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秦晉聯姻暫和好
字數:10485 加入書籤
一、聘禮中的靈脈密碼
秦穆公十五年的春分,雍城的玄石高台首次迎來晉地的聘禮隊伍。三百名晉軍修士護送著十二輛青銅車,每輛車的車輪都刻著奇門遁甲的 "開休生" 三門符文,行駛時與盤龍靈脈的波動產生奇妙共鳴,車轍所過之處,地磚縫隙裏竟鑽出嫩綠的靈草 —— 這是晉地特意準備的 "和脈禮",用聚靈砂混合靈脈泉水澆灌的草種,象征著秦晉靈脈的共生。
"晉侯為公子圉備下的聘禮,在此呈請秦侯過目。" 晉地大夫欒枝捧著禮單,聲音因緊張而微微發顫。他身後的車輿上,最顯眼的是一副縮小的 "玄龜甲",甲片上的紋路與韓原之戰中晉軍龜甲陣的核心符文完全一致,邊緣還鑲嵌著七顆 "定脈珠" 的仿製品。
秦穆公站在高台上,目光落在禮單的首項:"應龍鱗甲三片?晉侯倒是舍得。" 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完整的應龍鱗甲能抵禦仙門的 "焚天術",這三片雖不完整,卻足夠鍛造一副護心鏡,護住修士的血竅核心。
欒枝連忙解釋:"此乃晉地庫藏的至寶,晉侯說... 願以此表和解誠意。他日秦晉共抗仙門,這些鱗甲或許能派上用場。" 他偷偷觀察秦穆公的神色,見對方眼中並無嘲諷,才敢繼續稟報,"還有晉地靈麥的改良種子,與秦地血靈穀雜交後,產量或可再增三成。"
破辱堂的修士們早已按捺不住,李默上前接過鱗甲,指尖的血竅輕輕觸碰甲片,應龍紋頓時亮起,與玄石高台的靈脈產生共鳴:"確實是真品!用煞靈晶熔煉後,摻入靈紋甲,防禦力至少提升五成。"
最受關注的是晉地送來的 "聚靈塔核心圖譜"。與之前的基礎版不同,這份圖譜詳細記載了如何用靈脈支流驅動塔身,鍾離權對照後發現,若與秦國的血絡陣結合,血靈塔的靈氣轉化率可突破九成:"君上,有此圖譜,我們能在青嵐穀再建一座血靈塔,徹底解決盤龍靈脈的分流問題。"
秦穆公卻示意將圖譜暫時封存:"先完成聯姻大典。這些聘禮,當在兩國修士的見證下啟用,才顯其價值。" 他轉頭對欒枝說,"秦地的回禮已備好,煩請大夫過目。"
秦國的回禮同樣震撼:
聘禮:用啟靈庫出土的 "玄水玉" 雕刻的龍鳳佩,玉質中蘊含的靈脈之力能自動調和血氣與靈氣,晉地公室女佩戴後,可在秦地自由活動而不受煞氣侵擾。
術法回贈:改良後的 "清血訣" 全本,此功法融合了清心訣與血竅術的精髓,晉地修士修煉後,既能淨化靈氣又不損傷根基。
靈材回贈:黑風淵特產的 "煞靈晶" 百斤,這種礦石與晉地的聚靈砂混合,能煉製 "煞聚符",專門克製仙門的 "淨靈陣"。
欒枝捧著玄水玉龍鳳佩,隻覺一股溫潤的靈力順著指尖流轉,原本因西陲煞氣而躁動的血竅竟變得平穩:"秦侯的誠意,晉地記下了。"
雙方的聘禮在玄石高台旁展出三日,雍城百姓絡繹不絕。秦修士對著應龍鱗甲研究防禦術,晉地使者則圍著煞靈晶嘖嘖稱奇,連頑童都學著大人的模樣,用石子在地上畫秦晉符文的混合圖案 —— 聯姻的種子,已在市井間悄然發芽。
二、兩界壇的合巹大典
婚禮定在夏至日的兩界壇,這座橫跨秦晉邊境的祭壇被重新修繕,壇中央的界碑刻上了秦晉雙語的 "靈脈誓約",碑座下埋著雙方交換的質子血書 —— 晉侯之子圉與秦宗室女嬴熒的血滴在玄黃石中融合,形成永不褪色的赤色紋路。
黎明時分,秦晉雙方的隊伍同時抵達。嬴熒穿著西戎雪妖部特製的 "冰蠶嫁衣",裙擺上的血絡符與聚靈紋交織,行走時如同有靈脈靈氣在流動;公子圉則身披摻有應龍鱗甲的錦袍,腰間懸掛著定脈珠的仿製品,這是秦穆公特意贈予的 "安脈佩",能讓他在煞氣環境中保持靈力穩定。
"按秦禮,需行 " 血脈禮 "。" 百裏奚作為讚禮官,聲音透過靈力傳遍祭壇,"新人需刺破指尖,將血滴入 " 合巹杯 ",此杯由玄龜甲與血靈木製成,象征秦晉靈脈相融。"
當兩人的血滴在杯中相遇,赤色與青色的光暈突然爆發,順著壇中央的界碑滲入地下。遠處的盤龍靈脈與玄龜靈脈同時泛起金光,天空中出現 "畢方鳥與玄龜共舞" 的異象 —— 這是《山海經》記載的 "靈脈和鳴" 之兆,據說在上古時期,隻有大禹治水成功時出現過一次。
"按晉禮,需誦 " 靈脈謠 "。" 晉地讚禮官吟唱起來,歌謠的韻律竟與秦地的養脈謠驚人地相似,"脈如江河,血似百川,秦晉相融,共護蒼天..."
