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烽傳五州

字數:3648   加入書籤

A+A-


    三關堡的捷報傳至濟州城時,正趕上早朝。
    李承淵手持軍報,大步流星踏上殿階,金色的晨光透過殿宇雕花的窗欞,在他身後拖出長長的影子。“啟稟太後,三關堡大捷!秦鋒將軍率部夜襲成功,焚毀遼軍糧草三萬石,斬殺守將,殲敵一千二百,俘虜八百,我軍傷亡不足三百!”
    話音落下,朝堂之上瞬間響起低低的驚歎。此前遼軍南下勢如破竹,濟州城被圍多日,滿朝文武皆是心頭沉甸甸的,此刻這一紙捷報,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讓殿內的氣氛瞬間活躍起來。
    符琳端坐於禦座之上,一身玄色朝服襯得她麵色沉靜,眼底卻藏著難掩的亮色。她抬手示意李承淵將軍報呈上來,指尖劃過“火照三關”四字,仿佛能看到那夜衝天的火光,聽到士兵們震天的呐喊。“秦鋒、沈硯調度有方,將士們奮勇作戰,當記首功。”她的聲音清晰而有力,透過大殿傳至每一個角落,“傳旨,賞三關堡全體將士白銀萬兩,酒肉千壇,陣亡將士家屬賜良田百畝,撫恤金加倍。”
    “太後英明!”眾臣齊聲應和,原本緊繃的神色都舒緩了不少。
    許知遠出列奏道:“太後,三關堡乃遼軍南下的咽喉要地,如今被我軍掌控,不僅斷了遼軍的補給,更能以此為據點,集結兵力準備反攻。臣以為,當即刻傳令五州,調遣援軍趕赴三關堡,再做下一步部署。”
    “許大人所言極是。”符琳頷首,目光掃過殿內的文武百官,“五州牧守皆是我後周棟梁,此刻正是同心協力之時。李承淵,即刻擬詔,令青州、徐州、兗州、鄆州、曹州各派精銳兩萬,十日之內務必抵達三關堡集結,不得有誤。”
    “臣遵旨!”李承淵躬身領命,轉身便要去擬寫詔書。
    “等等。”符琳叫住他,補充道,“詔書中需寫明,援軍所需糧草器械,由各州自行籌備半數,剩餘半數由濟州城統籌調配,蘇文清已在籌備糧草運輸,可令各州與他對接。另外,告知各州牧守,此次反攻事關後周安危,若有延誤或推諉者,以軍法論處。”
    她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眾臣皆知,這位年輕的太後看似溫和,實則有著鋼鐵般的決心。此前濟州城被圍時,她臨危不亂,調度有序,早已贏得了滿朝文武的信服。
    散朝之後,符琳回到城主府的書房,桌上早已鋪好了詳細的地圖。她俯身細看,指尖從三關堡出發,緩緩劃過遼軍占據的兩座邊境小城——雲安城和定邊城。這兩座城池是遼軍南下的重要據點,如今三關堡在手,拿下它們,便能徹底打開反攻的通道。
    “太後,蘇大人求見。”門外傳來侍從的通報。
    符琳直起身:“讓他進來。”
    蘇文清推門而入,手裏拿著一本賬本,臉上帶著幾分疲憊,卻難掩振奮:“太後,三關堡的捷報真是大快人心!臣已經核算過,濟州城現有糧草可支撐十萬大軍三個月,兵器甲胄也已清點完畢,足夠裝備援軍。隻是……”他頓了頓,語氣有些遲疑,“各州距離三關堡路途遠近不一,糧草運輸恐有困難,尤其是青州和兗州,需繞過幾條大河,雨季將至,水路運輸風險不小。”
    符琳早已考慮到這一點,她指著地圖上的一條紅線:“我已讓人探查過,從濟州城到三關堡,有一條廢棄的古棧道,稍加修繕便可通行,可作為糧草運輸的備用通道。另外,讓秦鋒在三關堡附近征集民夫,協助修建臨時糧倉,援軍抵達後,糧草可直接存入堡內,避免長途運輸的損耗。”
    她的安排細致周全,蘇文清心中的顧慮頓時消散不少:“太後思慮周全,臣這就去安排,保證糧草供應萬無一失。”
