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符太後:看來女輔營和女性政策還得延

字數:5261   加入書籤

A+A-


    符太後:看來女輔營和女性政策還得延
    紫宸殿的晨霧還未散盡,符太後握著魏仁浦遞來的密報,指尖在“遼主召集部落酋長議事”“北漢遣使入遼”“後蜀整頓西蜀軍備”幾行字上反複摩挲,宣紙上的墨跡被指尖的溫度暈開些許,卻沒打亂她眼底的沉靜。柴宗訓端著剛溫好的薑茶走進來,見她神色凝重,腳步下意識放輕,將茶盞輕輕放在案上:“娘,可是邊境又有消息了?”
    符太後抬頭,將密報遞給他,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你看看吧,遼、北漢、後蜀都動了。遼人的斥候把後宮對峙的事添油加醋報了回去,說咱們後周軍中內亂;北漢趁機派使者去遼營,想約著一起打潞州;後蜀更是直接調了三千精兵去秦州,盯著咱們的西境——這三國顯然是覺得,咱們推行女輔營、鬧出兵變,是個可乘之機。”
    柴宗訓快速掃過密報,握著紙的手微微收緊:“他們怎麽能這麽想?咱們明明已經把新軍令發下去了,軍中的人心也穩了……”
    “因為在他們眼裏,‘女子掌兵’本就是件荒唐事。”符太後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庭院裏剛抽芽的柳樹,“遼人常年靠騎兵征戰,女子多在帳中操持;北漢沿用前朝舊製,女子不得入軍營半步;後蜀偏安一隅,更是覺得女子隻能相夫教子。他們從未見過女輔營,也不信女子能像男子一樣保家衛國,所以才會覺得,咱們推行女性政策,是自亂陣腳。”
    正說著,韓令坤拿著一份軍報匆匆進來,臉上帶著急色:“太後,西營傳來消息,遼人的騎兵在滄州邊境活動頻繁,最近三天已經襲擾了咱們三個哨所;還有,北漢的將領劉繼業,帶著五百精兵在潞州城外演習,看架勢像是要攻城。”
    符太後轉過身,接過軍報仔細看了看,眉頭微微皺起:“劉繼業是北漢的猛將,當年跟著劉崇打過後周,很懂咱們的戰術。他現在在潞州城外演習,就是在試探咱們的反應。魏大人,你覺得這三國會不會真的聯手來犯?”
    魏仁浦站在一旁,沉吟片刻後道:“回太後,依臣看,遼人雖然心動,但未必會立刻出兵——他們去年冬天剛襲擾過滄州,損失了不少馬匹,現在糧草不足,若是貿然南下,風險太大。北漢國力薄弱,若是沒有遼人的支持,根本不敢單獨攻打潞州。倒是後蜀,孟昶一直對秦、鳳二州念念不忘,這次又整頓了軍備,說不定會先動手試探咱們的虛實。”
    “魏大人說得有道理。”符太後點了點頭,目光落在案上的新軍令上,“不過,不管他們會不會來犯,咱們都得做好準備。現在最要緊的,不是繼續推進女性政策,而是先穩住邊境,讓那些國家看看,咱們後周就算推行女輔營,也依舊有能力守住江山。”
    柴宗訓愣了一下:“娘,你的意思是……要暫停女輔營的擴張?”
    “不是暫停,是延緩。”符太後糾正道,“咱們之前計劃在洛陽、滑州再設兩個女輔營,現在看來,得先緩一緩。眼下邊境緊張,朝廷的財力和兵力都要往邊境傾斜,若是再分兵去訓練新的女輔營,隻會讓兵力分散。而且,現在軍中雖然穩定了,但還有些老卒對女輔營心存芥蒂,若是再強行擴張,說不定會讓他們心裏的不滿再次爆發。”
    韓令坤也附和道:“太後說得對。現在西營、北營的兵力都要調去邊境,若是再抽人去訓練女兵,邊境的防守就會薄弱。依臣看,不如先讓現有的女輔營跟著男兵一起訓練,等邊境穩定了,再考慮擴張的事。”
    符太後看向魏仁浦:“魏大人,你覺得呢?”
