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耶律璟:真的?斥候:是的,耶律璟:太好了。傳我的令
字數:5969 加入書籤
耶律璟:真的?
暖閣內的燭火已燃至中夜,燈花劈啪爆開,濺起細碎的火星。耶律璟斜倚在鋪著狐裘的軟榻上,指尖轉著那隻青瓷茶盞,茶早已涼透,他卻渾然不覺。蕭綽立在輿圖旁,指尖仍停留在代州與晉州的連線處,眉頭微蹙:“陛下,後周糧草籌備需五日,出兵至少再耗三日,這八日裏,晉州守軍怕是撐得艱難。”
耶律璟嗤笑一聲,將茶盞擱在案幾上,瓷碗與木案相撞發出清脆聲響:“撐不住也得撐。趙匡胤那點家底,朕還沒放在眼裏。倒是符氏,真能如約出兵?別是虛張聲勢。”話音剛落,殿外便傳來斥候急促的腳步聲,比往日更顯倉促。
“陛下!急報!”斥候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衝進殿內,積雪在靴底融化,在地麵踩出濕痕,他顧不得擦拭額頭的冷汗,跪地高聲稟道,“後周汴梁城外校場三日前列兵!十萬大軍已分三路北上,先鋒騎兵距晉州不足百裏!”
耶律璟猛地坐直身體,狐裘滑落肩頭也未察覺,眼中的慵懶瞬間被精光取代,他向前傾身,聲音帶著難掩的急切:“真的?”
“回陛下,千真萬確!”斥候重重叩首,“臣派去汴梁的細作親眼所見,符太後攜幼帝登樓送行,張永德、王彥超、李筠三將親自領兵,三路軍旗分明,糧草車隊綿延數十裏,絕非虛設!”
“太好了!”耶律璟猛地拍案而起,龍袍下擺掃過案上的兵書,書頁翻飛作響。他在殿內快步踱了兩圈,臉上是毫不掩飾的狂喜,眼底的寒意被笑意驅散大半,連聲音都高了幾分,“這個符氏,還真不讓朕失望!”
他轉向蕭綽,語氣裏滿是得意:“朕就說她膽色有餘,果然敢賭。這出戲,她果然沒讓它完結。”蕭綽眼中也閃過一絲訝異,隨即恢複鎮定:“陛下英明,符太後此舉看似破局,實則將後周精銳盡數投入險地,一旦失利,汴梁空虛,再無回天之力。”
“正是此意!”耶律璟撫掌大笑,“她以為三路出兵能讓朕首尾難顧?卻不知朕等的就是她出兵!趙匡胤困守晉州,如今後周援軍已動,他必以為後援將至,說不定還在暗自慶幸。朕偏要趁此時機,給他致命一擊!”
他走到輿圖前,手掌重重拍在晉州的位置,指尖劃過周邊的山川河流:“後周援軍分三路,彼此相隔百裏,短時間內無法匯合。王彥超攻西側,李筠奔代州,張永德去太原——這分明是給朕逐個擊破的機會!”
蕭綽俯身細看輿圖,指尖點在晉州東側:“陛下是想集中兵力先破晉州?可代州糧草重地,李筠四萬精兵奔襲而來,不可不防。”
“防?不必防。”耶律璟眼神銳利如刀,“朕給代州守軍增派的一萬騎兵早已到位,李筠想燒糧草?得問問朕的鐵騎答應不答應。至於王彥超那三萬兵力,不過是牽製之師,晉州守軍分兵五千便能應付。朕要的,是一舉拿下趙匡胤!”
他猛地轉身,看向殿外候命的耶律斜軫,語氣斬釘截鐵:“來人!傳朕的令!”
耶律斜軫快步入殿,躬身聽令,甲葉碰撞聲在寂靜的殿內格外清晰。
“第一路,令南院大王耶律撻烈率領四萬鐵騎,即刻從晉州北側迂回,直撲趙匡胤的中軍大營,務必在明日黎明前抵達,發起猛攻!”耶律璟的聲音擲地有聲,“告訴耶律撻烈,朕要的是踏平敵營,不是擊潰!”
“第二路,命北院樞密使耶律屋質帶三萬步兵,從晉州東側推進,與北側鐵騎形成夾擊之勢,堵住趙匡胤東逃之路!”他頓了頓,補充道,“步兵攜帶攻城器械,若遇頑抗,直接轟開城門!”
“第三路,朕親自率領三萬親軍,坐鎮中軍,午後出發,直奔晉州城下!待東西兩路形成合圍,朕要親眼看著趙匡胤束手就擒!”
