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水落石出

字數:3614   加入書籤

A+A-


    這一切都還要從諸葛亮被劉備從江東召回,諸葛亮返回成都的當天晚上說起。
    星夜兼程,風塵仆仆。諸葛亮的車駕在萬籟俱寂的子時,悄然抵達成都丞相府。連續的奔波令他眉宇間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心中更是縈繞著陛下緊急召回的疑慮與朝中風言風語的陰霾。
    然而,當他推開府門,眼前的景象卻讓他瞬間愣在原地,滿身的疲憊與心中的陰鬱頃刻間被驚愕與暖流衝散。
    清冷的月光下,庭院中,一人負手而立,正仰望著浩瀚的星空。他未曾穿戴龍袍冠冕,隻著一件半舊的錦袍,外罩一件玄色大氅,身形雖依舊挺拔,卻難掩一絲蒼老與孤寂。那不是別人,正是大漢皇帝劉備!
    “陛下?!”諸葛亮失聲驚呼,連忙快步上前,便要行大禮,“臣不知陛下駕臨,未曾遠迎,死罪!”
    劉備聞聲轉過頭,臉上帶著溫和而複雜的笑意,搶先一步托住了諸葛亮的手臂,阻止他下拜:“孔明不必多禮。是朕來得突然,未曾通傳。” 他的聲音一如既往的寬厚,卻似乎比往日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和疲憊。“朕估算著你今日也該到了,在宮裏坐不住,便來你這丞相府等等。看看星星,想想往事,不知不覺,竟已過了兩個時辰。”
    月光灑在劉備的臉上,諸葛亮這才清晰地看到,這位昔日縱橫天下的英雄,眼角已爬滿了深刻的皺紋,鬢角更是早已霜白。一股酸楚猛地湧上諸葛亮的心頭。
    “陛下……”諸葛亮聲音哽咽,“夜深露重,陛下萬金之軀,怎能在此久候?若有要事,傳召臣入宮便是……”
    “無妨,無妨。”劉備擺擺手,拉著諸葛亮的手臂,如同多年老友般走向書房,“宮裏悶得慌,還是你這裏清靜。有些話,在宮裏反而不好說。”
    步入書房,劉備屏退了左右侍從。屋內隻剩下君臣二人,燭火跳躍,將兩人的身影投在牆上,拉得很長。
    劉備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難以言喻的沉重。他沉默了片刻,終於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緩慢:“孔明啊……此番急召你回來,朝堂上的那些風風雨雨,你……想必已有所耳聞了吧?”
    諸葛亮心中一凜,正欲開口,劉備卻抬手製止了他。
    “那些蠢話,朕一句都不信!”劉備的語氣斬釘截鐵,目光灼灼地看著諸葛亮,“朕與你,自隆中一見,風雨同舟二十一載,曆經生死,豈是幾句宵小讒言所能離間?朕召你回來,一是想讓你暫離風口浪尖,免得那些混賬東西整日聒噪,煩擾了你經營江東的大計。二來……”
    他頓住了,臉上露出一絲苦澀與無奈,還有一種更深沉的、諸葛亮從未見過的脆弱。他輕輕咳嗽了幾聲,華佗的高徒立刻從陰影中無聲地出現,奉上一杯溫熱的藥湯。劉備接過,緩緩飲下,喘息才稍稍平複。
    “……二來,孔明,朕的身體……怕是真的大不如前了。”劉備的聲音變得異常沙啞,他指著自己的胸口,苦笑道,“這些年,鞍馬勞頓,心力交瘁,舊傷新疾……華佗先生的弟子們雖盡心調養,然終究是元氣大傷。朕能感覺到,大限……恐怕不遠了。”
    “陛下!”諸葛亮如遭雷擊,猛地站起身,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淚水奪眶而出,“陛下何出此言!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大漢……大漢不能沒有陛下!北伐大業未成,漢室未興,陛下怎能……怎能……” 他語無倫次,悲痛得難以自持,仿佛天塌地陷。