    “臣讚同太後的決定。”魏仁浦拱手道,“推行女性政策本就是件長遠的事,不能急於求成。現在當務之急是應對外敵,若是因為政策推進太快而讓國家陷入危機,反而得不償失。而且,讓現有的女輔營跟著男兵一起訓練,還能讓他們多些實戰經驗,將來就算真的上了戰場,也能更好地配合。”
    符太後點了點頭,拿起筆在紙上寫下幾道指令:“韓將軍,你立刻調西營的兩千精兵去滄州,協助守將抵禦遼人的襲擾;再調北營的一千精兵去潞州,加強潞州的防守,讓劉繼業知道,咱們不是好欺負的。魏大人,你負責協調糧草,確保邊境的士兵有足夠的糧食和衣物,不能再讓他們像去年冬天那樣受凍挨餓。”
    “臣遵旨!”韓令坤和魏仁浦齊聲應道,轉身快步離去。
    柴宗訓看著符太後寫下的指令,心裏忽然明白了她的用意:“娘,你是想通過穩住邊境,讓那些國家知道,咱們的女性政策不會影響國家的安危,等將來他們認可了女輔營,再繼續推進政策?”
    “沒錯。”符太後放下筆,摸了摸柴宗訓的頭,“推行新政就像種莊稼,得順應時節,不能拔苗助長。現在邊境有風險,咱們就得先把‘守田’的事做好,等田裏的莊稼長得穩了,再考慮‘擴種’。而且,讓女輔營跟著男兵一起訓練,也能讓他們多些曆練——之前林阿夏跟我說,女輔營的姑娘們雖然訓練刻苦,但沒經曆過實戰,心裏多少有些慌。這次跟著男兵去邊境巡邏,正好能練練膽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說著,內侍進來稟報,說林阿夏求見。符太後讓她進來,隻見林阿夏穿著銀灰色軟甲,臉上帶著風塵,顯然是剛從西營回來:“太後,西營的兄弟們已經知道要調兵去邊境的事了,大家都很積極,還有幾個女輔營的姑娘,想跟著一起去滄州,說要去見識見識遼人的騎兵。”
    符太後笑了笑:“姑娘們有勇氣是好的,但滄州邊境危險,不能讓她們去前線。這樣吧,讓她們跟著糧草隊去滄州,負責照顧受傷的士兵,縫補衣物,也算是為邊境出份力。”
    林阿夏眼前一亮:“謝太後!姑娘們要是知道能去邊境,肯定會很高興的。之前她們還總說,隻能在營裏訓練,沒機會為後周做實事呢。”
    “慢慢來,會有機會的。”符太後溫和地說,“等這次邊境穩定了,我會讓韓將軍安排你們去演武場,跟男兵一起進行合練,到時候你們就能展示自己的本事了。對了,西營的兄弟們現在對女輔營的態度怎麽樣?還有人覺得咱們偏向女兵嗎?”
    林阿夏搖了搖頭:“自從新軍令發下去後,兄弟們對咱們的態度好多了。上次我去西營送糧草,陳三還主動跟我說,之前是他太衝動了,不該跟著鬧事。還有吳隊正,他跟姑娘們說,隻要大家好好訓練,將來一定能像男兵一樣,為後周立功。”
    符太後欣慰地點了點頭:“這就好。人心是慢慢焐熱的,隻要咱們堅持公平公正,總有一天,所有人都會認可女輔營,認可咱們的女性政策。”
    林阿夏離開後,符太後又拿起那份密報,仔細看了看遼、北漢、後蜀的動向,心裏漸漸有了主意。她對著柴宗訓說:“宗訓,你明天跟我一起去西營,看看兄弟們的訓練情況,也跟姑娘們說說話。咱們不僅要讓軍中的人知道,咱們重視他們,還要讓那些國家知道,咱們後周君臣同心,不管是男兵還是女兵,都願意為國家效力。”
    第二天一早,符太後和柴宗訓帶著內侍和侍衛,來到了西營。西營的士兵們正在演武場上訓練,男兵們拿著長槍練習刺殺,女兵們則在一旁練習射箭,場麵十分熱鬧。吳老栓看到符太後和柴宗訓,連忙帶著士兵們上前行禮:“太後、陛下,不知您二位今日前來,有失遠迎。”
    符太後笑著說:“吳隊正不必多禮,我們就是來看看兄弟們的訓練情況。聽說你們馬上要調去滄州,都準備好了嗎?”
