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李筠對劉詞:劉詞,你現在也和趙匡胤聯絡。不能讓趙匡胤
字數:3714 加入書籤
李筠對劉詞:劉詞,你現在也和趙匡胤聯絡
許州刺史府的議事廳裏,炭火燃得正旺,卻驅不散空氣中的凝重。李筠解下沾著雪沫的黑甲,隨手遞給侍從,目光落在廳中懸掛的後周疆域圖上,手指重重按在“許州”與“潞州”的位置,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劉詞端著剛溫好的酒,走到他身邊,將酒杯遞過去:“李兄,剛襲了邢州糧道,又冒雪趕來許州,先喝口酒暖暖身子。”他看著李筠眼底的紅血絲,心裏清楚,這位潞州節度使看似勝了一場,實則背負著千斤重擔——兩人明麵上舉了反宋大旗,手底下卻攏著近百萬“兵馬”,可這數字水分極大,一多半是原本駐紮在兩州的宋軍,不過是暫時被局勢裹挾,並未真心歸順。
李筠接過酒杯,卻沒有喝,反而將酒潑在地上,酒液濺起的火星讓炭盆劈啪作響。“暖什麽身子?再暖,也暖不了這兩州城裏的險局!”他轉身看向劉詞,聲音壓得極低,“劉兄,你我都清楚,這百萬之數是虛的。許州城裏,宋軍占了六成,潞州那邊更甚,七成守軍都是趙匡胤的舊部。他們現在沒反,不過是沒摸清咱們的底細,也沒接到趙匡胤的命令。一旦讓他們知道你我真反了,用不了半日,刺史府就得被圍得水泄不通!”
劉詞握著酒杯的手頓了頓,指尖泛涼。他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自許州舉旗那日起,他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夜裏總能聽見軍營方向傳來的甲胄碰撞聲,生怕下一刻,那些宋軍就會提著刀闖進來。“那李兄的意思是……”
“你現在就和趙匡胤聯絡。”李筠的話像一塊冰,砸在劉詞心頭。他不等劉詞反駁,繼續說道,“就說許州一切安好,前些日子的‘匪患’已經平定,你還在按他的命令操練兵馬,隨時能調去汴梁‘護駕’。信裏多提幾句對他的‘忠心’,把姿態放低些,不能讓他看出半點破綻。”
“我為何要這麽做?”劉詞猛地攥緊酒杯,酒液順著指縫溢出,“我劉詞是郭威陛下提拔的人,當年他賜我佩刀時說‘守好許州,就是守好後周的根’,我如今反了趙匡胤,就是要護這根,怎麽能再去給他低頭?”
“為了活下去,為了後周能有翻身的機會!”李筠上前一步,抓住劉詞的胳膊,眼神裏滿是急切,“我的部隊已經悄悄圍在汴梁外圍,可那是虛張聲勢,真要打起來,根本抵不住趙匡胤的主力。而許州、潞州這兩州的宋軍,咱們根本調動不了,他們就是埋在咱們身邊的火藥桶,隨時會炸!”
他鬆開手,後退半步,聲音沉了下去:“我已經做了兩路打算。第一路,就是你繼續和趙匡胤聯絡,穩住他,讓他以為許州還是他的地盤,暫時不對咱們動手。第二路,我要鋌而走險,親自去汴梁外圍探查虛實,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的破綻。”
劉詞的心猛地一沉:“你要去汴梁?那太危險了,趙匡胤的眼線遍布中原,你一旦暴露……”
“暴露了也無妨。”李筠打斷他,語氣裏帶著一絲決絕,“我若被趙匡胤的軍隊下套,抓了或是殺了,你就把我供出來。就說我李筠是孤注一擲,瞞著你舉了反旗,你一直被蒙在鼓裏,直到最後才發現。你是郭威先祖陛下的老將,跟著後周走了這麽多年,趙匡胤就算不信,也不會對你太過糾纏——他還要用你安撫其他後周舊臣,不會輕易動你。”
“你說什麽胡話!”劉詞猛地拍案,酒杯落在地上摔得粉碎,“李大人,你這話說得太見外了!我劉詞雖然老了,可骨頭還硬著!趙匡胤這幾個月對我怎麽樣,你也知道——他明著讓我守許州,暗地裏卻派了不少眼線盯著我,糧草、軍械也處處克扣,我早就恨透了他,怎麽可能再為他賣命?”
