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字數:7674   加入書籤

A+A-


    “而後以天子詔令征討叛逆,天下自可安定。”
    “明公將留名青史,受萬世景仰。”
    曹操頷首,目露讚許之色。
    但他並未立時決斷,轉而望向戲誌才。
    戲誌才朗聲道:“文若之策雖善,然聯軍共討,當以誰為盟主?”
    “天子年幼,若似當年十八路諸侯伐董,各存私心,必難攻克函穀。”
    “可號令群雄分進合擊,不必合兵。”
    “關中雖有崤函天險,然攻伐之路非止一條。”
    “益州軍可自漢中北上襲取天水!”
    “荊州兵能出武關、青泥隘直逼藍田。”
    “此二路皆為漢室宗親,豈會坐視林辰猖獗?”
    “更有涼州馬騰韓遂,素以漢臣自居。”
    “若使其自西涼發兵,多路齊攻。”
    “林辰首尾難顧,破之易如反掌!”
    “河北袁紹與公孫瓚正鏖戰,無論誰勝皆成北方雄主。”
    “屆時縱有天子詔令,若無實力,如何號令二虎?”
    “不如趁其未分勝負,迫其共伐函穀。”
    “隻要諸軍互為製衡,滅林辰不過囊中取物!”
    曹操聞言目光炯炯。
    荀彧與戲誌才之謀各有所長——前者意在匡扶漢室,借林辰之事收服諸侯;後者則為曹操籌劃,欲令其於亂局中漁利。
    曹操何等機敏,自然明白其中利害。他本無稱雄之意,但也不願將大權交予年幼天子。
    略作思量後,曹操沉聲道:"迎奉天子乃臣子本分,事不宜遲。不過討伐林辰與當年討伐董卓不同。人心難測,上回就險些栽在這些人手裏。唯有自身實力強盛,方是根本依靠。"
    荀彧正欲進言,卻見夏侯惇、曹仁等將領紛紛附議,隻得將話咽回。無論如何,曹操既已答應迎駕,朝廷便可得一時安穩。
    見荀彧未再反對,曹操暗自寬心。他與荀彧素來相得,不願因此生出嫌隙。如今荀彧顧全大局,正是最好結果。
    "文若、子孝隨我赴洛陽迎駕。"曹操目視遠方,"其餘人等負責擴軍備戰。"
    "諾!"
    眾人領命退下後,曹操遙望長安方向,低聲自語:"林辰...能一招斬殺呂布?雖說匹夫之勇不足為懼,但公然僭越、藐視皇權,與天下諸侯為敵,豈能長久?且讓我看看你有幾分能耐。"
    此刻曹操眼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
    東漢末年,軍帳中燭火搖曳。
    袁紹端坐主位,神情陰鬱地摩挲著手中絹帛。左側席間依次坐著沮授、田豐,右側則是審配與郭圖。案幾上來自關中和洛陽的戰報猶帶驛馬汗氣,將肅殺氣氛又添三分。
    "林辰七日連破董卓十五萬大軍。"袁紹指尖重重碾過竹簡上墨跡,"先敗呂布於澠池,再破張濟於新豐,昨夜又傳來胡軫敗走的消息。"
    燭火爆開一個燈花,映得郭圖眼角細紋分外清晰。這位潁川謀士率先打破沉默:"公孫瓚已是強弩之末。隻要再困他三個月,幽州..."
    "荒謬!"田豐突然拍案,驚得侍從手中銅爵一顫。老謀士指著洛陽方向:"曹操挾持天子遷都許昌,這檄文分明是要..."
    "元皓稍安。"沮授按住同僚衣袖,轉向袁紹時眼中精光暗藏:"林辰若真如傳言能引天雷助戰,此刻不發兵,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審配冷笑出聲:"隔著曹操、張楊兩鎮去討伐?怕是我軍剛到河內,公孫瓚就要..."
