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模糊的布鞋印與分歧
字數:4177 加入書籤
1985年的南州城郊,泥土路被昨夜的小雨泡得黏糊糊的,踩上去能裹住半隻膠鞋。林硯跟在李建國身後,深一腳淺一腳地往菜窖方向走,鼻尖縈繞著雨後泥土混著腐爛菜葉的腥氣,和他在警校模擬現場聞到的消毒水味截然不同。
“小林,待會兒別亂碰東西,跟在我後麵看就行。”李建國頭也不回地叮囑,聲音裹在清晨的涼霧裏,帶著老刑警特有的沉穩。他手裏攥著個鐵皮手電筒,光柱在前方晃來晃去,照亮路邊歪歪扭扭的玉米杆——這地方偏僻,除了幾戶種菜的農戶,平時鮮少有人來。
報案的是菜窖主人的鄰居,一個五十來歲的老農,此刻正蹲在菜窖口抽煙,煙蒂扔了一地,臉色比地上的泥土還灰。“李隊長,俺早上來取白菜,一掀窖門就聞著不對勁,往下一看……”老農話沒說完就打了個哆嗦,手心裏的煙卷都抖掉了。
李建國沒多問,先讓技術組的老張在菜窖周圍拉了根麻繩——這就是80年代的“現場保護”,沒有警戒帶,更沒有專業的隔離設備。老張蹲在地上,用粉筆小心翼翼地圈出幾個腳印,抬頭對李建國說:“隊長,都是膠鞋印,不過下雨泡得有點模糊,能看出是38碼左右。”
林硯湊過去看,菜窖入口的泥土被踩得亂七八糟,大部分腳印都重疊在一起,隻有老張圈出的那幾個相對完整。他下意識地想從口袋裏摸勘查手套,手指卻摸了個空——原主的警服口袋裏隻有個筆記本和半截鉛筆,別說手套,連個物證袋都沒有。
“死者是張老太,獨居,就住在那邊的土坯房裏。”李建國指著不遠處一棟矮房,“昨天下午還有人看見她在門口擇菜,晚上就沒動靜了。老張,你再仔細看看,能不能從腳印上看出點別的?”
老張又趴在地上看了一會兒,搖搖頭:“隻能看出是新鞋印,鞋底花紋是最常見的條紋款,市麵上到處都有賣的。”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不過這附近就幾戶人家,排查一下誰有同款膠鞋,應該不難。”
林硯沒說話,蹲下身盯著其中一個腳印。他記得在警校學過,鞋底泥土的成分能反映出嫌疑人的活動軌跡——如果嫌疑人經常去磚廠、工地這類地方,鞋底會沾有特殊礦物質;如果常待在居民區,泥土裏可能會有煤灰、爐渣。他仔細觀察腳印邊緣的泥土,發現有幾處泛著淡淡的青灰色,和周圍黃褐色的泥土明顯不同。
“李隊,”林硯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了,“這個腳印的泥土好像有點問題,能不能取樣回去看看?”
話音剛落,身後就傳來一聲嗤笑。趙偉抱著胳膊站在旁邊,臉上帶著不屑:“林硯,你剛畢業沒經驗吧?這下雨天,泥土混點別的顏色不是很正常?還取樣?咱們局裏連個化驗的設備都沒有,取回去能幹啥?”
林硯轉頭看他,趙偉的警服扣子沒扣好,褲腳沾著泥卻毫不在意,顯然沒把現場勘查當回事。“就算沒有設備,至少能判斷泥土來源,”林硯耐著性子解釋,“如果青灰色的泥土不是這附近的,說明嫌疑人可能不是本地住戶,或者最近去過別的地方。”
“哼,說得倒輕巧。”趙偉撇撇嘴,“張老太平時跟鄰居關係不好,前幾天還跟西頭的王二吵過架,王二就有一雙38碼的膠鞋,我看先去把王二找來問問,比在這兒研究泥土靠譜多了。”
李建國皺了皺眉,沒立刻表態。他走到林硯身邊,也蹲下來看那個腳印:“小林,你說的青灰色泥土,能確定不是雨水衝過來的?”
“能。”林硯指著腳印中心,“您看,青灰色泥土集中在腳印凹陷處,邊緣都是正常的黃褐色,說明是嫌疑人踩進來的,不是雨水衝的。而且這顏色看起來像是某種礦石粉末,咱們這附近沒有礦山,很可能是從別的地方帶過來的。”
李建國沉默了幾秒,抬頭對老張說:“老張,你先把這個腳印的泥土刮一點下來,用紙包好收著。趙偉,你去把王二叫到隊裏問話,注意態度,別跟人起衝突。”
趙偉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李建國會采納林硯的建議,臉上有點掛不住:“李隊,王二那小子平時就遊手好閑,張老太死了,他嫌疑最大,直接帶回來審不就行了?還費勁取樣幹啥?”
