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秋風匯智育新才,網絡同心傳護脈
字數:4142 加入書籤
兩界山的秋風裹著靈草與果實的混合香氣,漫過東坡的靈草區。耐凍靈草枝頭的白花早已謝去,結出一串串細小的褐黃色種子,風一吹便輕輕搖晃;沙靈草貼著土壤的葉片泛出淡淡的金黃,正將養分緩緩輸送到根係,為過冬做準備;守護林的樹枝上掛滿橙紅的沙棘果與紫色的海靈果,沉甸甸地壓彎了枝條,偶爾有果實墜落,在地上砸出輕微的聲響。地脈小衛士同盟的孩子們圍坐在護世盟的長桌旁,正忙著整理“護脈網絡秋季培訓營”的資料——桌上攤著厚厚的文件夾,裏麵收錄了碧水村水域地脈應急支援的完整案例、青岩村最新改良的土壤檢測方法、黃沙鎮的固沙保水技巧,甚至還有孩子們精心設計的“護脈知識測試題”,每一份材料都透著細致與用心。
王小樹雙手捧著培訓資料,翻到“案例解析”部分,指尖在碧水村的案例上輕輕劃過,聲音裏滿是期待:“這次培訓營咱們要搞個‘跨領域教學’!請碧水村的村長來講水域地脈守護,他最懂怎麽處理靈草發黃和水質問題;再請黑石村的代表講岩石區靈脈疏通,他們清理岩石縫隙的技巧特別實用。這樣一來,不管是住在湖邊、山裏還是沙漠邊的村莊,都能學到適合自己的護脈方法!”他身旁的隊員立刻翻開“實操課程安排表”,指著其中一項補充:“我們還專門設置了‘工具製作實操課’,教大家做改良版的測土儀和水域靈氣檢測儀。這些工具都是用常見的竹管、靈蠱卵做的,成本低還好用,學會了之後各村自己就能做,特別適合推廣。”
銀飾女孩趴在桌前,手裏握著一支炭筆,正在繪製“護脈知識手冊”的插畫。手冊被分成“基礎理論”“實操技巧”“應急處理”三部分,每一部分都配了簡單易懂的圖畫——比如用藍色的水流箭頭表示地脈靈氣的流通方向,用紅色的小喇叭表示傳訊求助的流程,用綠色的對勾標注正確的操作方法。“這本手冊要做得輕便小巧,方便大家揣在口袋裏隨身攜帶,”她一邊畫一邊解釋,還舉起畫好的“靈草黃葉快速診斷表”給夥伴們看,“你看這張表,左邊列常見的黃葉原因缺水、缺肥、地脈波動),右邊對應解決方法,大家遇到問題翻一翻,一眼就能找到答案,比看大段文字省事多了。”
“數據記錄隊”的孩子們則在角落裏忙碌地搭建“線上培訓平台”。他們將十幾枚傳訊符按特定的陣型擺放,用靈線將符紙連接起來,再通過簡易的靈術設置,實現“實時語音+畫麵共享”的功能。隊長蹲在地上,調試著傳訊符的靈敏度,抬頭對大家說:“到時候主講的村莊可以直接展示實物,比如碧水村的村長拿著水域靈草標本,對著傳訊符講解,其他村莊的學員通過自己的傳訊符就能清楚看到標本的細節。我們還專門設置了‘提問通道’,學員有問題可以隨時發送短傳訊,主講人看到後現場解答,互動性比單純的‘單向講課’強多了!”
蘇清寒端著一個陶盆走進來,盆裏裝著剛熬好的靈草粥,熱氣騰騰的粥裏飄著幾片靈草葉,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她把陶盆放在桌上,給每個孩子都盛了一碗,笑著說:“整理資料累了吧?先喝碗靈草粥暖暖身子。這次培訓營準備得很全麵,但還可以加個‘激勵環節’——評選‘護脈能手’。從各村選出口碑好、護脈經驗豐富、還願意幫其他村莊的人,給他們頒發證書,既能讓優秀的人得到認可,也能激勵更多人用心守護地脈,一舉兩得。”
墨淵此時拿著一份裝訂好的“護脈能手評選標準”初稿走過來,標準用淺黃色的靈紙製作,上麵清晰地列出了三個評分維度:“護脈成果50)”——主要看本村地脈的穩定情況和靈草的成活率;“經驗分享30)”——看是否主動向其他村莊分享實用的護脈方法;“互助次數20)”——統計參與跨村互助的次數。每個維度下麵還附了具體的評分細則,比如“地脈連續6個月穩定,可得滿分25分”“主動分享3次以上經驗,可得滿分9分”。“評選流程可以分兩步,”他指著標準說,“第一步由各村自主推薦候選人,每個村推薦12人;第二步由護脈網絡的核心成員兩界山、青岩村、黃沙鎮、碧水村、黑石村的代表)投票,得票前三位的就是‘護脈能手’。比如黃沙鎮的鎮長,之前幫周邊三個小村莊解決了固沙問題,還分享了‘麥稈固沙法’,就很符合評選條件。”
孩子們接過評選標準,立刻圍在一起討論起來,長桌旁的氣氛變得格外熱烈。銀飾女孩指著“經驗分享”部分,眼睛一亮:“我們可以讓每個候選人準備一段‘護脈經驗視頻’!用傳訊符錄製自己講解護脈技巧的過程,或者展示本村的護脈成果,然後發給所有村莊的學員觀看。這樣大家投票的時候,不僅能看文字介紹,還能直觀了解候選人的能力,投票會更公平、更有說服力!”王小樹也補充道:“證書一定要做得有紀念意義!用堅硬的靈木製作,上麵刻上‘護脈能手’四個大字,還有獲獎人的名字和獲獎理由,比如‘授予黃沙鎮鎮長xxx“護脈能手”稱號,表彰其在固沙保水領域的突出貢獻’,最後再蓋上護脈網絡的專屬印章,這樣拿到證書的人肯定會特別珍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培訓營開營當天,天剛蒙蒙亮,孩子們就來到議事壇,再次檢查線上培訓平台的設備,確保傳訊符的連接穩定。