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耶律璟騎在馬上:對了讓北漢繼續進攻。我們在幫一把後周

字數:3691   加入書籤

A+A-


    馬背變計·虛張援周
    契丹大軍的馬蹄踏碎晨霧,在晉州古道上碾出蜿蜒的軌跡。耶律璟騎在烏騅馬上,鎏金馬鞍隨著馬匹的起伏輕輕晃動,他一手勒著韁繩,一手仍無意識地摩挲著刀柄,目光落在前方灰蒙蒙的天際線——那是北漢軍隊撤退的方向,旗幟雜亂,行軍速度明顯慢於契丹軍。
    “陛下,北漢軍似乎在磨蹭,前鋒剛過沁水橋就停住了。”身旁的副將阿古達低聲稟報,語氣裏帶著幾分不耐,“劉鈞這是故意拖延,想等著我們先撤幹淨,他好再做打算。”
    耶律璟嘴角勾起一抹冷嗤,勒住馬韁讓隊伍稍作停頓。晨風吹起他的披風,露出甲胄上猙獰的獸頭紋路:“他打的什麽主意,朕豈會不知?無非是舍不得放棄伐周的念想,又怕獨自麵對趙匡胤,想把契丹當擋箭牌罷了。”
    阿古達皺眉道:“那要不要派人去催?再拖下去,萬一趙匡胤反應過來追襲,我軍後衛恐有風險。”
    “追襲?”耶律璟搖了搖頭,目光重新投向南方,腦海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趙匡胤此刻怕是正盯著汴梁,哪有心思管北漢?”他頓了頓,指尖在刀柄上重重一叩,“等等,或許我們還能再幫後周一把。”
    阿古達一愣:“陛下的意思是?”
    “傳朕的命令,讓使者立刻去見劉鈞。”耶律璟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告訴劉鈞,契丹軍隻是暫且回師休整,三日後便會折返。讓他立刻率北漢軍掉頭,繼續向潞州方向進攻,務必把聲勢造大——若是他敢抗命,朕即刻就撤回留在北漢邊境的糧草支援!”
    阿古達徹底怔住了:“陛下,我們剛撤軍,為何又要讓北漢進攻?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矛盾才好。”耶律璟低笑一聲,目光裏藏著深謀遠慮,“符氏缺的不是擊退北漢的兵力,而是穩住朝堂的時間。趙匡胤手握重兵,若讓他安安穩穩班師回朝,京城裏指不定要出什麽亂子。可要是北漢繼續進攻,他就必須留在潞州坐鎮——前線戰事未了,他總不能在這個時候掉頭逼宮吧?”
    阿古達恍然大悟:“陛下是想借北漢的兵,把趙匡胤拖在前線!這樣符太後就能趁機整頓朝局,收繳兵權?”
    “算是吧。”耶律璟望著北漢軍停滯的方向,語氣裏帶著幾分不確定,“能不能成,全看符氏能不能抓住機會。我們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了。”他太清楚劉鈞的性子——貪利又怯懦,隻要契丹拋出“糧草支援”的誘餌,再用“撤軍不援”相威脅,他定然會乖乖聽話。而北漢軍的進攻,不必真的打贏,隻要能擺出架勢,就能達到牽製趙匡胤的目的。
    正說著,派去北漢的使者已快馬返回,翻身下馬跪在地上:“陛下,北漢主劉鈞願遵旨!他已下令整軍,半個時辰後便掉頭攻向潞州西營!”
    耶律璟滿意地點點頭,馬鞭往前一揮:“好。傳令全軍,加速行軍,務必在日落前抵達雁門關。另外,派一支斥候隊盯著北漢軍的動靜,若他們敢敷衍了事,立刻回報。”
    “遵旨!”阿古達高聲領命,轉身去傳達命令。契丹軍的號角再次響起,比之前更急促有力,黑色的隊伍如同被喚醒的巨獸,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烏騅馬踏著碎石前行,耶律璟的思緒卻飄回了女兒的信上。信裏說柴宗訓偷偷藏麥餅給前線將士,那孩子雖年幼,卻有一顆體恤將士的心;符太後深夜查倉垂淚,想來也並非庸碌之輩。若能借這北漢的“虛火”為他們爭取時間,說不定後周真能有一線生機。