    劉備看著他,眼中充滿了欣慰與不舍,他拉著諸葛亮的手,讓他重新坐下:“孔明,莫做此小兒女態。生死有命,朕已經年進七十了。高祖、光武,亦難免此日。朕這一生,能得遇你,能創下這番基業,早已無憾。隻是……隻是放心不下這未竟之業,放心不下……這大漢江山,和阿鬥那個不成器的孩子啊……”
    他緊緊握著諸葛亮的手,眼中閃爍著最後的、熾烈的期望:“孔明!朕走後,這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重任,就隻能托付給你了!唯有你!朕隻信你!也唯有你,有能力完成此曠世之功!你……定要替朕,替先帝,看完那長安城的落日!”
    諸葛亮已是淚流滿麵,泣不成聲:“臣……臣定當竭盡肱股之力,死而後已!隻是……臣寧願折損陽壽,隻求陛下安康!”
    “傻話。”劉備笑了笑,拍了拍他的手背,那笑容在燭光下顯得無比蒼涼卻又無比豁達。
    君臣二人相對垂淚,沉默良久,空氣中彌漫著無盡的悲壯與不舍。
    忽然,諸葛亮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的光芒,仿佛下定了某種決心。他擦去眼淚,目光變得銳利起來:“陛下,若……若天意果真如此殘酷……臣有一計,或可……或可在陛下有生之年,為大漢,拿下長安!”
    “哦?”劉備精神一振,“計將安出?”
    諸葛亮壓低了聲音,目光灼灼:“陛下,曹魏如今必以為我朝中君臣相疑,內亂將起,其防禦重心,必南移於荊州、合肥,欲趁我內亂而南下!我等……何不將計就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明日朝會,陛下便可假意聽信讒言,默許眾臣攻訐於亮!臣自當配合,表現出心灰意冷之態,甚至……甚至交還丞相印綬,揚言歸隱!此消息一旦傳出,曹魏必深信不疑,認為我已自毀長城!其關中、隴右守備,定然大為鬆懈!”
    諸葛亮越說越快,眼中閃爍著智慧與冒險的火花:“屆時,陛下可假意安撫眾臣,暗中卻以巡邊為名,親率一支精銳之師,以子龍、文長為先鋒,出斜穀,奇襲散關,直撲長安!曹魏主力皆被吸引在東線,長安空虛,必可一舉而下!待長安城破,捷報傳回,一切流言蜚語,自然不攻自破!”
    此計大膽至極,近乎賭博!更是要劉備親自配合,演出君臣失和的戲碼,甚至要諸葛亮自汙名節!
    劉備聽完,目瞪口呆,怔怔地看著諸葛亮,眼中充滿了震驚、感動,以及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他深知,此計若成,則北伐大業取得決定性突破;若敗,則他和諸葛亮一世英名盡毀,蜀漢也可能萬劫不複。而諸葛亮,這是要用自己的忠誠和名聲,來為他劉備的終局,點燃最輝煌的一把火!
    “孔明……”劉備的聲音顫抖了,眼眶再次濕潤,“你……你這又是何苦……朕豈能讓你受此等委屈?”
    諸葛亮坦然一笑,那笑容中充滿了無比的真誠與決絕:“陛下,若能換得長安,換得陛下親眼看見漢旗插上長安城頭,亮之聲名,何足道哉?此乃亮……最後能獻給陛下的計策了。”
    劉備久久凝視著諸葛亮,仿佛要將他此刻的模樣深深烙印在靈魂深處。終於,他重重地、緩緩地點了點頭,一滴滾燙的淚珠滑過蒼老的臉頰,砸在兩人緊握的手上。
    “好……好……朕……依你。”
    這一夜,丞相府的書房燭火通明。一對君臣,兩位曠世英雄,在這最後的夜晚,以無比的信任與犧牲,定下了一個足以驚動天下的絕密之策。窗外的星空,沉默地注視著這一切,仿佛也在為這悲壯而真摯的情誼默然動容。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