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楊誌細說內情,時遷皈依梁山

字數:2851   加入書籤

A+A-


    他頓了頓,又道:
    “隻是軍營裏有梁中書的眼線,晚間我設法溜出營,去城西悅來客棧找你們。那客棧的掌櫃是俺的同鄉,可靠得很,咱們到時候再細議對策。”
    王進大喜,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有楊製使相助,大事可成!你且安心準備,我們先去尋吳軍師與鄭兄弟,靜候你的消息。”
    楊誌望著王進與林衝,緩緩道出更深內情:
    “其實我早察覺梁世傑心懷不軌,暗中已安排時遷準備動身,前往梁山報信。
    可還沒等時遷出發,便聽聞梁山大軍北上抗遼的消息,這才臨時改變主意,想先與二位碰麵,共商對策。”
    說罷,楊誌朝巷口方向招手,一個身形瘦小、目光靈動的漢子應聲走出,正是時遷。
    “這位便是時遷,身手敏捷,最擅傳遞消息。”楊誌介紹道。
    時遷上前一步,對著王進、林衝拱手行禮。
    不等二人開口,他便直言:
    “小人早對梁山忠義之舉心生向往,如今能為抗遼大事出力,又得二位頭領認可,願以王頭領為尊,從此皈依梁山,絕無二心!”
    楊誌見狀,也上前一步,與時遷並肩而立,對著王進鄭重說道:
    “我亦願隨二位一同效力梁山,共破遼兵、鏟除奸佞!”
    王進見二人態度懇切,心中大喜,當即點頭:
    “好!有二位相助,如虎添翼!今後咱們便以梁山為念,同心協力,共成大業!”
    告別楊誌,王進與林衝順著街道往城東走,剛轉過一個巷口,便見前方圍了一群人,隱約傳來爭吵聲。
    走近一看,竟是兩個遼兵正拉扯一個賣花的姑娘,姑娘的籃子翻在地上,花朵散了一地。
    旁邊的百姓敢怒不敢言,隻能遠遠看著。
    林衝眼中寒光一閃,便要上前,卻被王進拉住:
    “此處人多眼雜,先看看情況。”
    這時,一個身穿錦袍的中年漢子快步走來,身後跟著幾個家丁,大喝一聲:
    “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大名府行凶!”
    那兩個遼兵回頭見他衣著華貴,雖有些忌憚,卻仍囂張道:
    “你是什麽人?敢管咱們軍爺的事!”
    中年漢子冷笑一聲:
    “俺乃盧俊義!這大名府還輪不到你們撒野!”
    說著對家丁使了個眼色,家丁們立刻上前,幾下便把兩個兵痞按在地上。
    盧俊義走上前,對那姑娘道:
    “姑娘莫怕,快收拾東西回家去吧。”
    姑娘連忙道謝,撿起籃子匆匆走了。
    王進與林衝對視一眼,心中暗喜——這盧俊義果然名不虛傳,既有膽識,又有俠義之心。
    待盧俊義打發走家丁,王進上前拱手道:
    “盧員外仗義出手,真是令人敬佩!在下王進,這位是林衝,特來拜訪員外。”
    盧俊義聞言,打量兩人片刻,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莫非是梁山的王寨主與林教頭?久聞二位大名!”
    王進點頭,把來意說明。盧俊義沉吟道:
    “俺也早有抗遼之心,隻是梁中書對俺多有提防,連家中莊客都不許隨意調動。若二位不嫌棄,可隨俺回府,咱們從長計議。”
    王進與林衝跟著盧俊義往盧府走,一路上,盧俊義把城中的情況細細說了一遍:
    “如今城中糧草還能支撐月餘,隻是人心惶惶,不少官員都在偷偷收拾細軟,準備棄城而逃。梁中書雖派人求援,卻遲遲不見援軍,想來是指望不上了。”
    到了盧府,盧俊義把兩人讓進書房,剛落座,便見鄭天壽快步從後門進來,喜道:
    “寨主、林教頭,俺與吳軍師剛從盧府後門進來,正想找你們,沒想到你們也來了!”
    吳用隨後走進來,手裏拿著一張紙:
    “剛從盧員外的賬房裏尋到了城中布防圖,雖有些陳舊,卻也能派上用場。”
    幾人圍坐在桌前,吳用鋪開布防圖,指著上麵的標記道:
    “這是大名府的糧倉,守兵不多,若能拿下,城中守軍便會不戰自亂;
    這是北門,城牆相對低矮,適合攻城;而楊提轄所在的軍營,正好在東門附近,若他能策應,咱們便能從東門進城。”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