    “隻是劉鈞那廢物,能把戲演好嗎?”他暗自思忖。北漢軍的戰鬥力本就不如後周,之前靠著契丹軍撐腰才敢囂張,如今沒了契丹軍的配合,怕是剛摸到潞州的邊就會被打回來。但沒關係,他要的本就不是勝仗,隻是“進攻”這個動作本身。
    正想著,身後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斥候隊長策馬奔來,神色慌張:“陛下!潞州方向有動靜!趙匡胤派了一支輕騎出營,似乎是去探查北漢軍的虛實!”
    耶律璟心頭一緊,勒住馬韁望去。遠方的地平線上,果然有一小隊騎兵揚起的塵土,正快速向北漢軍的方向移動。他沉默片刻,忽然笑了:“趙匡胤倒是謹慎。不過這樣也好,他越在意前線,就越沒時間想京城裏的事。”
    他轉頭對斥候隊長道:“再探!密切關注趙匡胤的動向,若他有回師汴梁的跡象,立刻回報——哪怕追到雁門關,也必須把消息送到!”
    “是!”斥候隊長應聲而去,馬蹄聲很快消失在風中。
    耶律璟重新催馬前行,披風在身後獵獵作響。陽光穿過雲層,灑在他的甲胄上,卻暖不了他眼底的凝重。他知道,這是他能為後周做的最後一件事了。北漢的進攻能拖趙匡胤多久?符太後能不能在這段時間裏穩住局麵?這些問題,他都給不出答案。
    “符氏,可別讓朕失望啊。”他低聲自語,聲音被風吹散在古道上。身後的契丹大軍滾滾向前,朝著雁門關的方向疾馳,而前方的北漢軍已緩緩掉頭,笨拙地擺出進攻的姿態。潞州軍營裏,趙匡胤正站在了望塔上,望著重新逼近的北漢軍,眉頭擰得更緊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將軍,北漢軍怎麽又回來了?”趙普的聲音裏滿是疑惑,“難道契丹軍沒真的撤軍?”
    趙匡胤搖了搖頭,目光銳利如刀:“契丹軍的背影都快消失在雁門關了,哪會回頭?劉鈞這是仗著什麽,敢單獨來攻?”他頓了頓,忽然想到了什麽,臉色微微一變,“不好,怕是京城裏有變故,有人想把我們拖在這裏!”
    趙普臉色驟變:“將軍的意思是……符太後?”
    “不好說。”趙匡胤望著北漢軍緩慢移動的陣型,指尖在欄杆上重重一敲,“傳令下去,讓李繼勳率五千兵馬去迎擊北漢軍,務必把他們擋在潞州以西。其他人馬,繼續整備,隨時待命——若京中有急報,我們必須立刻回師!”
    “遵令!”趙普連忙退下。
    了望塔上,趙匡胤的目光再次投向汴梁的方向,眼底閃過一絲陰鷙。他本想借著糧草短缺的由頭,慢慢向京中施壓,可沒想到北漢突然複攻,打亂了他的計劃。這背後,究竟是劉鈞的自作主張,還是有人在暗中操盤?他不知道,但他清楚,自己必須盡快擺脫這前線的牽製——京城裏的那張龍椅,他已經等不及要坐上去了。
    而此時的汴梁宮城,符太後正拿著王禦史送來的核查奏折,指尖微微顫抖。奏折上清晰地寫著,趙普等人貪汙糧草共計一萬三千石,涉及的將領多達十七人,其中不乏趙匡胤的心腹。她深吸一口氣,望向窗外的天空——耶律璟撤軍的消息已經傳來,可前線的戰事為何還沒結束?
    “太後,前線急報!”內侍匆匆闖入,遞上一封帛書。
    符太後展開一看,瞳孔驟然收縮——北漢軍突然複攻,趙匡胤已派李繼勳前往抵禦,暫時無法班師。她愣了半晌,忽然笑了,眼底閃過一絲光亮。這突如其來的戰事,或許正是上天賜予她的機會。
    雁門關的方向,契丹軍的身影已消失在群山之中。晉州古道上,北漢軍的旗幟在風中搖曳,顯得虛張聲勢。而潞州與汴梁之間的土地上,一場無形的較量,才剛剛拉開序幕。耶律璟的這最後一把“推力”,終究是讓後周的命運,多了一絲變數。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