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改革

字數:4482   加入書籤

A+A-


    本莊煩算是皇道派的代表鬼子了,此派係主張通過激進的清君側建立以鬼子天蝗為中心的軍事獨裁。
    這個激進的清君側通常就是以‘下克上’這樣的方式表達出來的。
    而崗村寧死算是統製派的代表鬼子,此派係是主張戰爭要在軍部的主導下,注重秩序和計劃。
    所以,能讓崗村寧死過來,也充分說明了鬼子本土對於本莊煩這次失利的不滿。
    不過,發完火之後,本莊煩還是接受了現實。
    不接受也沒有辦法,它的能量還沒有大到遠在華夏能調動鬼子本土的部隊來支援。
    而且鬼子本土也給本莊煩提醒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應當固守待援,等本土支援到了再進行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而鬼子之所以能這麽大張旗鼓的往華夏派遣軍事力量。
    其最大原因就是東北境內的抵抗力量是肉眼可見的薄弱。
    華夏國內對鬼子的行為隻是單純的抗議和請求國聯介入調解。
    根本就沒有對東北的抵抗隊伍進行有效的支援。
    哪怕老家就是東北的張小六,在之後都沒有多放一個屁。
    這更是助長了鬼子的囂張氣焰,此時的鬼子已經把東北當做是它們的囊中之物了。
    (簡單說一下鬼子那邊的反應和情況哈。)
    …
    所以,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東北並沒有什麽戰事發生。
    鬼子這邊等待著本土的支援過來。
    而在奉天的衛山河此時也沒有收複長春的能力。
    兵力其實放在其次的,按照現在鬼子在東北的兵力來說,人數上衛山河是占據優勢的。
    可是,他們沒有能用重武器的人啊,張火藥的那邊臨時組成的兩個炮營。
    其中一個還被分配在了連山關,防止朝鮮的鬼子過來。
    剩下的一個,水平都不咋地。
    讓他們打野戰還能行,要是去攻城,一不小心幹城內那死的還是華夏人。
    而沒有重炮的情況下,他這萬把人去貿然打長春,跟送死差不多。
    就像鬼子第二次夜襲奉天一樣,他們的結果不會比鬼子好。
    況且,想要掌控鐵嶺和撫順以做屏障尚且難關重重,在多個吉地,那是自尋死路。
    所以,衛山河這邊隻能暫時放棄長春,先安排了兵力去拿下鐵嶺和撫順。
    先把自己的基本盤保住再說別的。
    而鐵嶺和撫順兩個地方的東北軍勢力早就被鬼子來回過了幾次嚇跑了。
    張峰和孫秋白兩個人過去倒也順利。
    衛山河給了他們一個團的編製和武器裝備,讓他們抓緊在當地開始擴軍和訓練。
    現在一切都還進行的不錯,二人也是不負所托,牢牢地掌控住了這兩個城市。
    並且還在衛山河的安排下,修建半永備性工事。
    鐵嶺那邊主要是掌控遼河渡口,撫順是以坑洞工事設置防線和掌控周圍礦產資源。
    與此同時,衛山河還把劉誌明派遣到了營口,同樣給了對方一個團的編製和裝備。
    營口,對於現在的奉天來說似乎是可有可無。
    但是對於以後來講,營口的重要性是巨大的。
    首先可以防禦鬼子從營口登陸,其次,營口可以作為以後衛山河的海上補給線。
    他是老美那邊的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畢業的,他有路子的。
    至於錦州,還是得先放放。
    為了保障營口的安全,衛山河把還在海城搞兵站的原619團營長劉安民運用了起來。
    讓其在大石橋設置一個前哨站,與海城、營口形成三足之勢。
    至於周武的連山關地區,這邊衛山河給周武的支持更大。
    除了常規編製的團之外,還給他留下了一個炮營。
    這目前就是衛山河從奉天延伸出去的爪牙,也是衛山河給奉天城豎立的一道道屏障。
    至於錦州地區,目前來說距離還是有點遠,戰線拉的太長了點,麾下人手也不夠。
    拿下了也沒用,暫時就不用著急了。
    外圍如此,內部呢?
    首先,衛山河徹底的豎立起了自己的旗幟。
    這說明,他對小六子來參與抗戰已經徹底的失去了期望。
    給自己的部隊取名,東北抗戰衛國軍,簡稱衛國軍。
    在戰事結束的第一天,衛山河首先安排各個報社對鬼子入侵以及連山關和海城的戰役進行宣傳。
    這是必然要做的事情,第一,說明鬼子的狼子野心。
    讓寄希望於國聯調解的名流看清現實。
    對的,就是名流,而不是當權者或者小六子,這些人已經昏了。
    名流指的是有錢有名的這些人,讓這些人看清現實,讓其做出選擇。
    東北危機了,要不滾蛋,要不就全力支持衛國軍,保家衛國。
    第二,還是為部隊和他自己做宣傳。
    之前就說過,立旗,起勢,你得有名,部隊也得有名。
    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
    不管是獲得支持還是征兵,難度都會大大降低。
    衛山河想要快速征兵,更想獲得一些特殊群體的支持。
    比如知識分子,搞科研的,教育的,醫療的等等,都是他需要的人才。
    麻雀雖小還得要五髒俱全呢。
    這些都是要發展,成勢的必須條件,不過得慢慢來。
    再然後就是對奉天兵工廠的改革。
    通過幾次的戰爭下來,不管是手底下人反饋的還是衛山河自己看到的。
    都存在一個問題。
    那就是武器的型號太雜了,就和奉天機場的飛機一樣,啥樣式的都有,啥型號的都有。
    這種吧,算是讓你有了多種選擇,但是不統一啊他。
    尤其是在戰時,戰士拿一個型號的槍時間久了,用的熟練用的好。
    可是他的槍打壞了,需要補充的時候,或者撿起戰友的槍要用的時候。
    會極大的削弱戰鬥能力。
    尤其是在輕重機槍方麵,問題更加的明顯。
    所以,衛山河直接把輕重機槍統一了。
    以後仿製,輕機槍隻生產捷克式,重機槍生產勃朗寧M1917水冷式重機槍。
    捷克式是因為好的性能得到了衛山河的認可,也或許是看電視看的。
    勃朗寧是因為其持續的輸出能力讓衛山河非常的喜歡。
    步槍就是現在用的遼十三式步槍。
    這樣下來子彈也完全統一了口徑,全部是7.92㎜的,補給更加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