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江南立周興文教,人間願力化神篇

字數:7034   加入書籤

A+A-


    北方的風雪與轟鳴,被一條大江徹底隔斷。
    當徐鳳年的腳,踏上江南的土地時,撲麵而來的是帶著濕潤水汽的暖風。
    這裏沒有衝天的黑煙,沒有震耳欲聾的機械咆哮。
    隻有秦淮河畔的軟語儂歌,和那曆經千年風雨,依然矗立的古老城牆。
    金陵。
    舊離陽的陪都,新天下的南方之都。
    登基大典辦得極為簡單,甚至可以說簡陋。
    沒有萬民跪拜,沒有奢華儀仗。
    徐鳳年隻是身著一襲普通的王袍,站在金陵城的最高樓上,對著台下匯聚而來的文武百官,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國號,亦為‘周’。”
    當這三個字從他口中說出時,台下瞬間起了一片壓抑不住的騷動。
    一名北涼老將忍不住出列,抱拳道:“王爺!那陳凡在北方立國,也叫‘周’!我們為何要與他同號?這不是憑白讓他占了名分上的便宜?”
    “是啊,王爺!請換個國號!”
    “叫‘涼’,或者‘燕’,都比這個強!”
    反對聲四起。
    徐鳳年隻是抬手,輕輕下壓。
    全場頓時安靜下來。
    他看著眾人,獨目之中平靜如水。
    “陳凡的‘周’,是周遊六合,是鐵蹄踏遍天下的征伐與掠奪。”
    “而我的‘周’,是‘周’全,是‘周’濟,是願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能被溫柔以待,護其周全。”
    他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足以安撫人心的力量。
    “兩個‘周’,兩條路。就讓天下人看看,百年之後,哪條路,才能真正走到最後。”
    無人再言。
    眾人從他那平靜的話語中,聽出了一股絲毫不亞於陳凡的,更為深沉,也更為堅定的決心!
    ……
    新朝初立,百廢待興。
    金陵的朝堂之上,所有人的眼睛都冒著綠光。
    封賞!
    該論功行shang了!
    大家跟著你徐鳳年出生入死,不就是為了今天嗎?
    加官進爵,裂土封侯,哪個不是眼巴巴地盼著。
    然而,當徐鳳年說出他登基後的第一道國策時,整個朝堂,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了。
    “即日起,罷武興文。”
    四個字,砸在所有武將的心頭,嗡嗡作響。
    “什……什麽玩意兒?”
    一名渾身煞氣還未散盡的將軍,掏了掏自己的耳朵,懷疑自己聽錯了。
    “王……陛下!您再說一遍?我剛才好像沒聽清。”
    徐鳳年麵無表情,重複道:“我說,從今天起,南方全境,裁撤非必要的兵員,削減軍備開支。所有資源,優先投入到文教事業。”
    “我要在三年之內,讓每一個郡縣,都建起一座學堂。”
    “我要在十年之內,讓所有適齡的孩童,無論男女,無論貧富,都能讀書識字!”
    轟!
    這下,不隻是武將,連文官都炸了。
    “陛下!萬萬不可啊!”
    一名老臣涕淚橫流地跪了下來,“如今南北對峙,陳凡在北邊磨刀霍霍,咱們怎麽能自斷臂膀啊!這……這是自毀長城!”
    “是啊陛下!那陳凡搞什麽‘天工城’,擺明了是要造更厲害的殺人兵器!我們不加緊備戰,反而去讓小屁孩讀書?這不是扯淡嗎!”
    “天下是用刀劍打下來的,不是用筆杆子守住的!”
    武將們群情激奮,幾乎要指著徐鳳年的鼻子罵了。
    他們感覺自己被背叛了!
    老子們前腳剛幫你砍下半壁江山,你後腳就要把老子的刀給撅了?
    這是人幹的事兒?
    徐鳳年隻是冷冷地看著他們。
    “誰說我要毀掉長城?”
    他走到那名激動的將軍麵前,獨目直視著對方。
    “我隻是覺得,用血肉築成的長城,還不夠堅固。”
    “我要築一座新的。”
    不等眾人反應,他拋出了一個更讓所有人摸不著頭腦的計劃。
    “朕,要親自主持,編撰一部典籍。”
    “《人道書》。”
    聽到這個名字,幾位大學士眼睛一亮,以為新皇帝要修史立傳,彰顯文治。
    “陛下聖明!不知此書,是要記錄曆代帝王將相之功過,還是要闡述治國安邦之大道?”
    徐鳳年搖了搖頭。
    “都不是。”
    他環視全場,一字一頓地說道。
    “這部書,不寫帝王將相,不談治國大道。”
    “它隻記錄一件事。”
    “人。”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這片土地上,所有凡人的故事。”
    “那個在洪水來臨時,為了堵住決口,自己跳下去的農夫。”
    “那個在亂軍之中,用身體護住全村孩子的教書先生。”
    “那個為了照顧癱瘓的丈夫,幾十年如一日,不離不棄的普通婦人。”
    “所有這些,在危難中閃耀的勇氣,在絕境中不滅的善良,在平凡中堅守的道義……”
    “我要把它們,全部找出來,記下來,刻進這部書裏!”
