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兵臨城下之兵不血刃收回郭崇兵權四)

字數:5737   加入書籤

A+A-


    郭崇帶著殘兵逃至許州城外時,已是暮色四合。城門口的守軍見是他歸來,忙不迭地打開城門,可城門剛開一道縫隙,就見郭崇身後的塵土裏,追來一隊輕騎——高懷德率領的禁軍先鋒,竟已銜尾追至。
    “將軍快走!末將替您斷後!”孫虎拔出佩刀,帶著身邊僅剩的百餘名親兵擋在城門前。郭崇卻沒動,他勒住馬,望著越來越近的禁軍旗幟,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佩刀。這一路逃亡,三萬大軍隻剩不到五千,濟州的符琳已降,宋州、陳州的援兵正往許州趕來,他早已是窮途末路。
    “不必了。”郭崇突然開口,聲音裏滿是疲憊。他翻身下馬,解下腰間的帥印,徑直走向城門口的守軍將領,“把印信交給許州知州,就說我郭崇……願降。”
    孫虎愣在原地,不敢置信地看著他:“將軍!咱們還有五千弟兄,許州城高池深,再守些時日,說不定還有轉機!”
    “轉機?”郭崇苦笑一聲,抬頭望向許州城頭的夕陽,“洛陽城破不了,援兵趕不盡,我再負隅頑抗,不過是讓更多弟兄白白送命。”他頓了頓,又道,“你也降了吧,朝廷若要追責,我一力承擔。”
    孫虎攥著刀的手微微顫抖,最終還是扔了刀,跪倒在地。城門口的守軍見狀,也紛紛放下了武器。高懷德率領的輕騎趕到時,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幕:郭崇手持帥印,站在城門下,身後的殘兵盡數棄械,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滿是落魄。
    “郭將軍倒是識時務。”高懷德翻身下馬,走到郭崇麵前,目光落在他手中的帥印上,“不過,這印信,你得親自交給太後。”
    三日後,許州城外的校場上,旌旗獵獵。符祥瑞帶著柴宗訓,在範質、趙玄、林薇等人的陪同下,親赴許州受降。郭崇穿著一身素色衣衫,雙手捧著帥印,跪在校場中央,身後是五千餘名叛軍士兵,皆低著頭,神色忐忑。
    柴宗訓躲在符祥瑞身後,偷偷探出頭,看著跪在地上的郭崇。他還記得,去年宮宴時,郭崇還曾笑著給他遞過一顆蜜餞,那時的他,還是父皇身邊的得力大將,怎麽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符祥瑞走到郭崇麵前,並未讓他起身,隻是輕聲問道:“郭崇,你可知罪?”
    “末將知罪。”郭崇的聲音很低,“叛亂之罪,當誅九族。但求太後開恩,放過末將麾下的弟兄,他們多是被末將脅迫,並非真心反賊。”
    “你麾下的弟兄,若願歸降,朝廷既往不咎,仍可編入禁軍,駐守許州。”符祥瑞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但你郭崇,身為後周大將,受世宗皇帝恩寵,卻起兵叛亂,動搖國本,該當何罪?”
    郭崇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希冀,又迅速黯淡下去:“末將……任憑太後處置。”
    就在這時,校場入口突然傳來一陣騷動。眾人回頭望去,隻見一隊老兵拄著拐杖,互相攙扶著走來,為首的老者,竟是前禁軍副統領周能——他曾是郭崇的老上司,兩年前因腿傷退役,一直居住在許州。
    “太後!老臣有話要說!”周能走到符祥瑞麵前,躬身行禮,目光卻看向郭崇,“郭崇雖犯了叛亂之罪,但他並非無德之輩。當年北境告急,他帶三千弟兄守了三個月,糧盡時煮馬肉充饑,也沒讓契丹人踏過邊境一步;去年淮南澇災,他還自掏腰包,賑濟了三個縣的百姓。”
    周能頓了頓,又道:“此次叛亂,老臣聽說,是因為郭崇誤信了李筠的挑撥,以為太後要削奪諸將兵權,才一時糊塗犯了錯。如今他已幡然悔悟,願以死謝罪,還請太後念在他往日有功,饒他一命!”
