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永安激戰

字數:5316   加入書籤

A+A-


    滾滾長江,奔湧至瞿塘峽口,驟然被兩岸壁立千仞的赤甲、白鹽二山扼住咽喉,形成天下聞名的夔門天險。湍急的江水在此咆哮著擠入狹窄的河道,驚濤拍岸,聲震如雷。此處,便是巴蜀的東大門——永安白帝城所在。
    朱然、全琮率領的三萬江東水陸大軍,號稱十萬,戰船如雲,帆檣蔽日,已陳兵於夔門之外。巨大的樓船如同水上堡壘,艨艟鬥艦穿梭其間,銳卒甲胄鮮明,刀槍映日生寒。東吳水師冠絕天下的威勢,在這雄關險隘之前展露無遺。
    白帝城頭,“漢”字大旗獵獵作響。趙雲一身銀甲,手持亮銀槍,如淵渟嶽峙,目光沉靜地注視著江麵浩蕩的敵船。身旁,龐統青衫布履,手撚短須,眯著眼打量著吳軍的陣勢,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冷笑。年輕的翊軍校尉趙統,按劍侍立父親身側,眼神中既有初臨大戰的緊張,更有繼承父誌的堅定。
    “子龍將軍,士元先生,”永安太守陳到指著江麵,語氣凝重,“吳寇勢大,樓船高大,遠超我水寨戰船。其若不計代價強攻,夔門雖險,壓力亦巨啊。”
    “叔至勿憂。”龐統輕笑一聲,聲音帶著洞悉人心的從容,“朱然、全琮此來,名為伐蜀先鋒,實為牽製疑兵!觀其布陣,樓船雖眾,卻多泊於江心,艨艟列於前陣,看似威猛,實則外強中幹,虛張聲勢!其意在耗我兵力,牽我心神,使我等不敢分兵他顧,絕非真心要撞碎在這夔門鐵壁之上!”
    趙雲頷首,聲音沉穩有力:“士元所言極是。然,吳軍水師之利,不可小覷。彼雖無必死之心,卻必有試探之舉。傳令各營:水寨嚴守,依托鐵索、拍竿、火船,不得輕易出戰!陸路各隘口,滾木礌石備足,強弓勁弩上弦!多布疑兵旗幟,廣設烽燧!告訴將士們,守好腳下每一寸土地,便是對陛下、對丞相最大的支援!統兒!”
    “末將在!”趙統挺身上前。
    “汝率本部翊軍營,巡視白鹽山各隘口、烽燧!務必確保聯絡暢通,守備無虞!遇有小股吳軍登岸試探,務必將其擊潰,不容其立穩腳跟!”
    “末將領命!”趙統抱拳,眼神銳利。
    正如龐統所料,朱然、全琮並未立刻發動總攻。然而,東吳水軍冠絕天下的戰鬥力,很快便在試探性的進攻中展露鋒芒。
    數十艘艨艟鬥艦,在經驗豐富的吳軍水師將領指揮下,如離弦之箭,逆流而上,直撲扼守峽口的蜀軍水寨!這些戰船體型雖不如樓船龐大,卻異常靈活,槳手號子震天,船速極快!船上吳軍弓弩手訓練有素,在顛簸的江麵上依舊能射出密集的箭雨,壓製寨牆上的蜀軍!
    “放箭!穩住!”蜀軍水寨守將怒吼。箭矢如飛蝗般射出,江麵上水花四濺,不時有吳軍士卒中箭落水。然而吳軍戰船憑借速度和嫻熟的操舟技巧,冒著箭雨,竟有數艘成功突進至水寨近前!
    “拍竿!放!”守軍令旗揮動!巨大的拍竿帶著沉悶的風聲,如同巨人的手臂,狠狠砸向靠近的吳船!一艘艨艟躲閃不及,被拍竿攔腰擊中,木屑紛飛,船體瞬間破裂傾斜,船上吳軍驚呼落水。但另一艘吳船卻利用拍竿攻擊的間隙,靈巧地貼上了水寨木柵!
    “鉤拒!鉤住它!”吳軍水鬼拋出帶鐵鉤的繩索,牢牢鉤住寨牆,悍不畏死地攀援而上!短兵相接的慘烈肉搏瞬間在水寨邊緣爆發!