“讓你去你就去,哪那麽多廢話!”李建國的語氣沉了下來,“辦案講的是證據,不是猜。王二有嫌疑,但不能憑一雙鞋就定人家的罪,萬一抓錯人,耽誤了真凶怎麽辦?”
趙偉被懟得沒話說,悻悻地轉身走了,走之前還瞪了林硯一眼,那眼神像是在說“你給我等著”。
林硯沒理會趙偉的敵意,繼續跟著李建國勘查現場。菜窖裏一片漆黑,李建國打開手電筒,光柱照下去,林硯看到一具蜷縮的屍體,正是張老太,身上蓋著幾片白菜葉,臉上還殘留著驚恐的表情。蘇曉已經到了,正蹲在屍體旁邊,用一把小剪刀小心地剪開張老太的衣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隊,初步判斷死亡時間在昨晚8點到10點之間,死因是機械性窒息,脖子上有明顯的勒痕,應該是被繩子之類的東西勒死的。”蘇曉的聲音很平靜,聽不出情緒,“身上沒有其他外傷,財物情況還不清楚,需要等家屬來確認。”
李建國點點頭:“辛苦你了,蘇法醫。小林,你在上麵看著,別讓無關人員靠近,我跟蘇法醫再下去看看。”
林硯應了一聲,站在菜窖口,看著李建國和蘇曉的身影消失在黑暗裏。他掏出筆記本,把剛才觀察到的青灰色泥土、腳印尺寸、死亡時間都記了下來,筆尖在紙上劃過,發出沙沙的聲響。
他想起穿越前在警校的模擬現場,那時他們有高清相機、激光測距儀,還有專門的泥土分析儀,隻要取一點樣本,半小時就能知道來源。可現在,隻有一支鉛筆、一張紙,連最基本的物證袋都沒有。
“看來得想辦法自己做些簡易的勘查工具。”林硯心裏盤算著,比如用硬紙板做物證盒,用酒精棉消毒雖然現在不知道能不能弄到酒精),至少能保證物證不被汙染。
就在這時,老張走了過來,手裏拿著一張折好的紙:“小林,你要的泥土樣本我裝好了,你收著吧。說實話,我幹技術這麽多年,還是頭一次見有人關注鞋底泥土的顏色,你這方法倒是新鮮。”
林硯接過紙包,小心地放進筆記本裏:“張師傅,您經驗豐富,您覺得這附近哪裏會有青灰色的泥土?”
老張想了想,撓撓頭:“青灰色的泥土……城郊有個磚廠,燒磚用的黏土就是這個顏色,還有東邊的采石場,也可能有類似的礦石粉末。不過磚廠離這兒有三四裏地,采石場更遠,王二平時不怎麽去那種地方。”
林硯眼睛一亮:“磚廠?您知道具體位置嗎?”
“知道啊,就在國道旁邊,順著這條路一直走就能看到。”老張指了指遠處的一條土路,“不過那磚廠最近不太景氣,好像就幾個人在幹活。”
林硯把磚廠的位置記在筆記本上,心裏有了個初步的想法:如果嫌疑人不是王二,那很可能是磚廠的工人,或者最近去過磚廠的人。
沒過多久,李建國和蘇曉從菜窖裏上來了,兩人身上都沾了不少泥土。李建國擦了擦臉上的汗:“裏麵沒發現其他線索,凶手應該是熟人作案,或者對張老太的作息很了解,不然不會那麽順利地把她騙到菜窖裏,還沒引起鄰居注意。”
“蘇法醫,泥土樣本我取了,回頭你能不能幫忙看看?”林硯把紙包遞給蘇曉。
蘇曉愣了一下,接過紙包:“我隻能用顯微鏡看一下大致成分,具體是什麽,可能需要聯係省廳的實驗室。不過省廳那邊很忙,能不能輪到咱們,不好說。”
“能看一下就行,謝謝您。”林硯連忙道謝。
李建國看了看表:“時間不早了,咱們先回隊裏,等王二的問話結果,再看看蘇法醫那邊能不能有新發現。小林,你跟我走,路上再說說你對泥土樣本的想法。”
林硯點點頭,跟在李建國身後往回走。陽光已經升了起來,驅散了晨霧,把路邊的玉米葉照得綠油油的。林硯看著腳下的泥土路,心裏清楚,這起看似簡單的凶殺案,可能比想象中更複雜。而他提出的泥土樣本,或許就是破解案件的關鍵。
他轉頭看了一眼遠處的磚廠方向,心裏默默念道:希望能從那裏找到線索。
喜歡淬火警魂1985刑偵筆記請大家收藏:()淬火警魂1985刑偵筆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