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字數:8343 加入書籤
嚴綱大笑:“主公放心,末將必不負所托!”
“來人,吹號集結全軍!”
“速速行動!”
嚴綱整軍備戰,公孫瓚遠望混亂的袁軍大營,握劍冷聲道:“袁本初,天意終究站在我這邊。”
“你的首級,我公孫瓚收下了!”
..................
“吱呀——”城門緩緩開啟。
八萬大軍如潮水般湧出,殺聲震天。
“殺!!”
「殺進袁營,生擒袁紹!」
「衝啊——」
嚴綱一聲暴喝,八萬將士齊聲呐喊,如雷霆般席卷戰場。
袁軍前營。
張合與高覽望著黑壓壓湧來的敵軍,神情凝重。
「弓箭手列陣,準備射擊!」
「速報主公,公孫瓚果然來襲!」
「諾!」
箭雨蔽空,前營頓時陷入混戰。
喊殺聲震天動地。
......
中軍大帳。
聽聞公孫瓚傾巢而出,袁紹怒不可遏。
「公孫老賊竟敢趁亂偷襲!」
「早該全力攻破範陽城,斬下那廝首級!」
諸將憤然附和,紛紛請戰雪恥。
唯沮授與田豐尚存理智,眉宇間卻掩不住憂慮。
「主公,當務之急須先剿滅後營敵軍。」
「任其蔓延恐禍及中軍,屆時大勢去矣!」
袁紹咬牙道:「有麴義的先登死士,淳於瓊和袁熙的萬餘精兵,滅之易如反掌。」
「待後患平息,必血洗範陽城!」
「定叫那公孫老賊——」
話音未落,急促的馬蹄聲驟然逼近。
「報——大帥!禍事了!」
袁紹厲聲喝問:「慌什麽!」
傳令兵撲跪在地,顫聲道:「二公子...中箭身亡!」
「你說什麽?!」袁紹目眥欲裂,周身殺氣暴漲。
「敵軍冷箭...二公子...歿了...」
“元皓田豐表字),此事牽涉甚廣。若主公不醒,若貿然撤軍,必遭敵軍追擊。”沮授神情凝重,撚須沉思道:“依我之見,當速派使者聯絡劉表、張楊,請其發兵相助,或可解此危局。”
恰在此時,許攸匆匆趕來,袖中似藏有竹簡:“二位不必憂慮!某已探得張合、高覽二位將軍有意率部來投。若得此二人相助......”
“子遠此言當真?”田豐猛然抓住許攸手臂,眼中精光閃爍。
帥帳內,袁紹躺在榻上,麵色蒼白如紙。帳外傳來士卒慌亂奔跑的腳步聲,夾雜著遠處戰馬的嘶鳴。
林辰刻意設局,借刀 ,公孫瓚果然中計。
"唉!"
"河北遲早要落入林辰之手。"
"此人謀略深遠,洞悉人心,著實可怕。"
"甄家 遭劫,必是此人謀劃。"
田豐麵露無奈:"即便看透其中關節,又能如何?"
沮授沉聲道:"傳令張合、高覽分兵突圍,至任丘會合。"
"分兵撤退?是否太過冒險?"
沮授解釋:"若不分散,公孫瓚怎會放棄追擊?"
"在他眼中我軍就是肥肉,俘虜越多,勢力增長越快。"
"即便如此部署,也未必能逃出生天。"
田豐頷首,立即著手安排。
前營戰況比後營更為激烈。
這是十餘萬人的鏖戰。
戰場中,張合、高覽各領一軍,指揮若定,袁軍竟與公孫瓚部眾勢均力敵。
衝殺在前的公孫瓚眼中寒光閃爍。
"田豫安在?"
遠處白袍白馬將領疾馳而來。
"末將在此!"
公孫瓚殺氣凜然:"率白馬義從突破防線,直搗袁營。"
"前營擊潰後,立即攻入後營,務必斬殺林辰。"
"縱使全軍覆沒,隻要取林辰性命,便是值得。"
田豫戰意昂揚:"主公放心,定取林辰首級,壯白馬義從威名!"
言畢高舉長槍,厲聲喝道:"白馬義從,衝鋒!"
三千輕騎兵齊現陣中,人人白袍白馬,背負長弓箭囊,肅殺之氣衝天。
"放箭!"
三千弓弦同時震顫,箭雨破空。
箭如飛蝗,三千支利箭破空而出,直襲袁軍大營。
箭矢鋪天蓋地傾瀉而下。
"啊——!"
哀嚎四起,數百袁軍應聲倒地,當場斃命。
張合與高覽麵色驟變。常年與公孫瓚交鋒,他們豈會不識這支勁旅?
原本 手尚可抵擋,但此刻麴義不在前營,又有誰能攔得住?
"張兄,公孫瓚這是要拚命了,再耗下去隻怕要全軍覆沒。"
"今日這仗打不得了。"
"否則恐有滅頂之災。"
張合沉默良久:"高兄,你覺得今夜還能突圍嗎?"
"後有精兵,前有勁敵。"
"腹背受敵,能有幾分勝算?"
高覽默然。久經沙場的他自然明白戰局關鍵。袁軍雖眾卻各自為戰,如何抵擋強敵?
正欲開口鼓舞士氣,忽聞遠處馬蹄聲疾。
"二公子遇害,麴義叛變,主公昏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沮監軍有令:分批撤退,任丘會合。"
傳令兵話音未落,便慌不擇路地往後軍逃去。
張合高覽見狀怒不可遏。
"說得輕巧!亂軍之中如何撤退?"
