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巧賺聖手收雙匠,連環計起縛二虎

字數:2817   加入書籤

A+A-


    董平走上前,用槍杆輕挑張清的下巴:
    “到了此時還嘴硬?你那飛石再狠,能敵得過我梁山的連環計?”
    吳用俯身解開張清腰間的布袋,倒出數十顆鵝卵石,個個磨得溜圓,陽光下泛著冷光。
    “張都監這飛石絕技,江湖上誰人不知?隻是今日身陷重圍,縱有絕技也難施展了。”
    張清望著那些被搜走的石子,又看了看滿堂怒目而視的梁山頭領,終於垂下頭,牙關緊咬不再言語。
    王進命人將張清押往後院看管,轉身對眾人道:
    “擒了張清隻是開頭。關勝大軍不日便到,須即刻加固城防,要先設法子收服東昌府兵馬才是。”
    窗外日頭漸高,照得廳內一片亮堂。董平摩挲著銀槍槍纓,笑道:
    “沒了這沒羽箭當先鋒,關勝便是少了條臂膀,看他如何攻城!”
    東平府的城門緩緩閉合,門樓上的“替天行道”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城外的龔旺、丁得孫還在陣前等候,絲毫不知主帥已淪為階下囚。
    更不知一場關乎東平府、東昌府、淩州城三州兵馬的大戰,已在這平靜夜色之下悄然醞釀。
    此刻的東平府衙太守府後堂,燭火徹夜未熄。
    王進按著張清那袋鵝卵石,指尖碾過石麵的冰涼,若不是自己熟讀原著,張清這飛石,恐怕還真不好對付。
    畢竟原著裏,張清憑借飛石絕技,一連打落包括關勝在內的梁山一十五名頭領,看來要徹底拿下東昌府,還得憑借穿越優勢。
    想到此處,王進不禁想起原著裏多次使用的二位能人異士,便抬頭對吳用笑道:
    “吳學究,張清已擒,龔旺、丁得孫若不降,東昌兵馬難收。某倒有一計,需得兩位巧匠相助。”
    聽到“巧匠”二字,吳用眉峰一動:
    “天尊哥哥莫非是想……”
    “正是。”王進起身踱了兩步:
    “聖手書生蕭讓、玉臂匠金大堅,此二人若到,何愁龔旺、丁得孫不上鉤?”
    言罷,王進轉頭看向戴宗,“戴院長,此事非你不可。”
    戴宗早掣出甲馬,拱手道:
    “頭領放心!不過是去濟州城走一遭,夜裏動身,天明便回。”
    王進叮囑道:
    “蕭讓住在濟州城裏的十字街東,原是個秀才,因一手好書法聞名——篆隸草行楷,無不通曉,尤其善仿各家筆跡,連當朝宰相的墨寶都能仿得分毫不差。”
    “此人平日穿件青布長衫,左手常捏支狼毫,說話慢條斯理,倒像個老學究。”
    “金大堅則在濟州城南的瓦子裏開了家刻字鋪,人稱‘玉臂匠’。”王進續道,
    “他右手比常人粗壯,拇指食指磨得發亮,刻起印章來運刀如飛,篆文、朱文、白文無一不精,尋常官府的印信,經他手仿造,連驗印的老吏都難辨真假。”
    “你去了隻說程太守要刻碑記,許以百兩黃金,定能請動二人。”
    戴宗應了,將甲馬縛在腿上,喝聲“起”,身形已化作一道殘影,消失在夜色裏。
    王進又對吳用道:
    “蕭、金二位皆是妙人,若能歸我梁山,日後用處無窮。煩請先生派人速去濟州,將二人家眷接來,免得他們牽掛。”
    吳用當即點了樂和、段景住二人,連夜動身。
    次日天剛破曉,府門外便傳來戴宗的聲音。
    王進迎出去,見他身後跟著兩個漢子:
    頭一個麵白無須,身著洗得發白的青衫,腋下夾著個卷軸,正是蕭讓;
    另一個膀大腰圓,右手虎口結著厚繭,背著個刻刀匣子,自然是金大堅。
    二人見了府門的“替天行道”大旗,臉上都有些發怔。
    進了後堂,王進屏退左右,朗聲道:
    “在下梁山大頭領王進,久聞二位高才。程太守之事是假,想請二位入我梁山,共圖大業才是真。”
    說著命人捧上兩個錦盒,打開卻是黃澄澄的金條,“這點薄禮,權當安家之資。”
    蕭讓撚著胡須,目光在金條上一轉,又看向王進:
    “我等是市井匠人,怎敢與梁山好漢為伍?”
    金大堅也甕聲甕氣道:
    “刻碑可以,入夥卻是不敢。”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