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認購水泥廠

字數:3356   加入書籤

A+A-


    夜漏更深,乾清宮的燭火將父子二人的身影投在明黃色的龍紋屏風上,案頭堆積的奏折在燭光下泛著陳舊的宣紙氣息。
    朱元璋撚著胡須,沉聲道:“標兒,你說?這水泥該不該像是高小子說的那樣,把它放出去?”
    朱標放下手中的朱筆,揉了揉略顯疲憊的雙眼,轉頭恭敬回道:“父皇,兒臣也覺得此事可行。我覺得秋哥今兒傍晚提的關於水泥的想法,值得一試。這水泥若是這般放出去,其實不僅能使水泥大規模投入使用,對我大明的建設更是有極大的益處啊。”
    “那咱們不妨直接在朝堂上宣布這個消息,然後讓工部負責進行招標。如此一來,既能讓更多有實力的商賈與工匠參與進來,又能保證此事公平公正地推進。”
    朱元璋說著,示意朱標給點意見。
    朱標點點頭,接著講道:“至於招標的具體流程,秋哥說他明日會把相關的詳細資料給兒臣送過來。他辦事兒向來穩妥,想必那些流程細則定會周全。另外,兒臣想著,秦淮河畔的大明會所馬上就要建成了,那裏環境清幽且寬敞,用來作為招標的地點再合適不過。”
    此前李景隆已經過來匯報過了,大明夜總會現在已經竣工了。
    朱標把這件事情跟高陽秋說後,高陽秋當即答應從明日起就開始陸續采購設備。而且,教坊司那邊按照高陽秋的建議,對“軟件硬化工程師”的培訓也已接近尾聲,隻等會所正式營業,便能輸送專業人才過去,為會所的運營提供有力的支持。
    朱元璋輕輕撫摸著胡須,沉吟道:“嗯,大明會所這件事情可以先放一放,至於這水泥廠的招標,到時候再定地方,主要是確定這一事能不能做至關重要。咱明日先找徐達他們幾個老兄弟商議商議,聽聽他們的看法。畢竟他們經驗豐富,或許能提出一些寶貴的意見。等後日的朝會上再正式提出來,讓滿朝文武也都議一議。”
    在朱元璋的心中,水泥技術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成果,即便要轉讓出去,他也希望盡量優先考慮自家這些老兄弟。
    他心裏盤算著,同樣是把技術轉讓出去換取利益,給了自家老兄弟,不僅能間接維護彼此之間的感情,更能讓他們與朝廷的利益緊密相連,如同一條繩上的螞蚱,在未來的諸多事務中也更好協同辦事。
    朱標理解地點點頭,說道:“父皇考慮得甚是周全。有了各位老將軍和大臣的支持,此事定能順利推進。”
    朱元璋接著說道:“再者,高陽秋提出的知識產權這個主意甚好。咱們讓工部把水泥技術轉讓出去,別人拿財物來換,換來的也僅僅是十年的運營權。十年之後,要麽讓他們繼續花錢續期,要麽朝廷直接取締其資格。如此一來,既能讓技術發揮作用,又能牢牢把控住核心利益。”
    朱標眼睛一亮,讚道:“父皇,您還真別說,我也覺得此計真是妙極。如此一來,既能推動國家的建設,又能保證我老朱家始終掌握著水泥技術的主導權,實乃一舉兩得之策。”
    朱元璋聽完,也是眼中精光一閃,他猛地一拍案幾:“沒錯,標兒,你總算是明白了,這天下,是我老朱家的天下,是我老朱家一手扛起來的。明日一早,我就去把徐達、常遇春那幾個老小子叫來,咱在奉天殿議事。
    你也來,不過你記住,先別提知識產權的事,隻說朝廷要辦在多地辦水泥廠,讓他們‘自願’出錢出力。”
    說著,朱元璋的嘴角勾起一絲狡黠,笑道:“咱這邊倒是想看看,他們跟著咱出生入死,如今咱也該讓他們‘沾點光’了。這‘光’,既是紅利,也是枷鎖,咱倒是想看看咱這些老兄弟的反應,看看他們自不自願!”
    對於老朱的心思,朱標心領神會。
    老朱口中的“老兄弟”,實則是淮西勳貴集團的核心人物。
    將水泥技術優先轉讓給他們,既能以利益捆綁鞏固皇權,又能借他們的財力快速鋪開產業。
    至於說高陽秋提出的“知識產權”的計策,則更是精妙。
    高陽秋完全是把後世那套照搬了過來,相當於是讓大明或者說老朱家手握續約權,等於捏住了這些勳貴的命脈。
    次日清晨,奉天殿內檀香嫋嫋。
    徐達、鄧愈以及李善長等幾位公爵身著朝服,神色肅穆地立在殿中。
    現在胡惟庸已經被老朱給滅了,但是李善長畢竟是跟隨他多年的內務總長,老朱還是決定放過了李善長。
    現在,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開門見山:
    “今日召諸位來,是有一樁‘潑天富貴’要分給弟兄們。你們也清楚,朝廷新得一‘水泥’秘術,可築堤、鋪路、建城,利潤堪比鹽鐵。就像是咱應天府上的官道,全部都是水泥搞得。現在,咱打算辦幾家水泥廠,讓你們入股,如何?”
    鄧愈的性子最急,聽到這兒,他粗聲問道:“陛下,這水泥能比咱手裏的鐵礦還賺錢?”
    “你們也看到了,水泥那玩意兒,遇水凝固後,刀劈不裂,火焚不化。若用它修長城,蒙古韃子十年內休想靠近邊關;若用它建糧倉,老鼠啃不動,雨水滲不進。”
    說著,他拿出一個方案,讓朱標分給眾人,說道:“這是水泥廠的規製,一座廠需投資五萬兩白銀,年產水泥十萬石,朝廷占三成股,餘下七成由諸位按需認購。”
    徐達眼睛一亮:“五萬兩?咱出!咱要建兩座廠,一座修北平的城牆,一座修咱鳳陽老家的祖墳!”
    李善長經過胡惟庸一事,在朱元璋麵前可不敢直接答應。
    他沉吟道:“陛下,這技術若是人人都能學去,日後豈不是滿大街都是水泥廠?朝廷這邊怎麽辦?”
    朱元璋撫掌而笑:“還得是你老李啊,問到點子上了!標兒,你給他們說說‘知識產權’。”
    朱標道:“諸位大人放心,朝廷會給每家水泥廠發‘特許經營牌照’,期限十年。十年後,若想續期,需按利潤的三成繳納‘續約金’;若不續,朝廷便收回技術,另授他人。如此,既能讓諸位先賺十年安穩錢,又能保朝廷日後源源不斷有收益。”
    此言一出,眾人皆撫掌稱妙。
    徐達慨然道:“陛下英明!這法子比咱當年搶地盤還穩妥!咱這就回家湊銀子,明日便來簽契約!”
    喜歡頂級帶娃:我給朱元璋帶大孫請大家收藏:()頂級帶娃:我給朱元璋帶大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