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趙玉燕握著趙玉娥雙手:姐姐,你忘記柴宗訓答應我們婚約

字數:7001   加入書籤

A+A-


    第171章 舊約牽心與帳內謀兵
    晨霧還沒散時,聯軍大營的號角就響了。趙玉娥是被帳外士兵操練的腳步聲驚醒的,她睜開眼,見趙玉燕還靠在她肩膀上睡著,睫毛上還沾著昨夜未幹的淚痕。帳頂的破洞透進一絲微光,把帳內的草席照得隱約可見——昨夜她們決定留下後,竟睡得比前幾日安穩些,連夢都沒做一個。
    她輕輕挪開肩膀,剛要起身去查看帳外的動靜,手腕卻被趙玉燕抓住了。“姐姐,你別亂動。”趙玉燕的聲音帶著剛醒的沙啞,眼睛還沒完全睜開,“我有話跟你說。”
    趙玉娥重新坐下,看著妹妹揉了揉眼睛,坐直身子。晨光裏,趙玉燕的臉頰泛著一點紅暈,不像昨日那樣蒼白。她攥著趙玉娥的手,指尖微微用力,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姐姐,你還記得嗎?”趙玉燕開口,聲音比平日裏清亮些,“後周還在汴梁的時候,柴宗訓請我們去殿寢宮裏吃點心,他說過要娶我們的。”
    趙玉娥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什麽東西撞了一下。這件事她怎麽會忘——那是去年深秋,汴梁剛下過第一場雪,柴宗訓在殿寢宮裏擺了一碟桂花糕,還有一壺熱蜜水。他拿著一塊桂花糕遞給趙玉燕,又給她遞了一塊,然後紅著臉說:“等我再長大些,就請太後下旨,娶你們做我的妃子。”當時符太後就坐在旁邊,還笑著摸了摸柴宗訓的頭,說“殿下有眼光”。
    隻是後來爹在陳橋驛起兵,建了大宋,汴梁亂作一團,她們跟著爹逃出城,這件事就像被風雪埋了一樣,再也沒人提起。趙玉燕現在突然說起,倒讓她有些措手不及。
    “我沒忘。”趙玉娥的聲音有些幹澀,她避開妹妹的目光,看向帳外,“可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現在……”
    “現在怎麽了?”趙玉燕打斷她,手攥得更緊了,“現在柴宗訓還是後周的太子,我們還是趙家的女兒啊。他說過的話,難道不算數了嗎?符太後還作證了呢!”
    她往前湊了湊,眼睛亮得像晨光裏的星星:“姐姐,我們不用去汴梁找爹了。你想啊,符太後不是把鎮州當成後方了嗎?她還留了官員在那裏打理。要是我們能跟著柴宗訓去鎮州,等他以後加冕做了皇帝,我們就做他的妃子,到時候還能勸他放了爹,讓爹也去鎮州養老,這樣我們一家不就能團聚了嗎?”
    趙玉娥看著妹妹滿心期待的模樣,心裏一陣複雜。她知道燕兒是真心想一家人團聚,可她比燕兒大一歲,想得更多些。柴宗訓現在快八歲了,雖然比同齡孩子懂事,可他畢竟還是個孩子,當年說的話,或許隻是一時興起。更何況,他現在是聯軍的統帥,身邊圍著的都是符太後和符彥卿的人,就算他還記得當年的婚約,又能做得了主嗎?
