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天下大亂

字數:4674   加入書籤

A+A-


    鐺鐺鐺鐺鐺鐺鐺鐺~
    萬佛寺萬佛鍾一連響了八聲,最高塔之上傳出一道威嚴恢宏的聲音。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聖人隕落,實乃天地之苦,亦是眾生之造化。一因一果,一飲一啄,皆由天定!我佛慈悲”!
    悟道山山頂,黑袍道長望著皇城方向眉頭緊鎖,連聲說道:“不應該,不應該啊!
    以他周斬秋的修為,就算度不過這次聖人小劫,也不應該死的這麽快啊!
    前兩重劫難應該殺不了他,他應該倒在第三重火劫之下。
    這隻是第一重天雷劫,後麵的第二重風劫,第三重火劫都還沒上演呢!他就倒下了”?
    白袍道長輕聲歎息道:“哎!他周斬秋就算成聖了,還是放心不下周家。
    他知道自己度不過去這次聖人小劫,所以並沒有動用任何周家底蘊。
    他這是在求死,以圖保證周家底蘊不被消耗,周家皇朝還能繼續延續下去”。
    黑袍道長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訝然,問道:“他周斬秋竟然為了一群螻蟻,放棄自己的千年修持?他瘋了吧”!
    白袍道長看了黑袍道長一眼,搖頭說道:“你與他與我都不同,你從小一心求道,世俗親情在你眼中,不過是你修行之路上的阻礙。
    你早已斬卻世俗親情,證道成聖,所以你不了解他周斬秋所思所想,這也很正常。
    你要走的路,比他周斬秋要遠的多,但你活的卻未必有他周斬秋精彩。周斬秋此人,可敬可歎”!
    黑袍道長搖頭否定道:“我等修士當一心修道,斬斷世俗牽絆才能證得大道。
    否則若是被世俗所累,無緣大道,豈不是一大憾事,那還修什麽道”!
    白袍道長搖頭笑了笑說道:“修道,修的是心,心之所樂,便是道之所在。
    你有你的樂趣,我有我的樂趣,他有他的樂趣。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隨著周斬秋渡劫失敗身死魂滅,大離皇朝壓抑許久的內部矛盾瞬間爆發了。
    五大膏粱世族同時舉兵討伐皇族周家,誓要推翻皇族周家統治,再造新朝。
    距離豫州最近的翼州、兗州、青州三地,同時調遣百萬大軍大舉入侵豫州之地,想要最先攻破皇城,登臨大寶之位。
    雍州與豫州之間還隔著梁州和翼州的地盤,它想要兵進豫州,就得先要借道梁州或者是翼州地盤。
    梁州是周家的大後方,與雍州之間有大量東西走向的山川河流阻隔,兩州之間想要派遣大軍打個仗都困難重重。
    雍州與翼州之間就不一樣了,雍州地勢更高,翼州地勢更低,雍州想要攻打翼州那真的是再容易不過了。
    不管是沿山而下,還是順江而下,雍州隨時可以調集優勢兵力,對翼州形成碾壓之勢。
    所以在翼州攻打豫州的時候,雍州抽冷子給翼州一下狠的,直接奪取翼州西南部十多個關隘,打通了通往豫州的道路。
    揚州這邊想要攻打豫州,同樣隔著荊州之地。
    荊州與揚州之間的地勢也是西高東低,荊州打揚州更加方便,揚州想打荊州就得逆勢而上。
    這條路並不好走,不方便調兵不說,還容易被荊州兵馬迎麵痛擊。
    揚州出兵豫州的第二條路,就是選擇借道徐州天陽府、界西府兩地,從這裏大規模調兵攻打豫州。
    可天陽府和界西府已經被青州掌控,青州肯定不願意借道給揚州。
    所以揚州表麵上派遣一部分兵力佯攻荊州,又另外調遣優勢兵力一舉拿下天陽府,而後將界西府的青州兵馬盡數絞殺一空。
    翼州和青州麵對雍州和揚州的偷襲,肯定不會光挨揍不還手,立刻組織兵馬對各自的對手展開反擊。
    就這樣,五大膏粱世族還沒怎麽攻打豫州呢,就有四家先互相打起來了。
