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張知府暗藏深意,王天尊明送誠心
字數:2754 加入書籤
說到此處,張叔夜腰杆挺得更直,眼神冷冽如冰:
“我張叔夜便是拚了這把老骨頭,也定要率領軍民,將你們這夥賊寇趕出濟州,奪回這片土地!”
雷橫望著張叔夜那雙清亮而堅定的眼睛,又看了看旁邊怒目而視的張應雷和八個如鐵塔般的大漢,心中五味雜陳,掙紮著點了點頭,被趕來的嘍囉扶起,狼狽地帶著人馬往梁山方向退去。
門旁,張叔夜拄著龍頭拐杖,望著雷橫遠去的背影,眼神裏的銳利漸漸褪去,多了幾分沉吟。
他這步棋,原是存了試探之心。
自王進率領梁山軍攻入濟州,張叔夜便沒打算硬碰硬——
不是怯戰,而是他親眼瞧著梁山軍進城後的所作所為,竟比他任知府時還要周全幾分。
減免苛稅時,王進派人體察民情,連偏遠鄉野的老弱都能領到米糧;
重修堤壩時,梁山頭領親自搬磚運土,分文不取百姓的勞役錢;
就連街市上的小販,都說如今買賣好做了,再無惡吏刁難。
這些仁政善政,樁樁件件都落在實處,張叔夜捫心自問,自己在任時雖也算勤勉,卻難有這般魄力與赤誠,不由得暗自歎服。
正因如此,張叔夜才壓下了殘軍的反攻之意,暗中傳令原濟州官吏:
“隻要新政於百姓有利,便暫且服從,勿要滋事。”
他就是想看看,這夥被朝廷稱為“賊寇”的梁山人,究竟能把濟州帶向何方。
今日雷橫上門,雖帶著人馬,卻始終抱拳行禮,言語間不見半分跋扈,更無燒殺擄掠之意,張叔夜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煙消雲散。
他故意讓雷橫知曉自己藏在李府,便是遞出了橄欖枝——
既是告訴王進“我在此地,可來相見”,也是想看王進會如何應對。
“大人,這梁山賊寇……當真可信?”張應雷收起銅錘,仍有些憤憤不平。
張叔夜拄著拐杖轉身回院,淡淡道:
“信與不信,不在他們的名號,而在他們的行事。且看著吧。”
雷橫一行人離了李府,出了西街,趕回濟州府衙時,天已擦黑。
府衙裏燈火通明,王進正與林衝、魯智深等頭領議事,見雷橫帶傷回來,眾人皆是一驚。
雷橫忍著痛,把張叔夜的言語、張應雷的凶悍,連同那宅院的情形一一講了,末了道:
“那張叔夜雖罵我等是賊寇,卻留了性命,還特意讓我帶話給哥哥,倒不像是真心要與我梁山為敵。”
話音未落,秦明已按捺不住,甕聲甕氣道:
“管他真心假意!一個前朝知府,藏在民宅裏搞鬼,定是沒安好心!哥哥給我五百人馬,今夜便去抄了那李府,把他捆來見你!”
“秦明休得魯莽!”林衝忙按住他,
“張叔夜在濟州為官多年,頗得民心,我等初占濟州,正需安撫百姓,若貿然動他,怕是不妥。”
魯智深也撓撓頭:
“灑家瞧著也怪,他若真想對付咱們,何必放雷橫回來報信?倒像是……故意讓咱們知道他在哪兒。”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爭著請命,唯有王進始終含笑不語。
待眾人說罷,王進才緩緩開口:
“諸位有所不知,我等推行新政能如此順暢,稅賦減免、流民安置、農商開市,樁樁件件都少不得底下人奔走。”
“前些日子我便查過,不少原濟州官吏雖換了旗號,辦事卻依舊盡心,問起緣由,都說‘張知府有令,隻要於百姓有利,便聽梁山號令’。”
王進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
“張叔夜若真心與我等為敵,隻需暗中使些絆子,濟州城便要亂上三分。可他沒有,反倒處處相助,這份胸襟,王進佩服。”
朱仝恍然大悟:
“哥哥是說,張叔夜是友非敵?”
“是友是敵,且看明日。”王進起身笑道,
“此事我自有理會,諸位各司其職,看好城防便是。”
眾人雖有不解,卻素來信服王進,隻得領命散去。
待眾人走後,王進即刻傳見玉臂匠金大堅:
“有件要緊事托你,需用上好的金絲楠木,按宰相府的規格,刻一塊‘張府’牌匾,要雕龍畫鳳,漆金描彩,務必今夜完工。”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