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陽穀縣新貴
字數:2271 加入書籤
武大郎炊餅店在陽穀縣那是紅得發紫,短短一月,武大郎便迎娶了王婆,還在城裏購置了一處氣派大宅子,雇了五七八個傭人丫鬟,將王進、潘金蓮、武大郎和王婆的生活照料得妥妥帖帖。
王進這般安逸日子沒過幾天,潘金蓮瞧著新婚恩愛的武大郎和王婆,心裏那股羨慕勁兒愈發濃烈。
這天,潘金蓮瞅準時機,把王進拉到一旁,神色急切又帶著幾分期盼,說道:
“王大哥,當初你和武大哥帶我離開清河縣,可是拍著胸脯說要帶我到滄州,尋我那從未謀麵的夫君武二郎!”
話還沒落音,王婆就風風火火地嚷嚷著走來:
“我說王大哥,咱金蓮妹子年紀也不小啦,是該尋個好婆家。我知曉城裏有個賣生藥的西門大官人,家境殷實,正妻早逝,一直沒再續弦,要不……”
王進一聽西門慶三個字,趕忙抬手阻止王婆,把潘金蓮早已許配給武鬆的事兒一五一十告知王婆。
王婆聽後,撇了撇嘴,搖頭晃腦道:
“此去滄州,山高路遠,再說了,從古往今哪有未過門的娘子千裏迢迢尋夫的道理。”
王進琢磨一番,覺得王婆這話在理,況且當下潘金蓮留在陽穀縣,應是安全無虞,便開口道:
“我也是這麽思量的,我打算即刻啟程離開陽穀縣,獨自前往滄州找尋武鬆兄弟,好讓他早日歸來,與金蓮完婚。”
武大郎對幾年未見的弟弟也是思念心切,想著如今日子富裕了,確實該讓武鬆回來成家立業。
可王進心裏還是犯嘀咕,武大郎雖因自己的介入,避開了家貧妻美的坎坷,卻又在自己幫助下,陷入無權而財多的境地。
於是,王進一邊感慨著武大郎怎麽也繞不過去的人生三大忌諱,一邊把武大郎拉到一旁,讓武大郎備好一些尋常禮品,又特意囑咐武大郎到錢莊兌換了一張五百兩的銀票。
一切準備停當,王進和武大郎來到知縣大老爺府上。那朱紅大門氣派威嚴,門前石獅怒目而視。兩人通報後,被小廝引進府中。
見到知縣,王進和武大郎趕忙行禮。知縣約莫四十來歲,身形富態,一張圓臉,兩頰微微下垂,一雙小眼睛透著精明,身著官服,端坐在太師椅上,神色威嚴又帶著幾分審視。
王進滿臉堆笑,恭敬說道:
“知縣大人,久仰您為官清廉、治理有方,我等今日特來拜訪,略備薄禮,還望大人笑納。”
說著,示意武大郎呈上禮品和銀票。
知縣目光在禮品和銀票上一掃,嘴角微微上揚,卻又故作姿態,輕咳一聲道:
“這……於理不合呀。”
王進連忙接話:“大人,這不過是我等的一點心意,實在不成敬意,還望大人能體諒我等的感激之情。”
知縣猶豫片刻,擺了擺手,示意下人收下,臉上露出滿意之色,說道:
“既如此,本縣就卻之不恭了。聽聞武大郎炊餅店生意興隆,為本縣添了不少生氣啊。”
武大郎趕忙上前,憨厚地笑著說:
“全靠大人治理有方,陽穀縣百姓安居樂業,小的生意才得以有今日。”
三人又寒暄了幾句,王進和武大郎才告辭離開。
次日,知縣大搖大擺來到武大郎炊餅店考察。那知縣在百姓矚目下,在店裏四處踱步,時而拿起炊餅端詳,時而詢問夥計,引得店裏眾人紛紛側目,一番查看後,知縣滿意點頭。
隨後,知縣又前往武大郎府上做客。武大郎一家誠惶誠恐地迎接。知縣在府中四處打量,對宅子的布置和下人周到的伺候十分滿意,席間與武大郎談笑風生,好似多年老友。
經此一事,武大郎在陽穀縣的地位水漲船高,也算是躋身與知縣大老爺往來密切的富且貴之人。王進見此,心中大石落地,這才放心地踏上前往滄州的路程。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