    “殺!”趙雲的怒吼響徹城頭!他早已親率一隊白毦精兵趕到水寨支援。亮銀槍化作道道寒光,所過之處,血花迸濺,登寨的吳軍如同割草般倒下!趙雲的勇猛極大地鼓舞了守軍士氣,硬生生將登寨的吳軍壓了回去。同時,數艘裝滿硫磺硝石的蜀軍火船順流而下,衝向吳軍船隊,迫使後續吳船不得不閃避,進攻鋒芒為之一挫。初次交鋒,蜀軍憑借地利、器械和趙雲的勇武,堪堪守住。
    朱然見水寨難啃,改變策略。一麵命水軍繼續佯攻水寨,吸引蜀軍注意力;一麵命全琮挑選精銳步卒,在強大水軍弓弩的掩護下,乘坐快舟,於黎明時分,悄然撲向夔門上遊水流稍緩、地勢相對平緩的幾處江灘!
    “報!將軍!白鹽山三號、五號灘頭發現吳軍登岸!人數約兩千!”烽燧的狼煙升起,斥候飛馬來報!
    “果然來了!”龐統眼中精光一閃,子龍,按第二策行事!”
    “趙統!”趙雲沉聲喝道。
    “末將在!”
    “命你率翊軍營,並調白毦兵一部,火速馳援五號灘頭!務必將來犯之敵,殲滅於灘頭之上!不得使其站穩腳跟,向縱深發展!”
    “得令!”趙統沒有絲毫猶豫,翻身上馬,率軍如風般衝出城門。
    五號灘頭,喊殺聲震天。吳軍憑借水軍弓弩的遠程壓製,已成功搶灘登陸數百人,正揮舞刀盾,結成陣勢,試圖向岸上高地衝擊,建立橋頭堡。後續吳軍還在不斷乘船湧來!
    “翊軍將士!隨我殺!”趙統一馬當先,銀槍在手,直衝敵陣!他雖年輕,但得趙雲悉心教導,武藝精湛,槍法已得精髓,兼具力量與靈動。一杆銀槍如蛟龍出海,瞬間刺翻數名吳軍!身後翊軍營將士見少將軍如此勇猛,士氣大振,怒吼著衝入敵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統牢記父親教導,並非一味猛衝。他敏銳地發現吳軍陣型因搶灘而稍顯混亂,且後續兵力尚未完全展開。“搶占左側高地!弓弩手壓製後續敵船!刀盾手隨我破陣!”他果斷下令,指揮若定。
    翊軍營將士依令而行。弓弩手迅速占據灘頭附近製高點,箭雨傾瀉向江麵正欲靠岸的吳軍船隻,打得船板梆梆作響,不少吳軍未及登岸便中箭落水。趙統則親率精銳刀盾手,如同一把尖刀,狠狠楔入吳軍正在整隊的陣型之中!他槍挑刀劈,勇不可當,所向之處,吳軍紛紛潰退。失去陣型掩護的吳軍,在翊軍營和白毦精兵的夾擊下,死傷慘重,灘頭屍橫遍地,江水為之染紅。全琮在船上望見登陸部隊慘敗,後續增援受阻,隻得含恨下令收兵回船。
    此戰,趙統初露鋒芒,指揮有方,身先士卒,親手格殺吳軍偏將一名,士卒數十人,翊軍營斬獲頗豐。消息傳回白帝城,趙雲欣慰頷首,龐統亦讚道:“虎父無犬子!此子可堪大用!”
    兩度受挫,朱然麵上掛不住了。他決定展示江東水軍真正的王牌——樓船巨艦!
    數艘高達數層、宛如水上城池的巨型樓船,在眾多艨艟護衛下,緩緩逼近夔門最狹窄、水流最湍急的“灩澦堆”附近江麵。樓船上強弩如林,更有需數十人操作的巨型床弩,射程遠超蜀軍普通弓弩!
    “放!”隨著朱然令旗揮下,樓船上萬箭齊發!粗大的弩槍帶著淒厲的破空聲,如同死神的標槍,狠狠釘向蜀軍水寨和岸上工事!木質寨牆被轟擊得木屑紛飛,碎石迸濺!更有數支巨弩越過水寨,射入白帝城內,引起一陣騷動!吳軍普通弓弩手則進行覆蓋性拋射,壓製得蜀軍幾乎抬不起頭!
    “穩住!避其鋒芒!炮車準備!”龐統在城樓看得真切,厲聲下令。蜀軍將士冒著箭雨,將早已準備好的重型投石機炮車)推出掩體。
    “目標!敵樓船!放!”守軍將領怒吼!