嬴熒與公子圉的聲音漸漸合在一起,壇下的秦晉修士不約而同地跟著哼唱,赤班的狼騎兵用幽冥狼的嘯聲伴奏,西戎的鼓點與晉地的編鍾形成奇妙的和聲。鍾離權望著祭壇上空的靈氣漩渦,突然悟道:"原來清心訣與血竅術的根本,都是 " 守護靈脈 ",隻是路徑不同罷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儀式的高潮是 "共布和平陣"。秦方的血絡符與晉方的聚靈紋在壇上組成太極圖,嬴熒與公子圉各站一極,同時注入靈力。當太極圖轉動,兩界壇周圍的煞氣如同潮水般退去,露出下麵肥沃的黑土,李默驚呼:"這裏的靈脈濃度,竟比雍城還高!"
秦穆公與趕來觀禮的晉惠公已歸國)並肩站在壇邊,看著太極圖中流轉的赤青二色,前者突然開口:"不如將兩界壇擴建成 " 靈脈互市 " 新址,秦晉修士可在此自由交流,共同研究術法。"
晉惠公沉默片刻,最終點頭:"可。但需各派三名長老駐守,防止仙門奸細混入。" 他望著壇上的新人,眼中的複雜情緒漸漸被釋然取代,"讓孩子們去闖吧,或許他們真能做到我們這代人做不到的事。"
三、和平陣下的術法交流
兩界壇的太極陣成了秦晉和解的象征。祭壇周圍很快建起了 "和脈坊",秦修士的血絡符攤位與晉地的聚靈符鋪子相鄰,西戎的煞靈晶與晉地的聚靈砂在這裏自由交換,連最守舊的晉地大夫都不得不承認:"西陲的靈氣,確實比從前純淨了。"
嬴熒與公子圉成了交流的核心。這位秦宗室女在破辱堂學到的 "血絡淨化術",能清除晉地靈田中的濁氣,晉惠公特意劃出百畝靈田作為她的 "試驗田";公子圉則將晉地的 "靈脈分流術" 傳入秦國,幫助修複青嵐穀的舊靈脈,那裏的靈草長勢比預期好三成。
"原來聚靈塔的第七層不該用純靈氣驅動。" 在和脈坊的月例交流會上,李默與晉地陣法師爭論不休,"加入三成煞氣反而更穩定,就像我們的血竅術,需陰陽調和。"
晉地法師起初反對,認為煞氣會汙染靈脈,直到親眼看到李默用 "煞靈驅動法" 讓聚靈塔的運轉效率提升兩成,才不得不歎服:"秦法雖看似粗獷,卻暗合 " 陰陽相生 " 之道,是老朽狹隘了。"
交流中誕生的創新層出不窮:
秦修士將晉地的 "靈脈探測儀" 與地耳術結合,造出 "聽脈車",能在移動中繪製靈脈分布圖,為勘探黑風淵新礦脈提供了利器。
晉地醫師借鑒秦人的 "血竅診斷法",改良清靈丹為 "清血丹",既能淨化靈氣又不損傷血氣,成了兩界壇最暢銷的丹藥。
西戎的狼騎兵與晉地的騎兵合作,用幽冥狼的嗅覺與晉地的 "望氣術" 結合,創造出 "靈脈追蹤術",連青城派潛伏的奸細都被揪出三名。
最令人振奮的是 "雙生靈田" 的推廣。在嬴熒的主持下,秦晉穀的種植麵積擴大到千裏,這種作物不僅高產,其根係還能自動修複淺層靈脈。當第一批秦晉穀送入兩界壇,秦穆公與晉惠公共同主持 "新穀祭",將穀種撒向雙方的靈田,象征著資源共享的決心。
"有此靈穀,西陲再無饑饉之憂。" 晉惠公捧著飽滿的穀穗,第一次真心實意地對秦穆公說,"或許... 玄真子說得沒錯,秦晉本就該共護靈脈。"
