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舊案平,冤魂安

字數:3075   加入書籤

A+A-


    更鼓四響的餘音尚在巷口飄散,甘草已立於府衙門前。門役認出其身形,未及通傳,他已穿過影壁,直入簽押房。
    紫蘇梗正伏案核對供詞副本,抬頭見他進來,隻道:“等你半刻了。”
    甘草不語,從懷中取出兩隻油紙包。一包是焦布條,一角繡“逆”字;另一包是釉片,斷裂太陽紋邊緣銳利如刀。他將其並置於案上,又抽出三份文書:丹參親筆供狀、白及按印證詞、藥檢司比對附子粉末的驗單。
    “三七粉來源、藏匿路徑、交易標記皆可互證。”甘草聲音平穩,“井底陶罐取出的封袋內襯紙上,有殘缺海岸線圖。今日清晨,我命人拓下紋路,與這釉片拚合——缺口嚴絲合縫。”
    紫蘇梗伸手取過釉片,翻轉背麵。光線下,裂痕延伸處顯出細小刻痕,連成“海藻島”三字,旁注一行蠅頭小楷:“大會啟於東海碼頭,距宮十裏。”
    “賬本呢?”紫蘇梗問。
    “在此。”甘草遞上丹參書房所獲冊頁,“逆藥閣向滇南十二紅花坊預付定金,航路印戳為‘東萊渡口’,發船日期正是三日後。”
    紫蘇梗合上賬本,吹燃火折,將焦布條投入銅盆。火舌卷起時,他起身整袍,提筆寫下一道公文。
    次日辰時,府衙大堂開審。
    藥行首腦列坐兩廂,百姓擠滿廊外。紫蘇梗端坐堂上,宣讀判決:“桃仁十年前遭誣陷,致死獄中,今查明實無罪責,特追贈‘清白平民’之名,立碑城南義坊,子孫免徭役三年。丹參犯謀殺、偽證、勾結逆黨三罪,依律判死刑緩期執行,家產充公,藥庫查封。”
    堂下嗡然。
    一名老藥商起身質問:“大人,丹參背後若有同黨未除,今日昭雪,明日反撲,如何自保?”
    紫蘇梗未答。甘草向前一步,將拚合後的地圖殘圖高舉過頭。
    “此圖出自逆藥閣內部信物。”他聲音不高,卻壓下嘈雜,“釉片來自城南廢窯第七窯洞煙道,布條封於老陳酒肆,賬本藏於丹參暗櫃——三者皆帶‘逆’字標記,且時間銜接無誤。若說仍有疑竇,請問,誰能在同一夜,同時調動窯工、酒肆、府邸三處機密?”
    無人應聲。
    甘草收圖入袖,轉身離去。
    巳時三刻,三七舊鋪門前聚起人群。
    門楣上新匾已掛,墨字四字:“甘草斷冤”。紅花立於階前,手中捧著一方木匣,內盛父親生前印章。她抬頭看向身旁人:“真要寫這個名字?不怕招禍?”
    甘草站在梯下,仰麵看匾:“不是為我,是為後來人知道,冤能平,理可申。”
    話音落,幹薑背著藥箱走來。他在櫃台前站定,打開箱蓋,取出三味藥材:甘草、陳皮、茯苓。
    “今日施藥三味,不限量,不收錢。”他聲音沙啞,“第一爐湯,敬亡者安息。”
    百姓起初遲疑,片刻後,一位老婦上前領藥。接著是孩童、藥童、街坊……隊伍漸長。
    紅花打開鋪門,陽光照進塵封多年的大堂。她將印章按下,紙上留下清晰印跡。
    午時,甘草回到府衙密室。
    桌上鋪開三件物證:賬本殘頁、三七粉封袋、釉片。他以刀尖輕挑封袋內襯,發現背麵墨線勾勒的並非完整地圖,而是一處孤島輪廓,標注“海藻”二字。再將釉片沿裂紋嵌入,太陽倒影恰好補全島東側海岸,其下小字浮現:“大會啟於東海碼頭,距宮十裏”。
    他又取出航路印戳對照,確認船隻皆由東萊渡口出發,終點為海藻島西南淺灣。
    “地點確鑿。”他低聲自語。
    門外腳步響起,紫蘇梗步入,手中持一份謄抄卷宗。
    “我已經下令通緝所有與‘逆’字布條有關聯的船戶,並封鎖東萊渡口。”他說,“但你一人前往,太過凶險。”
    甘草將地圖收進貼身衣袋,係緊腰刀。
    “這不是去赴會。”他說,“是去拆局。”
    申時末,甘草回房收拾行囊。
    包袱裏放著三樣東西:拚合的地圖、丹參供詞副本、紅花交還的三七吊墜。他最後看了一眼桌上的茶碗——昨日幹薑留下的藥渣已被清理,碗底殘留一圈褐色痕跡。
    他出門時,紅花已在街口等候。
    她沒說話,隻是遞來一隻小布袋,內裝三七粉少許。“父親當年最信此藥調和氣血。”她說,“如今交到該交的人手裏。”
    甘草接過,點頭。
    幹薑站在藥鋪門前,手中端著一碗剛熬好的湯劑。蒸汽升騰,模糊了他的臉。他喝了一口,緩緩坐下,守在櫃台之後。
    城門口,甘草翻身上馬。
    風從南來,吹動韁繩。他望了一眼身後燈火漸起的街巷,調轉馬頭,朝東海方向而去。
    馬蹄踏過青石板,發出空響。
    前方官道分岔,左通江渡,右接驛路。他選了右邊。
    行至半裏,忽覺袖中微動。他停下,探手取出那枚拚合的地圖殘片。釉片與紙張貼合處,有一道細微錯位——太陽倒影的頂端,偏移了半分。
    他凝視片刻,重新塞回袖內。
    馬繼續前行。
    喜歡甘草斷案集請大家收藏:()甘草斷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