    “都準備好了!”吳老栓大聲道,“兄弟們早就等著這一天了,一定要讓遼人知道,咱們後周的士兵不好惹!”
    符太後走到一個正在練習射箭的女兵身邊,見她箭箭都射中靶心,讚許地點了點頭:“姑娘叫什麽名字?箭術不錯啊。”
    那女兵轉過身,臉上帶著羞澀:“回太後,民女叫蘇小梅,之前跟著爹學過射箭。”
    “很好。”符太後拿起一把弓,遞給蘇小梅,“這次去滄州,雖然不能上前線,但也要保護好自己,照顧好受傷的兄弟們。等你們回來,我親自給你們慶功。”
    蘇小梅接過弓,用力點了點頭:“謝太後!民女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柴宗訓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裏滿是感慨。他走到陳三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陳三,上次的事,朕知道你是心裏有委屈,現在新軍令也發下去了,你要是還有什麽不滿,隨時可以跟朕說。”
    陳三連忙跪下:“陛下,上次是臣糊塗,不該跟著鬧事。現在臣已經想通了,不管是男兵還是女兵,隻要能為後周效力,就是好兵。這次去滄州,臣一定好好打仗,為陛下爭光!”
    符太後和柴宗訓在西營待了一上午,看著士兵們積極訓練的樣子,心裏都鬆了口氣。離開西營時,吳老栓帶著士兵們送行,齊聲喊道:“願為大周效力!”聲音洪亮,震得周圍的樹木都微微發顫。
    回到紫宸殿,魏仁浦又帶來了新的消息:“太後,遼人的酋長們在議事時,有幾個部落首領不同意立刻出兵,說後周雖然推行女輔營,但兵力依舊強盛,若是貿然南下,怕是會吃虧;北漢的使者在遼營待了三天,也沒拿到遼主的出兵承諾;後蜀那邊,孟昶雖然調了精兵去秦州,但也隻是在邊境演習,沒敢真的攻城。”
    符太後聽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看來他們還是有些忌憚咱們的。不過,咱們不能掉以輕心,得繼續加強邊境的防守,同時讓女輔營好好訓練,等將來時機成熟了,再繼續推進女性政策。”
    柴宗訓坐在一旁,拿起案上的新軍令,仔細看了看上麵的條款,忽然說:“娘,等邊境穩定了,咱們能不能在女輔營裏設個‘軍功簿’?不管是男兵還是女兵,隻要立了功,就記錄在上麵,到時候論功行賞,這樣大家就不會覺得不公平了。”
    符太後眼前一亮:“這是個好主意!就按你說的辦。咱們不僅要設‘軍功簿’,還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是男子還是女子,隻要為後周立功,朝廷就絕不會虧待他們。”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透過窗戶,灑在紫宸殿的地麵上,像是鋪了一層金紗。符太後看著柴宗訓認真的樣子,心裏滿是欣慰——她知道,推行女性政策的路還很長,會遇到很多困難,甚至會引來外敵的覬覦,但隻要她和柴宗訓同心同德,隻要軍中的將士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難,讓後周的女性政策生根發芽,讓更多的女子有機會為國家效力。
    窗外的風漸漸停了,庭院裏的柳樹在餘暉中輕輕搖曳,像是在為這對母子加油鼓勁。符太後拿起案上的密報,輕輕放在一旁——她知道,現在的隱忍和延緩,都是為了將來更好地推進政策,都是為了後周的長治久安。隻要守住眼前的江山,隻要穩住軍中的人心,總有一天,那些質疑和嘲諷都會消失,女輔營會成為後周的驕傲,女性政策也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