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三生萬物

字數:3699   加入書籤

A+A-


    外界的紛紛擾擾,諸般猜測與暗流湧動,對於蟄伏於龍虎山自然之中的王玄而言。
    宛若清風拂過山岩,未能留下絲毫痕跡。
    他的心境,便如這幾日反複揣摩修持的《靜心神咒》所追求的那般,格外澄澈明淨。
    白日裏,他偶爾會信步走入羅天大醮的會場,如同一個真正的旁觀者,隱在人群之中,觀摩著年輕一代異人們的比試。
    看風莎燕的穿梭空間,看賈正亮的禦物之術,看諸葛青的奇門變幻,也看張楚嵐那份隱忍與算計下。
    而絕大多數時間,尤其是夜晚,他則徹底回歸山林,隨意尋一處僻靜所在,或是古樹枝椏,或是溪邊青石,靜心修煉。
    《靜心神咒》的經文在他心間流淌,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體驗。
    這門神咒並非強行鎮壓雜念,而是如同涓涓細流,自然洗滌心塵,讓人的思慮沉靜,更能貼近自身最本源的狀態。
    他能感覺到,自身那因逆生三重而極度精純磅礴的炁,在這種寧靜狀態下,運轉得更加圓融自如,少了幾分刻意,多了幾分自然。
    每日的“簽到”也依舊在進行,這仿佛已成為一種習慣。隻是或許機緣未至,這幾日所得大多是一些尋常的金錢或基礎的符籙製法。
    對於現在的他而言,確實隻能算是“聊勝於無”。
    但他並無失望,修行之路漫長,豈能事事倚仗外物?自身的悟與行,才是根本。
    這份寧靜的蟄伏,終於在一聲電話鈴響中被打破。來電顯示是夏柳青。
    王玄按下接聽鍵,電話那頭傳來夏柳青那特有的、帶著點市儈又藏著精明的嗓音:
    “嘿嘿,王小子,沒打擾你清修吧?嘿嘿,我跟那鬼佬會合了,路上有點小耽擱,不過明天準能上山!”
    王玄語氣平淡:“無妨。”
    “那成!咱們明晚,就在龍虎山後山找個僻靜地方見一麵?具體地點我再發給你。
    夏柳青絮絮叨叨地說著。
    “是嗎?好的,我就在後山。”
    王玄言簡意賅地回應,隨即掛斷了電話。
    手機屏幕暗下,四周重歸寂靜,唯有風聲蟲鳴。
    “終於來了!”
    王玄輕聲自語,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這幾日的等待,並未白費。巴倫·格裏爾斯,或者說他所掌握的“六庫仙賊”,正是他此行的關鍵目標之一。
    他收起手機,身形依舊穩坐於樹梢,心神卻已沉浸於更深層次的思考。
    無論是即將接觸的“六庫仙賊”,還是已然到手的“靜心神咒”,其最終目的,都指向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逆生三重。
    逆生三重固然強大無比,能化先天一炁,重塑形體,堪稱陸家乃至整個異人界都頂尖的絕技。
    但在王玄如今的境界看來,它終究更偏向於“術”與“技”的範疇。
    正如當初陸家大院比試之後,老天師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逆生三重與金光咒的本質區別。
    金光咒,看似是護身的基礎咒法,實則其修煉過程,無時無刻不在錘煉著修行者的“性”與“命”。
    心性的澄澈與生命本源的壯大,是修持金光咒自然而然的結果,它是真正通往大道的基石,厚積而薄發。
    而逆生三重,則更側重於追求那個“逆煉先天”的驚人“效果”。
    修煉它固然也能提升性命修為,但那更像是為了驅動這門強大技法而必須付出的“代價”或是產生的“副產品”。
    其核心目的並非直接指向性命根基的夯實與超越,性命修為的提高隻是順帶的。
    這種本質上的差異,在王玄逆生三重達到三重之後,感受尤為明顯。
    他擁有撼動絕頂的力量,卻也隱約觸摸到了一層無形的壁壘——那是自身“性命”修為相較於這股力量,稍顯“滯後”所帶來的微妙不諧。
    因此,王玄欲要改變的,正是這一現狀。
    他不僅要擁有強大的“技”,更要讓這“技”反過來極致地滋養和提升自身的“性命”,形成完美的循環,而非單向的消耗。
    他要逆推功法,優化逆生三重,使其從一門頂尖的“技”,真正蛻變為一條直指大道的“途”!
    借鑒百家之長,熔鑄一爐,正是最優解。
    “靜心神咒”可護持心神,滌蕩雜念,令修行之路心魔不侵,根基穩固,彌補逆生三重在“性”功錘煉上的些許不足。
    而“六庫仙賊”,這門能完美竊取、消化天地生機為己用的奇技,其對於“命”的滋養和補充,恐怕達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
    若能解析其奧秘,或許能找到如何讓逆生三重修煉時,不僅不損耗自身根基,反而能極大強化生命本源,真正做到“逆生”的過程即是“強命”的過程!
    至於原著中之所以會有吃人的欲望,王玄覺得很大概率是因為六庫仙賊提升‘命’的同時對於‘性’的提升微乎其微,導致二者產生的不平衡,才會出現那種副作用。
    至於逆生三重的最高境界,王玄的思考則更為超脫。
    他並不執著於去追求一個虛無縹緲的“第四重”。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三”已是一個極數,代表了生生不息,演化萬物的開端。逆生三重,窮極“三”之妙,已然足夠。
    逆天而行,終需知“止”。若妄圖超越“三”,追求那虛無的“四”,或許反而落了下乘,背離了“道法自然”的終極真諦。
    真正的圓滿,並非層數的無限疊加,而是將“三重”之境不斷深化、拓展、完善,窮盡其一切可能,將其錘煉至真正的極致。
    乃至觸摸那“萬物歸一”的道源。這,足夠任何驚才絕豔之輩傾盡一生去探索了。
    而王玄現在要做的,便是這“完善”之功。
    融靜心之咒,窺六庫之秘,以百家精粹,澆灌逆生之樹,令其根須更深地紮入性命大道之土壤,茁壯成長,直至參天。
    夜色漸深,王玄周身的氣息越發幽深靜謐,仿佛與整片森林的呼吸同步。
    他在靜待,等待明晚的到來,等待那場可能為他推開另一扇門的會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