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格物狂潮:丞相的懸賞令

字數:3315   加入書籤

A+A-


    當龐統捧著那卷《關於在全國範圍內征集巧思妙想及改進工藝的詔書》時,他斑白的鬢角激動得炸起三根:“孔明!這上麵寫‘改進紡車效率者賞百金’—— 那幫工匠會為此把長安城的木頭都削禿的!”
    關興帶著對蔚藍的憧憬南赴交州,馬謖在西北的風沙中規劃著他的商貿帝國。長安的相府書房內,諸葛亮卻對著空氣比劃著一個蒸汽機的模型,最終頹然放下手。
    “媽的……鍋爐壓力、密封材料、活塞聯動……物理課為什麽都在睡覺啊!”他痛苦地揉著太陽穴,內心哀嚎。他那來自現代的高中知識,在具體應用層麵,貧瘠得就像季漢初年的國庫。他知道火車比馬車快,知道電報比驛馬快,知道化肥能增產,但具體怎麽造?原理是啥?對不起,考試不考。
    淦!早知道要穿越,我就該選理科!再不濟也該把《天工開物》背下來啊!現在好了,就知道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口號,實操抓瞎!
    這種無力感讓他焦躁。他知道方向,卻缺乏抵達目的地的具體路徑。但他有一個最大的優勢——他現在是諸葛亮,擁有無上的權力、崇高的威望,以及……諸葛亮本人留下的、善於發現和運用人才的大腦。
    “我不會,沒關係。”他深吸一口氣,眼神重新變得銳利,“大漢這麽大,總有人會!總有人能想到!”
    他立刻意識到,不能靠自己閉門造車,必須建立一個體係,一個能持續產生、篩選、培育技術創新的體係。而這個體係的核心,就是人。
    他想到了龐統。這位老夥計,雖然年紀漸長,但思維跳脫,不像其他老臣那樣拘泥於經典,對“奇技淫巧”的接受度極高,而且管理“霹靂營”多年,有管理技術團隊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夠狂熱,夠有激情!
    “來人!請士元先生過來!”
    片刻後,龐統快步走入,身上似乎還帶著一絲火藥的微末氣息,大概剛從霹靂營試驗場回來:“孔明,何事急召?莫非又有新式火器的點子?”
    諸葛亮笑著搖頭,將一份他草擬的方案遞給龐統:“士元,且看看這個。”
    龐統接過,快速瀏覽,眼睛越瞪越大,呼吸都急促起來。那方案標題是:《關於設立“大漢格物獎”及在全國征集技術改良方案的綱要》。
    內容的核心是:
    1. 明確定位:正式將“格物院”提升為國家級機構,龐統任“格物院令”,秩比九卿,專司天下百工技藝之改進、創新與推廣。
    2. 懸賞征集:以丞相府名義,向全國各州郡發布“求賢令”,不分士庶,無論貴賤,凡於以下方麵有切實可行之改良或創造者,皆可至當地官府或直接向長安格物院呈報:
    農事:新式農具、高效灌溉之法、育種新方、防治病蟲害……
    工匠:改進紡織機、冶煉術提高爐溫、節省燃料)、製瓷法、造紙術、木材加工……
    水利:新型水車、提水工具、河道清淤、堤壩加固……
    算學與度量:新算法、新測量工具、統一度量衡的精密方法……
    其他:任何能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生活、或具有軍用潛力的“巧思”。
    3. 重獎刺激:方案經格物院驗證有效,根據其效用大小,給予重金獎賞、授予官職如“將作丞”、“工師”等、甚至賜爵!並將成果冠以發明者之名,通報表彰!
    4. 實驗與推廣:格物院下設“驗核所”,專門測試各地上報的方案。一旦驗證有效,立刻組織工匠學習,繪製標準圖樣,發文各地強製推廣。
    5. 保護與傳承:建立檔案庫,將所有有效方案記錄在案,並鼓勵工匠授徒,避免技術失傳。
    龐統看完,猛地一拍大腿,激動得臉上的麻子都似乎在放光:“妙啊!孔明!此策大妙!如此一來,天下巧思盡入我彀中矣!何愁技藝不精?何愁國力不盛?你早就該這麽幹了!”
    諸葛亮看著狂熱的龐統不禁想道:“早就想幹了!之前不是沒錢沒人沒地盤嘛!現在總算有點家底了!”
    “此事,非士元你不能勝任。” 諸葛亮正色道,“需有一人,既能明察秋毫,辨別真偽,又不墨守成規,能容奇思妙想,更能壓下朝中那些‘重道輕器’的迂腐之言。此重任,非你龐士元莫屬!”
    龐統胸膛一挺,傲然道:“放心!此事統義不容辭!倒要看看,那些腐儒誰敢來說三道四!我這就去擬詳細章程!” 他轉身就要走,恨不得立刻就把詔令發遍全國。
    “且慢,” 諸葛亮叫住他,補充道,“已有成效者,如鄧艾的屯田法、區種法,水利規劃,要立刻納入格物院,作為典範,深入研究,優化推廣。要讓他多帶徒弟,將經驗傳下去。”
    “明白!”龐統風風火火地走了,估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格物院都要雞飛狗跳了。
    詔令很快以朝廷名義頒發下去。起初,確實在朝野引起了一些非議,尤其是某些清流文官,認為這是鼓勵“奇技淫巧”,敗壞風氣。
    但當第一個改進織布機效率的蜀中老工匠被賞賜百金、披紅掛彩遊街表彰後;當第一個提出新型水車設計的寒門學子被直接授予“工師”官職後;當鄧艾的屯田法被係統總結、在全國範圍內大幅提高糧食產量後……所有的非議都被實打實的利益和成效淹沒了。
    一股前所未有的“格物”熱潮,開始在大漢境內悄然興起。工匠不再是低人一等的“賤業”,擁有巧思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名利。各地官府也不敢怠慢,紛紛用心搜羅本地人才和技術。
    諸葛亮則穩坐相府,一邊處理日常政務,一邊期待著龐統能給他帶來什麽樣的驚喜。他知道,這就像一場全國範圍的“科技抽卡”,基數大了,總能抽出幾個ssr吧?
    來吧來吧!給我來個天才!來個能看懂我畫的那些鬼畫符一樣圖紙的天才!蒸汽機不行,先來個高效水車也好啊!
    他或許無法直接帶來科技飛躍,但他成功地點燃了這片古老土地上沉寂已久的創新之火。科技的星星之火,已開始播撒,隻待形成燎原之勢。而這一切,都源於丞相府中那個高中生靈魂最樸素的認知:不會不要緊,砸錢找人幹!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