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荊楚烽煙承忠義 背叛魔將破丹心

字數:3163   加入書籤

A+A-


    地標節:覺醒年代
    詩曰:
    荊州古城映江潮,楚韻三國貫古今。
    魔將煽仇侵忠脈,以義明心破叛音。
    車隊駛入荊州古城時,長江如帶環繞,古城牆巍峨厚重,青磚黛瓦間透著滄桑。紀南城遺址的殘垣斷壁、關羽祠的紅牆金瓦、屈原祠的楚辭碑刻相映成趣,空氣中彌漫著江風的清冽與楚地艾草的清香。作為楚韻與三國文脈的核心,這裏的每一塊城磚、每一段城牆、每一篇詩文,都承載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堅韌,與“桃園結義、忠義千秋”的家國情懷。
    荊州古城保護管理處的楚主任早已在賓陽樓前等候,手中捧著一本線裝《荊州府誌》:“近年古城內的三國遺址頻繁出現異象,關羽祠的關公塑像竟會浮現黑色紋路,紀南城的楚簡上,楚辭文字自動重組為挑撥離間的語句;甚至有遊客在古城內莫名產生猜忌,親友反目、同伴失和。古籍記載,古城深處的‘荊楚文脈閣’藏著靈脈核心,聖靈便封印於此。但近日常有邪異能量散播背叛與戾氣,放大人心底的猜忌,破壞忠義傳承,想必是魔將在以背叛之力侵蝕聖靈能量。”
    眾人隨楚主任穿過張居正街,沿途可見楚繡藝人勾勒龍鳳紋樣,三國題材的皮影戲在街邊上演,藝人唱腔鏗鏘,再現關公忠義故事。行至荊楚文脈閣,隻見建築融合楚式高台與三國樓閣風格,門楣上“忠義永續”的匾額泛著暗紅色光澤,門框兩側的石雕上刻著屈原行吟、關公夜讀《春秋》等圖案,纏繞著帶著丹心之氣的符文。
    “文脈閣是荊楚精神的核心,閣內藏有楚簡、三國竹簡與曆代忠義信物。”楚主任指著門框,“入口被‘丹心同心鎖’封印,需以五人之力分別注入‘忠、義、勇、仁、文’五種荊楚核心能量,方能開啟。這五種能量對應楚人的家國忠誠、三國的兄弟義氣、將士的勇武果敢、仁者的悲憫之心與楚韻的文化底蘊,是破解背叛戾氣的關鍵!”
    新星澈啟動檢測儀,屏幕上顯示出強烈的聖靈能量,同時一道帶著陰鷙氣息的暗紅色能量在閣內湧動,檢測儀發出急促警報:“魔將修為已達聖境後期巔峰,擅長操控背叛與猜忌能量,能激化矛盾、瓦解信任,能量波動中帶著‘滅忠’的邪異屬性——以背叛取代忠義,讓人心渙散、眾叛親離!”
    話音剛落,一股詭異的戾氣從文脈閣中擴散開來,眾人瞬間感到心底的猜忌被無限放大:時硯初懷疑夥伴們對地標節的初心,戰滄瀾猜忌戰友會在關鍵時刻退縮,代清禾擔憂靈脈之力被他人覬覦,新星澈警惕芯片技術被竊取,和仲珩則動搖了對文脈傳承的共同信念。“是‘背叛蝕心陣’!能瓦解信任、激化內鬥,讓團隊分崩離析!”和仲珩強運人文能量護住心神,“荊楚文脈的核心是‘丹心報國、忠義相守’,唯有堅守彼此信任,方能破解!”
    時硯初咬緊牙關,回憶起與夥伴們並肩作戰、喚醒聖靈的無數日夜,信任之心驅散猜忌:“我注入‘忠’之力,以家國丹心堅守使命;和仲珩注入‘文’之力,以楚韻文脈凝聚共識;戰滄瀾注入‘義’之力,以兄弟義氣堅守承諾;代清禾注入‘仁’之力,以悲憫之心包容彼此;新星澈注入‘勇’之力,以果敢之姿破除疑慮!”
