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春深聚友話護脈,網絡同心擴新篇

字數:3213   加入書籤

A+A-


    兩界山的暮春,靈草區已是一片濃綠。耐凍靈草長到半人高,葉片間綴著細小的花苞;沙靈草順著土壤蔓延,在地麵織出翠綠的網;守護林的樹枝上,新葉舒展如傘,投下斑駁的陰涼。地脈小衛士同盟的孩子們正忙著布置議事壇——今日是“護脈網絡首次交流會”的日子,青岩村、黃沙鎮的代表會來兩界山,一起分享護脈經驗,還要討論如何吸納更多村莊加入網絡。
    王小樹踩著梯子,在議事壇的牆上掛“護脈網絡圖譜”——圖譜用靈布繪製,上麵標注著兩界山靈草種植)、青岩村土壤改良)、黃沙鎮固沙保水)的位置與擅長領域,空白處留著給新村莊的位置。“得把圖譜掛正,讓大家一眼就能看清每個村莊的優勢,”他對下麵扶梯子的隊員說,“等會兒還要教大家怎麽在圖譜上標注新信息,以後有村莊加入,就能直接補充上去。”
    銀飾女孩則在桌上擺放“護脈成果展”——有兩界山靈草的生長標本、青岩村的土壤檢測報告、黃沙鎮的靈柳複蘇照片,還有三本厚厚的“護脈日記”,裏麵記滿了各村的監測數據與心得。“這些成果能讓新加入的村莊更直觀地了解我們的實力,”她一邊擺放一邊說,“比如這本黃沙鎮的日記,詳細記錄了靈柳從枯萎到複蘇的全過程,特別有說服力。”
    “數據記錄隊”的孩子們則打印了“護脈網絡申請表”,表格上印著“村莊名稱、擅長護脈領域、需要協助的問題”等項目,還附了簡單的填寫說明。“等會兒要是有村莊通過傳訊谘詢加入,就能讓他們按這個表格填寫,方便我們整理信息,”隊長拿著表格解釋,“我們還準備了‘網絡守則’,比如‘共享經驗、及時互助、定期反饋’,加入的村莊都要遵守。”
    蘇清寒端著剛泡好的靈草茶走進來,看著忙碌的孩子們,笑著說:“準備得很充分。這次交流會不僅要分享經驗,還要討論‘護脈技能培訓計劃’——比如定期舉辦線上培訓,教大家製作更精準的監測工具,讓整個網絡的護脈水平都能提升。”
    墨淵此時拿著一份“技能培訓大綱”初稿走來,大綱上按季節劃分了培訓內容:春季靈草種植)、夏季病蟲害防治)、秋季資源利用)、冬季地脈穩定),每個季節配套3次線上課程。“培訓可以由各村輪流主講,”他指著大綱說,“比如春季讓兩界山講靈草種植,夏季讓青岩村講土壤改良相關的病蟲害防治,這樣既能發揮各村優勢,又能讓大家互相學習。”
    孩子們接過大綱,立刻圍在一起討論。銀飾女孩指著“冬季地脈穩定”部分,眼睛一亮:“我們可以邀請黃沙鎮主講冬季固沙技巧,他們在沙漠裏應對嚴寒的經驗特別寶貴!”王小樹則補充:“線上培訓要多準備實操環節,比如提前錄製工具製作的視頻,用傳訊符發給大家,這樣即使不能當麵演示,大家也能跟著學。”
    沒過多久,青岩村的飛舟就出現在天邊。小石頭帶著兩位村民代表跳下飛舟,手裏捧著一個木盒:“我們帶了新改良的‘測土儀’,比之前的更輕便,還能同時檢測土壤濕度、肥力和鹽堿度,想在交流會上分享給大家!”黃沙鎮的代表也隨後抵達,鎮長手裏拿著一袋沙靈草籽:“這是我們培育的第二代沙靈草籽,耐旱性更強,想送給網絡裏的夥伴,一起種在需要固沙的地方!”
    交流會正式開始,王小樹先介紹“護脈網絡”的發展規劃:“短期我們要吸納5個新村莊,覆蓋修真界的東、南、西、北、中五個區域;長期則要建立‘地脈應急響應隊’,遇到突發地脈問題,能快速調配各村的力量支援。”