秦穆公卻敏銳地察覺到他語氣中的猶豫:"仙門的威脅仍在,青城派雖暫時退出晉地,卻在虢國布下了新的聚靈陣。我們的和平,需要足夠的實力來守護。"
四、秦國的喘息之機
聯姻帶來的和平,讓秦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秦穆公抓住這段時間,推行了三項關鍵舉措,被後世稱為 "穆公三策":
靈脈修複策:以定脈珠為核心,在青嵐穀、黑風淵等受損靈脈區布設 "複脈陣"。仲壬率領的工程隊用晉地的聚靈砂鋪設陣基,秦修士的血絡符作為節點,西戎的地行術挖掘靈脈支流,三方合力下,原本需要十年才能恢複的靈脈,三年就冒出了新的靈泉。
"這裏的靈氣濃度,已恢複到屠妖之戰前的八成。" 鍾離權在青嵐穀的監測報告中寫道,"最驚人的是,新長出的靈草同時帶有秦晉兩種靈脈的特征,證明跨地域靈脈修複是可行的。"
術法整合策:破辱堂將秦晉術法、西戎秘術匯總,編纂成《靈脈合璧》。書中首次提出 "靈脈無分秦晉,術法本為一體" 的觀點,收錄了從血竅術到清心訣的完整修煉體係,並標注了不同環境下的適配方法 —— 比如在煞氣區側重血竅術,在純淨靈脈區可兼修清心訣。
"這不是背叛秦法,是超越秦法。" 秦穆公在序言中寫道,"上古祖巫與仙門先祖本是同源,皆為守護靈脈而生。我們要學的,是所有能讓西陲安寧的智慧。"
資源儲備策:在河西五城建立 "靈材庫",儲存從晉地換來的聚靈砂、玄冰玉髓,以及本地開采的煞靈晶。戶部主事發明 "靈脈倉儲術",用聚靈陣與血絡符結合,讓靈材的保質期延長三倍,足夠支撐秦軍三年大戰所需。
"最關鍵的是人才儲備。" 百裏奚提醒秦穆公,"可在和脈坊設立 " 靈脈學院 ",招收秦晉西戎的少年修士,從小培養共榮理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學院的第一期學員中,既有秦修士的子女,也有晉地大夫的後代,甚至包括赤班的侄子。他們一起學習秦晉兩種文字,一起修煉融合後的術法,一起參與靈田勞作 —— 這些孩子的歡聲笑語,比任何盟約都更能鞏固和平。
五、暗流湧動的邊境
和平的表麵下,並非全無波瀾。青城派雖退出晉地,卻在虢國建立了 "淨靈壇",玄真子親自主持,據說在研究 "反血竅術",能專門克製秦修士的血絡符。開陽組的斥候回報,壇周圍的靈脈靈氣被抽幹,土地變得如同焦土。
"玄真子在報複。" 秦穆公看著密報,眉頭緊鎖,"他把虢國的靈脈當成了試驗場,這種 " 靈脈獻祭術 " 是仙門禁術,一旦成功,後果不堪設想。"
晉惠公得知後,雖不願與仙門為敵,卻也怕虢國的煞氣蔓延到晉地,最終同意與秦國聯手監測:"可派修士混入淨靈壇,但若未證實他們有異動,不可輕舉妄動。"
雙方的默契配合在此時顯現。秦方的地行修士挖通通往淨靈壇的地道,晉地的 "易容符" 讓他們成功混入;秦修士的 "血絡隱藏術" 屏蔽了仙門的靈氣探測,晉地的 "竊聽符" 則錄下了玄真子的談話:
"... 血竅術的弱點在 " 血核 ",找到擊碎血核的方法,秦蠻不堪一擊... 虢國的靈脈還能支撐半年,屆時可試術於河西五城..."
