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古方理,調和道
字數:4058 加入書籤
甘草推開當歸府正廳的門,手中絹冊邊緣已被指腹摩挲得微卷。他未落座,徑直走到長案前,將《養血秘要》全卷攤開,指尖停在末頁一行小字上:“此方需甘草三錢調和,否則養血變燥血,傷人髒腑。”
熟地跪在案前,雙手撐地,肩頭微顫。他抬眼看向那行字,嘴唇動了動,卻沒出聲。
“你煉的‘速生血藥’,不含甘草。”甘草聲音不高,卻像刀鋒劃過薄紙,“偽附子三分,朱砂末兩分,再加一味不明草灰——這些不是增效,是催毒。你師父本就氣血不穩,此藥入體,溫補之性無製,反成烈火焚陰,脈絡激蕩,中風之症由此而發。”
“可三棱說……這是良方!”熟地猛地抬頭,“他說隻要加快藥效,就能喚醒師尊神誌!”
“若真是良方,為何不敢明麵遞藥?為何藏‘逆’字令?”甘草從袖中取出銅牌,輕輕放在案上,“這令牌與輕粉所用模具同源,刻痕走向一致,連邊角磨損都如出一轍。他們不是救人,是在試藥。你是他們的引子,是你師父的藥引。”
熟地喉頭一哽,臉色驟白。
甘草又取來一隻瓷碟,倒出少許暗紅粉末——正是此前自小藥房搜出的殘樣。“你看這色,油光浮麵,是經火焙炒過的偽附子粉。正品附子需九蒸九曬去毒性,此物未經炮製,藥性暴烈。你以之為‘速效’根基,等於在病人身上點火。”
“我……我隻是想救他……”熟地聲音發抖,“我想突破古法煎熬之限,讓補血之效一日而成……我以為……我以為走的是新路……”
“醫道無捷徑。”甘草收回瓷碟,“古方之所以為古方,不在守舊,而在知衡。補中有緩,急中藏靜,陰陽相濟,才是長久之道。你舍甘草之緩,棄調和之本,隻求一個‘快’字,便已背離醫心。”
熟地雙膝一軟,伏地不起。
片刻後,他緩緩起身,走向角落藥櫃。拉開底層暗格,取出三個陶罐,一一擺在案上。罐口封泥完好,但標簽已被刮去。
“這是我私藏的半成品。”他聲音低啞,“共十二劑,差三劑便可湊足所謂‘引藥’之數。”
甘草盯著那三罐,問:“十二味?”
“三棱說過,集齊十二味‘引藥’,可激活藏於正品中的主毒。”熟地苦笑,“他們稱之為‘神藥’,能控脈、亂神、奪命於無形。而我這‘速生血藥’,不過是第一味引子。”
“所以你師父中風,並非偶然。”甘草緩緩合上《養血秘要》,“有人早知此方缺甘草則成毒,故意誘你走上這條路。古方失竊,書房混亂,都是為了掩蓋真正目的——不是偷書,是換方。”
熟地猛然抬頭:“你是說……有人早就改過方子?”
“不然為何門檻縫隙會有黃褐粉末?為何酒壇夾層藏著殘卷?”甘草目光沉靜,“真正的賊,不需要拿走書。他隻要讓你相信書丟了,你就不會去查原方真偽。而你慌亂之中自作主張,正好落入圈套。”
熟地渾身顫抖,終於痛哭出聲。
白芍立於屏風側,手中握著一方素巾,指尖微微發白。她未上前,隻是靜靜聽著。直到此刻,才低聲問道:“先生,那‘引藥’陰謀,是否已破?”
“首環已斷。”甘草答,“三棱被捕,熟地醒悟,‘逆藥閣’北地布局暫止。但他們既敢伸手至此,必有更深根係。江北半夏莊,恐是下一處樞紐。”
白芍點頭,轉身欲去。
“等等。”甘草叫住她,“請喚川芎來一趟。另,請你代讀一段話——出自《養血秘要》第三卷,第十七頁。”
片刻後,川芎踏入廳內,手中仍攥著那本筆記,眉頭緊鎖。他掃了一眼伏地的熟地,又看向甘草,語氣冷硬:“叫我何事?師父尚未清醒,我沒空聽審案餘波。”
“不是審案。”甘草翻開絹冊,“是讀方。”
白芍站定,清聲念道:“活血需配養血,如風助火而不焚屋;攻邪勿傷正氣,似雨潤田而不淹苗。二者相悖,實則相成。偏執其一,則醫術成刀;兼而用之,方可通絡延年。”
當歸房中傳來輕微響動。
簾幕微掀,一名婢女扶當歸坐於輪椅之上,推至廳門。他雖不能言,但雙目清明,目光落在川芎身上,緩緩點頭。
川芎怔住。
甘草指著絹冊一頁:“古方確有‘加川芎三錢以通經絡’之法,用於氣血凝滯之症。但前提須先以四物湯養血為基,待正氣稍複,再徐徐引入活血之藥。若本末倒置,強行為通,便是耗血損陰,徒增危症。”
川芎低頭看手中筆記,上麵密密麻麻全是“川芎重用可破瘀”的批注。他手指一緊,紙頁邊緣被捏出裂痕。
“我……以為師父守舊。”他聲音低沉,“以為他壓製新法,打壓進取之人。可原來……是我看不懂方中深意。”
“你沒錯。”甘草道,“活血之法確實可用,也當用。但醫道之難,不在用藥之勇,而在知時之準。該補時補,該通時通,因人因病而變,才是真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川芎沉默良久,終將手中筆記緩緩放入袖中。他走到當歸麵前,單膝觸地,低頭不語。
當歸伸出手,輕輕搭在他肩上。
白芍眼中泛起微光,悄然退至一旁。
廳內一時寂靜。
甘草收起絹冊,轉向熟地:“你母之事,我會繼續查。但在真相未明之前,你不能再碰任何藥爐。”
“我明白。”熟地叩首,“從今起,我不求速效,隻求無愧。願守師尊榻前,日日煎藥,直至他開口說出第一句話。”
甘草點頭,不再多言。
他走出正廳,步入庭院。夕陽斜照,藥圃中幾株新栽的甘草葉尖泛金。他蹲下身,指尖拂過葉片,泥土濕潤,氣息清苦。
身後腳步輕近。
白芍捧來一隻青瓷碗,碗中藥汁尚溫。“師尊今日飲了新配的安神湯,睡得比往日安穩。”
甘草接過碗,嗅了一下,點頭:“丹參、酸棗仁、茯神,配伍得當。”
“是熟地親自煎的。”白芍輕聲道,“他按古法,慢火三煎,取汁去渣,一絲不苟。”
甘草將碗放在石台上,目光投向當歸房門。
窗紙映出剪影,當歸靠坐床頭,手中似握著一卷舊紙。川芎坐在一旁,正低聲說著什麽。片刻後,當歸抬起手,在紙上緩緩寫下一筆。
白芍也望過去,忽然輕吸一口氣。
“他在寫什麽?”甘草問。
“像是……一個‘和’字。”白芍喃喃。
甘草未應。
他低頭看著自己掌心,那裏還殘留著絹冊的紋理。風吹過藥圃,葉片翻動,沙沙作響。
遠處傳來衙役的腳步聲,似乎有人在稟報消息。但他沒有回頭。
他隻記得江北地圖上那個三棱交匯的關隘,朱筆點下的紅痕還未幹透。
藥爐裏的火苗跳了一下,將熄未熄。
喜歡甘草斷案集請大家收藏:()甘草斷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