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柴宗訓:娘,不能北上叫停。撤回來!

字數:5655   加入書籤

A+A-


    第三百六十八章 柴宗訓:娘,不能北上!叫停,撤回來!
    洛陽宮城的紫宸殿內,檀香繚繞卻驅不散滿殿的凝重。剛送走林阿夏的柴宗訓,身著明黃常服,來回踱步於金磚鋪就的地麵上,稚嫩的臉龐擰成一團,方才在大殿上的沉穩威嚴早已消失無蹤。符太後端坐在西側的鳳椅上,手中摩挲著一枚白玉佩,目光平靜地看著兒子焦躁的身影。
    “娘!”柴宗訓猛地停下腳步,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急切,“不行,絕對不能讓林姐姐她們北上!快,傳旨讓她們停下來,撤回來!”
    符太後抬眸,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訝異:“皇兒,方才在大殿上,你已經親口下旨,命林將軍率軍馳援雁門關,怎麽轉眼就反悔了?”
    “方才是朕考慮不周!”柴宗訓快步走到太後麵前,雙手按在案幾上,呼吸略顯急促,“兒臣方才翻閱了兵部奏報,契丹此次入侵的騎兵足有三萬,皆是精銳之師,且常年在邊境劫掠,戰法凶悍。而林姐姐的女輔營剛經曆吳越之戰,傷亡過半,將士們尚未休整妥當;那一萬禁軍雖裝備精良,卻與女輔營素無配合,倉促組隊前往,恐怕……恐怕也隻是徒增傷亡!”
    他頓了頓,眼神中滿是擔憂:“娘,我們後周雖日漸強盛,但與契丹硬拚,眼下頂多是個平手。可這平手的代價,是我們最精銳的女輔營和一萬禁軍啊!萬一有個閃失,不僅西北邊境守不住,東南的南唐和吳越也可能趁機作亂,到時候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
    符太後聞言,沉默片刻,指尖的白玉佩停了下來。她自然明白兒子的顧慮,身為太後,她比誰都清楚這支軍隊的重要性。女輔營是後周唯一的女子精銳,林阿夏更是不可多得的將才,若是折損在西北,再想培養出這樣一支軍隊,難如登天。可君無戲言,聖旨已下,豈能輕易更改?
    “皇兒,”符太後的聲音依舊沉穩,“你說的這些,哀家並非沒有考慮。可聖旨已發,林將軍想必已經率軍啟程。此時突然傳旨撤回,不僅會動搖軍心,還會讓天下人覺得我後周君臣猶豫不決,有損國威。更何況,雁門關的守軍已經數次告急,若沒有援軍,一旦雁門關失守,契丹鐵騎便可長驅直入,到時候洛陽都可能受到威脅。”
    “國威固然重要,可將士們的性命和後周的根基更重要!”柴宗訓急聲道,“娘,我們可以另想辦法抵禦契丹。比如從周邊各州抽調兵力,再聯合邊境的藩鎮勢力,暫時穩住雁門關的局勢。至於國威,隻要我們日後能打敗契丹,自然能將今日的非議盡數洗刷!可林姐姐她們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去哪裏再找這樣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
    他越說越激動,眼中泛起紅絲:“兒臣還記得,宣州保衛戰之後,林姐姐帶回來的那些傷員,有的斷了胳膊,有的瞎了眼睛,可她們依舊笑著說要保衛後周。她們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用來填補戰場的棋子!朕不能眼睜睜看著她們去送死!”
    符太後看著兒子激動的模樣,心中微微一軟。她知道,柴宗訓雖然年輕,卻有著一顆仁善之心,這是帝王難得的品質。可身處亂世,仁善往往需要與謀略相結合,否則隻會釀成更大的災禍。
    “皇兒,冷靜些。”符太後放緩了語氣,“哀家明白你的心意,也心疼那些將士。但你要知道,身為帝王,每一個決策都關乎天下安危,不能僅憑一時的情緒。林將軍素有謀略,女輔營也並非不堪一擊。她們此次前往西北,未必就是死路一條。或許,她們能創造奇跡,擊退契丹也未可知。”
    “可萬一呢?”柴宗訓追問,“娘,我們不能賭!林姐姐她們已經為後周付出了太多,我們不能再讓她們承擔這樣的風險。現在傳旨還來得及,隻要使者快馬加鞭,一定能在她們抵達雁門關之前追上!”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內侍監總管李公公急匆匆地走進來,躬身道:“啟稟陛下,太後,兵部急報!西北邊境傳來消息,契丹軍隊已經開始猛攻雁門關,守將請求援軍務必在十日內趕到,否則雁門關恐難堅守!”
