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字數:7240 加入書籤
荀彧遠望長安,輕聲道:“得民心而失世家支持,或許正是他所求。若非如此,又怎會強行收回商賈世家的田產,按丁分地?民心已歸他所有。”
曹操、戲誌才與荀攸皆默然。他們並非未想到此節,隻是不願說破。
房中沉寂片刻,荀攸開口道:“曹公,此事暫不可阻,不如先謀荊襄。袁術已發兵江夏,欲鯨吞此地。近日劉表亦有增援黃祖之意。既有蔡瑁為內應,此刻出兵正是良機。”
“可先遣精銳潛入襄樊,待劉表一死,即刻兵臨襄陽。屆時群龍無首,何人能擋曹公?得荊襄則進退皆宜,立於不敗之地!”
曹操目露精光,沉聲道:“荊襄必取。明日我便親赴汝南,督戰荊襄。”
曹操凝視荀彧沉聲道:"文若,朝中諸事便托付於你了。"
"務必警惕林辰偷襲,靜候佳音。"
荀彧肅然抱拳:"明公放心,洛陽城防固若金湯,縱使林辰親征亦難撼動。"
"願明公速取荊襄,為漢室開辟新局。"
曹操目光灼灼望向南方:"荊襄九郡,誌在必得!"
"阻我霸業者,雖神必誅!"
徐州彭城。
白溝兵敗後,劉備率殘部退守此地。關羽音訊全無已逾月,劉備終日愴然。
州牧府內,劉備與孫乾、簡雍對坐議事。
"劉景升致書求援,欲借同宗之誼請我出兵淮南。"劉備展開絹書,"曹孟德、袁公路皆虎視荊州,二位以為當如何?"
孫乾捋須道:"荊州已成四戰之地,劉表庸懦,豈能守之?縱使我軍馳援,徒耗兵力耳。"
簡雍附議:"不如趁諸侯矚目荊州之際,暗取揚州。若得長江天險,進退可據。"
劉備眼中精光乍現,複又歎息:"自內黃之變後,劉正禮對我戒備森嚴..."
孫乾與簡雍相視而笑:"早有良策獻於主公。"
“僅靠我們一己之力,恐怕難以吞並揚州。”
“那不如邀孫策同伐?”
“孫策新離袁術,現據九江柴桑,若與之聯手,讓他從水路攻打劉繇,牽製敵軍,我們南下便容易多了。”
“兩家各得數郡,共分揚州,實為上策!”
劉備初聞欣喜,但轉念皺眉道:“劉繇終究是漢室宗親,我怎能勾結外人,瓜分揚州?”
“若傳揚出去,我仁義之名豈不毀於一旦?”
“日後如何爭奪天下?”
“如何匡複漢室?”
簡雍擺手道:“主公此言差矣!”
“孫策攻揚州時,主公念在同為漢室血脈,率兵救援,抵禦外敵。”
“天下人怎會非議?”
“何況主公還可向許都請旨,如此更無後顧之憂。”
“天子詔令在身,奉命行事,誰敢多言?”
劉備朗聲大笑:“妙計,妙計!”
“速派六百裏加急,向許都請旨!”
“隻是孫策那邊,誰有把握說服?”
“他明知被我們利用,豈會答應?”
孫乾笑道:“孫策正缺立足之地,幾郡疆土,他斷不會拒絕。”
“這本就是他夢寐以求之事。”
“善!”
劉備起身豪邁道:“兵分兩路,一路赴許都請旨,一路往九江遊說孫策。”
“我親率人馬,暗赴江都,靜觀其變。”
“此次定要奪取揚州,據長江天險,方可進退自如!”
孫乾、簡雍齊聲拱手:“預祝主公馬到功成!”