    身後的老兵們也紛紛附和:“請太後開恩!”“郭將軍是個好人啊!”
    符祥瑞沉默了片刻,目光掃過校場上的叛軍士兵,又看向郭崇。她知道,周能說的是實情——郭崇並非天生反骨,隻是性格剛直,容易被人煽動。若此時殺了他,雖能彰顯國法,卻可能寒了軍中老將的心;可若饒了他,又恐無法服眾。
    “郭崇,”符祥瑞再次開口,聲音裏多了幾分考量,“你願以何為證,證明你真心悔過?”
    郭崇猛地叩首,額頭磕在地上,滲出血跡:“末將願卸去所有兵權,從此歸隱田園,永不踏入朝堂半步!若有二心,天誅地滅!”
    “不必歸隱。”符祥瑞搖了搖頭,目光落在他身後的五千叛軍身上,“許州的防務,正需一位熟悉軍情的將領主持。你既熟悉許州地形,又了解軍中事務,便暫任許州團練使,統領你麾下歸降的弟兄,駐守許州。”
    郭崇愣住了,抬起頭,不敢置信地看著符祥瑞:“太後……您不殺我?”
    “殺了你,易如反掌。”符祥瑞道,“但朝廷用人,向來賞罰分明。你往日有功,今日有過,功過相抵,暫任團練使,戴罪立功。若日後許州防務出了差錯,或你再有二心,屆時再論罪不遲。”
    郭崇連忙再次叩首,聲音裏滿是感激:“末將謝太後恩典!日後定當盡心竭力,守護許州,絕不負太後信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身後的叛軍士兵們聽到這話,也紛紛鬆了口氣,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淚光。他們原本以為,歸降後難免會被追責,卻沒想到朝廷竟如此寬宏大量,不僅不究既往,還讓他們繼續留在軍中。
    符祥瑞看著眼前的場景,微微點頭。她知道,這樣的處置,看似冒險,卻能最大程度地穩定軍心——郭崇在軍中頗有威望,讓他駐守許州,既能安撫歸降的叛軍,又能利用他的能力防備邊境的契丹人,可謂一舉兩得。
    “林統領,”符祥瑞轉頭看向林薇,“你帶女輔營的兩百名女兵,留在許州,協助郭團練使整頓防務。若有任何異動,立刻稟報。”
    林薇躬身應道:“末將領命!”
    一旁的高懷德有些不解,低聲對符祥瑞道:“太後,郭崇剛歸降,讓他統領五千兵馬,又派林統領協助,會不會……”
    “放心。”符祥瑞打斷他,“林薇心思縝密,女輔營的女兵個個精銳,有她們在,郭崇翻不起什麽浪。再說,人心都是肉長的,朝廷給了他機會,他若還不知悔改,那便是自尋死路。”
    高懷德點了點頭,不再多言。他知道,符祥瑞看似溫和,卻有著遠超常人的膽識和謀略,這次處置郭崇,定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當日午後,符祥瑞一行人返回洛陽。柴宗訓坐在馬車上,靠在符祥瑞身邊,好奇地問:“娘,你為什麽不殺郭將軍呀?他之前不是要攻打洛陽嗎?”
    符祥瑞摸了摸兒子的頭,輕聲道:“殺了他,固然能解氣,卻會讓更多人害怕朝廷。咱們現在需要的,是人心,是大家齊心協力,守護後周的江山。郭將軍有能力,也有悔過之心,給他一個機會,讓他為朝廷效力,比殺了他更有用。”
    柴宗訓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道:“那娘是不是也希望,所有的壞人都能變好呀?”
