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五對佳偶登高台,主婚追憶東京事
字數:3229 加入書籤
王進點頭應下,目光落在劉高妻子臉上細細打量——
這女人生得一副標準的鵝蛋臉,下頜線條柔和,肌膚是淡淡的瓷白色,透著幾分柔弱。
一雙眼睛尤為端莊,眼型是細長的杏眼,眼尾微微上挑卻不張揚,瞳仁像浸在清泉裏的墨珠,亮得能映出人影;
鼻梁小巧挺直,鼻尖圓潤,下方是一張櫻桃小嘴,唇色偏淡,說話時輕輕抿著,透著幾分溫婉。
這般容貌,雖不似潘金蓮那般明豔,卻自有一股清秀動人的氣質。
王進略作思索,開口道:
“重生不可忘本,你過往的苦難,皆是如今新生的根基。”
“你既曾與劉高有過糾葛,便仍姓劉吧,也算給過往一個了結。”
劉高妻連忙頷首:
“謝天尊哥哥賜姓。”
王進忽然想起自己穿越前,那位日思夜想的女同事劉秀娟——
那女人也是這般溫柔清秀,雖說沒有應允自己的追求,但寂寞的時候發微信給她。
無論說的多麽過分,劉秀娟都不會生氣,還會陪你臆想。
但後來劉秀娟和老公在一起的時候,王進給她一個勁視頻通話,終於被拉黑了。
從此,劉秀娟這個名字,就成了王進心中的痛,穿越以後,每每念及這個名字,便覺得十分親切。
尤其第一次見劉高妻子的時候,王進直接恍惚了,還以為是劉秀娟穿越了。想到此處,王進笑道:
“弟妹既然認可劉這個姓,閨名便叫秀娟吧!”
“‘秀’取秀麗之意,‘娟’顯溫婉之態,正合弟妹模樣。”
“劉秀娟……”劉高妻輕聲念了一遍,眼中泛起淚光,再次叩首:
“謝天尊賜名!奴家往後,便是劉秀娟了!”
鄭天壽也趕緊上前,對著王進深深一揖:
“謝天尊哥哥為內子賜名,此恩天壽記在心裏!”
周圍眾人也紛紛附和,花小妹笑著道:
“秀娟姐姐,這名字真好聽,跟你人一樣美!”
潘巧雲也點頭:
“可不是嘛,聽著就讓人覺得親切!”
劉秀娟聽著眾人的誇讚,終於抬起頭,臉上露出了此生以來第一個真正輕鬆的笑容。
此刻,演武場早已被收拾妥當,紅綢繞著立柱纏了三圈,彩紙撒得滿地皆是,高台正中擺著一張供桌,上置燭火與喜牌,遠遠望去一派紅火。
五對新人並肩而立,張貞娘的素色襦裙換了大紅繡裙,程婉兒的發間簪了珠花,潘金蓮的鳳冠霞帔在陽光下格外耀眼。
潘巧雲挽著石秀的手笑意盈盈,劉秀娟也換上了一身新製的粉色布裙,雖簡樸卻襯得她眉眼愈發清秀。
“好!好!”台下歡呼聲此起彼伏,梁山好漢們拍著巴掌喊得最響,孟州官員們也拱手道賀,來賓中更是有人扔起了提前備好的幹果,場麵熱鬧得如同過年。
這時,鐵叫子樂和提著銅鑼走上台,清了清嗓子,銅鑼“當”地一響,全場瞬間安靜下來。
樂和手持鼓板,開口唱道:
“東風吹暖孟州城,捷報初傳喜又生。
斬賊將兮安四境,結良緣兮聚群英。
梁山義士多豪俊,攜手佳人共此生。
莫歎前朝多苦難,今朝歡宴樂盈盈!”
唱詞剛落,台下便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不少人跟著哼起調子。
樂和笑著拱手退下,主婚人王進身著青色錦袍,大步走上高台。
王進大踏步上台來,先朝著梁山好漢們拱手:
“諸位兄弟,今日孟州大捷,又逢五對新人成婚,痛快!”
又轉向孟州官員與來賓:
“各位鄉親、各位孟州同僚,往後孟州便是梁山之地,我等定與諸君共守這一方安穩!”
待歡呼聲稍歇,王進目光落在五對新人身上,聲音漸漸沉了幾分:
“今日這五對新人,每一對的故事,都藏著大宋朝廷的苛待,也藏著我梁山的情義。某先說說林教頭與貞娘弟妹——”
王進抬手示意林衝夫婦上前,目光柔和了幾分,緩緩道:
“諸位可知,林教頭與貞娘弟妹在東京時,過的是何等日子?”
“那時林衝還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這一職位雖不算位高權重,卻也安穩體麵;”
“貞娘弟妹性子溫婉,每日在家打理家事,繡些手帕香囊,待林教頭散衙歸來,便端上溫熱的飯菜——”
“一碗糙米飯,一碟醬菜,配上林教頭愛喝的兩盞淡酒,夫妻二人坐在燈下說些家常,日子雖平淡,卻比世間多數人都要安穩幸福。”
“林教頭待貞娘更是體貼,每逢休沐,便會牽著貞娘的手去東京街頭逛一逛,”
“買串糖人給貞娘解悶,或是帶塊花布回來,讓貞娘做新衣裳。”
“貞娘常說,那時最大的心願,便是守著夫君,安穩過一輩子。”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