劉備撫須長笑,連日陰鬱一掃而空。
九江彭澤口,長江之濱,鄱陽鎖鑰。
這處自古兵家必爭的水陸要衝,本屬袁術轄地。因忌憚劉繇自揚州馳援劉表,袁術竟將空殼般的九江郡甩予孫策——糧秣輜重盡數撤走,連富戶商賈都被席卷一空。
江濤拍岸處,孫策與周瑜衣袂翻飛。年輕的討逆將軍攥緊刀柄:"公瑾,九江已成死局。"
"伯符且看揚州。"周瑜袖中手指遙指東南,"劉繇據守的肥美之地,未必沒有他人覬覦。"
"莫非指徐州劉備?"孫策劍眉驟揚,"雖傳白溝戰後二人反目,但共抗林辰才是上策。"
江風卷起周瑜鬢發,露出洞察世情的微笑:"困獸猶鬥時,仁義不過遮羞布。劉備若失徐州,除了揚州還能去哪兒?"
劉備的戰略進退有據,退守可依長江天險與林辰對峙,進取則以青州為跳板進擊河北。
周瑜輕搖羽扇:"此乃劉備上策,他怎會舍棄揚州這塊肥肉?"
孫策仍難以接受:"劉玄德素以仁德著稱,即便對揚州有野心,就不怕世人非議?"
周瑜笑道:"此事易解,隻需求得一道聖旨,誰還敢質疑他的正當性?況且比起劉繇,劉備這個盟友更為可靠。"
"曹孟德自然也不會從中作梗。"
孫策眼中精光閃動:"若能聯手奪取揚州,我等便多了一條活路。"
正說話間,一陣急促腳步聲由遠及近。
"報!徐州牧劉備遣使送來密函!"
周瑜唇邊泛起笑意:"看來劉玄德已經按捺不住對揚州的覬覦之心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策展信細閱,忽然撫掌大笑:"公瑾真乃神算,全被你說中了。劉備邀我等共分揚州,各憑本事。"
周瑜淡淡道:"既然劉備先出手,我們也不必客氣。"
孫戰略一沉吟:"他要我們攻打秣陵策應北方攻勢,依你之見該如何行事?"
周瑜遠眺江麵:"何必聽他調遣?先取豫章,再迂回北上,避開劉繇主力。讓他們劉氏宗親自相殘殺,豈不更妙?"
孫策擊節讚歎:"妙計!妙計!"
......
丹水悠悠,襄江支流。
順流而下可直抵樊城、襄陽。
碧空如洗,一艘樓船正破浪前行。
船首甲板上,一位眉目如畫的翩翩公子臨風而立。
江波微漾,衣襟翻飛,仿若雲端散仙,飄逸出塵。
這俊朗少年自是南行的林辰。
與後宮眾美眷纏綿數日,終是踏上南征之路。
"沙沙..."
趙子龍踏著穩健步伐近前,抱拳低語:"主上,已過南鄉地界,不消兩日便能抵樊城。隻是..."
"講。"
子龍眉峰微蹙:"秦叔寶與燕雲十八騎皆畏水,嘔瀉不止,氣力盡失。為保主上安危,不若改走陸路?"
林辰任江風拂麵, :"欲取荊州,日後舟楫往來更甚。陸上稱雄的燕雲騎,豈能在江麵折了威風?"
"本侯不要他們立時成為浪裏白條,但也不能作那病貓模樣。"
"傳話秦瓊:若開口求饒,立時靠岸。否則——繼續行船!"
話音未落,遠處甲板傳來悶響。隻見秦瓊率十八鐵衛跪成一片,雖麵色蠟黃仍挺直脊梁:"末將等寧死不退!"
"陸上能斬將奪旗,江中亦當如此!"
燕雲十八騎雖默然不語,繃緊的下頜線卻道盡決心。
林辰闊步上前,掌心重重落在眾人肩甲:"好兒郎!"
"初登船舶難免不適,撐過這幾日,自當如魚得水。"
鐵甲錚錚作響,眾將抱拳應諾:"必不負主上所望!"
林辰朗笑穿透江霧:"且看諸位化龍騰浪之日!"