    “燕兒,你聽我說。”趙玉娥深吸一口氣,握住妹妹的手,聲音盡量柔和,“柴宗訓現在雖然是太子,可他還小,很多事都做不了主。符太後把鎮州當成後方,是為了守住後周的根基,不是為了給我們安排去處。”
    她頓了頓,看著妹妹漸漸黯淡下去的眼神,繼續說:“再說,我們現在是‘俘虜’,他把我們關在偏帳裏,就算還記得婚約,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提。等他年滿二十加冕,還有十二年呢,到時候後宮裏會有多少佳麗?他會不會還記得我們,都是未知數。”
    “可我們也不小了啊。”趙玉燕小聲反駁,聲音裏帶著一絲委屈,“我今年十二,你十三,再過幾年就能嫁人了。要是我們不抓住這個機會,等爹出了事,我們就真的無依無靠了。”
    她說著,眼圈又紅了:“姐姐,我不是想做什麽妃子,我就是想讓我們一家平安。要是我們能和柴宗訓結親,符太後就不會再針對我們,聯軍也不會對爹下死手,這樣不好嗎?”
    趙玉娥沒有說話。她知道燕兒說得有道理,可她心裏總覺得不安。柴宗訓對她們是有舊情,可這份舊情在江山社稷麵前,又能有多少分量?符太後一心想讓後周複國,對爹恨之入骨,就算她們和柴宗訓結親,符太後也未必會放過爹。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了腳步聲,接著是侍衛的聲音:“兩位姑娘,殿下請你們去主營帳一趟。”
    趙玉娥和趙玉燕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驚訝。柴宗訓怎麽會突然請她們去主營帳?是因為昨日她們試圖逃跑的事,還是有別的原因?
    趙玉娥定了定神,對帳外應道:“知道了,我們馬上就來。”她幫趙玉燕理了理淩亂的衣襟,又擦了擦自己眼角的淚痕,低聲道:“一會兒去了主營帳,少說話,多聽著。不管柴宗訓說什麽,都先別答應,等我們商量好了再說。”
    趙玉燕點了點頭,跟著趙玉娥走出了偏帳。晨霧已經散了些,陽光透過柳枝灑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主營帳在大營的中央,離偏帳不遠,一路上能看到士兵們在操練,甲胄碰撞的聲音和喊殺聲此起彼伏,讓人心裏發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走到主營帳門口,內侍早已在那裏等候。他對著兩人行了一禮,輕聲道:“兩位姑娘,殿下在裏麵等你們,請隨我來。”
    趙玉娥和趙玉燕跟著內侍走進主營帳,剛一進門,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墨香。帳內的空間很大,中間放著一張長長的案幾,案幾上攤著一張攻城圖紙,周圍站著幾位穿著盔甲的將領,還有幾個文官模樣的人。柴宗訓坐在案幾的主位上,穿著一身明黃色的太子袍,頭發束得整整齊齊,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稚氣,多了幾分嚴肅。
    看到她們進來,柴宗訓抬了抬頭,對著周圍的人說:“你們先出去,我有話跟兩位姑娘說。”
    將領和文官們對視一眼,都沒有說話,紛紛躬身退了出去。很快,帳內就隻剩下柴宗訓、趙玉娥和趙玉燕三個人。
    柴宗訓從主位上站起來,走到她們麵前,目光在兩人臉上掃過,輕聲道:“昨日你們試圖逃跑,我沒有怪你們,畢竟你們擔心趙將軍的安危,是人之常情。”
    趙玉娥連忙低下頭,輕聲道:“殿下,昨日是我們不對,還請殿下恕罪。”
    “我沒有要怪你們的意思。”柴宗訓搖了搖頭,聲音比平日裏低沉些,“我今日請你們來,是想跟你們說一件事。三日後就要攻城了,我知道你們擔心趙將軍,所以我想跟你們保證,隻要趙將軍肯歸降,我絕不會傷害他,還會讓他去鎮州養老,安度晚年。”
    趙玉燕聽到這話,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剛要說話,卻被趙玉娥拉了一下衣角。她隻好把話咽了回去,看著柴宗訓,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柴宗訓似乎沒注意到兩人的小動作,繼續道:“鎮州是後周的後方,那裏很安全,符太後還留了官員在那裏打理。要是你們願意,也可以跟著趙將軍去鎮州,以後就在那裏生活,不用再擔心戰亂。”
    趙玉燕忍不住開口:“殿下,那……那你還記得以前在汴梁的時候,你說過要娶我們的事嗎?符太後還作證了呢!”