    爭論聲被袁紹抬手截斷。這位四世三公的後裔盯著搖曳的燭火,突然問起毫不相幹的事:"聽聞林辰麾下那個叫賈詡的謀士,當年在洛陽太學..."
    帳外忽起大風,將未束緊的帳簾掀起一角。遠處營火明滅間,隱約可見哨兵槍尖上的紅纓在夜色中翻飛。
    我軍當前與公孫瓚相持不下,雖稍占上風,卻難以速勝。不如順勢而為,分兵前往函穀關以示響應。如此既可堵住眾人議論,又能借機與公孫瓚暫時休戰,暗中拉攏幽州各大世家。
    中山甄氏掌控北方近半糧運,其勢力不容小覷。若得甄家援手,我軍糧草難題迎刃而解,剿滅公孫瓚不過舉手之勞。
    沮授話音剛落,田豐立即附和:"此計甚妙。朝廷詔令表麵遵從即可,但必須有所行動。憑袁氏四世三公的聲威,定能在此期間爭取各地豪強支持。隻要這些世家不再觀望,平定幽州指日可待。"
    袁紹聞言愈加動心:"甄氏乃幽州世家之首,我屢次示好未得回應。公與可有良策?"
    沮授微笑道:"甄逸膝下有五位才貌雙全的千金。若能結成  之好..."
    袁紹撫掌大笑:"妙計!就依公與所言!"
    與此同時,平原縣衙內。
    劉備捧著朝廷新頒詔書反複研讀,對林辰近日所為深感震驚——一日克長安,兩日內誅董卓、斬呂布、破郿塢,件件皆驚天動地。
    "二位賢弟,曹操傳詔共討林辰,你們意下如何?"
    張飛怒目圓睜:"黃巾逆賊,豈能不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遵從朝廷旨意,征討林辰勢在必行。”
    關羽卻擺手道:“三弟此言差矣。”
    “天子年幼,言行皆受曹操操控。”
    “此令實為曹操所下,非陛下本意。”
    “我們已應允公孫瓚守衛青州,此時離去,恐令其陷入兩難境地。”
    張飛急不可耐:“二哥所言有理,但林辰能斬殺呂布,曹操手下那些庸碌之輩豈能抵擋?”
    “若我兄弟三人不出手,待其穩固根基,衝出函穀關,豈不更加棘手?”
    “大哥,你怎麽看?”
    劉備沉思良久,在房中來回踱步。
    最終神色堅定道:“先去許昌麵見陛下!”
    “哦?”
    劉備肅然道:“陛下詔令已傳遍天下。”
    “袁紹縱有異心,此時也不敢輕舉妄動。”
    “我雖為漢室宗親,卻未經朝廷認可。此去許昌,一要查探曹操忠奸,二要重續宗譜。”
    “至於後續行動,且觀時局變化。”
    “我兄弟見機行事。”
    “無論如何,定要重現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之威,讓天下知曉我等實力。”
    此言一出,關羽當即應允。
    他鄭重抱拳:“全憑兄長定奪。”
    張飛暗自欣喜,遙望長安方向,心中發狠:林辰你這廝給小爺等著,必取你項上人頭!
    ............
    此刻,天下局勢驟變。
    荊州劉表、徐州陶謙、南陽袁術、益州劉焉......
