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嚴打特供
字數:2315 加入書籤
天河濁浪,曾是天庭一樁懸了數百年的心病。倒不是水勢洶湧難治,而是這“水”背後的“利”,盤根錯節,攪得兩岸糧農商賈、水師兵將不得安寧。
所謂“天河水源之爭”,說穿了,是塊肥肉——誰家能攀上“內供”“特供”的牌子,把天河沿岸的糧米水產定為“天庭特供”,誰就能捏著市價的七寸,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哄抬物價,牟取暴利。
這攤子渾水,落到了剛在凡間斷完奇案、暫調天庭效力的包拯手裏。彼時他身著仙官常服,麵如墨玉,額間月牙在天河暮色下隱有微光,卻比天河的浪頭更顯冷冽。
“特供?內供?”包拯站在鎖龍壩的施工工地上,手裏捏著一疊查抄來的文書,聲音不高,卻讓旁邊跟著的仙吏個個脊背發涼,“不過是些人借了天庭的名,中飽私囊的幌子。”
他到任不過三月,做的事卻石破天驚。先是頂著水師舊部和朝中某些仙官的壓力,一紙文書,取締了所有打著“軍需”“內廷”旗號的特供體係。從水師的糧秣采買,到天庭某些宮苑的“特供水產”,一律納入公開規範的采買流程,賬目明細張榜公示於天河兩岸的集鎮。
這一動作,無異於在油鍋裏潑了瓢冷水。斷了財路的仙商們先是軟磨硬泡,托關係送“仙禮”,見包拯鐵麵無私,便暗中使絆子,故意囤積糧食,挑動糧價飛漲,甚至散播謠言,說“包黑子壞了天庭規矩,天河要斷流了”。
包拯哪管這些?他帶著王朝、馬漢幾個得力仙吏,挨家查賬本,堵貨源,抓了幾個帶頭哄抬物價的“首惡”,直接在天河渡口開堂問案。
證據確鑿之下,管你是哪路神仙的遠親,還是哪個仙府的管家,該罰的罰,該充公的充公,雷厲風行,毫不留情。
“某斷案,隻認理,不認人。”他在公堂上一拍驚堂木,聲震河麵,“天河之水,養的是兩岸生靈,不是喂飽某些人的私囊!再敢借‘特供’之名行苟且之事,休怪某的龍頭鍘不認仙!”
硬手腕之下,混亂的采買秩序迅速歸位。物價平穩了,糧農們能把糧食賣上公道價,水師官兵的軍餉糧秣也明明白白,再沒人敢克扣。更關鍵的是,沒了特供炒作的由頭,那些圍繞著水源產地的明爭暗鬥、強占強買也漸漸平息。
包拯趁勢推動鎖龍壩的修建,征調民力、協調物資,一切公開透明,原本扯皮多年的工程,竟真的順風順水地合攏了壩體。
當最後一筐石料填入壩基,天河水流被穩穩鎖住,兩岸百姓焚香叩拜,水師官兵擂鼓歡呼。這消息傳到天庭靈霄寶殿時,玉帝正對著一份關於天河糾紛的舊奏折皺眉。
正當玉帝愁眉緊鎖之際,一份天河水源糾紛得以初步解決的奏折壓在了以前的十幾份舊奏折上。
天庭之上,誰都沒想到這個水源之爭的“民生小事”被一個“法曹參軍”包拯給解決掉……
“好!好一個包拯!”玉帝看完奏報,龍顏大悅,手指敲著玉案,“數百年的天河難題,竟讓他幾個月就理順了,還未動一兵一卒,難得,實在難得!”
太白金星捋著雪白長須,微微笑著。
托塔天王李靖則抱拳道:“陛下,包仙官鐵麵無私,雷厲風行,且心思縝密,懂得從‘利’字入手根治亂象,實乃治世能臣。”
“你剛才叫他什麽?”玉帝問道。
“仙……仙官!”李靖答道。
通常天庭之上,那些未入品的官員或者入品而官階低,亦或被冷落的官員才被稱為“仙官”。如太白、李靖這等身份,“法曹參軍”從他們口中出,是有辱金口的。故一律統稱為“仙官”。
玉帝點頭,看向二人:“朕有意嘉獎於他,二位愛卿以為,該如何封賞?是召他回天庭中樞,還是……”
太白金星聞言,眼神微不可察地動了一下,搶先開口:“陛下,依老臣之見,包仙官萬萬不可即刻召回天庭。”
玉帝有些意外:“哦?金星何出此言?”
李靖也看向太白金星,隻見他歎了口氣,道:“陛下,包仙官此次在天河取締特供,看似隻是整治了采買流程,實則動了不少人的‘奶酪’。那些被斷了財路的仙商,背後牽扯著不少天庭朝官的私產利益。他若此時回天庭,明槍暗箭少不了,反而掣肘。”
這話一出,玉帝和李靖都沉默了。
喜歡天庭的夜班請大家收藏:()天庭的夜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