"混賬!"
高覽雙目噴火,破口大罵。
張合長歎:"你我性命,無人顧惜。"
"戰場上人命如草芥,逃命之時誰還管得了誰?"
高覽又連罵數聲:"現下該如何是好?"
張合凝視混亂戰局,深吸一口氣鎮定道:"高兄,我們相交多年,有話直說。"
"若你不認同,便就此別過。"
見張合神色凝重,高覽追問:"何事這般嚴重?"
張合沉聲道:"如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當初選擇袁紹,正是看中他討伐董卓的豪傑氣魄。"
"袁氏門第顯赫,本以為能成就大業。"
"可投效之後,我們兄弟卻處處受製。"
"無論軍功還是待遇,都排在顏良文醜、淳於瓊、麴義等人之後。"
"上次隻因整肅軍紀責罰袁家親兵,就被連貶數級。"
"這次若非戰事吃緊,豈會啟用我們?"
"方才你也見到,我雖掛著後營主將虛銜,卻險些喪命。"
"如此器量狹小之人,值得誓死追隨?"
"如今敗局已定,難道真要為他陪葬?"
"我絕不情願!!"
高覽沉默不語,他與張合的處境如出一轍。
長歎一聲,高覽開口道:"張兄的意思是......"
張合直言:"袁紹敗局已定,我們該為自己謀條生路。"
高覽躊躇道:"莫非指公孫瓚?"
張合嗤之以鼻:"公孫瓚連袁紹都不如,投他有何前程?"
"我說的是中州王林辰!"
"林辰?"高覽麵露驚色,"可他與諸侯為敵..."
張合反問:"今夜大戰誰獲益最多?"
"你是說..."
"林辰僅用數百人就讓三十萬大軍混戰,令袁紹十五萬主力全軍覆沒。"
"這樣的謀略不可怕嗎?"
"沮授推測甄家被劫可能也是林辰謀劃。"
"仔細想來確實如此。"
"若真這般,整個河北戰局都在他掌控之中。"
“此等人物豈能不成大業?”
“唯有趁其微末之際投效,方能受其器重。”
“不然戰敗被擒,顏麵何存?”
“高兄,你意下如何?”
高覽沉吟良久。
突然目光如電:“好!就這麽辦!”
“不過投奔林辰需有人牽線搭橋......”
張合眼中寒光乍現:“袁紹......”
“他便是咱們飛黃騰達的踏腳石。”
“但要先給林辰遞個消息。”
“此事交給你辦可好?”
高覽略作猶豫,沉聲道:“成!”
“就這麽定了!!”
此時昏迷不醒的袁紹絕難料到,麾下僅存的兩員虎將竟也起了異心。
若知曉此事,隻怕寧願長眠不醒。
.............
張合、高覽議定後,明麵上仍鎮定自若指揮大軍後撤。
暗中卻分頭行動:張合引兵退往任丘,高覽則直奔中軍而去。
待林辰領兵殺到中軍大帳時,隻見人去帳空,滿地狼藉。
“袁紹溜得倒快。”林辰輕歎。
嶽飛進言:“營盤太大,我軍兵力有限,難以追蹤。”
“但袁紹精銳盡喪,隻剩些殘兵敗將,不足為慮。”
林辰擺手:“鵬舉,你低估袁家了。”
“袁氏四世三公,在世家大族中聲望極高。”
“不然袁紹豈能由渤海太守一躍成為河北之主?”
“其脫逃後必生禍患。”
“更可惜的是那些隨他逃走的賢才。”
秦瓊提議:“不如往南追擊,或能截獲。”
林辰搖頭:“漫無目標地搜尋,無異 撈針。”
話聲剛落,遠處傳來“踏踏踏”的馬蹄聲。
隻見麴義策馬而來,身側跟著一員威風凜凜的武將。
“主公,高覽特來效忠!”麴義朗聲介紹。
高覽抱拳行禮,恭敬道:“高覽拜見中州王!”
林辰見狀大喜。高覽乃河北四庭柱之一,如今他麾下正缺良將,猛將來投,豈能不喜?
“高將軍免禮!”他連忙上前攙扶,“將軍能歸順,本王甚是欣慰!”
高覽見林辰氣度不凡,待人溫和,心中忐忑稍減,正色道:“末將與張合投奔袁紹後,非但不受重用,反遭排擠。如今袁紹兵敗,我等不願為之殉葬,特來投靠中州王,願效犬馬之勞!”
林辰笑意更濃:“高將軍請起。”頓了一頓,又問:“方才聽將軍提及張合,不知他現在何處?”
高覽將二人謀劃如實稟報。
林辰聽完連連讚歎:“兩位將軍深明大義,解我之憂,實在妙極!”當即下令:“傳令背嵬軍、先登營,即刻撤出戰場,馳援任丘!”
“遵命!”
……
林辰率部撤離後,公孫瓚大軍再無阻礙。此戰除數萬人潰逃外,共俘獲敵軍五萬,可謂大獲全勝。
袁紹帥帳內,公孫瓚高居主位,滿麵紅光:“數日前袁本初還占盡優勢,將我圍困於範陽。如今如何?十五萬大軍一朝覆滅,他已成喪家之犬!”
他拍了拍桌案,略帶遺憾道:“可惜未能取其首級,實乃美中不足。”
喜歡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