    兗州最終也沒能獨善其身,被翼州和青州兵馬兩麵夾擊,使其不能集中優勢兵力進攻豫州。
    皇族周家占據的梁州、荊州兩地,也在緊急調集兵馬馳援豫州。
    同時還分兵攻打雍州、揚州兩州之地,攻其必救。
    大離內九州頓時亂作一團,大量青壯年被強行征召入伍,然後派去前線充當炮灰。
    這大寶之爭,不僅要靠修士,同時也需要大批凡人軍士充當炮灰。
    不說別的,占據一座城池之後,將自己這方的修士和凡人軍士派上城牆駐守。
    對麵五境大修士還有半聖,就不敢親自出手攻打城池。
    他們隻能派出四境以下小修士,還有大量普通軍士攻打城池。
    五境大修士和半聖都不敢大規模屠戮凡人,他們也怕承擔大因果,怕遭天譴。
    城池爭奪戰,最主要的還是靠大量四境以下小修士,以及數以十萬計的普通軍士。
    在這種規模的戰爭中,凡人動輒死傷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
    天道早就關注這種規模的大戰了,五境大修士在這種規模的大戰中也不敢輕易冒頭,生怕被天道注意到,然後再給他來個天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五境大修士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說半聖了。
    一群半聖把腦袋全都縮起來根本不敢冒頭,誰冒頭誰就是主動找抽。
    天威不可冒犯,在天道關注之下,誰冒頭就弄死誰沒商量。
    半聖在這個時候最大的作用,就是守好自己的老巢,別人被人偷襲大後方就行。
    隨著內九州戰況愈演愈烈,邊州、境州、定州三州之地,也變得烽火連天起來。
    二十家華腴世族和三百家寒門庶族,以及十大宗門和三百旁門左道,全部卷了進來。
    這些大勢力之間的爭鬥殺伐,比膏粱世族與皇族之間的殺伐還要慘烈,動不動就是族滅對手,或者是被對手族滅。
    大離皇朝北部三州之地就沒有一個安穩的地方。
    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打來打去打的遍地狼藉,百姓無家可歸十室九空。
    北方百戎部落和蠻胡聯盟眼見大離皇朝天下大亂,立刻趁機舉兵南下,想要趁著大離內亂攻打大離。
    結果雙方兵馬剛剛集結起來,就被各自聖地發出的一道旨意給遣散了。
    萬佛寺佛子和道宗道子分別親自拜訪百戎部落的長生聖地和蠻胡聯盟的忘憂聖地。
    兩人在長生聖地和忘憂聖地坐而論道,揍得兩大聖地最強傳人找不著北,差點把他們打的道心崩潰。
    長生聖地和忘憂聖地與佛子、道子三次賭鬥,全都輸的幹淨利落,最終不得不下旨命令百戎部落和蠻胡聯盟撤兵。
    大離皇朝所占疆域實在是太大了,境內人口有幾十億之多,其人口零頭比百戎部落和蠻胡聯盟的總人口加起來還要多。
    人口越多,人才的數量自然也就越多,出類拔萃的絕世天驕自然也更多。
    從這麽多絕世天驕中廝殺出來的道子、佛子,自然也是非同凡響。
    再加上萬佛寺和道宗的存在時間,也遠超長生聖地和忘憂聖地的存在時間,底蘊比後兩者強大的不是一星半點。
    這麽多優勢加起來,萬佛寺和道宗碾壓長生聖地和忘憂聖地,也不過是反手之事。
    對萬佛寺和道宗而言,我這裏的人可以揍你,你也可以還手。
    但你不能主動出兵侵犯老子的地盤,否則老子會親自出手打殘你們兩個。
    這就是萬佛寺和道宗給長生聖地和忘憂聖地定下的規矩!
    萬佛寺和道宗一直就是這麽霸道!
    喜歡出身寒微與天爭命請大家收藏:()出身寒微與天爭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