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守護薪火照山河,千秋盛世譜新章

字數:3901   加入書籤

A+A-


    兩界山的晨光剛漫過地脈全圖石碑,將金色靈紋染成暖橙色時,聯合學堂的晨讀聲便順著風飄來。一群新弟子捧著線裝的《地脈守護全書》,圍坐在石碑旁的青石上輕聲誦讀,書頁翻動的沙沙聲、稚嫩的朗讀聲,與石碑上靈紋流轉的微光交織在一起,成了兩界山每日清晨最尋常也最動人的景象。
    蘇清寒與墨淵沿著青石板路緩緩走來,看到弟子們專注的模樣,腳步不由得放輕。“我們當年初學地脈知識時,哪有這樣係統的典籍。”蘇清寒的目光落在石碑上標注“歸墟”的金色圓點——那裏是她與墨淵初遇的地方,也是修真界地脈守護之路正式啟程的起點,“那時隻能靠零散的古籍碎片摸索,走了不少彎路。”墨淵的指尖輕輕拂過石碑上的靈紋,觸感溫潤如玉:“如今把我們的經驗、各地的案例都整理成冊,就是為了讓他們少走岔路,能更快地扛起守護的責任,更好地守護這片天地。”
    就在這時,一名身著護世盟製服的傳訊修士匆匆趕來,手中捧著一枚泛著淡藍光暈的傳訊符,符紙邊緣還帶著東海特有的水汽:“蘇長老,墨尊上!東海桃花島傳來緊急消息——漁民在靈魚養殖區附近發現了一處小型靈脈節點,靈氣能明顯促進靈魚生長,他們擔心節點不穩定,想請護世盟派人前去確認節點屬性與安全性。”蘇清寒接過傳訊符,展開一看,符紙背麵還附著漁民手繪的簡易地圖,用炭筆標注著節點位置、周邊水域深度,甚至畫出了靈魚聚集的區域,雖線條粗糙卻標注得格外清晰。“桃花島地處東海靈脈交匯處,本就靈氣活躍,出現新的小型節點也在情理之中。”她轉頭對墨淵說,“我們帶著陳默、李薇幾名弟子去看看,正好讓他們實地學習新節點勘察方法,順便檢查一下養殖區的聚靈陣是否因長期使用出現損耗。”
    眾人登上飛舟,向東海方向疾馳而去。途中,新弟子李薇捧著《地脈守護全書》,指著其中“地脈動態變化”的章節,向蘇清寒提出疑問:“長老,書中說地脈分布相對穩定,可為什麽還會有新節點突然出現呢?難道地脈不是固定不變的嗎?”蘇清寒放下手中的地脈探測儀,笑著用通俗的比喻解釋:“地脈就像沉睡在地下的巨龍,雖然整體位置不會大幅移動,但偶爾會有細微的‘翻身’或‘呼吸’,導致原本隱藏在深層的節點逐漸顯現。尤其是在桃花島這種靈氣充沛、地脈活躍的區域,這種情況更常見。”她頓了頓,補充道,“你們這次去勘察,除了記錄節點的靈氣純度、屬性,還要重點觀察它與桃花島主脈的連接情況、周邊生物的反應,這些細節能幫助我們判斷節點的長期穩定性,避免後續出現意外波動。”
    飛舟抵達桃花島碼頭時,漁民們早已穿著蓑衣等候在岸邊,領頭的是年近六旬的張老漁民。他握著蘇清寒的手,滿臉皺紋都笑成了花:“仙長可算來了!自從去年護世盟幫我們在養殖區布了聚靈陣,靈魚長得又快又肥,賣的價錢比以前翻了一倍。沒想到前幾天撒網時,發現這片水域的靈魚特別多,還能感受到淡淡的靈氣,後來才知道是新靈脈!這可真是雙喜臨門啊!”跟著張老漁民來到靈魚養殖區,眾人果然在水域中央感受到了微弱卻穩定的靈氣波動——透過清澈的海水,能看到水下泛著淡淡的綠光,成群的靈魚在綠光周圍遊動、覓食,比其他區域的靈魚更顯活潑健壯,連鱗片都泛著更亮的光澤。
    墨淵取出特製的防水地脈探測儀,將探頭緩緩伸入水中,屏幕上很快顯示出詳細數據:“是典型的水屬性靈脈節點,靈氣純度中等偏上,與桃花島主脈存在微弱連接,能量波動幅度小於百分之一,穩定性很好,不會對周邊水域造成負麵影響。”蘇清寒則繞著養殖區的聚靈陣走了一圈,仔細檢查陣眼與符文,發現陣法邊緣有幾處符文因長期浸泡在海水中出現磨損,導致部分靈氣泄漏:“聚靈陣用得久了,符文會因海水侵蝕、潮汐衝擊出現自然損耗。我教你們用特製的防水靈墨重新繪製符文,以後每半年定期檢查一次陣眼,就能最大限度保持陣法效果,避免靈氣浪費。”漁民們圍在一旁,有的拿出紙筆記錄繪製步驟,有的則仔細觀察蘇清寒的手法,生怕遺漏任何一個細節,偶爾提出疑問,蘇清寒也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桃花島停留的兩日裏,蘇清寒與墨淵還帶著弟子們走訪了島上的私塾。私塾設在一處向陽的院落裏,十幾名穿著粗布衣裳的孩童正坐在矮凳上聽課。私塾先生手持一張簡化版的地脈圖拓本,用木棒指著上麵的金色標記,給孩子們講解地脈守護的故事:“這是極北的冰淵,那裏有能滋養神魂的靈泉;這是南疆的苗寨,那裏的靈蠱能預警地脈異動……正是因為有無數守護者,我們才能有安穩的日子過。”