    柴宗訓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猛地看向符太後:“娘,你看!契丹攻勢如此猛烈,林姐姐她們就算按時趕到,也未必能守住雁門關。我們必須立刻傳旨,讓她們撤回來!”
    符太後眉頭緊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邊是雁門關的危急局勢,一邊是兒子的苦苦哀求,還有那些將士的性命。她沉吟良久,終於緩緩開口:“罷了,就依你所言。傳旨!”
    柴宗訓聞言,臉上立刻露出喜色:“娘,你同意了?”
    “但並非簡單撤回。”符太後補充道,“傳旨給林阿夏,命她率軍在中途的汾州駐紮,不得再向雁門關前進。同時,令汾州守將全力配合林將軍,做好防禦部署。另外,急調河中府、晉州的兵力馳援雁門關,再派使者前往契丹大營,假意議和,拖延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站起身,目光堅定:“這樣一來,既避免了女輔營和禁軍陷入絕境,又能暫時穩住西北的局勢。待我們整合好兵力,再與契丹決一死戰不遲。”
    “多謝娘!”柴宗訓連忙道謝,心中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了地。
    “即刻擬旨,選派最快的驛卒,務必在三日內追上林將軍的隊伍!”符太後對李公公吩咐道。
    “老奴遵旨!”李公公不敢耽擱,立刻轉身退了出去。
    紫宸殿內,柴宗訓看著窗外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禱:“林姐姐,一定要平安接到聖旨,千萬不要出事。”
    而此時,林阿夏正率領著大軍行進在前往西北的官道上。隊伍綿延數裏,旗幟飄揚,馬蹄聲震耳欲聾。女輔營的將士們雖然依舊帶著征戰的疲憊,但臉上都帶著堅定的神色,眼中閃爍著對勝利的渴望。
    蘇凝霜策馬來到林阿夏身邊,看著前方崎嶇的山路,皺眉道:“將軍,前麵就是呂梁山了,山路狹窄,不利於大軍行進,我們要不要放慢速度,小心防備?”
    林阿夏點了點頭,目光掃過隊伍中的將士:“嗯,傳令下去,全軍放慢速度,派先鋒部隊提前探查路況,謹防契丹的探子或山匪偷襲。另外,讓醫官多關注一下傷員的情況,山路顛簸,別讓她們的傷口惡化。”
    “是,將軍!”蘇凝霜抱拳應道,立刻轉身去傳達命令。
    林阿夏勒住馬韁,回望了一眼南方的方向,心中不禁想起了宣州的姐妹們。夏晚晴和柳如眉此刻應該正在加緊訓練新兵,整頓城防吧。等這次擊退了契丹,一定要好好回去和她們聚一聚。
    她正思緒萬千,身後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名驛卒打扮的人騎著快馬,一路疾馳而來,口中高聲喊道:“聖旨到!林將軍接旨!”
    林阿夏心中一動,連忙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她翻身下馬,整理好盔甲,率領眾將領跪在道旁,等待宣旨。
    驛卒來到近前,翻身下馬,展開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聞契丹勢大,雁門關戰事吃緊,但念及女輔營久戰疲憊,與禁軍尚未磨合,恐難勝任急戰。特命林阿夏即刻率軍轉駐汾州,整訓軍隊,等候後續調遣。不得擅自前往雁門關,違令者軍法處置!欽此!”
    林阿夏和眾將領聞言,皆是一愣。怎麽好端端的,突然讓他們駐紮汾州?