    “我要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什麽,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整個大殿,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傻了。
    他們用一種看怪物的眼神,看著寶座上的徐鳳年。
    放著帝王功業不寫,去寫什麽張三李四的破事?
    這新皇帝,腦子是不是真的有點問題?
    一名負責起草文書的翰林官,嘴巴張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話:“陛……陛下,這……這有何意義?”
    “意義?”
    徐鳳年笑了。
    “它的意義,比你們所有人的命,加起來都大。”
    “朕,還要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人間殿’。”
    “這個部門,隻有一個職責。就是去天下間,搜集、甄別、傳揚這些故事。並且,凡是錄入《人道書》的義人,其後代,由我大周,三代之內,奉養無憂!其鄉裏,立碑以彰其德!”
    此言一出,比剛才的“罷武興文”,帶來的震撼更大!
    這不隻是說說而已!
    這是要用國家的力量,用最實在的利益,去推行一種全新的價值觀!
    武將們不鬧了,他們隻是迷茫。
    文官們不勸了,他們隻是覺得荒唐。
    他們都覺得,這位新皇帝,恐怕是瘋了。
    ……
    起初的幾個月,正如那些官員所料。
    徐鳳年的政策,在民間沒有激起半點水花,反而成了許多人的笑料。
    “聽說了嗎?新皇帝不愛江山愛故事!”
    “放著北邊的陳凡不管,天天派人到處打聽誰家出了好人好事,這不是閑的蛋疼嗎?”
    “我還以為新朝能減點稅呢,搞半天是搞這個。”
    茶館裏,酒樓中,到處都是類似的嘲諷和不解。
    然而,當第一批印刷出來的,配著簡單插圖的《人道書》小冊子,隨著學堂的建立,被免費發放到孩子們手中時。
    當說書先生們,不再講那些帝王將相的陳年舊事,而是開始講述書中那些就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真實而滾燙的故事時。
    一些微妙的變化,開始了。
    一個在碼頭扛包的漢子,聽完說書先生講一個為了救落水鄰居而犧牲的漁夫的故事,默默地將自己碗裏唯一的半塊肉,夾到了旁邊更瘦弱的工友碗裏。
    一個富家子弟,原本仗勢欺人,在學堂裏讀到一位邊軍小卒,為了一句承諾,千裏背負戰友骨灰還鄉的故事後,第一次對自己家的仆人,說了聲“謝謝”。
    一個死了丈夫,想要尋短見的寡婦,在“人間殿”官員的探望下,得知自己丈夫生前默默資助三名孤兒的事跡,被刻上了鄉裏的石碑,她抱著石碑,哭了一夜,第二天,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勇氣。
    沒有驚天動地的變化。
    但一種新的風氣,一種以“守護”為榮,以“奉獻”為貴的風氣,就像春天裏最不起眼的野草,在江南的每一個角落,悄無聲息地,卻又無比頑強地,生根發芽。
    金陵,皇城之巔。
    徐鳳年閉著眼,迎風而立。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
    那從四麵八方,億萬生民心中匯聚而來的力量,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他從百姓那裏得到的“香火氣”,駁雜不堪。
    裏麵充滿了貪婪的祈求,恐懼的哀嚎,自私的願望。
    而現在。
    一股股全新的“願力”,湧入他的體內。
    這股力量,不再駁雜。
    它純粹,溫暖,帶著一股百折不撓的堅韌!
    那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那是油然而生的敬佩。
    那是“我也要成為那樣的人”的信念!
    徐鳳年知道,自己走對了。
    這條路,很慢。
    慢到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但他腳下的根基,卻前所未有的堅實。
    他緩緩睜開眼,望向遙遠的北方。
    那裏的天空,似乎永遠被一層陰雲籠罩。
    “陳凡,你的路,是向外掠奪。”
    “我的路,是向內凝聚。”
    “看看吧。”
    “一百年後,是你那冰冷的鋼鐵艦隊先一步鑿穿天穹。”
    “還是我這由億萬人心鑄就的‘人間長城’,先一步……籠罩人間!”
    南方的巨輪,沒有轟鳴,沒有黑煙。
    它在無數孩童的琅琅讀書聲中,在無數凡人樸素的善意裏,安靜地,沉穩地,駛向了另一條名為“人本”的,截然不同的航道。
    喜歡雪中:開局截胡劍九,徐鳳年哭求我別薅請大家收藏:()雪中:開局截胡劍九,徐鳳年哭求我別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