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春深護苗傳新法,兩村攜手解新憂
字數:4060 加入書籤
兩界山的暮春時節,暖風裹著草木清香掠過東坡,“共種靈草區”已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嫩綠。耐凍靈草冒出三寸高的新芽,葉片邊緣帶著淺淺的鋸齒,晨露沾在葉尖,折射出細碎的光;聚靈草的莖稈挺拔修長,泛著淡淡的瑩白靈氣,風一吹就輕輕搖曳;海靈草則貼著濕潤的土壤舒展圓形葉片,在地麵織出一片細密的綠毯,連泥土都透著清新的氣息。地脈小衛士同盟的孩子們提著竹製澆水壺,正按“每日晨澆、少量多次”的計劃給靈草補水,銀飾女孩還特意背著測靈儀,不時蹲下身子,將探頭輕輕插入靈草根部附近的土壤,認真記錄每一塊區域的靈氣濃度。
“今天的靈氣濃度比昨天高了0.5個單位,達到13.8了!”銀飾女孩看著測靈儀的屏幕,興奮地朝夥伴們喊道,手指還在記錄本上快速畫著折線圖。王小樹放下澆水壺,快步湊過來,指著一株長勢旺盛的耐凍靈草葉片:“你看,葉片顏色更濃綠了,葉脈也更清晰,說明咱們之前調整的澆水頻率和靈脈晶屑補充量都沒問題。對了,青岩村昨天傳訊說,他們村的共種靈草也發芽了,就是有幾株的葉片有點發黃,長得也比其他靈草慢,他們試著澆了靈泉水,效果也不好,不知道到底是怎麽回事。”
孩子們立刻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數據記錄隊”的隊長從背包裏掏出《小衛士實戰手冊》,快速翻到“靈草常見問題應對”章節,指著其中的“黃葉原因分析”部分說:“手冊裏寫了,靈草黃葉可能有兩個主要原因——要麽是土壤肥力不足,靈草吸收不到足夠養分;要麽是澆水太多,土壤積水導致根係缺氧,沒法正常吸收靈氣。咱們沒看到實際情況,不好判斷,得幫他們去現場看看具體狀況。”蘇清寒恰好從靈草圃旁經過,聽到孩子們的討論,停下腳步笑著說:“這個想法很好。你們不僅可以去實地查看靈草狀況,還能把咱們這陣子新總結的‘靈草養護三步法’教給他們,幫他們建立更係統的養護習慣,以後遇到類似問題,自己就能解決了。”
孩子們一聽,立刻幹勁十足地開始準備。王小樹牽頭整理了一個“靈草黃葉診斷工具包”,裏麵裝著輕便的測土儀能同時檢測濕度和肥力)、一小袋磨碎的靈脈晶屑、腐熟曬幹的靈草灰補充肥力用),還有一把小巧的木鏟用來挖溝排水);銀飾女孩則在紙上繪製“三步法示意圖”——第一步“觀葉辨因”,標注不同黃葉形態對應的問題邊緣黃是積水、葉尖黃是缺肥、全葉黃是地脈波動);第二步“儀器檢測”,說明如何用測土儀驗證判斷;第三步“對症處理”,分別畫出挖溝排水和撒靈草灰的操作步驟,每一步都配了簡單易懂的插畫;“數據記錄隊”的孩子們則打印了幾十張空白的“靈草健康記錄表”,表格上提前印好了“日期、靈草編號、葉片狀態、土壤濕度、土壤肥力、處理措施”等項目,打算幫青岩村建立係統的靈草監測檔案。
飛舟抵達青岩村時,村老帶著幾個村民和孩子早已在村口等候,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焦急又期待的神情。“小英雄們可算來了!”村老快步上前,緊緊拉著王小樹的手,不由分說地往村後的靈草區走,“你們快跟我來看看,就是那邊幾株靈草,葉片一直發黃,咱們試著多澆了靈泉水,反而長得更慢了,真是急人!”孩子們跟著村老來到靈草區,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五株靈草的葉片邊緣泛著淡淡的淡黃,莖稈也比周圍的靈草纖細一些,看起來沒什麽精神。
銀飾女孩立刻從工具包裏拿出測土儀,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將探頭插入其中一株黃葉靈草旁的土壤裏,按下開關。屏幕上很快跳出數據:“土壤濕度65正常應該在4050),肥力2.1正常應該在3.0以上)——看來咱們猜得沒錯,主要是土壤濕度偏高,有點積水,同時肥力稍微不足,靈草根係缺氧,沒法正常吸收養分,才會出現黃葉。”王小樹也蹲下身,用木鏟輕輕撥開那株靈草根部的土壤,果然看到土壤有些黏濕,根係頂端還帶著一點點發白正常根係應該是淺褐色):“沒關係,情況不嚴重,咱們按‘三步法’來處理,最多三天,靈草就能恢複過來。”
第一步“觀葉辨因”,孩子們先教青岩村的孩子仔細觀察靈草葉片:“你們看,這幾株靈草隻是邊緣發黃,葉片中間還是綠的,說明是土壤積水導致的;如果是葉尖發黃、葉片發脆,就是缺肥;要是全片葉子都發黃,而且沒有光澤,才可能是地脈有波動。”青岩村的小石頭指著不遠處另一株靈草,有些不確定地問:“那那株靈草的葉尖有點發黃,是不是就是缺肥了呀?”銀飾女孩湊過去看了看,笑著點頭:“對!你學得真快!這株就是輕微缺肥,等會兒一起處理。”