    轟!轟!轟!
    巨大的石塊呼嘯著劃破長空,狠狠砸向吳軍樓船!雖然樓船堅固,被巨石砸中也是船體劇震,甲板碎裂,士兵死傷!更有石塊落入樓船周圍的護衛船隊中,掀起巨浪,砸沉小船數艘!
    同時,趙雲親自指揮部署在險要處的蜀軍強弩陣地,進行精準反擊,重點狙殺樓船上的吳軍指揮官和器械操作手。雙方展開了慘烈的遠程對轟!江水被箭矢和石塊攪得沸騰,喊殺聲、慘叫聲、巨木崩裂聲、江水咆哮聲混雜在一起,震耳欲聾!
    激戰持續近一個時辰,吳軍樓船雖給蜀軍造成了不小壓力,但受製於瞿塘峽狹窄湍急的水流和兩岸蜀軍居高臨下的打擊,始終無法真正靠近水寨發動致命一擊。一艘樓船被巨石多次擊中,船體嚴重傾斜,失去控製,被激流衝向下遊,撞上礁石沉沒,船上吳軍損失慘重。朱然見強攻代價巨大,且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隻得悻悻然下令樓船後撤,停止進攻。
    連續數日的猛攻與試探,朱然、全琮用盡了渾身解數,水陸並進,樓船強壓,卻始終無法撼動趙雲、龐統構築的永安鐵壁。蜀軍憑借天險、堅固工事、頑強意誌以及趙雲父子的勇猛善戰,一次次擊退了吳軍的進攻。江麵上漂浮著破碎的船板、折斷的兵器和吳軍士兵的屍體,瞿塘峽的江水似乎都帶上了一層淡淡的血色。
    白帝城議事廳內,氣氛卻相對輕鬆。龐統指著最新的軍報和斥候繪圖,對趙雲笑道:“子龍將軍,朱然、全琮已是強弩之末!觀其營寨,士氣低落,戰船多有損傷,補給線漫長。更兼孫權主力已現於漢水,其戰略意圖暴露無遺——此路,純為佯攻牽製!彼已無力,亦無心再發動大規模攻勢了。”
    趙雲點頭,銀甲上猶帶血痕,目光沉靜:“士元先生料敵如神。吳軍水師雖強,然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其銳氣已挫,再戰無益。然,永安乃國之門戶,仍需嚴加戒備。”
    “正是!”龐統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朱然雖無力再攻,然為牽製我軍,必仍會虛張聲勢,不時鼓噪佯攻。故,守備不可鬆懈,但主力……卻可騰挪了!”他話鋒一轉,神色凝重:“子龍將軍,永安防務,非將軍不可!統意已決,即刻親率白毦精兵三千,並攜城中儲備之強弩勁矢、火油滾木等器械,星夜馳援漢中!此路吳軍,留少量疑兵旌旗,由叔至將軍與令郎趙統,依險據守,虛張聲勢,足可令朱然不敢妄動!”
    趙雲深知漢中局勢關乎全局,龐統之謀更是破局關鍵。他毫不猶豫,抱拳道:“士元先生盡管放心前去!永安有我父子在,定保萬無一失!統兒!”
    “末將在!”趙統出列。
    “汝與陳到將軍,共守城池!務必謹慎小心,遵從陳將軍號令!遇事多思,不可莽撞!”
    “末將遵命!定不負父親與軍師重托!”趙統聲音鏗鏘,經過血戰洗禮,他已褪去青澀,顯得沉穩可靠。
    龐統雷厲風行,當日便點齊精銳,攜帶大量軍資,悄然離開白帝城,取道米倉道,風馳電掣般向漢中戰場趕去。他瘦削的身影消失在崎嶇的山道中,卻帶走了扭轉漢中危局的希望。
    白帝城頭,趙雲銀槍拄地,目光如炬,望向東方江麵吳軍那略顯沉寂的營寨,又望向西北漢中方向。江風獵獵,吹動他染血的征袍。身旁,年輕的趙統按劍肅立,眼神堅定地守護著父親和這座浴血的雄關。
    瞿塘峽的激流依舊咆哮,永安的鐵壁在趙雲父子的守護下巋然不動。而千裏之外的漢中與江陵,決定季漢國運的更大風暴,正隨著龐統的北上與劉長明的坐鎮,迎來更為慘烈的交鋒!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