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內城絞殺:宮變暗刃破危局
字數:3071 加入書籤
汴梁喋血
汴水門的硝煙還未散盡,後周將士的呐喊已穿透街巷,朝著汴梁內城湧去。符祥瑞勒馬立於殘破的城門下,看著麾下士兵踩著血汙向前推進,抬手將一枚赤紅色令旗擲給趙統領:“率一萬輕騎,繞至內城西門,截斷宋軍退路!剩下的人隨我正麵強攻,今日務必撕開內城防線!”
令旗翻飛間,趙統領領命而去,馬蹄踏過積水的街道,濺起的血珠落在青石板上,暈開點點暗紅。符祥瑞拔出佩劍,劍尖直指內城城樓,聲音在風中愈發凜冽:“兒郎們!內城之後便是皇宮,趙匡胤的狗頭就在眼前,隨我殺!”
呐喊聲中,後周將士推著撞城錘,朝著內城城門發起猛攻。城樓上的宋軍早已紅了眼,滾石、火油如暴雨般傾瀉,前排的後周士兵接連倒下,屍體很快堆成了小山。但沒人後退,後麵的人踩著同伴的屍體繼續向前,撞城錘一次次撞在城門上,發出沉悶的巨響,震得城磚簌簌掉落。
“放箭!瞄準撞城錘的人!”內城城頭,宋軍將領嘶吼著,手中長刀劈斷一支射來的箭矢。可話音剛落,一支冷箭突然從斜刺裏飛來,精準穿透他的咽喉。將領瞪大雙眼倒下,城樓上的宋兵頓時亂了陣腳——是紅翎營的女騎,她們借著街巷掩護,繞到城樓側方,用長弓壓製住了宋軍的火力。
符祥瑞抓住機會,翻身下馬,親自扛起一根原木,朝著城門猛撞過去。“咚!”原木與城門相撞的瞬間,她手臂發麻,卻咬牙喊道:“再加把勁!城門要破了!”
身後的將士紛紛湧上來,十幾根原木同時發力,“哢嚓”一聲脆響,內城城門的門軸徹底斷裂,厚重的城門轟然倒地。後周將士如潮水般湧入,與門內的宋兵展開貼身廝殺。刀光劍影中,有人斷了手臂,有人被刺穿胸膛,慘叫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將汴梁的秋日攪得一片混亂。
與此同時,皇宮深處的陰影裏,符琳正帶著三百少年營死士,貼著宮牆向前潛行。宮燈的光暈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巡邏的宋軍士兵腳步聲從遠處傳來,符琳立刻抬手示意眾人停下,將匕首緊緊攥在手中。
“郡主,前麵就是趙匡胤的寢宮了,守衛比預想的多。”一名死士壓低聲音說道。
符琳眯眼望去,隻見寢宮門外站著十幾名禁軍,個個手持長槍,警惕地盯著四周。她思索片刻,從懷中掏出一枚哨子,輕輕吹響——哨音尖銳卻短促,很快被遠處的廝殺聲掩蓋。
片刻後,皇宮東側突然燃起大火,濃煙滾滾升空。“走水了!快去救火!”寢宮門口的禁軍頓時慌了神,半數人拔腿朝著火場跑去。符琳抓住機會,低喝一聲:“上!”
三百死士如獵豹般衝出陰影,手中匕首劃過寒光,瞬間放倒了剩下的禁軍。沒等宮內的人反應過來,他們已衝進寢宮,卻發現殿內空無一人——趙匡胤並不在這裏。
“搜!他肯定還在皇宮裏!”符琳咬著牙,目光掃過殿內的暗門。剛要上前查看,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突然從殿外傳來,是宋軍的援軍。符琳當機立斷,對身邊的死士道:“你們守住殿門,我去尋趙匡胤!若我半個時辰未回,便放火燒了寢宮,吸引宋軍注意力!”
說罷,她推開暗門,鑽進了黑漆漆的密道。密道內彌漫著潮濕的黴味,她借著隨身攜帶的火折子微光向前摸索,耳邊隱約傳來人的說話聲。順著聲音靠近,她透過密道的縫隙望去,隻見趙匡胤正站在一間密室裏,對著一名使者模樣的人低吼:“耶律休哥到底什麽時候出兵?再不出兵,汴梁就守不住了!”
使者躬身道:“我主說了,隻要陛下承諾,破城後將營州、平州割讓給大遼,再每年供奉三十萬匹絹、二十萬兩銀,皮室軍即刻南下!”
“好!我答應!”趙匡胤咬牙道,“隻要能守住汴梁,這些都不是問題!”
符琳在密道內聽得怒火中燒,握緊匕首猛地踹開密道石門。趙匡胤和使者驚然回頭,見是符琳,趙匡胤臉色驟變,伸手去拔腰間的劍:“大膽逆賊!敢闖進來!”
符琳冷笑一聲,匕首如閃電般刺出,直逼趙匡胤心口。使者見狀,立刻撲上來阻攔,卻被符琳反手一刀劃破喉嚨。趙匡胤趁機拔出劍,朝著符琳劈來,兩人在狹小的密室裏纏鬥起來。匕首與長劍碰撞,火花四濺,符琳雖身材嬌小,卻憑借靈活的身法不斷閃避,尋找反擊的機會。
就在此時,密室的門突然被撞開,符祥瑞帶著幾名親衛衝了進來。看到趙匡胤,符祥瑞眼中殺意暴漲,手中佩劍直刺過去:“趙匡胤!你勾結遼人,出賣中原河山,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趙匡胤腹背受敵,很快便體力不支。符琳抓住機會,匕首從他腋下刺入,直穿心髒。趙匡胤瞪大雙眼,倒在地上,鮮血很快染紅了密室的地麵。
解決了趙匡胤,符祥瑞立刻對親衛道:“快,拿趙匡胤的令牌,去內城城頭喊話,說趙匡胤已死,宋軍若降,既往不咎!”
親衛領命而去,符琳看著地上的屍體,長長舒了口氣,眼中卻泛起一絲淚光:“兄長,我為你報仇了。”
符祥瑞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望向窗外:“不止是報仇,我們還保住了後周的江山。不過,趙匡胤勾結遼人的事,怕是要盡快處置——遼人得了承諾,必然會南下,我們得提前準備。”
話音剛落,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名傳令兵翻身下馬,跪在符祥瑞麵前:“太後!慕容延釗率援軍回防,已被聯軍攔在汴梁城外,但遼軍的先鋒部隊,已抵達渝關以南,看樣子是要南下了!”
符祥瑞眉頭緊鎖,走到密室門口,望著汴梁城內逐漸平息的廝殺,沉聲道:“傳令下去,安撫城內百姓,整編宋軍降卒。另外,命李穀即刻草擬檄文,昭告天下趙匡胤勾結遼人的罪行,同時調五萬兵馬北上,駐守薊州、檀州,防備遼軍南下——這一次,我們不僅要守住後周的江山,還要讓遼人知道,我中原的土地,不是他們能覬覦的!”
汴梁城的秋日,終於褪去了血色,晨光重新灑在城樓上。後周的龍旗,在經曆了一場慘烈的廝殺後,重新飄揚在汴梁的上空,隻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並非結束——一場更大的戰爭,已在北方的草原上,悄然拉開了序幕。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