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棠途赴險:晚棠為兄破危局五

字數:1852   加入書籤

A+A-


    婚約昭告那日,京城滿街飄著棠花箋,可沈硯手中的“後手名單”始終壓在箱底——那被墨汁掩蓋的“蕭”字,經雲州舊部辨認,竟指向二十年前銷聲匿跡的蕭策將軍。傳聞他當年叛逃敵國,卻無人知曉他原是雲州十八忠良之一,更是謝珩父親的結義兄弟。
    喜訊未過三日,邊境八百裏加急傳至:北狄突然舉兵犯境,連破三城,而北狄軍中竟有一位身著銀甲的副將,所用槍法與蕭策如出一轍。更詭異的是,朝堂上以丞相為首的蕭氏黨羽突然發難,稱“沈謝聯姻恐引舊案風波,動搖國本”,力諫皇上收回賜婚聖旨。
    “這是連環計。”沈硯將軍報拍在案上,“北狄來勢洶洶,蕭氏黨羽在朝中呼應,分明是想逼我們分心,再借機除掉我們這些知情人。”話音剛落,宮中傳來旨意,命沈硯即刻領兵馳援邊境,謝珩則留京協查“蕭氏餘黨”,實則被變相軟禁。
    晚棠望著被侍衛“護送”出宮的謝珩,心頭一緊——他們這是要將三人拆分,逐個擊破。深夜,她喬裝成侍衛潛入謝府,卻見他正對著一幅舊地圖出神,地圖上北狄境內的“黑風寨”被圈了紅圈。“我師父曾說,蕭策當年並未叛逃,而是被北狄擄走,黑風寨是他暗中聯絡舊部的據點。”謝珩握緊她的手,“邊境告急是假,救蕭叔父才是真,可我被監視,唯有你能去。”
    次日,晚棠以“探望戍邊將士家眷”為由離京,隨身帶著青玉佩與棠花劍穗。行至邊境荒漠,卻遭北狄遊騎伏擊,危急時刻,一隊黑衣人馬突然殺出,領頭人麵罩下露出半截與玉佩紋路契合的銀飾:“在下蕭衍,奉家父之命來接小主子。”
    蕭衍正是蕭策之子。他將晚棠帶至黑風寨,寨中密室裏,須發皆白的蕭策望著她手中的玉佩,老淚縱橫:“當年我被北狄擄去,被迫假意投誠,實則一直在暗中收集北狄軍情與當年構陷忠良的補充證據。”他取出一封血書,“丞相才是當年真正的幕後推手,太後不過是他的棋子!他怕我歸宋泄密,便勾結北狄,想借戰事滅口。”
    此時,京城傳來急報:謝珩因“私通邊境逆黨”被判入獄,丞相已擬好奏折,欲在沈硯與北狄交戰時,誣陷他“通敵叛國”,徹底鏟除沈家與謝珩勢力。“不能讓他們得逞!”晚棠當機立斷,“蕭叔父,你率舊部偷襲北狄後方,牽製敵軍;蕭衍,隨我回京城救謝珩、阻奸計!”
    日夜兼程趕回京城時,沈硯已在邊境陷入苦戰,丞相正欲說服皇上簽發斬謝珩、削沈硯兵權的聖旨。晚棠來不及休整,直奔皇宮外擊鼓鳴冤,手中高舉蕭策的血書與北狄軍情密函:“丞相勾結北狄、構陷忠良,證據在此!”
    宮門前的對峙驚動了皇上,可丞相卻冷笑:“此乃逆黨偽造之物!沈晚棠身世不明,與叛將之子私通,其言豈能輕信?”就在皇上猶豫之際,謝府舊部突然押著一名黑衣人趕來——竟是丞相派往北狄傳遞密信的親信,人證物證俱在。
    與此同時,邊境傳來捷報:蕭策率黑風寨人馬偷襲北狄糧草大營,沈硯趁勢反擊,大破北狄軍隊,更生擒了北狄主將,從其口中審出丞相多年來私通北狄的真相。
    皇上震怒,即刻下旨拿下丞相及其黨羽,釋放謝珩。天牢外,晚棠撲進謝珩懷中,淚水打濕他的囚服,他緊緊回抱:“我說過,會等你回來。”
    蕭策歸宋那日,雲州十八忠良的靈位前,三枚信物——青玉佩、棠花劍穗、銀飾拚在一起,竟組成了完整的“忠”字。皇上追封十八家忠良,恢複蕭策官職,更下旨重辦當年所有涉案人員,朝堂終歸清明。
    婚禮那日,晚棠身著紅妝,謝珩一身喜服,沈硯站在紅毯盡頭,笑得眼角泛濕。可誰也沒注意,蕭策望著遠方天際,神色微凝——北狄雖退,但其背後似乎還藏著更龐大的勢力,而那勢力的圖騰,竟與多年前先帝遺詔中提及的“西域暗盟”一模一樣。
    喜歡我本是天道親閨女請大家收藏:()我本是天道親閨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