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方見佛心

字數:3175   加入書籤

A+A-


    祥雲托著鬥戰勝佛的身影掠過南天門時,金箍棒化作的那根細如牛毛的耳勺的影子反複在他的腦海中浮現。
    金光流轉間,那曾攪得東海翻湧、打得天宮震顫的神鐵,被他調教溫順得像片柳葉,連耳孔裏的絨毛都傷不了分毫。可孫悟空撚著指尖,卻莫名滲出些微汗來——這感覺,竟比當年在五行山下壓了五百年還要憋悶。
    畢竟用金箍棒做的掏耳勺讓豬悟能帶走後,現在根本不知它的去處。
    他從兜率宮出來時,太上老君拂塵掃過丹爐的動作還在眼前晃。那老神仙沒說什麽重話,隻指著爐底積灰笑道:“你這猴頭,當年偷丹時倒知此物燙手,怎麽成佛了,反倒攥得更緊?”
    當時他隻當是老道又在念叨陳年舊事,直到觀音菩薩在紫竹林將淨瓶甘露灑向他手背,涼意順著經脈漫上來時,才聽見菩薩輕聲道:“佛心不滯於物,你這金箍棒,究竟是定海神針,還是困住你的心鎖?”
    這話像粒火星子,在他心裏燒了多時。
    風從雲縫裏鑽進來,撩起他佛衣的下擺。孫悟空忽然想起五百年前在東海龍宮的光景。那時他還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石猴,赤著腳踩在水晶宮裏,看那根鏽跡斑斑的鐵柱在海底紮了千萬年,一使勁便拔了出來。老龍王敖廣當時嚇得龍須倒豎,喊著“定海神針”時的驚恐模樣,此刻竟清晰得如同昨日。
    “定海神針……”他低聲念著這四個字,忽然嗤笑一聲。這些年他把這神鐵耍得天花亂墜,打白骨精、鬥紅孩兒、降牛魔王,哪一次不是靠著它橫掃千軍?可什麽時候真正想過,這鐵柱子本就該待在東海深處,鎮住那萬頃波濤,護著水族平安?倒是他,硬生生把人家的定海神針搶來當兵器,後來又變作耳勺揣在懷裏,美其名曰“舉重若輕”,說到底,不過是換了種方式的執念罷了。
    正思忖著,下方雲層忽然破開個窟窿,露出一片黑壓壓的屋頂。那是天理院新蓋的審判殿,琉璃瓦在日光下泛著冷光,簷角懸著的風鈴正“叮咚”作響。孫悟空記得上月來此參加開院大典時,看到殿內供奉的天規石碑上刻著“三界共理,妖邪不縱”八個大字。當時他還覺得多此一舉,心說這天地間的妖魔,哪一個不是他一棒下去便能打殺的?可此刻再看那座殿宇,卻忽然明白過來——當年他大鬧天宮,不就是嫌天庭規矩繁多、處事不公?如今天理院立起來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又何須他這根鐵棒再舞來舞去?
    “呆子!”他忽然想起八戒揣走金箍棒時那慌張的模樣,忍不住笑出聲來。
    那夯貨抱著金箍棒跑遠時,尾嘴裏還嘟囔著“俺老豬也能當回齊天大聖”。換作從前,他早一筋鬥翻過去,照著那肥臉就是一棒,罵他個“癡心妄想”。可現在想來,八戒要這鐵棒做什麽?無非是想在高老莊的鄉親們麵前顯擺顯擺,或是在遇到不長眼的小妖時,能舉著神鐵壯壯膽。說到底,那呆子的執念是熱鬧,而他的執念,卻是那“鬥戰勝佛”四個字背後,揮之不去的好勝心。