眾人目光灼灼,似要將長江點燃。
巨艦破浪前行。
未及十裏,子龍忽然凝眸——數十葉輕舟正從四麵圍攏而來。
《水途遇襲》
趙雲神色驟變,急聲道:"主公,咱們碰上水匪了!"
"水匪?"
林辰環顧四周,隻見數十艘輕舟如離弦之箭般直逼樓船而來。
"不必阻攔,放他們登船。"
趙雲猶豫道:"秦瓊將軍與燕雲十八騎尚未適應船上顛簸,若讓賊人上船,恐生變故。"
林辰目光沉靜:"唯有生死相搏,方能破繭成蝶。"
"遵命!"
樓船緩緩降速,賊船頃刻圍攏。水匪們揮舞刀斧叫嚷:"算你們識相!若敢抵抗,定叫你們葬身魚腹!"
百餘悍匪蜂擁攀上甲板,為首者見林辰等人衣冠華貴,眼中閃過貪婪:"今日竟逮著條肥魚!"轉頭喝道:"綁了細細拷問!"
林辰淡淡道:"爾等莫非看不出來,停船正是為了請君入甕?"
匪首獰笑:"就憑這些站都站不穩的廢人?"
哄笑聲中,秦瓊攥緊雙拳,青筋暴起。燕雲十八騎眼中殺意翻湧——若在陸地,這些鼠輩早已是刀下亡魂。
"虎縱病危,豈容犬欺?"秦瓊怒極反笑,"今日便叫你知道,猛虎終究是猛虎!"
"大人,秦瓊 出戰!"
林辰含笑應允。
秦瓊提起雙鐧躍出陣前。他身形擺動間頗顯笨拙,卻自有一股駭人氣勢撲麵而來。
水匪首領嗤之以鼻:"陸上再勇,到了船上也是白給!弟兄們,圍住他!"
數名水匪繞著秦瓊遊走試探,始終不肯近身。這戰術讓秦瓊目眩不已,怒吼連連也無人應戰。待匪徒終於出手時,招式雖陋,卻逼得秦瓊左支右絀。
趙雲按捺不住:"大人,讓我去助陣?"
林辰目光沉靜:"生死之際,方見真章。"見主公心意已決,趙雲隻得握緊銀槍靜觀。
舟楫搖晃間,平日不堪一擊的水匪竟讓秦瓊險象環生。全仗多年戰陣經驗,他才能堪堪避過刀鋒。約莫半柱香後,秦瓊漸漸穩住身形。
"納命來!"適應顛簸的猛將突然暴起,雙鐧挾風雷之勢掃出。五六個匪徒如遭雷擊,兵器脫手的瞬間已倒飛入水。
匪首驚惶大喊:"全上!別讓他們適應!"
喊殺聲中,燕雲十八騎與趙雲如猛虎下山。銀槍所向之處,匪徒接二連三墜江。趙雲每一記橫掃,必有數人應聲落水。
燕雲十八騎尚未完全熟悉水戰。
然而正如林辰所說,生死搏殺是最快的練兵之法。掌握了訣竅後,這群水寇根本不堪一擊。
不到半刻鍾,百餘名賊人已倒下八成,剩下十幾個嚇得魂飛魄散,撲通撲通跳進江裏——這些浪裏白條自然淹不死。
"你們等著!神仙來了也保不住你們!"落水賊人叫罵道。
秦瓊挽了個刀花大笑:"多帶些人來!這點人頭不夠分!"
十餘艘快船來得急,逃得更快。大船繼續破浪前行,誰都沒把水寇的狠話當回事。
次日拂曉,值夜的趙雲發現後方江麵出現數艘大船輪廓。待看清船帆上"錦帆"二字,林辰眼中怒意化作驚喜——莫非遇上了那位錦帆賊甘興霸?
想到甘寧百騎劫曹營的傳奇,林辰立即下令減速。這員江東虎將若是能收服,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喜歡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