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字數:8144 加入書籤
“不出三月,此軍必成主上手中寒鋒!”
“劍指之處,山河皆破!”
吼聲震顫曠野,列陣士卒齊聲應喝如雷。
青泥隘口回蕩著震 吼,遠山飛鳥驚逃四散。
林辰凝望函穀方向,指節輕叩城牆。算來李儒應當已與徐榮會麵。
————
函穀雄關南倚秦嶺,北扼黃河,素有"天下第一險"之稱。昔年秦據六國聯軍,全仗此關天塹。自董卓退守長安,便遣心腹徐榮率十萬精兵把守。
徐榮夙夜防務,嚴防關東諸侯,豈料長安驟生劇變——呂布伏誅,董卓授首,都城陷落!林辰異軍突起,函穀頓成孤城。眼見糧秣日減,徐榮愁眉深鎖。
城垣之上,徐榮與副將胡軫並肩而立。
胡軫怒視長安,切齒道:"太師蒙難,我等豈能坐視?當趁林辰根基未穩,直取長安以慰軍心!若待其羽翼豐滿..."
徐榮輕撫箭垛喟歎:"十萬大軍兩日覆滅,敵情未明便貿然出擊,是謂取敗之道。將士可憑血勇,為將者焉能不謀全局?更兼關外曹操虎視眈眈..."
一席話剖明利害,眾將黯然垂首。
胡軫突然厲喝:"徐將軍可記得太師提攜之恩?若無太師,你不過小小營官!莫非..."他手按劍柄,眼中寒光迸射。
“不論你作何謀劃,至多兩日,我定率軍直取長安。”
言畢,胡軫拂袖轉身,大步流星走下城關。
他這一走,在場多半人緊隨其後離去。
徐榮目送其背影,眸中無波無瀾,隻眉心幾不可察地蹙起。
急促的足音由遠及近,一名家仆快步至徐榮身側,附耳低語數句。
聽罷,徐榮囑咐好城關事務,匆匆回府。
徐府書房內。
著靛藍粗布衣的中年男子端坐案前。
徐榮略略傾身:“文優先生怎作此裝扮?”
“長安究竟如何?”
“何以潰敗至此?”
來人正是日夜兼程的李儒。
他長歎一聲:“我已投效林辰,此番特來作說客。”
“這般打扮,隻為避開胡軫眼線。”
“此人對董卓死心塌地,必會興兵 。”
“然……”
“終究難逃兵敗身死之局。”
徐榮雖早有預料,卻未料李儒如此直白。
麵色幾經變幻,他沉聲問:“當真毫無勝算?”
“十萬鐵騎身經百戰,十八路諸侯尚非敵手。”
“那林辰不過……”
話未說完,李儒已截斷話頭:“徐將軍慎言。”
“將軍自問,武藝可及呂布?”
徐榮一怔,搖首:“難及其項背。”
李儒又問:“用兵謀略比之我與牛輔如何?”
徐榮默然片刻,再度搖頭:“有所不及。”
李儒輕叩案幾:“我等皆敗於林辰之手,縱使將軍馳援長安,又能奈何?”
“人生緊要處,往往一步錯,步步錯。”
“呂布如此,董卓亦是如此。”
“但求活命,故而降之。”
“徐將軍,意下如何?”
此言直刺徐榮心底。
本有千般質問,此刻卻啞然無聲。
誰人不貪生?
若徐榮不惜命,早已隨胡軫出兵,背水一戰。
未敢孤注一擲,無非懼死耳。
徐榮搖頭苦笑:“莫非別無他路?”
李儒道:“林辰數日間鏟除董卓呂布,吞其部眾,已成一方雄主,實力不可小覷。”
“放眼天下,誰人可及?”
“天下大勢,分合輪回。”
“終歸要一統山河。”
“何人能執掌乾坤,平定九州?”
“林辰入長安,天現異象,祥瑞頻生,必是天命所歸,舍他其誰?”
“何況,將軍早已無路可退。”
“昔日追隨董卓,十八路諸侯盡數得罪。”
“近在咫尺的曹操,曾中你埋伏,險些喪命。”
“即便他寬宏大量留你一命,終日提防猜忌,可是你想要的日子?”
“故將軍唯有歸順一途。”
“我主動 而來,便是替將軍謀一條生路。”
“然最終抉擇,仍在將軍一念之間。”
徐榮沉默良久。
終苦笑歎道:“文優先生,此乃絕路逼降,何談選擇?”
“生死之間,誰願赴死?”
“唉!”
“你已將我退路盡數斬斷。”
李儒低笑:“不將話說透,將軍豈能速決?”
“時局緊迫,長安之變一旦傳開,諸侯必起異動。”
“函穀關外,恐將風起雲湧。”
“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徐榮沉聲道:“我已別無選擇。”
“但要投靠林辰,必須先解決胡軫。”
他隨即將在關牆上的談話告知李儒。
李儒聽完,眼中閃過一抹狠厲。
“召集眾將!”
“歸順者生,違逆者死,行動要快!”
徐榮略一遲疑,隨即頷首。
原本平靜的目光中,殺意漸起。
……
鼓聲如雷,震徹函穀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在飲酒的胡軫摔杯怒罵:“敲什麽鼓?擾老子雅興!”
“再敢聒噪,老子即刻帶兵殺回長安!”
身旁的王偏將勸道:“將軍,事出反常,務必當心。”
“怕什麽?”
胡軫嗤之以鼻:“徐榮那懦夫豈敢動我?”
“走!看他能耍什麽花樣!”