    青岩村的小石頭接著分享“土壤改良新方法”:“我們把靈脈晶屑和腐熟的靈草灰按13的比例混合,製成‘改良土’,用來種植靈草,成活率比之前提高了15!”他還現場演示如何製作改良土,將兩種材料混合均勻後,遞給大家傳閱:“大家可以聞聞,這種改良土帶著淡淡的靈氣,特別適合靈草生長。”
    黃沙鎮的鎮長則分享“固沙保水新技巧”:“我們在灌溉渠旁種上沙靈草,讓根係紮進土壤,既能防止渠道坍塌,又能減少水分蒸發,現在靈泉水的利用率比之前高了20!”他還展示了沙靈草根係的標本:“你們看,這些根係特別發達,能牢牢抓住沙子,固沙效果特別好。”
    交流會進行到一半,護世盟的傳訊鈴突然響了。值守弟子捧著一枚傳訊符跑來,興奮地說:“蘇長老!墨尊上!南方‘碧水村’和北方‘黑石村’傳來傳訊,說通過其他村莊了解到我們的護脈網絡,想申請加入,還想問能不能參加這次交流會!”
    孩子們一聽,立刻歡呼起來。王小樹接過傳訊符,上麵寫著碧水村擅長水域地脈守護)、黑石村擅長岩石區地脈穩定)的信息,還有兩個村莊的傳訊符號碼。“快給他們回傳訊,歡迎他們加入,”他對銀飾女孩說,“雖然他們不能當麵來,但可以用傳訊符分享他們的護脈經驗,我們把他們的信息補充到圖譜和申請表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銀飾女孩立刻用傳訊符回複,很快收到碧水村的反饋——他們分享了“水域地脈監測方法”,還發來一張“水域靈草種植示意圖”;黑石村則分享了“岩石區靈脈晶屑埋設技巧”,附帶一段簡易工具製作的文字說明。孩子們將這些信息快速補充到圖譜上,碧水村的位置旁標注“水域地脈”,黑石村旁標注“岩石區穩定”,申請表也填好放進檔案袋。
    交流會接近尾聲時,孩子們和青岩村、黃沙鎮的代表一起,簽訂了“護脈網絡互助協議”,協議上寫著“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共同發展”的核心原則,還約定每月召開一次網絡會議,每季度進行一次跨村互助演練。“有了協議,整個網絡就更規範了,”鎮長握著王小樹的手說,“以後不管哪個村莊遇到問題,我們都能按協議快速響應,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孤立無援。”
    離開前,青岩村和黃沙鎮的代表帶走了“護脈網絡圖譜”的複刻本、技能培訓大綱和新村莊的申請表。小石頭說:“我們回去後會幫著宣傳,爭取讓更多有需要的村莊加入,讓護脈網絡越來越大!”
    當晚,護世盟的議事壇裏,孩子們將此次交流會的成果整理成報告,補充到《小衛士實戰手冊》的“護脈網絡發展”章節。報告裏收錄了新加入村莊的信息、技能培訓大綱、互助協議副本,還有孩子們手繪的“網絡擴展路線圖”。蘇清寒與墨淵看著報告,欣慰地說:“你們用同心與智慧,讓護脈網絡從三個村莊擴展到五個,未來還會有更多夥伴加入。這份跨越地域的守護力量,會讓修真界的地脈永遠穩固,山河永遠安寧。”
    月光灑在兩界山,靈草區的花苞在夜色中悄悄綻放,花香與靈氣交織。守護燈的光芒與手冊上的字跡交相輝映,訴說著護脈網絡擴新篇的故事。這份承載著無數村莊情誼與智慧的守護網絡,會繼續傳遞,讓更多地脈常青,直到地脈永存,盛世無疆。
    本章完。
    喜歡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請大家收藏:()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