    五人分站文脈閣大門兩側,運轉體內聖境後期中期能量。時硯初的文脈能量化作紅色丹心,照亮彼此眼眸;和仲珩的人文能量化作青色文韻,吟誦楚辭忠義篇章;戰滄瀾的武道能量化作金色義氣,聯結夥伴心神;代清禾的地脈能量化作綠色仁心,滋養信任之念;新星澈的魂波能量化作藍色勇氣,驅散猜忌陰霾。
    “丹心同心,聖靈覺醒!”五人同時念動荊楚忠義箴言,門框上的符文瞬間綻放金光,與五人能量共鳴,心底的猜忌漸漸消散,信任重新凝聚。文脈閣的木門緩緩向內開啟,一股純淨的荊楚文脈能量撲麵而來,正是第十八位聖靈——“荊楚聖靈”的能量。
    一道身著三國將領服飾、麵容陰鷙的魔將從閣內走出,手中握著一柄染血的斷劍:“爾等竟敢堅守信任!今日便讓荊楚忠義徹底消亡!”魔將斷劍一揮,無數黑色的背叛能量化作利刃,朝著眾人射來;同時,地麵裂開縫隙,無數帶著猜忌氣息的黑色藤蔓鑽出,試圖纏繞眾人、激化矛盾。
    “以忠破叛,以義凝心!”戰滄瀾率先出手,武道能量化作金色護盾,擋住背叛利刃;時硯初運轉文樞之力,文脈能量化作忠義符文,書寫“同心同德”四字,形成防禦屏障;和仲珩展開《荊州府誌》,忠義記載化作金色光芒,淨化背叛能量;代清禾引動地脈能量,化作仁心護盾,隔絕猜忌藤蔓;新星澈啟動芯片,模擬忠義能量頻率,幹擾魔將的背叛操控。
    荊楚聖靈的能量從文脈閣內爆發,一道金色身影從中走出,身著楚式官袍、手持《春秋》竹簡,正是荊楚聖靈。“魔障,休得玷汙荊楚忠義,殘害‘丹心報國、兄弟相守’的傳承!”聖靈將竹簡展開,無數忠義符文融入五人能量,形成一道“丹心破魔陣”,瞬間淨化了部分背叛能量。
    五人會意,立刻將體內能量與荊楚文脈結合。時硯初的“忠”之力化作“報國符”,堅守使命初心;戰滄瀾的“義”之力化作“守信符”,鞏固夥伴信任;代清禾的“仁”之力化作“包容符”,化解內部隔閡;和仲珩的“文”之力化作“凝心符”,凝聚共同信念;新星澈的“勇”之力化作“破疑符”,斬斷猜忌鎖鏈。
    五種符文與聖靈的《春秋》能量交織,形成無堅不摧的攻擊波,朝著魔將轟去。魔將試圖再次揮動斷劍,釋放更強的背叛能量,但“丹心破魔陣”的能量純粹無匹,背叛能量被瞬間淨化,斷劍應聲碎裂。“不——!人心本就自私,背叛才是常態!”魔將發出淒厲的嘶吼,身形漸漸消散,最終化為黑煙徹底消失。
    異化能量被徹底淨化,荊州古城的忠義之氣重歸純粹,關公塑像的黑色紋路消退,楚簡上的楚辭文字恢複原貌,遊客與市民重拾信任、和睦相處。荊楚聖靈化作一道流光,匯入通玄石能量網絡,留下一道金光注入五人體內:“此乃荊楚之力,能助你們堅守丹心,守護忠義傳承。下一位聖靈被困於成都古城,那裏是巴蜀文脈的核心,魔源已派出第十九位魔將駐守!”
    楚主任望著重煥生機的文脈閣,感慨道:“聖靈覺醒,荊楚文脈永續,你們守住了‘丹心報國、忠義千秋’的楚韻三國智慧!”時硯初感受著體內突破至聖境巔峰的能量,眼中滿是堅定:“成都古城藏著巴蜀的悠閑風骨與三國蜀漢的忠勇豪情,我們即刻啟程,繼續喚醒聖靈,向著魔源之心的核心穩步前進!”
    車隊駛離荊州古城時,成都方向的天空中,一道帶著巴蜀煙火氣與慵懶氣息的暗紅色能量正在凝聚,那是第十九位魔將的氣息,透著懈怠與頹靡。五人相視一笑,信心滿滿——聖境巔峰的修為配上十八大聖靈之力,再加上“忠義丹心”的荊楚底蘊,任何魔障都無法阻擋他們守護文脈、天地共生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