    各方諸侯皆因林辰一人之名調整部署。
    這位曾經的寂寂無名之輩,轉瞬間名震天下。
    暗流洶湧之下,無數計劃正在改變。
    各路大軍正向著長安方向悄然集結。
    長安城內,皇宮深處。
    禦書房內燭影搖曳。
    林辰與賈詡對坐議事。
    "主公,張遼將軍已攻破潼關,樊稠、段煨殘部潰散。"賈詡執冊稟報,"如今僅剩武關臧霸、青泥隘口高順及函穀關徐榮尚未歸降。其餘將領皆已投誠。"
    他合上冊卷,諫言道:"然此輩見風使舵,終非長久之選。當廣納賢才,以固根基。"
    林辰凝視跳動的燭焰,沉穩道:"李儒已赴函穀勸降徐榮。臧霸、高順之事,我自會處置。長安初定,用人貴精不貴多。"
    "築城之道,首重根基。"他手指輕叩案幾,"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
    賈詡深揖:"主公英明。"
    稍作遲疑,他又進言:"劉協東出函穀,必檄召諸侯。望主公未雨綢繆。"
    林辰聞言大笑:"關東鼠輩,何足道哉!縱有千軍萬馬,不過土雞瓦狗耳!"
    ......
    待賈詡告退,林辰獨坐書房。
    雖近日連斬呂布、張濟,收長安,奪鶥鄔,威震四海。然繁華背後,危機四伏。
    諸侯聯軍將至,朝堂暗流湧動。
    這場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無敵係統顯神威》
    燭影搖曳間,林辰閉目凝神,將神識沉入係統空間。
    "請選擇道具。"冰冷的機械音響起。
    "使用武將召喚符!"
    "正在隨機抽取將領......恭喜獲得隋唐名將——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
    武學造詣:108
    謀略:70
    統帥:97
    天賦·九牛二虎:神力蓋世,對陣時可提升1530點武力值
    特技·萬夫莫敵:衝鋒時有概率震懾敵軍,使其喪失戰意】
    望著光幕上閃耀的數據,林辰嘴角揚起滿意的弧度。
    這逆天係統果然不同凡響,竟將隋唐第二勇士都召至麾下。108點的武道根基,已超越三國呂布,僅次自己的戰神之軀。更妙的是那兩項絕技——"九牛二虎"最高可提升武力至138點,屆時除自己外,天下何人能敵?而"萬夫莫敵"的特效,足以讓他在千軍萬馬中如入無人之境。
    "是否立即召喚?"係統提示道。
    林辰稍作思量,決定暫緩。他尚有張謀士召喚符未用,正是用人之際,當物盡其用。
    "啟用謀士召喚符!"
    “宿主收到提示,成功獲取大唐名臣狄仁傑。”
    “狄仁傑”
    “智力:99”
    “統禦:92”
    “政務:97”
    “專屬能力‘明察秋毫’:審理案件時智力臨時提升10點,破案速度提升三倍。”
    “居然是這位神探?”
    “他來了,元芳要如何安排呢?”
    稍作調侃後,林辰認真查看起狄仁傑的各項能力。
    狄仁傑的基礎屬性確實堪稱頂尖。
    配合其專屬能力,在刑獄斷案方麵可謂登峰造極。
    三倍的辦案效率提升,效果堪稱驚人。
    若讓狄仁傑坐鎮司法衙門,想必很快就能使治安井然,案件絕跡。
    後方安定後,自己便能全力應對外部威脅。
    原本對這位胖先生還有些微詞,如今想通後,倒覺得十分合適。
    “提示:是否立即召喚狄仁傑?”
    “確認召喚宇文成都與狄仁傑。”
    “召喚程序啟動。”
    隨著係統提示,耀眼的金光閃過。
    兩道身影瞬間出現在林辰麵前。
    左側將領手持鳳翅镋,金甲加身,氣宇軒昂,正是宇文成都。
    右側文士身著青袍,體態豐腴,目光如炬,自然便是狄仁傑。
    二人同時向林辰行禮。
    “參見主公!”
    林辰上前扶起二人,簡短交談後,命人安頓宇文成都,獨留狄仁傑議事。
    夜風徐徐,燭火搖曳。
    林辰專注凝視著眼前這位傳奇神探。
    “懷英,可知我們當前處境?”
    狄仁傑從容應答:“主公白手起家,根基尚淺。”
    “雖勢如破竹,卻似無根之木,若遇風浪,恐生變故。”
    喜歡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