猿壓抑了五百年的……一聲呐喊。”
    長安辭君,風波已起。心猿意動,劫在眼前。這西遊大幕的真正開啟,隻待明日黎明,那一聲馬嘶,第一步踏出。
    本章完)
    喜歡我,昊天,開局洪荒當天帝請大家收藏:()我,昊天,開局洪荒當天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