耶律斜軫凝神記下,正要領命,卻被耶律璟叫住:“等等!還有北漢!”他眼中閃過一絲冷厲,“立刻派使者去太原見劉鈞,告訴他,後周十萬大軍已動,張永德就在去太原的路上。他若想保住太原,現在就給朕出兵兩萬,由劉繼業率領,從晉州南側進攻!”
“臣明白!”耶律斜軫躬身道,“若劉鈞仍按兵不動……”
“那就告訴他,”耶律璟嘴角勾起一抹狠戾的弧度,“朕的大軍滅了趙匡胤,下一個踏平的就是太原城!他劉鈞想做亡國之君,朕成全他!”
“臣遵旨!這就去傳令!”耶律斜軫轉身大步離去,殿門被風吹得砰然作響,寒氣湧入,卻絲毫影響不到耶律璟的興致。
蕭綽望著他意氣風發的模樣,輕聲道:“陛下此舉固然精妙,但趙匡胤素有‘戰神’之稱,晉州城防堅固,若他拚死抵抗,怕是一時難以攻克。”
“拚死抵抗?他有那個資本嗎?”耶律璟走到窗邊,推開窗扇,望著漫天飛雪,“後周援軍被朕牽製,北漢兵臨南側,他內無糧草,外無強援,撐不了三日。更何況……”他眼中閃過一絲算計,“朕料定,符氏派去的三路大軍裏,必有不服趙匡胤之人。李筠素來桀驁,與趙匡胤素有嫌隙,他真會全力奔襲代州?說不定還在觀望,等著坐收漁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蕭綽恍然大悟:“陛下是說,符氏的十萬大軍看似聲勢浩大,實則人心不齊?”
“正是。”耶律璟冷笑,“孤兒寡母掌權,朝中本就暗流湧動。張永德雖與趙匡胤交好,但王彥超、李筠各有心思,這十萬大軍,不過是一盤散沙。朕隻要擊潰趙匡胤,這盤散沙不攻自破!”
他轉身回到案前,提筆在輿圖上圈出合圍點,語氣篤定:“三日之內,朕必拿下晉州,活捉趙匡胤!到那時,後周再無可用之將,汴梁唾手可得!”
與此同時,晉州城樓上,趙匡胤正望著遠處遼軍大營的方向,眉頭擰成了疙瘩。連日來遼軍雖未猛攻,卻死死困住城池,斷了內外聯係,城中糧草已不足十日,將士們臉上滿是疲憊。
“將軍,遼軍今日的斥候比往日多了一倍,怕是要有動作了。”副將石守信走到他身邊,聲音低沉。
趙匡胤點點頭,目光掃過城下的護城河:“傳令下去,加固城防,多備滾石擂木,密切監視遼軍動向。”話音剛落,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地奔上城樓,臉色慘白:“將軍!不好了!遼軍大營異動,大批騎兵正在集結,看方向,像是要全麵攻城!”
趙匡胤心頭一沉,俯身看向城下,果然見遼軍大營中旗幟翻動,馬蹄聲隱隱傳來,塵土漫天飛揚。更讓他心驚的是,西側遠處也出現了遼軍的身影,顯然是分兵包抄而來。
“將軍,遼軍這是要全力進攻了!”石守信握緊了腰間的佩劍,“我們的援兵……還沒消息嗎?”
趙匡胤臉色凝重,他想起前日遼軍散布的“後周與北漢結盟”的流言,當時隻當是離間計,可如今遼軍突然全力進攻,莫非流言是真?若汴梁真的出兵,為何遲遲不到?又為何遼軍非但不懼,反而攻勢更猛?
正思忖間,又一名斥候奔來,跪地稟道:“將軍!南側發現北漢軍馬!約兩萬餘人,由劉繼業率領,正在向晉州靠攏!”
“北漢也出兵了?”石守信大驚失色,“他們不是與我朝結盟了嗎?怎麽會幫遼軍?”
趙匡胤猛地攥緊了城垛,指節發白。他瞬間想明白了——所謂的“結盟”根本就是遼軍與北漢的圈套,目的就是引誘後周出兵,再趁機合圍晉州!符太後怕是真的中了計,十萬大軍分兵北上,此刻怕是已陷入遼軍的牽製,根本無力馳援!
“將軍,現在怎麽辦?”石守信急切地問道,“遼軍東西夾擊,北漢從南側逼近,我們三麵受敵,城中糧草又不足……”
趙匡胤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此刻慌亂隻會亂了軍心。他看向石守信,語氣堅定:“傳我的令!立刻派親信快馬加鞭,前往京畿周邊,調我麾下駐守澶州的兩萬親信騎兵,星夜馳援晉州!告訴他們,晚一步,晉州就沒了!”