沒過多久,青岩村、黃沙鎮、碧水村、黑石村的傳訊符相繼亮起,學員們的聲音通過靈線傳來,帶著期待與興奮。碧水村的村長第一個開講“水域地脈守護”,他手裏拿著一株新鮮的水域靈草標本,對著傳訊符緩緩講解:“大家看,這種靈草的根係特別敏感,就像地脈的‘傳感器’——一旦水中靈氣不足,葉片就會從邊緣開始發黃;如果水質裏有雜質,葉片上會出現細小的斑點。遇到這種情況,先別著急澆水施肥,要先檢查湖泊周邊的岩石區,看看是不是岩石縫隙被泥沙堵塞,導致靈氣沒法正常流入水中……”學員們認真聽講,不時通過“提問通道”發送傳訊提問,比如“怎麽快速找到堵塞的岩石縫隙”“水質裏的雜質怎麽清理”,村長都耐心地一一解答,還現場演示了如何用特製的細鐵棍探查縫隙。
實操課上,黑石村的代表站在本村的岩石區前,對著傳訊符演示改良版測土儀的製作過程:“大家先找一段直徑兩寸、長度一尺的空心竹管,在竹管側麵每隔一寸鑽一個小孔;然後在竹管裏放入三枚靈蠱卵和一張感應紙用靈草汁浸泡過的紙);最後把竹管的一端用木塞封好,另一端插入土壤——感應紙會根據土壤的濕度和肥力變色,綠色代表正常,黃色代表缺水缺肥,紅色代表嚴重不足,比之前的版本更精準、更好用……”兩界山的孩子們則在本地的實操現場,同步展示製作過程,手裏拿著竹管、小鑽子等工具,一步步講解操作要點,學員們跟著步驟操作,遇到問題隨時發送傳訊求助,很快就有不少人完成了測土儀的製作,還興奮地通過傳訊符展示自己的成果。
培訓營接近尾聲時,終於到了“護脈能手”評選環節。經過各村推薦,一共有8位候選人進入投票階段。孩子們將候選人的“護脈經驗視頻”通過線上平台分享給所有學員,視頻裏,黃沙鎮的鎮長展示了本村的固沙成果——曾經的沙丘變成了長滿靈草的綠地;青岩村的小石頭講解了如何用“靈脈晶屑改良土”種植靈草,手裏還拿著改良土和普通土的對比樣本;碧水村的村長則演示了如何清理水域中的雜質,讓發黃的靈草恢複翠綠。學員們看完視頻後,核心成員開始投票,最終黃沙鎮鎮長、青岩村小石頭、碧水村村長脫穎而出,成為首屆“護脈能手”。當孩子們通過傳訊符將靈木證書的影像展示給大家,並念出獲獎理由時,鎮長激動的聲音傳來:“謝謝大家的認可!這份榮譽不僅是給我的,也是給黃沙鎮所有村民的!以後我會把更多固沙經驗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守護好每一寸地脈!”
閉營儀式上,王小樹站在議事壇中央,對著傳訊符總結道:“這次秋季培訓營,我們不僅學到了水域地脈守護、岩石區靈脈疏通、土壤改良等實用技巧,還選出了三位優秀的‘護脈能手’。未來,我們會每季度舉辦一次培訓營,每次設置不同的主題,比如冬季的‘地脈防凍’、春季的‘靈草種植’,讓護脈網絡裏的每個人都能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讓更多地脈得到專業的守護!”
當晚,護世盟的議事壇裏燈火通明。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將培訓營的所有資料——包括學員簽到表、課程講義、提問記錄、護脈能手的經驗視頻——整理成厚厚的“護脈網絡培訓檔案”,補充到《小衛士實戰手冊》新增的“人才培養”章節裏。蘇清寒與墨淵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們認真的模樣,眼中滿是欣慰。“你看,”蘇清寒輕聲說,“孩子們不僅搭建了護脈網絡,還通過培訓營培養了一批護脈人才。這些人才就像種子,會把護脈的智慧和方法帶回自己的村莊,再傳播到更多地方,讓整個網絡的守護力量越來越強。”墨淵輕輕握緊她的手,目光望向窗外的守護林,聲音溫柔而堅定:“這隻是人才培養的開始。未來,會有更多人加入我們的培訓營,會有更多‘護脈能手’湧現出來。隻要這份傳承不斷,修真界的山河就會永遠安寧,直到地脈永存,盛世無疆。”
月光溫柔地灑在兩界山的靈草區,沙靈草的葉片在夜色中泛著淡淡的光,靈草區的種子在土壤裏靜靜沉睡,等待明年春天的萌發。護世盟的守護燈散發著暖黃的光,與桌上“護脈網絡培訓檔案”的字跡交相輝映,仿佛在輕聲訴說著護脈網絡育新才、傳智慧的故事。這個故事,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繼續延續,在未來的歲月裏綻放出更多光彩,直到地脈永存,盛世無疆。
本章完。
喜歡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請大家收藏:()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