    “還有一件事。”符琳道,“俘虜的八百遼兵,不能簡單關押。挑選其中願意歸降的,編入後勤部隊,負責糧草運輸和城池修繕;頑固不化者,可暫押至濟州城大牢,日後或許有用。另外,三關堡的城牆需盡快加固,秦鋒那裏,你要多派些工匠過去。”
    “臣明白。”蘇文清一一記下,躬身退了出去。
    書房內重新恢複了安靜,符琳再次看向地圖,目光變得悠遠。她知道,集結五州援軍隻是第一步,接下來的進攻策略,才是關鍵。雲安城和定邊城互為犄角,遼軍駐守的兵力不在少數,硬拚必然會造成巨大傷亡,必須尋找到突破口。
    正在這時,門外傳來輕輕的腳步聲,許知遠端著一碗湯藥走了進來:“太後,該喝藥了。您這幾日日夜操勞,可不能累壞了身子。”
    符琳接過湯藥,溫熱的觸感從指尖傳來,暖意順著喉嚨蔓延至全身。她輕聲問道:“許先生,你覺得,拿下雲安城和定邊城,該從何處下手?”
    許知遠走到地圖前,指著雲安城的位置:“雲安城背靠青山,城中水源依賴城外的一條溪流,若能切斷水源,城中遼軍必亂。而定邊城臨近平原,適合騎兵作戰,可派一支精銳騎兵繞至城後,截斷其退路,再與正麵大軍夾擊,勝算更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符琳點點頭,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我也是這麽考慮的。等五州援軍到齊,可兵分兩路,一路由秦鋒率領,主攻雲安城,重點切斷水源,再伺機攻城;另一路由沈硯率領,攻打定邊城,利用騎兵優勢,打一場圍殲戰。”
    “此計甚妙。”許知遠讚道,“隻是,遼軍若得知我軍動向,或許會派兵增援,需提前做好防範。”
    “這一點我已經想到了。”符琳道,“可令斥候密切監視遼境的動靜,一旦發現遼軍增援,便派小股部隊沿途騷擾,拖延其行軍速度。另外,可散布謠言,稱我軍將直取遼軍重鎮耶律城,吸引遼軍主力的注意力,為攻打雲安、定邊兩城創造條件。”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透過窗欞,將書房染成一片溫暖的色調。符琳放下手中的筆,看著桌上擬定好的進攻策略,心中充滿了信心。三關堡的勝利,已經點燃了後周反擊的火種,而五州援軍的集結,將讓這火種燃燒成燎原之勢。
    與此同時,三關堡內,秦鋒正親自監督士兵們加固城牆。沈硯帶著一隊士兵,在堡外的山林中勘察地形,尋找適合埋伏的地點。士兵們的臉上都帶著勝利後的喜悅,幹活格外賣力,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們知道,更大的戰鬥還在後麵,而他們,必將續寫勝利的篇章。
    遠在青州的牧守收到詔書後,當即召集將領,點齊兩萬精銳,連夜籌備糧草器械,第二日便拔營啟程。徐州、兗州等州也紛紛響應,一支支大軍向著三關堡的方向匯聚而來。
    官道之上,旌旗招展,馬蹄聲震天動地。後周的士兵們身著統一的甲胄,手持鋒利的兵器,眼神中充滿了鬥誌。他們知道,這一次,他們不再是退守的一方,他們要主動出擊,要將侵略者趕出自己的家園,要讓後周的旗幟,重新在每一寸失地上升起。
    濟州城的鍾聲再次響起,悠遠而嘹亮,傳遍了城池的每一個角落,也傳遍了遼闊的後周大地。這鍾聲,是集結的號角,是反擊的誓言,更是一個王朝即將崛起的宣告。
    符琳站在書房的窗前,望著遠方天際的晚霞,嘴角露出一抹堅定的笑容。她知道,前路必然充滿荊棘,但隻要上下一心,眾誌成城,後周必將迎來屬於自己的曙光。而這場從三關堡開始的反擊之戰,終將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