    柴宗訓愣了一下,顯然沒料到她會突然提起這件事。他看著趙玉燕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趙玉娥複雜的表情,沉默了片刻,才輕聲道:“我記得。”
    聽到這兩個字,趙玉燕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那殿下,等我們去了鎮州,你以後加冕做了皇帝,還會娶我們嗎?要是我們結了親,你就不會再為難爹了,對不對?”
    柴宗訓沒有立刻回答。他走到案幾前,拿起一支筆,輕輕轉動著,目光落在攻城圖紙上,像是在思考什麽。過了一會兒,他才轉過身,看著兩人,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無奈:“燕兒,我知道你想讓你們一家平安。可我現在是後周的太子,以後要做皇帝,很多事都身不由己。婚約的事,等攻城結束後,我會跟符太後商量,但是現在,我不能給你們保證。”
    趙玉娥的心沉了一下。她就知道,柴宗訓不會輕易答應。符太後是不會允許他和“亂臣賊子”的女兒結親的,就算柴宗訓想,符太後也會從中作梗。
    “殿下,”趙玉娥開口,聲音很平靜,“我們知道你有難處。我們不求什麽婚約,隻求你能說到做到,攻城後放了爹,讓我們一家去鎮州生活。隻要爹平安,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柴宗訓看著趙玉娥,眼神裏閃過一絲愧疚:“你放心,我答應你們的事,一定會做到。隻要趙將軍肯歸降,我絕不會傷害他。”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了內侍的聲音:“殿下,符大人和遼使來了,說有要事跟您商議。”
    柴宗訓皺了皺眉,對趙玉娥和趙玉燕道:“你們先回偏帳吧,有什麽事,我會再派人跟你們說。”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我已經吩咐廚房,給你們準備了早飯,回去就能吃了。”
    趙玉娥和趙玉燕對著柴宗訓行了一禮,轉身走出了主營帳。剛走出帳門,就看到符彥卿和一位穿著遼人服飾的使者正往帳內走,兩人的臉色都很嚴肅,顯然是有重要的事。
    回到偏帳,早飯已經送來了,是兩碗熱粥和幾個肉包子。趙玉燕拿起一個肉包子,卻沒什麽胃口,隻是小口咬著。趙玉娥看著她,輕聲道:“別擔心,柴宗訓既然答應了放爹,就不會食言。至於婚約的事,以後再說吧。”
    趙玉燕點了點頭,把肉包子放在一邊,拿起粥碗,小口喝著。帳外的操練聲還在繼續,讓人心裏很不踏實。她不知道三日後攻城,會發生什麽事,也不知道爹能不能平安。
    而此刻的主營帳內,氣氛卻異常緊張。符彥卿指著攻城圖紙上的“西門”,對柴宗訓道:“殿下,西門是汴梁城最薄弱的地方,也是趙匡胤防守最嚴的地方。三日後攻城,我們必須集中兵力攻打西門,隻要拿下西門,汴梁城就唾手可得了。”
    遼使也開口道:“太子殿下,我大遼已經準備好了五千騎兵,隨時可以配合聯軍攻打西門。隻要拿下汴梁,我們大遼隻要汴梁城內的一半財富,其餘的都歸後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柴宗訓看著攻城圖紙,手指在“西門”的位置輕輕敲擊著,沒有立刻說話。他知道符彥卿和遼使說得有道理,西門確實是攻打汴梁的最佳突破口。可他心裏總覺得不安——趙匡胤是個很謹慎的人,他肯定會在西門布下重兵,聯軍攻打西門,一定會損失慘重。
    “符大人,遼使,”柴宗訓開口,聲音很平靜,“攻打西門可以,但是不能集中所有兵力。趙匡胤很狡猾,他說不定會在西門設下埋伏,要是我們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西門,一旦中了埋伏,後果不堪設想。”
    符彥卿皺了皺眉:“殿下,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分兵三路。”柴宗訓指著攻城圖紙,繼續道,“一路攻打西門,吸引趙匡胤的主力;一路攻打東門,牽製趙匡胤的兵力;還有一路,繞到汴梁城的後方,切斷趙匡胤的糧草供應。隻要糧草斷了,趙匡胤的軍隊就會不戰自亂,到時候我們再全力攻打西門,就能拿下汴梁城了。”
    帳內的人都愣住了。他們沒想到,一個快八歲的孩子,竟然能想出這樣周全的計策。符彥卿看著柴宗訓,眼神裏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恢複了平靜:“殿下的計策很好,可是繞到汴梁城後方的軍隊,需要多少兵力?而且汴梁城後方地形複雜,很容易迷路,誰來帶領這支部隊?”
