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短暫的平靜期
字數:3526 加入書籤
張吒看著逐漸恢複平靜的周圍,轉頭對湯惠萍說:“我們先回聯盟基地吧。”
湯惠萍點頭,兩人拖著疲憊的身軀朝著,聯盟基地走去。
一路上,他們沉默不語,心中都在思考著暗黑議會,接下來可能的動作。
當他們踏入聯盟基地的那一刻,將軍早已在那裏等候,一場關於暗黑議會下一步,行動的分析會議即將展開。
聯盟核心區域內,警報聲已然停歇,閃爍的警示燈,也恢複了常亮狀態。
但剛剛經曆危機的痕跡隨處可見,地麵上坑窪不平,牆壁上殘留著魔法與能量衝擊的焦痕,空氣中還彌漫著,淡淡的硝煙味與黑暗魔力的腐臭氣息。
工作人員們,在這片狼藉中忙碌穿梭,對各個關鍵係統,進行著全麵檢查和修複。
“先去醫療室處理下傷口吧。”將軍看著兩人狼狽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不用了將軍,我們還撐得住,先談正事要緊。”張吒擺了擺手,語氣堅定。湯惠萍也點頭表示讚同。
三人來到聯盟基地會議室,這裏寬敞而明亮,巨大的全息屏幕占據了一麵牆,上麵正顯示著聯盟核心區域的實時狀況,以及各項係統參數。
將軍示意兩人坐下,隨後自己也在主位上落座。
“說說吧,這次任務的詳細經過。”將軍雙手交叉,表情嚴肅。
張吒和湯惠萍對視一眼,由張吒率先開口。
他詳細地講述了追蹤神秘信號的過程,從發現信號源的位置,到與守護的暗黑議會高手們展開的激烈戰鬥。
湯惠萍在一旁適時補充一些細節,比如暗黑議會高手們,所使用的魔法特點,以及戰鬥中他們觀察到的對手戰術安排。
“能在如此困境下成功關閉信號源,你們做得很好。”
將軍聽完後,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讚許。
但很快,他的表情又變得凝重起來,“不過,暗黑議會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他們接下來的行動才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
三人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都在思考著暗黑議會可能的下一步動作。
“從他們這次的行動來看,暗黑議會似乎急於破壞我們聯盟的穩定。”
湯惠萍率先打破沉默,“也許他們會加大對聯盟其他重要設施的攻擊力度。”
張吒點頭表示認同,“而且他們很可能會改變戰術,之前的失敗會讓他們更加謹慎,說不定會采取一些更隱蔽、更難以防範的手段。”
將軍微微皺眉,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他們還有可能聯合其他勢力一起對我們動手。”
“暗黑議會一直與混沌教派、永恒帝國等勢力有往來,不排除他們會達成某種合作協議。”
“如果是這樣,那情況就更加棘手了。”湯惠萍咬了咬嘴唇,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不管他們有什麽動作,我們都要提前做好準備。”
將軍的眼神變得堅定,“首先,要進一步加強聯盟核心區域,以及其他重要設施的防禦力量,增加警戒級別,確保類似的事件不再發生。”
“我建議在防禦體係中,融入更多的反魔法裝置。”張吒說道,“暗黑議會的魔法攻擊給我們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有了反魔法裝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們的魔法效果。”
將軍點頭表示認可,“這個提議不錯,讓科研部門盡快研發並部署。”
“另外,我們還需要加強情報收集工作,密切關注暗黑議會以及其他潛在敵對勢力的動向。”
“我覺得可以派出一些偵察小隊,深入暗黑議會的勢力範圍,收集第一手情報。”湯惠萍提議道。
“這太危險了。”將軍微微搖頭,“暗黑議會肯定加強了防範,偵察小隊很可能有去無回。”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秘密渠道,與暗黑議會內部的一些中立勢力或者對高層不滿的人接觸,獲取情報。”
“明白了將軍。”湯惠萍點頭。
“還有,我們要做好聯盟內部的穩定工作。”
將軍繼續說道,“暗黑議會說不定會在聯盟內部製造混亂,煽動一些不穩定因素。我們要加強對民眾的宣傳,穩定人心,同時對內部進行嚴格排查,清除可能存在的暗黑議會奸細。”
三人圍繞著應對策略展開了深入討論,從防禦部署到情報收集,從內部穩定到外交斡旋,每一個方麵都進行了細致的規劃。
時間在緊張的討論中悄然流逝,會議室裏的氣氛時而凝重,時而熱烈。
當討論暫時告一段落時,將軍站起身來。
看著張吒和湯惠萍,說道:“接下來的日子不會輕鬆,聯盟的未來就靠我們大家了。你們先去休息吧,養精蓄銳,隨時準備應對新的危機。”
張吒和湯惠萍起身,向將軍敬禮後,離開了會議室。
走出會議室,外麵的天色已經漸暗,基地內的燈光亮起,將道路照得通明。
張吒和湯惠萍漫步在,基地的走廊上,周圍的士兵們,向他們投來敬佩的目光。
“雖然暫時解除了危機,但感覺壓力更大了。”湯惠萍輕聲說道。
“是啊,但我們沒有退路。”張吒看著前方,眼神堅定,“為了聯盟,也為了我們自己的命運,必須全力以赴。”
兩人來到基地的觀景平台,這裏可以俯瞰到聯盟核心區域的大部分景象。
此時,修複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各種機械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
遠處的天空中,星辰閃爍,仿佛在訴說著宇宙的無盡奧秘與未知的挑戰。
短暫的平靜,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暗黑議會的威脅如同一把高懸的利劍,隨時可能落下。
而聯盟,必須在這短暫的時間裏,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狂風驟雨。
※
喜歡玩命打拚在各界,不拚不行請大家收藏:()玩命打拚在各界,不拚不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