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法理博弈

字數:2083   加入書籤

A+A-


    天河喜鵲大橋崩塌的陰霾尚未散去,西王母便將行程的第二站定在了天理院。
    這座剛落成不久的司法重地,此刻成為了三界目光的焦點。出發前,先行仙吏已將天理院的安保布控反複核查三遍,層層仙氣結界將院外圍得密不透風,以防情緒失控的遇難者家屬衝入,攪亂這場至關重要的視察。
    織女低垂著頭,跟在西王母身後。她的廣袖被清風掀起時,露出手腕上未褪的銀鐲——那是牛郎親手所製。
    遠遠望見天理院朱紅大門上“明鏡高懸”的匾額,她的心猛地揪緊。
    包拯身著玄色官袍,與判官敖曌並肩立於階前。
    當他瞥見織女的身影,手中的驚堂木險些滑落。敖曌輕咳一聲,不著痕跡地用肘部碰了碰他。兩位司法仙官對視一眼,眼底皆是了然——西王母這看似尋常的慰問,實則是為牛郎一案而來。
    “恭迎王母娘娘!”包拯沉聲道,帶著眾仙吏行大禮。西王母款步而入,目光掃過簷角懸掛的青銅法鈴,鈴身鐫刻的二十八星宿圖騰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大堂內,數十名仙吏屏息而立。西王母並未落座那象征權威的白玉寶座,而是站在審判台前,衣袂上的金絲祥雲隨著話語微微顫動。
    “天理院乃三界法理中樞,‘公平、公正、公開’六字,是你們的立身之本。”她忽然轉身,目光盯著包拯和敖曌說,“此次天河慘案,遇難者家屬尚在悲慟之中,當務之急是安撫民心。”
    敖曌悄悄打量著織女的反應。隻見她緊攥衣角,死死盯著西王母身後的鍘刀——那寒光凜冽的龍頭鍘,正是專為王公貴族所設。
    “包拯,敖曌。”西王母的聲音陡然加重,“在查明真相前,不可輕下論斷。若因倉促定罪損了天庭清譽,休怪本王母不念舊情!”她抬手虛指門外,“那些失去親人的仙民,此刻都在盼著一個公道;而諸位仙家,也都在看著天理院如何擔起這份責任。”
    包拯猛地跪地,官帽上的獬豸紋隨著動作微微晃動:“卑職定當徹查此案,走訪百戶、詳審千卷,絕不讓冤屈留存!”
    他餘光瞥見織女微微屈膝行禮,發間金步搖輕晃,恍惚間竟想起數日前牛郎在公堂上,也是這般挺直脊梁,甘願擔下所有罪責。
    西王母滿意地點頭,忽又放緩語氣:“不過話說回來,安撫並非一味妥協。該賠的,天庭一文不少;該罰的,法理也絕不容情。”她意味深長地看向包拯,“你斷案半生,當明白‘不枉不縱’四字的分量。”
    話音剛落,大堂外突然傳來騷動。一名仙吏匆匆而入:“啟稟娘娘!數名遇難者家屬在結界外哭鬧,嚷著要見青天大人!”
    織女臉色瞬間煞白。西王母卻神色自若,轉身對包拯道:“既然來了,便請他們進來吧。本王母倒要聽聽,黎民心中所求究竟為何。”
    敖曌立即會意,快步前去安排。包拯望著西王母從容的背影,忽然意識到這場視察絕非表麵這般簡單——她既要保全天理院的威嚴,又要為牛郎爭取生機,更要借此機會重塑天庭在仙民心中的形象。
    當第一批家屬被引入大堂時,織女下意識後退半步。為首的老婦人撲到地上,哭喊道:“王母娘娘!我兒屍骨無存,天理何在?!”西王母親自將她扶起,袖中滑出一枚溫潤的玉牌:“這是天庭的撫恤令,憑此可在天市兌換一應所需。待查明真相,定給你們一個交代。”
    包拯見狀,立刻補充:“七日後,本院將在此公開審理喜鵲大橋案。屆時,無論結果如何,必當給三界一個明白!”
    這話既是說給家屬,也是說給西王母聽。織女悄悄鬆了口氣,指尖撫過胸口——那裏藏著一封未寫完的信。
    西王母的視察在暮色中結束。離開時,她回頭望向天理院匾額,輕聲對織女道:“七日,夠包拯查明真相,也夠我們...做些準備。”織女望著她衣擺上流轉的星輝,忽然明白,這場關於法理與情義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喜歡天庭的夜班請大家收藏:()天庭的夜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