    “將軍,這……”蘇凝霜忍不住開口,眼中滿是疑惑。
    林阿夏站起身,接過聖旨,心中也是百思不解。她明明在洛陽時,陛下和太後都對擊退契丹充滿信心,怎麽才啟程幾日,就突然改變了主意?
    “敢問公公,這聖旨是陛下的意思,還是太後的意思?”林阿夏看向驛卒,輕聲問道。
    驛卒拱了拱手,道:“回將軍,這聖旨是陛下和太後共同商議後定下的。聽說陛下十分擔心將軍和將士們的安危,怕與契丹硬拚會損失慘重,所以才臨時改變了旨意。”
    林阿夏聞言,心中頓時明白了。想來是陛下擔心她們的安危,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雖然她對不能即刻馳援雁門關感到有些遺憾,但也理解陛下和太後的顧慮。
    “臣遵旨!”林阿夏收起聖旨,對驛卒說道,“勞煩公公跑一趟,還請回去轉告陛下和太後,臣定會遵旨駐紮汾州,整訓軍隊,隨時等候中樞調遣。”
    “將軍客氣了,雜家這就回去複命。”驛卒說完,翻身上馬,又疾馳而去。
    林阿夏轉過身,看著麵前的眾將領和將士們,高聲道:“將士們,中樞有旨,命我們轉駐汾州,整訓軍隊,等候後續調遣。雖然不能即刻前往雁門關,但我們的使命並未改變。在汾州,我們要抓緊時間休整訓練,提升戰鬥力,一旦中樞有令,我們便立刻奔赴戰場,擊退契丹!”
    將士們聞言,雖然有些意外,但還是齊聲應道:“遵將軍令!”
    林阿夏點了點頭,對身旁的將領們說道:“傳我命令,全軍調轉方向,向汾州進發。沿途務必保持警惕,嚴格遵守軍紀,不得騷擾百姓。另外,立刻派人前往汾州,與當地守將取得聯係,讓他們提前準備好營地和糧草。”
    “是,將軍!”眾將領齊聲領命。
    隊伍很快調轉方向,朝著汾州的方向前進。林阿夏騎在馬上,看著身旁的將士們,心中暗下決心:就算駐紮在汾州,也不能有絲毫鬆懈。一定要抓緊時間訓練,讓這支軍隊變得更加強大,等到再次出征的那一天,定要讓契丹人聞風喪膽。
    而此時的洛陽,柴宗訓得知驛卒已經順利出發,心中稍安。但他知道,這隻是權宜之計,契丹的威脅依舊存在,後周的危機還未解除。他必須盡快成長起來,成為一名能夠獨當一麵的帝王,守護好這片江山和天下的百姓。
    符太後看著兒子若有所思的模樣,輕輕歎了口氣。她知道,這條路注定充滿荊棘,但她會一直陪伴在兒子身邊,輔佐他坐穩這江山。
    西北的風,越來越烈,仿佛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而林阿夏和她的女輔營,在汾州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整訓生活。她們不知道,這場暫時的休整,將會為她們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但她們心中都清楚,無論未來如何,隻要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汾州城外的軍營中,每日都能聽到將士們訓練的呐喊聲。林阿夏親自督導訓練,從基礎的體能訓練到複雜的戰術配合,每一個環節都嚴格要求。她知道,隻有平時多流一滴汗,戰時才能少流一滴血。
    蘇凝霜看著將士們日益精進的武藝,心中十分欣慰:“將軍,照這樣的進度,不出三個月,我們的戰鬥力定能提升一個檔次。到時候再麵對契丹,我們就更有把握了。”
    林阿夏點了點頭,目光望向西北的方向:“希望這一天能早日到來。雁門關的守軍還在苦苦支撐,我們不能讓他們等太久。”
    她的心中,始終牽掛著西北邊境的百姓和守軍。她堅信,總有一天,她會率領女輔營的姐妹們,踏上雁門關的戰場,將契丹鐵騎趕出後周的疆土,守護好這片土地的安寧。
    而這一切,都隻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契丹的野心並未收斂,南唐和吳越也在暗中觀察著局勢。後周的江山,依舊麵臨著重重危機。林阿夏和她的女輔營,即將迎來一場更為嚴峻的考驗。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