他走到李筠麵前,胸膛微微起伏,眼神卻異常堅定:“自你派王仲先來許州送信,我燒了趙匡胤的書信,打開糧倉送糧去潼關那日起,我劉詞就和你綁在一根繩子上了!你以為我舉旗反宋,是一時衝動?我是想了又想,郭威陛下的恩、後周的情,我不能忘,也不敢忘!就算前麵是火海,我劉詞也會跟著你一起跳,絕不會讓你一個人去拚命!”
李筠看著劉詞激動的模樣,眼眶微微發熱。他原本以為,劉詞會為了自保答應這個提議,卻沒想到這位老將如此決絕。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好樣的!既然你也這麽想,那咱們現在就反了,不再遮遮掩掩!”
“反是對的,可怎麽反?”劉詞冷靜下來,眉頭皺起,“兩州的宋軍還在咱們眼皮子底下,咱們手裏的嫡係部隊加起來也不過五萬,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而且趙匡胤一旦知道咱們真反了,肯定會派大軍來剿,到時候腹背受敵,咱們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李筠走到疆域圖前,手指在“許州”旁邊的“陳州”一點:“陳州守將是王審琦,他是後周舊部,當年和我一起跟著郭威陛下打仗,對趙匡胤篡權也心懷不滿,隻是不敢明說。我之前已經派人給他送了信,隱晦提了反宋的想法,他雖然沒明確答應,卻也沒拒絕——這就是咱們的機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的意思是,聯合王審琦?”劉詞眼睛一亮。
“沒錯。”李筠點頭,“隻要王審琦肯站在咱們這邊,陳州的兵馬就能和咱們的人匯合,到時候咱們手裏有了十萬左右的嫡係部隊,再想辦法策反兩州裏那些對趙匡胤不滿的宋軍,就能和他拚一拚。”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策反宋軍不能急,得慢慢來。咱們可以先從糧草入手——兩州的宋軍雖然聽趙匡胤的,但他們也是人,要吃飯、要穿衣。咱們可以借著‘安撫軍心’的名義,給他們送些糧草、棉衣,讓他們知道,跟著咱們,比跟著趙匡胤有好處。同時,你繼續和趙匡胤聯絡,給他畫餅,說許州的宋軍‘忠心耿耿’,可以隨時調去支援汴梁,讓他放鬆警惕。”
劉詞摸著下巴,思索片刻:“這個辦法可行。不過,咱們得有個響亮的口號,才能凝聚人心,不管是咱們的嫡係部隊,還是那些可能被策反的宋軍,都需要一個理由跟著咱們拚命。”
李筠眼睛一亮:“你說得對,口號很重要。咱們舉的是後周的旗,那口號就得圍繞‘複周’來。我想想……‘複後周,誅趙賊,還天下太平’怎麽樣?”
“‘還天下太平’有點空。”劉詞搖頭,“那些士兵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家人、田地,不如改成‘複後周,誅趙賊,保家護田’。這樣一來,他們就知道,跟著咱們反宋,不隻是為了後周,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自己的田。”
李筠拍了下手:“好!就用‘複後周,誅趙賊,保家護田’!咱們明天就把這口號貼遍許州、潞州的大街小巷,再讓將領們在軍營裏宣講——趙匡胤篡奪後周江山,害得百姓流離失所,咱們反他,就是要把他趕下台,讓柴氏陛下重掌江山,讓大家能安安穩穩過日子,守著自己的家和田地。”
他走到門口,推開一條縫,看著外麵漸漸小了的風雪,聲音裏滿是期待:“隻要人心齊了,就算兩州的宋軍有一多半是趙匡胤的人,咱們也能把他們拉過來。到時候,許州、潞州、陳州連成一片,再加上潼關的太後和幼帝,咱們就能和趙匡胤真正抗衡,說不定真能奪回汴梁,讓後周的旗重新插在中原的土地上!”
劉詞走到他身邊,順著他的目光望向遠方,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好!那就按你說的辦!明天我就給趙匡胤寫‘忠心信’,你去安排貼口號、送糧草的事。咱們一步步來,就算前麵再難,也得走下去——為了郭威陛下,為了後周,也為了這天下的百姓!”
議事廳裏的炭火依舊劈啪作響,卻不再是之前的凝重,反而多了幾分暖意。窗外的雪漸漸停了,一縷陽光透過雲層照下來,落在刺史府的匾額上,仿佛也在為這兩位後周舊臣的決心,添了一絲希望。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