當密報送到兩界壇,秦穆公與晉惠公正在共商靈脈學院的課程。兩人對視一眼,無需多言便達成共識:
秦方加快 "龍血甲" 的鍛造,用應龍鱗甲護住修士的血核。
晉地提供 "龜甲陣" 的進階版,在河西五城外圍布設,抵禦可能的仙門攻擊。
雙方在虢國邊境秘密集結精銳,一旦淨靈壇有異動,立刻聯手摧毀。
"看來和平確實需要實力守護。" 晉惠公望著窗外的太極陣,"孤會讓公子圉學習軍務,他未來不僅是靈脈共榮的象征,也該是對抗仙門的戰將。"
秦穆公點頭讚同,同時下令破辱堂加快研究 "反淨靈術":"鍾離權,你的清血訣要加入防禦法門,不能隻懂淨化,還要能反彈仙門的攻擊。"
邊境的緊張氣氛反而促進了秦晉的合作。晉地的聚靈塔向秦國開放預警權限,秦方的血龍陣則為晉地的玄龜靈脈提供防禦支持,兩界壇的術法交流會變得更加頻繁,修士們不再避諱談論戰爭,而是專注於如何在戰爭中守護靈脈。
嬴熒在試驗田的研究有了新突破。她發現秦晉穀的根係能吸收仙門的 "淨靈之氣",若大麵積種植,可在河西五城形成 "天然防護罩"。當她將這個發現告訴公子圉,兩人決定共同向秦晉兩國提議,將種植麵積擴大到邊境線。
"或許不用打仗。" 公子圉撫摸著穀穗上的紋路,"這些莊稼,可能比應龍鱗甲更能保護我們。"
六、修士們的戰前準備
和平時期的秦國修士,並未因安逸而懈怠。相反,他們比戰時更加刻苦,因為每個人都明白,這段安寧是用韓原之戰的鮮血換來的,是用聯姻的脆弱平衡維係的,若不抓緊提升實力,仙門的鐵蹄隨時可能踏碎一切。
破辱堂的演武場終日人聲鼎沸。仲壬的銳士營在演練 "龜龍複合陣",這種融合了秦晉陣法的防禦體係,能在承受仙門氣刃攻擊的同時,用煞靈箭反擊;赤班的狼騎兵則在練習 "血狼變",新的術法讓他們能與幽冥狼共享視野,突襲時的成功率提升五成。
"速度再快一成!" 鍾離權在指導年輕修士修煉清血訣,"仙門的清心訣講究 " 一念即至 ",你們的血竅術雖剛猛,卻輸在反應。" 他將晉地的 "靈覺術" 融入教學,讓修士們閉上眼睛,僅靠靈脈波動判斷攻擊方向。
李默的團隊則在血靈塔頂層閉關,他們要在三個月內完成 "血靈塔?終極形態"。這座融合了聚靈塔全圖、應龍鱗甲與定脈珠力量的建築,一旦啟動,能在百裏內形成 "靈脈防護罩",連青城派的焚天術都無法穿透。
"還差最後一步。" 李默盯著塔頂的水晶球,"需要有人自願將血竅與塔基融合,成為活的陣眼 —— 這意味著終身無法離開,且塔毀人亡。"
話音剛落,二十名修士同時上前:"弟子願往!" 為首的是韓原之戰中失去兄長的嬴昊,這個年輕修士的血竅已修煉至第八重,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秦穆公得知後,親自前往破辱堂:"你們可想清楚了?"
"君上常說,靈脈是秦人的根。" 嬴昊的聲音堅定,"能成為根的一部分,是弟子的榮幸。"
當二十名修士的血竅與血靈塔融合,塔頂的水晶球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整個雍城的靈脈都隨之震顫。李默檢測後激動地報告:"成功了!防護罩的強度,是之前的五倍!"