王偏將還想勸阻,胡軫已大步踏出營帳。
校場 ,十萬大軍肅立。
點將台上,徐榮黑甲森然,神色冷峻。
三通鼓畢,胡軫才在王偏將陪同下姍姍來遲。
“見過大帥!”
他隨意拱手,毫無恭敬之態。
徐榮目光如刀:“胡將軍為何藐視軍規?”
“軍規?”
胡軫狂笑:“你雖掛帥,可你我兵力相當。戰時或許聽你調遣,如今太平無事,你管得了我?”
暗室殺機
"今日登門,已是抬舉於你。"
"若不受歡迎,我即刻便走。"
話音未落,便作勢轉身欲離。
徐榮眼底寒芒浮動,卻堆著滿臉笑意:"胡將軍留步!請留步!!"
"今有要事相商,將軍若走,大計如何得施?"
這番討好言語愈發助長了胡軫的氣焰。
"本該如此,有話直說,休要咬文嚼字。"
"深夜聚集眾將,究竟所為何事?"
徐榮向前兩步:"洛陽密報,事關重大,不宜聲張,容我近前細說。"
胡軫雖帶三分酒意,卻仍存一線戒心。
瞥見徐榮腰間空空,便稍放寬心。
"速速道來,莫要拖延。"
徐榮緩步逼近,嘴角笑意漸深。
"李儒先生到了!"
"嗯?"
"李儒未死?此言當真?"
胡軫聞言色變,急聲追問。
徐榮繼續靠近,右手悄然探向披風後側。
"李儒秘密前來,說要勸我歸順林辰。"
"投靠林辰?"
胡軫滿麵驚愕,話音未落。
一道凜冽殺機已將其牢牢鎖定。
霎時間酒意全消,神誌驟然清明。
他麵色大變,厲聲嘶吼:"徐榮,你竟投靠了林辰?"
"來人!速將此逆賊拿下!"
話音未落,一柄利刃已刺入胸膛。
"啊!!"
慘嚎聲中,胡軫圓睜怒目。
"你...你這叛賊......"
徐榮輕歎搖頭:"董卓已死,何來背叛之說。"
"求生之道,唯在變通。"
"似你這等愚忠之輩,合該命絕於此。"
行文
唰!寒光閃過,利刃出鞘。
淒厲的哀嚎劃破長空,殷紅血柱自胸腔噴湧而出。
胡軫清晰察覺到生命正在飛速流逝。"救...救我..."話音未落,他的身軀已如朽木般轟然倒地。
十萬西涼將士盡皆駭然。誰曾想函穀關副帥竟這般殞命?徐榮為何突下 ?
"徐榮弑殺主將!眾將士隨我誅逆!"王偏將怒喝拔刀。徐榮冷眼斜睨:"順者生,逆者死。"埋伏的 手萬箭齊發,頃刻間十餘名將校皆成刺蝟。
"還有異議者?"徐榮環視全場。此刻無論是 士卒,皆噤若寒蟬。
"願奉徐帥號令!"預先安插的親信率先跪拜。迷茫的士兵隨即山呼響應。短短半個時辰,局勢已定。
城樓上的徐榮望向拾級而上的李儒,目露欽佩:"先生神算,隻是不解胡軫親兵為何毫無反抗?"
李儒撫須輕笑:"暴主擇怯卒,樹倒猢猻散。這些兵油子不過混口飯吃,誰願以命相搏?"
徐榮神色一怔,而後搖頭歎息。穩定心神後,他沉聲喝道:"眾將士聽令!董賊伏誅,長安易主。林將軍秉承天命,得天庇佑。本將決意歸順林將軍,奉其為主。何去何從,悉聽尊便。限時一個時辰,各自思量。"
西涼軍中聽聞歸降林辰,頓時嘩然。林將軍威名遠播,函穀關將士早有耳聞。其傳奇事跡宛若天選之人。正如李儒所言,士卒不過求溫飽。如今董卓斃命,主將徐榮已降,誰還會負隅頑抗?況且脫離大軍等同與胡軫為伍,稍有不慎便會命喪黃泉。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是人?
時限將至,全軍肅然,無人異議。徐榮展顏揮刀,厲聲高呼:"即日起誓死效忠林將軍,刀山火海,萬死不辭!誓死效忠!"呐喊聲響徹雲霄。李儒望著跪伏的十萬大軍,函穀關之事塵埃落定。他長舒一口氣,望向長安方向。
此後月餘,林辰在李儒、賈詡輔佐下迅速掌控雍州。然關東諸侯蠢動,雍州四麵告急!長安皇宮未央殿內,林辰端坐龍椅之上。
堂下眾將分列兩側,分別是賈詡、狄仁傑、李儒、嶽飛、張遼、宇文成都、高順、臧霸等一眾能臣猛將。
望著帳下這般豪華陣容已初具氣象,林辰眉宇間不禁流露出一絲自得之意。
"諸位今日能立於此處,便是我林辰的肱骨之臣。"
"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雍州之地已盡在掌握,這段時日多虧文和、文優兩位運籌帷幄,已將各處要職盡數換上可靠之人,短期內可保無虞。"
"隻是關東諸侯已然蠢蠢欲動,多路兵馬正在集結。"
"文優,且將你獲知的情報詳細道來。"
李儒昔年曾執掌董卓布在關東諸侯處的密探網,故而情報最為靈通。
他整衣上前,略作沉吟後肅然道:"長安變故的消息已然傳開,主公有天授之資的傳聞更是沸沸揚揚。"
"關東諸侯雖各懷鬼胎,卻都不願見主公崛起於西北。"
喜歡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