“是!”石守信立刻領命而去。
趙匡胤又看向另一名副將高懷德:“你帶人守住西側城門,抵擋遼軍先鋒;石守信守東側;我親自守南側,迎戰劉繼業!告訴所有將士,晉州是我們的根基,退無可退!隻要撐到援軍抵達,必有生機!”
“喏!”眾將齊聲應和,轉身各自部署。
趙匡胤獨自站在城樓上,望著三麵漸漸逼近的敵軍,心中一片沉重。他知道,調親信馳援不過是緩兵之計,澶州距晉州千裏之遙,騎兵至少需五日才能抵達,而遼軍的攻勢絕不會給他們五日時間。更讓他擔憂的是,汴梁派來的十萬大軍究竟身在何處?若符太後真的派了李筠、王彥超等人出兵,為何遲遲不見蹤影?
他哪裏知道,此刻的李筠正率領四萬精兵行至代州外圍,卻在一處山穀中停了下來。副將不解地問道:“將軍,為何不繼續前進?再走三十裏便是代州,正好趁夜突襲遼軍糧草大營。”
李筠勒住馬韁,眼中閃過一絲算計:“急什麽?遼軍早有防備,此時強攻,不過是白白犧牲將士性命。不如先觀望幾日,看看晉州那邊的戰況再說。”他頓了頓,低聲補充道,“趙匡胤若真能頂住遼軍與北漢的夾擊,我們再攻代州不遲;若是頂不住……”
副將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李筠本就不服趙匡胤,巴不得他戰敗,屆時自己再趁機奪取軍功,在朝中便能壓過趙匡胤一頭。
而王彥超率領的三萬兵馬,剛抵達晉州西側便遭遇了遼軍的阻擊。遼軍雖隻有五千兵力,卻個個精銳,依托地形頑強抵抗,王彥超幾次進攻都未能突破,隻能陷入僵持。他望著前方的敵軍,眉頭緊鎖:“遼軍怎麽會在這裏設伏?莫非早就知道我們的行軍路線?”
他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耶律璟的算計。耶律璟早已料定後周大軍人心不齊,李筠會觀望,王彥超會被牽製,張永德去太原更是與劉繼業形成對峙,根本無法馳援晉州。此刻的晉州,已成了一座孤城,趙匡胤被十萬敵軍團團圍住,陷入了真正的絕境。
汴梁皇城的長樂殿內,符太後正對著一封剛送來的軍情奏報發呆。奏報上說,李筠大軍在代州外圍停滯不前,王彥超在晉州西側遭遇阻擊,張永德抵達太原後,劉繼業仍屯兵不動,隻派使者虛與委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人……”符太後猛地將奏報拍在案上,胸口劇烈起伏,“朕千算萬算,沒算到他們竟如此私心!”
春桃連忙上前遞上參湯:“太後息怒,或許他們隻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苦衷?”符太後冷笑,眼中滿是失望,“李筠是觀望,王彥超是怯戰,張永德是被劉繼業牽製!十萬大軍,竟無一路能按時抵達!趙匡胤在晉州怕是……”她不敢再想下去,指尖微微顫抖。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太監的急報:“太後!晉州急報!遼軍與北漢聯軍十萬,三麵圍攻晉州!趙將軍已調澶州親信馳援,請求朝廷即刻再派援軍!”
符太後眼前一黑,險些栽倒在鳳座上。她扶住案幾,才勉強穩住身形,心中一片冰涼——她終究還是賭輸了。趙匡胤若敗,後周的江山,真的要保不住了。
而晉州城下,耶律璟親自率領的親軍已抵達中軍大營。他立馬於高坡之上,望著三麵猛攻的大軍,聽著城中傳來的廝殺聲與擂鼓聲,嘴角勾起一抹勝券在握的笑容。
“趙匡胤,朕看你還能撐多久!”他抬手抽出腰間的彎刀,指向晉州城,“傳令下去,全力攻城!今日日落之前,朕要在晉州城內設宴!”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遼軍將士齊聲高呼,攻勢愈發猛烈。城樓上的趙匡胤渾身浴血,手中的長槍早已被砍得卷了刃,卻仍在奮力廝殺。他望著城下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又看向遠方空蕩蕩的道路,心中明白——他的親信援軍,怕是趕不上了。這場生死之戰,他隻能靠自己。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