看到蘇清寒等人走進院落,孩子們立刻興奮地圍了上來,小臉上滿是好奇,七嘴八舌地提出問題:“姐姐,深海靈脈裏真的有會發光的魚嗎?它們是不是和螢火蟲一樣亮?”“哥哥,極北的冰靈草摸起來是不是像冰塊一樣涼?能不能用來做冰糕呀?”麵對孩子們天真的提問,陳默、李薇等弟子耐心地一一解答,還從儲物袋中取出冰藍苔、清靈草的標本,小心翼翼地遞給孩子們觀察,課堂上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離開桃花島的那天清晨,張老漁民帶領幾十名村民,捧著裝滿新鮮靈魚的竹籃和陶罐裝的桃花蜜,早早等候在碼頭。“仙長為我們守護地脈,還教我們養靈魚、修聚靈陣,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這點東西不成敬意,您一定要收下!”張老漁民說著,還從懷中掏出一張泛黃的紙,上麵是村民們共同簽下的名字,“往後桃花島就是護世盟的‘後勤站’,不管是需要靈魚、靈草,還是需要人手幫忙,您盡管傳訊來,我們一定全力支持!”蘇清寒接過竹籃與簽名紙,指尖觸到紙頁上粗糙的字跡,心中湧起陣陣溫暖:“守護地脈本就是我們的責任,你們願意主動學習守護知識,願意為守護出一份力,才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這張簽名紙,我們會好好珍藏在護世盟的檔案庫中。”
    返回兩界山後,陳默、李薇等弟子立刻著手整理東海新節點的勘察報告,從節點屬性、周邊生態、與主脈關聯,到聚靈陣修複方案,都記錄得詳盡清晰,隨後將報告存入護世盟的核心檔案庫。與此同時,林小滿帶著幾名擅長編撰的弟子,開始籌備《地脈守護全書》第二版的修訂工作。他們計劃在新版中加入東海靈脈與漁業共生、桃花島私塾地脈啟蒙、阿珠靈蠱預警術推廣等最新案例,還打算增加“百姓守護手冊”章節,用更通俗的語言講解基礎地脈知識與簡易防護方法,讓典籍內容更加豐富實用,能惠及更多人。
    當晚,兩界山舉行了一場熱鬧的“守護者交流會”。議事壇廣場上燃起篝火,各派修士、聯合學堂弟子,甚至來自風溪鎮、清溪穀等偏遠村落的代表,都齊聚在此,圍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守護經驗。來自西域的修士介紹了用耐旱聚靈草改良沙漠土壤的具體方法,還帶來了草種樣本分發給眾人;南疆苗寨的代表講述了如何用靈蠱與靈草配合,快速修複小型地脈偏移;清溪穀的村民則提出了“地脈守護積分製”的設想——對積極參與地脈監測、靈草培育的修士和村落給予積分,積分可兌換靈材、典籍或護世盟的技術支持,以此激勵更多人主動加入守護隊伍。蘇清寒與墨淵坐在人群中,認真傾聽著每一個建議,不時用筆記錄下可行的方案,眼中滿是對修真界未來的期待與信心。
    交流會接近尾聲時,玄真道長手持一盞古樸的油燈,緩緩走上高台。油燈燈身由靈脈穀的千年靈木製成,雕刻著地脈符文,燈芯是用深海靈淵的靈蠶絲編織而成,燈油則是由各地靈草提煉的精華混合製成。“這盞燈,名為‘守護燈’。”玄真道長的聲音透過靈力傳遍廣場,“它象征著修真界的守護薪火——靈木代表地脈根基,靈絲代表守護傳承,靈草燈油代表各地守護者的心血。無論何時何地,隻要這盞燈還亮著,守護的信念就不會熄滅。”他將油燈鄭重地遞給蘇清寒與墨淵,“當年,是我們這代人開啟了地脈守護之路;如今,守護的責任該交到你們手中。往後,這盞燈就由你們保管,也由你們在合適的時機,傳遞給下一代合格的守護者。”
    蘇清寒與墨淵雙手接過油燈,指尖傳來燈身的溫熱,燈芯跳動的火焰映照著他們的臉龐,也映照著廣場上每個人的眼眸,映照著不遠處地脈全圖石碑上流轉的金色靈紋。“請長老放心,我們會守護好這盞燈,更會守護好這片天地。”蘇清寒的聲音堅定而清晰,“未來,我們會繼續探索未知的靈地,完善地脈圖譜,讓守護的薪火照亮修真界的每一個角落,讓千秋盛世永遠延續下去,不辜負所有守護者的付出與期待。”
    月光灑在兩界山的每一寸土地上,守護燈的光芒與夜空中的星光交相輝映,如同在訴說著一個關於傳承、信念與希望的故事。這個故事,曾由前輩們用腳步書寫,如今由今人用雙手延續,未來,還會有無數後人接過火炬,讓它在時光長河中永遠閃耀,直到地脈永存,山河無恙。
    本章完。
    喜歡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請大家收藏:()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