    雲絮在指尖流轉,孫悟空忽然覺得自己的心沉了起來。這重量不是來自神鐵本身,而是從五百年的光陰裏漫出來的——五行山下的黑暗裏,他攥著這根鐵棒的幻影熬過了多少日夜;取經路上,多少次瀕臨絕境,都是靠著它劈開生路;甚至成佛之後,每次三界有異動,他下意識摸向耳後的動作,都藏著對這根鐵棒的依賴。原來他以為自己早已把這神鐵視作尋常物事,卻不知它早已像根刺,紮在心頭最隱秘的地方,連成佛的佛光都沒能煉化。
    “定海神針……定的該是四海,還是我這顆猴心?”他對著雲海發問,風聲卷著答案漫過來。當年東海龍王說這鐵棒能測海深、定潮汐,他偏要用它來丈量天地的邊界;如今天理院的鍾聲能鎮住三界邪祟,他卻還想著用它來證明自己的手段。這哪裏是舉重若輕,分明是執迷不悟。
    正怔忡間,下方忽然傳來一陣熟悉的呼嚕聲。孫悟空撥開雲頭往下看,隻見豬八戒正趴在天理院的屋脊上,懷裏抱著金箍棒睡得口水直流。那神鐵在日光下泛著金光,卻被八戒枕得變了形,活像根粗笨的燒火棍。
    旁邊幾個巡天的天兵路過,見了這光景想上前嗬斥,卻被領頭的天將攔住:“罷了,沒見鬥戰勝佛在雲端看著麽?他既沒發話,想必是默許了。”
    孫悟空看著那憨態可掬的呆子,忽然放聲大笑起來。笑聲震得雲絮翻湧,驚得下方的八戒打了個哆嗦,抱著金箍棒翻了個身繼續睡。這一刻,他忽然明白觀音菩薩那句話的深意——所謂佛心,不是沒有執念,而是懂得何時該放下。就像這金箍棒,當年它是破障的利器,如今便該是歸位的定海神針;當年他需要它來證明自己能鬥能勝,如今卻該用放下它的動作,證明自己真的成了佛。
    指尖的耳勺漸漸發燙,那是神鐵在回應他的心意。孫悟空抬手對著東海的方向輕輕一拋,金光如流星般劃破長空,帶著五百年的恩怨、取經路的風霜,還有他心頭最後一點執念,朝著那片蔚藍墜去。他仿佛能看見老龍王敖廣捧著神鐵熱淚盈眶的模樣,看見四海潮汐重新變得規律,看見漁民們收起漁網時臉上的笑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做完這一切,他忽然覺得渾身輕快得像片雲。沒有了金箍棒的重量,連踩著祥雲的腳步都透著自在。他想起剛成佛時,總覺得這佛衣穿著拘束,這佛光帶著沉重,如今卻明白,真正的束縛從不在外物,而在那顆不肯停歇的好勝心。就像當年在如來佛祖手心撒的那泡尿,不是輕狂,而是怕輸;如今放下金箍棒,也不是退讓,而是終於懂得,佛的戰場從不在雲端,而在自己的心頭。
    “呆子,醒了!”孫悟空對著下方喊了一聲,聲音裏帶著前所未有的輕快,“去告訴老龍王,就說他的定海神針,回家了。”
    八戒被驚醒,揉著眼睛抬頭看時,隻看見鬥戰勝佛的身影化作一道金光,朝著西方極樂世界飛去。那背影在日光下舒展得像隻飛鳥,再沒有半分從前的緊繃,連佛光都透著柔和。他摸了摸懷裏空蕩蕩的,才發現金箍棒不知何時沒了蹤影,正要發問,卻見雲端傳來一聲爽朗的笑,那笑聲裏,再沒有半分對往事的牽絆,隻有一片通透的澄明。
    八戒撓了撓頭,忽然嘿嘿笑了起來。他好像有點明白,為什麽師父總說,大師兄這佛,當得比誰都難,卻也比誰都真。
    而此刻的孫悟空,正踏著祥雲往靈山飛去。風穿過他的衣袂,帶著靈山的檀香,也帶著東海的潮氣。他知道,從此三界再無拿著金箍棒的齊天大聖,隻有懂得放下執念的鬥戰勝佛。那根曾攪動天地的神鐵,終究成了他佛心路上,最後一塊被輕輕拂去的塵埃。
    喜歡天庭的夜班請大家收藏:()天庭的夜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