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荊襄北指:鋼鐵洪流破宛城
字數:2539 加入書籤
當關平的中軍大纛出現在宛城外圍第一道烽燧的視野盡頭時,魏軍都督夏侯儒擲出的軍報正砸在沙盤上的“博望”標識——“十五萬?諸葛亮哪來的十五萬大軍?”他絕不會想到其中十一萬人三個月前還在荊州水田裏插秧。
公元241年秋,襄陽。
關平與徐庶確定好戰略部署後,便於襄陽設點將台,準備按照既定戰略兵發宛城。
戰鼓聲撼動雲霄,取代了往日的市井喧囂。點將台上,大漢大將軍、總督荊州軍事關平,一身玄甲,外罩綠袍,按劍而立。他麵容剛毅,目光如電,雖年輕,卻已隱隱有其父關羽當年的威儀,隻是更多了幾分沉凝與肅殺。台下,是肅立如林的將校,霍峻、廖化、周倉、傅僉等荊州宿將新銳皆在其中。
身旁,須發已見斑白卻精神矍鑠的軍師中郎將徐庶,展開檄文,朗聲宣讀北伐詔令,聲音清晰地傳遍校場。
“……司馬篡逆,魏室板蕩,天罰其罪!今奉天子明詔,興師討逆,克複宛洛,以靖中原!大將軍關平,為北伐都督,總督荊襄軍事……”
關平踏步上前,聲若洪鍾:“眾將聽令!”
“末將在!”聲震寰宇。
“霍峻、廖化!”
“末將在!”二將踏出。
“命你二人為前軍正副指揮,率精銳三萬,並‘霹靂營’一部,即日開拔,沿荊襄古道北上,掃清沿途障礙,直逼宛城外圍!遇敵寨堡,能克則克,不能克則困,務必於十日內,為大軍開辟通路,兵臨宛城下!”
“得令!”
“周倉、傅僉!”
“末將在!”
“命你二人為左軍指揮,率水軍兩萬,戰船五百,溯漢水而上,控製水路,保障糧道,並遣偏師登陸,襲擾宛城以東安昌、湖陽等縣,切斷宛城與東麵聯係!”
“得令!”
“其餘諸將,隨本督與軍師坐鎮中軍,統步騎十萬,攜攻城器械,隨後推進!”
“遵命!”
沒有過多的慷慨陳詞,隻有清晰冰冷的軍令。整個荊州,如同一台精密的戰爭機器,高效運轉起來。早已集結完畢的十五萬大軍,分為前、中、後、左、右五軍,浩浩蕩蕩,如同鋼鐵洪流,湧出江陵、襄陽等大營,沿著水陸通道,向北席卷而去!
荊襄古道之上,霍峻、廖化所率前軍銳不可當。
此時的蜀軍,裝備早已今非昔比。士卒普遍披掛改良的劄甲,關鍵部位有鐵片加強。刀劍采用新式百煉法,更加堅韌鋒利。尤其是“霹靂營”配屬的改良弩炮和少量火藥箭,在攻打魏軍外圍據點時發揮了巨大作用。
魏軍在宛城以南設有數道防線,如穰縣、鄧縣、山都等據點。然而,守軍多寡不敵,更被蜀軍強大的攻勢和前所未見的武器打得暈頭轉向。
穰縣城下,蜀軍弩炮齊發,巨石與火彈呼嘯著砸向城頭,守軍不敢露頭。霍峻親率陷陣營,以重盾掩護,冒著稀疏的箭矢,輕易衝至城下,架起雲梯,悍勇登城!守將試圖頑抗,被霍峻一刀劈落城下,餘眾皆降。
鄧縣守將試圖憑借城外鹿岩壕溝固守,廖化則指揮部隊,以強弩壓製,同時派出工兵,使用改良的壕橋車和鐵鏟,迅速填平溝壑,破除障礙,大軍一擁而入,守軍潰散。
沿途烽燧崗哨,望見蜀軍如此威勢,往往不敢而逃,或舉烽火後便棄寨而走。
進展之順利,遠超預期。十日內,前軍連破三縣十餘寨,清掃了宛城南麵絕大部分外圍據點,兵鋒直抵宛城最後一道外圍屏障——博望坡。
消息傳回宛城,魏荊州都督夏侯儒大驚失色。他原以為蜀軍雖眾,但勞師遠征,補給困難,自己可憑堅城深池逐步消耗。萬沒想到對方攻勢如此猛烈犀利!
“諸葛亮哪來的這許多精兵利器?!”夏侯儒看著雪片般飛來的求援和敗報,又驚又怒,“速速八百裏加急,稟報洛陽大將軍,宛城危急,請求速發援軍!”
同時,他急令收縮兵力,放棄難以堅守的外圍據點,集中所有兵力約四萬人,固守宛城本體及城西淯水畔的西鄂、雉縣等最後幾個互為犄角的衛星城,深溝高壘,準備死守待援。
關平中軍抵達博望坡,與霍峻、廖化前軍會師。大軍於博望坡至宛城之間廣闊地域紮下連營數百座,旌旗漫野,聲勢浩大。左路周倉、傅僉的水軍也已控製漢水中遊,並成功登陸偏師,襲擾宛城以東,迫使夏侯儒無法從東麵獲得支援。
十五萬蜀軍,如同鐵桶般,將宛城圍得水泄不通!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