    “兵力不用太多,三千騎兵就夠了。”柴宗訓回答,“至於將領,我覺得李將軍最合適。李將軍熟悉汴梁城周圍的地形,而且作戰勇猛,一定能完成任務。”
    李將軍是後周的老將,一直跟著世宗皇帝打仗,很有經驗。符彥卿點了點頭:“李將軍確實合適。那攻打東門的軍隊,就由王將軍帶領吧,王將軍擅長防守,能牽製住趙匡胤的兵力。”
    遼使也點了點頭:“我大遼的五千騎兵,就配合攻打西門,聽從符大人的指揮。”
    柴宗訓看著眾人,沉聲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這麽定了。三日後清晨,準時攻城。在這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不能出任何差錯。”
    眾人齊聲應道:“是,殿下!”
    等眾人都退出去後,柴宗訓獨自留在主營帳裏,看著攻城圖紙,眼神變得複雜起來。他知道這個計策能拿下汴梁城,可他也知道,一旦攻城開始,就會有很多人死去,其中說不定就有他認識的人。
    他想起了趙玉娥和趙玉燕,想起了昨日她們試圖逃跑的事,心裏一陣愧疚。他答應過她們,不會傷害趙匡胤,可他也知道,趙匡胤是不會輕易歸降的。要是趙匡胤不肯歸降,他就必須下令攻城,到時候趙匡胤的生死,就由不得他了。
    “趙將軍,對不起。”柴宗訓輕聲說道,聲音裏帶著一絲無奈,“我是後周的太子,我必須為後周的百姓著想,不能因為個人的舊情,耽誤了複國大業。”
    他拿起筆,在攻城圖紙上“西門”的位置畫了一個圈,又在“東門”和“後方”的位置分別做了標記。做完這一切,他放下筆,走到窗邊,推開窗戶。外麵的陽光很刺眼,操練的聲音還在繼續,讓人心裏發緊。
    他知道,三日後的攻城,將會改變很多人的命運。他隻希望,這場戰爭能盡快結束,後周能早日複國,百姓能早日過上安穩的生活。至於他和趙玉娥姐妹的舊情,還有趙匡胤的生死,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而此刻的偏帳內,趙玉娥和趙玉燕還在為未來擔憂。趙玉燕靠在趙玉娥的肩膀上,小聲道:“姐姐,你說柴宗訓會不會真的放了爹?我們真的能去鎮州生活嗎?”
    趙玉娥輕輕拍了拍她的背,聲音柔和:“會的,一定會的。柴宗訓是個重情義的人,他答應我們的事,一定會做到。我們再等等,等三日後攻城結束,一切就都會好起來的。”
    趙玉燕點了點頭,閉上眼睛,靠在趙玉娥的肩膀上。她不知道未來會怎樣,隻能在心裏默默祈禱,祈禱爹能平安,祈禱她們一家能團聚,祈禱這場戰爭能盡快結束。
    帳外的陽光越來越刺眼,操練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仿佛在預示著三日後那場注定慘烈的攻城戰。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著三日後的黎明,等待著命運的判決。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