第二步“儀器檢測”,孩子們拿著測土儀,手把手教青岩村的孩子操作:“先按這個開關開機,等屏幕亮了,把探頭插進土壤裏,大概插這麽深用手比劃半寸的深度),等個十秒鍾,屏幕上就會顯示濕度和肥力的數值。你們可以對照這個標準表遞過一張小紙條),判斷土壤是不是正常。”小石頭試著操作了一次,看到屏幕上跳出的數據,興奮地說:“原來這麽簡單!以後我們每天都可以自己檢測,再也不用瞎猜了!”孩子們還教大家把檢測數據記錄在“靈草健康記錄表”上,告訴他們:“每天記錄一次,就能清楚看到土壤變化,知道什麽時候該澆水,什麽時候該補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步“對症處理”,孩子們針對不同問題分別演示。對於積水的靈草,王小樹用木鏟在靈草根部周圍輕輕挖出一圈淺溝深度一寸、寬度兩寸),解釋道:“這樣多餘的水分就能順著溝流走,土壤很快就能變幹,根係就能正常呼吸了,注意溝不能挖太深,不然會傷到根係。”對於缺肥的靈草,“數據記錄隊”的隊長則演示如何均勻撒靈草灰:“把靈草灰輕輕撒在靈草周圍的土壤表麵,不用太多,薄薄一層就夠了,靈草灰會隨著澆水慢慢滲入土壤,給靈草補充養分,記住不能直接撒在葉片上,不然會燒傷葉片。”青岩村的孩子們學得格外認真,每個人都親手嚐試了挖溝和撒肥,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刻提問,孩子們也耐心地一一解答。
處理完靈草後,孩子們還留在青岩村,幫他們給每一株靈草編了號,對應填寫“靈草健康記錄表”,教他們如何根據編號追蹤每株靈草的生長情況。村老看著一張張整齊的記錄表和孩子們認真的模樣,感慨地說:“以前咱們養靈草全靠經驗,遇到問題就慌了神;現在有了你們教的方法和表格,以後不管誰來養護,都能清楚知道每株靈草的情況,太實用了!”
當天下午,孩子們還在青岩村的空地上舉辦了一場“靈草養護小課堂”,村裏不少村民都來聽課。王小樹主講“靈草常見問題診斷”,用青岩村靈草的實例講解如何區分不同原因導致的黃葉,還列舉了之前遇到的卷葉、枯萎等情況;銀飾女孩教大家製作“簡易肥力檢測儀”——用曬幹的靈草葉泡出汁液,將試紙浸泡後晾幹,遇到不同肥力的土壤會變成不同顏色深綠是肥力足、淺綠是正常、黃是缺肥),成本低又容易製作;“數據記錄隊”的孩子們則演示如何根據監測數據調整養護計劃,比如“連續雨天要減少澆水,甚至挖溝排水;晴天陽光足,靈草消耗大,要適當補充靈草灰”。
小課堂結束後,青岩村的孩子們偷偷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用當地的靈木雕刻的“三步法紀念牌”,牌子上刻著銀飾女孩畫的三步法示意圖,邊緣還刻著兩村孩子的名字,用紅繩串著。小石頭雙手捧著紀念牌,遞給王小樹:“這是我們自己做的,謝謝你們教我們這麽多方法,以後看到這個牌子,我們就想起你們,想起一起守護靈草的日子!”
返回兩界山時,夕陽正緩緩落下,將天空染成溫暖的橙紅色。孩子們坐在飛舟上,翻看著青岩村孩子寫下的“學習心得”,紙上畫滿了靈草和笑臉,還歪歪扭扭地寫著“以後要和兩界山的夥伴一起守護靈草”。王小樹看著這些文字,笑著說:“這次去青岩村,不僅幫他們解決了靈草黃葉的問題,還幫他們建立了監測檔案,教了他們實用的方法,以後他們自己就能應對常見的養護問題了,這比我們每次都去幫忙更有意義。”銀飾女孩點點頭,補充道:“下次青岩村傳訊,肯定能聽到靈草恢複健康的好消息,說不定他們還會跟我們分享新的發現呢!”
當晚,護世盟的議事壇裏燈火通明,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將此次青岩村之行的經驗整理成詳細報告,補充到《小衛士實戰手冊》的“跨村互助案例”章節裏,還附上了“靈草健康記錄表”模板和“簡易肥力檢測儀”的製作方法。蘇清寒與墨淵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們認真的模樣和手冊上清晰的示意圖,欣慰地說:“你們現在不僅學會了如何解決具體問題,還能把方法係統化、簡單化,讓更多人能理解和使用,這才是真正的守護智慧。這種跨越地域的互助與分享,才能讓地脈守護的力量越來越強。”
月光溫柔地灑在兩界山的靈草圃上,新種下的靈草在夜色中輕輕晃動,仿佛在訴說著兩村攜手守護的溫暖故事。護世盟的守護燈散發著暖黃的光,與《小衛士實戰手冊》上的字跡交相輝映,堅定而明亮。這份承載著情誼與智慧的守護方法,會繼續在修真界的各個角落傳遞,讓更多地脈得到細心嗬護,直到地脈永存,盛世無疆。
本章完。
喜歡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請大家收藏:()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