    符祥瑞笑了笑,望向車窗外。洛陽城的輪廓漸漸清晰,街道上的百姓們看到他們的馬車,紛紛駐足行禮,臉上滿是敬畏和感激。她知道,經過這場戰亂,洛陽的軍民更加團結,後周的江山,也更加穩固了。
    “是啊,”符祥瑞輕聲道,“娘希望,天下沒有壞人,大家都能安居樂業,咱們的後周,能永遠太平。”
    回到洛陽後,符祥瑞立刻下令,減免洛陽、許州兩地半年的賦稅,安撫戰亂後的百姓。同時,她又讓範質起草文書,通告全國,說明郭崇叛亂的緣由和朝廷的處置結果,以安民心。
    幾日後,濟州的符琳也回到了洛陽。她一進皇宮,就跪在符祥瑞麵前,愧疚地說:“太後,臣妹未能及時察覺郭崇的陰謀,差點誤了大事,還請太後降罪。”
    符祥瑞扶起她,笑著說:“你能及時牽製許州的叛軍,為洛陽爭取了時間,已經立了大功,何罪之有?再說,你我姐妹,不必如此見外。”
    符琳心中一暖,又道:“太後,如今郭崇已降,許州防務也已安排妥當,可契丹人在北境蠢蠢欲動,咱們是不是該加強北境的防務了?”
    “你說得對。”符祥瑞點了點頭,走到書架前,取出一份北境的兵力分布圖,“我已經讓高懷德挑選兩千禁軍精銳,前往北境,協助駐守。同時,我還打算派你去濟州,整頓濟州的軍務,防備契丹人從東邊入侵。”
    符琳躬身應道:“臣妹遵旨!定不辱使命!”
    就在符祥瑞有條不紊地安排各地防務時,禦書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小太監進來稟報:“太後,戶部的王溥大人求見,說有要事稟報。”
    符祥瑞讓符琳先退下,隨後傳王溥進殿。王溥手裏捧著一本賬冊,臉上滿是喜色:“太後,好消息!經過這幾日的統計,洛陽、許州兩地的糧庫,加上百姓捐獻的糧食,足夠支撐大軍半年的用度了!而且,不少商人聽說朝廷平定了叛亂,都願意捐錢捐物,支援軍需!”
    符祥瑞接過賬冊,翻看了幾頁,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有了糧食和物資,咱們就不用再擔心軍需問題了。王大人,你做得很好,回頭我會讓範相擬旨,表彰你的功績。”
    王溥連忙躬身道謝:“太後謬讚!這都是臣分內之事。對了,太後,還有一件事——李穀大人在許州巡查時,發現不少流民,他已經將流民安置在許州城外的荒地上,還分給他們種子和農具,讓他們開墾荒地。”
    “李穀做得很周到。”符祥瑞點了點頭,“流民安置是大事,你讓李穀多費心,務必讓他們有飯吃,有地方住。咱們不僅要守住江山,還要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這樣才能長久。”
    王溥應道:“臣明白!臣這就去轉告李穀大人。”
    王溥退下後,禦書房裏又恢複了安靜。符祥瑞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的庭院。庭院裏的牡丹開得正豔,陽光灑在花瓣上,泛著淡淡的金光。她想起了世宗皇帝,想起了他臨終前囑托她守護好後周的江山,守護好柴宗訓。如今,她做到了——平定了叛亂,穩定了民心,安排好了各地的防務,後周的江山,正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娘!”柴宗訓拿著一幅畫,蹦蹦跳跳地跑進禦書房,“你看,我畫的洛陽城!有城牆,有士兵,還有好多百姓!”
    符祥瑞接過畫,仔細看了起來。畫上的洛陽城,雖然線條稚嫩,卻充滿了生機——城牆上的士兵昂首挺胸,街道上的百姓笑容滿麵,城門口還畫著一隊騎兵,旗幟上寫著“禁軍”二字。
    “畫得真好。”符祥瑞笑著說,“咱們的洛陽城,就是這樣,熱鬧又安穩。”
    柴宗訓抬起頭,看著符祥瑞:“娘,等我長大了,也要像娘一樣,守護洛陽城,守護後周的江山!”
    符祥瑞心中一暖,伸手將兒子攬入懷中,輕聲道:“好,娘等著那一天。到時候,娘就把這江山交給你,讓你做一個好皇帝,讓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
    夕陽透過窗戶,灑進禦書房,將母子二人的身影映在牆上。窗外的風吹過,帶來陣陣花香,整個皇宮,都沉浸在一片安寧祥和的氛圍中。符祥瑞知道,這場平定郭崇叛亂的戰爭,雖然已經結束,但守護後周江山的路,還很長。不過她相信,隻要君臣一心,軍民同心,隻要柴宗訓能健康成長,後周的未來,一定會像這庭院裏的牡丹一樣,繁榮昌盛,永不凋零。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