與此同時,傳功閣的老修士們在整理《靈脈合璧》的最終卷。他們將仙門的 "淨靈術" 弱點、虢國聚靈陣的破解法、甚至玄真子的慣用戰術都詳細記錄,扉頁上寫著:"和平是最好的修煉時機,戰爭是最後的守護手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靈脈學院的孩子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成長。他們的遊戲不再是模仿打鬥,而是布設微型陣法保護靈草,用稚嫩的聲音討論如何改良秦晉穀,這些看似天真的想法,往往能給破辱堂的長老們帶來啟發。
"這才是最堅實的防線。" 百裏奚看著孩子們的笑臉,對秦穆公說,"當他們長大,或許真能實現 " 靈脈無界 " 的夢想。"
秦穆公望著血靈塔的方向,那裏的光芒如同永不熄滅的燈塔。他知道,和平時期的修煉,不是為了挑起戰爭,而是為了讓戰爭永遠不會發生。當秦國的修士們能用血竅術與清心訣自如切換,當秦晉的靈脈在秦晉穀的根係中融為一體,當仙門意識到西陲不再是可以隨意欺淩的蠻地 —— 那時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安寧。
七、聯姻帶來的長遠影響
秦晉聯姻的第三年,兩界壇的太極陣已擴展到方圓十裏。秦晉穀的金色麥浪與血靈穀的赤色穗海在陣中交織,形成壯觀的 "陰陽田",吸引了西陲各國的使者前來觀摩,連遙遠的蜀國都派來使者,希望學習靈脈共榮之術。
嬴熒與公子圉的第一個孩子誕生了,秦穆公為其取名 "嬴晉",晉惠公則賜名 "晉秦",這個同時擁有秦晉血脈的嬰兒,在洗禮時竟能讓定脈珠與血絡符同時發光,被西戎諸部視為 "靈脈之子"。
"他的血竅,或許能同時吸收靈氣與煞氣。" 鍾離權檢測後震驚不已,"這是前所未有的體質,或許... 能解開仙門與祖巫術法對立的死結。"
孩子的誕生讓秦晉的關係更加緊密。晉惠公送來的賀禮是 "玄龜甲全圖",這份晉地的鎮國之寶能預測靈脈異動;秦穆公則回贈 "應龍鱗甲鍛造術",允許晉地修士學習如何抵禦仙門攻擊。
和脈坊的靈脈學院已培養出百名學員,第一批畢業生被派往河西五城,負責靈脈治理與邊境防禦。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能熟練運用秦晉兩種術法,在處理靈脈糾紛時,既懂秦人的血氣之勇,又知晉人的調和之智。
"仙門的探子越來越少了。" 趙鞅在邊境巡查報告中寫道,"青城派在虢國的淨靈壇似乎停止了擴張,玄真子據說被召回山門,接受問責。"
這或許是和平帶來的最大收獲 —— 仙門意識到,團結的西陲不再是容易啃下的骨頭。當秦國的血靈塔與晉國的聚靈塔形成聯動防禦,當秦晉穀在邊境形成天然屏障,當兩國的修士能在靈脈共鳴中並肩作戰,任何外部勢力都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但秦國的修士們沒有絲毫放鬆。仲壬的銳士營已能在一刻鍾內布下龜龍複合陣,鍾離權的清血訣練至第九重,可反彈金丹期修士的攻擊,李默的血靈塔團隊則開始研究如何移動防護罩,讓防禦不再局限於固定區域。
"準備得越充分,和平就越持久。" 秦穆公在年度祭靈大典上說,"我們修煉的不是殺伐之術,是守護之術 —— 守護靈脈,守護百姓,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
大典結束時,嬴熒與公子圉帶著孩子來到玄石高台。嬰兒的小手第一次觸碰靈脈泉水,玄石高台突然爆發出赤青交織的光芒,盤龍靈脈的支流順著兩界壇的方向延伸,與玄龜靈脈的支流在邊境線交匯,形成完整的靈脈網絡。
傳功閣的老修士們望著這一幕,在《靈脈合璧》的最後一頁寫下:"秦晉聯姻,非止一時和好,實乃靈脈歸源。當血與氣不再對立,當秦與晉融為一體,西陲的真正曙光,才剛剛升起。"
台下的修士們紛紛握緊了手中的兵器,不是為了攻擊,而是為了守護眼前的光芒。他們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將是更加艱苦的修煉,是為了讓這道光芒永遠照耀西陲,是為了讓孩子們永遠不必經曆韓原之戰的慘烈,永遠不必在煞靈潮中失去親人。
和平的種子已在靈脈中生根發芽,而澆灌它的,將是修士們日複一日的汗水與堅持。秦國的下一段旅程,將從演武場的晨練、破辱堂的研究、靈田的勞作開始 ——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為了更長久的和平,磨礪出最鋒利的劍。
喜歡金戈玄秦請大家收藏:()金戈玄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