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偏殿辯寶

字數:2241   加入書籤

A+A-


    天理院偏殿的燭火映著玄青石磚,將孫悟空焦躁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他攥著耳後的金箍棒,每走一步,靴底都在地麵碾出火星。
    八部天龍廣力菩薩斜倚著殿柱,銀白僧袍被穿堂風揚起一角,龍目始終盯著猴子來回踱步的背影。
    “簡直是胡說八道!”孫悟空猛地轉身,金箍棒“唰”地彈出半尺,金光將殿頂的藻井照得透亮,“那老泥鰍當年在水晶宮怎麽說的?‘上仙若拿得動,便永鎮大聖仙履’,這話當著龜丞相、蝦兵蟹將的麵說的,如今倒成了俺老孫強取豪奪?”
    八部天龍抬手按住他的手腕,冰涼的龍鱗透過袖口傳來。
    “猴哥,消消氣。”他將案上的仙茶推過去,青瓷杯盞在石麵上滑出輕響,“方才在大堂,你也聽見包大人說的了——‘無實據,難定讞’。當年若有一紙贈與文書,此刻又豈會被動?”
    “文書?”孫悟空一把拍翻茶盞,茶水濺濕了案上的《天理院訴訟須知》,“俺老孫當年從石頭裏蹦出來時,你見過俺帶文房四寶嗎?那老泥鰍若真要反悔,早五百年幹啥去了?等俺老孫成了鬥戰勝佛,就想起定海神針了?”他越說越氣,金箍棒“噌”地漲成碗口粗,棒身的“如意金箍棒”五字在火光下流轉金光。
    八部天龍看著那根熟悉的神棒,龍目閃過一絲複雜。作為龍族,他自然明白定海神針對東海的意義——那不僅是鎮海之寶,更是龍族在三界顏麵的象征。當年孫悟空奪走神針時,四海龍王聯名上奏天庭,卻因忌憚猴子的神通不了了之。如今天理院重提舊事,看似是樁財產官司,實則牽扯著龍族百年的積怨。
    “猴哥,”他放緩語氣,指尖輕輕叩擊著石案,“你可知這根棒子在東海龍宮裏叫什麽?‘天河定底神珍鐵’,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仙器,論起淵源,比你我修成正果的年月都長。”
    “淵源?”孫悟空冷笑一聲,金箍棒在掌心轉得嗡嗡作響,“當年在流沙河,你那玉龍三太子的身份比誰都淵源深,還不是被觀音菩薩摘了龍角、去了龍鱗?物件兒落在誰手裏,就是誰的!俺老孫用這棒子打退過十萬天兵,保著師父取過真經,它早就是俺老孫的本命法寶了!”
    他忽然湊近八部天龍,猴眼在燭火下灼灼發亮。
    “你實話告訴俺,是不是因為你是龍族,就想幫著敖廣那老匹夫?”
    八部天龍猛地後退半步,銀袍下擺掃過牆角的銅鶴香爐,撞出一聲清響。他想起當年在鷹愁澗,正是這根金箍棒差點打斷他的龍脊;想起取經路上,孫悟空用這棒子挑開無數妖魔鬼怪,護著他從白龍馬修成八部天龍。龍目裏的掙紮一閃而過,最終化為一聲長歎:
    “猴哥,我若真幫龍族,何必在大堂上攔著你?”他指向殿外隱約的法鈴之聲,“你聽,這天理院的鍾聲每響一次,就是在敲三界的規矩。當年你大鬧天宮,是仗著神通廣大;如今成了鬥戰勝佛,就得守佛界的戒律。包大人說‘有訴必理’,你當這是玩笑話?”
    孫悟空梗著脖子不說話,金箍棒卻漸漸縮回掌心。他想起如來佛主賜的錦襴袈裟,想起觀音菩薩給的緊箍咒——成佛之後,束縛反而更多了。
    “就算沒文書,”他忽然低吼道,“那也是贈與!按天條大法,贈與物件交付即生效,哪有送出去還往回要的道理?”他從耳後掏出金箍棒,指著棒身上細密的刻度,“你瞧這‘一萬三千五百斤’,當年俺老孫掂量時,敖廣還誇俺神力蓋世呢!”
    八部天龍看著那根神棒,忽然想起東海龍宮的秘聞——定海神針之所以能隨心意變化,並非因為孫悟空的神力,而是因為它本就認主。當年大禹治水後,神針便一直在等待下一位能驅動它的天命之人。隻是這話若說給孫悟空聽,不知他是會得意,還是會更覺得龍族理虧。
    “猴哥,”他斟酌著開口,“就算當年是贈與,可你想過沒有——東海龍王為何此刻才告?”他壓低聲音,龍目裏映著燭火的幽光,“聽說廣寒宮的玉兔精最近與東海三太子走得很近,而你那位二師兄,偏偏就在此時被困月宮……”
    孫悟空猛地抬頭,金箍棒在掌心“啪”地一聲攥緊:“你是說,這老泥鰍跟月宮勾搭上了?拿俺老孫的棒子當投名狀?”
    “我隻是猜測。”八部天龍攤開雙手,“但如今的局麵你也看到了:二師兄被困未救,你又惹上官司,若是再跟天理院硬抗……”他頓了頓,語氣沉重,“當年取經時,咱們靠的是兄弟齊心;如今成了仙佛,更得懂‘以柔克剛’。”
    喜歡天庭的夜班請大家收藏:()天庭的夜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