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元嬰講道

字數:4956   加入書籤

A+A-


    青嵐宗主峰,青雲峰之巔。
    平日裏雲霧繚繞、罕有人至的悟道崖,今日卻已是人聲鼎沸。崖頂平台以白玉鋪就,光滑如鏡,倒映著天光雲影。平台中央,一座古樸的青色石台靜靜矗立,那便是太上長老講道之所——問道台。
    朝陽初升,萬道金芒刺破雲海,將整個悟道崖渲染得如同仙境。
    趙小白一襲青袍,衣袂在晨風中輕輕拂動,他沿著青石台階緩步而上,目光掃過前方。平台上,蒲團星羅棋布,越靠近問道台的位置,蒲團數量越少,彼此間隔也越大。此刻,已有近百名修士落座,無一例外,盡皆氣息淵深,靈壓隱而不發——這些都是青嵐宗的中流砥柱,結丹期的長老。
    他的到來,吸引了不少目光。
    “趙師弟,這邊。”一個溫和的聲音傳來。趙小白循聲望去,隻見孫思年師兄正含笑招手,他身旁恰好空著一個蒲團,位置雖非最前,卻也屬於中上之列。
    趙小白快步走去,拱手一禮:“孫師兄。”
    “快坐。”孫思年笑容和煦,壓低聲音道,“聽聞師弟前段時日又在邊境立下威名,‘丹陽真君’一劍懾群雄,如今可是聲名遠播啊。”
    “師兄謬讚,不過是分內之事。”趙小白謙遜一句,在蒲團上坐下,感受著身下傳來的淡淡清涼靜心之意,這蒲團顯然也非凡品。
    他目光微轉,看到了不少熟人。劍峰的蕭辰坐在更前方,腰背挺直如劍,氣息比當年七脈會武時更加淩厲精純,顯然已至結丹中期。更遠處,樊妙晴也若有所覺般回首,與他視線交匯,唇角微彎,露出一抹清淺笑意,旋即又轉回頭去,耳根卻微微泛紅。趙小白心中亦是一暖。
    此外,各峰峰主,如爍金峰主、禦獸峰主等,也已在前排落座,氣息浩大,皆是結丹後期乃至巔峰的修為。
    隨著時間推移,到達的結丹修士越來越多,粗略看去,竟不下兩百之數,這幾乎是青嵐宗明麵上所有的結丹力量。眾人皆肅容靜坐,無人交談,一股無形的莊重與期待彌漫在空氣之中。
    辰時正刻,朝陽恰好躍出雲海,天地間紫氣大盛。
    就在這時,悟道崖上空,毫無征兆地,一道身影悄然浮現。
    來人是一位青袍老者,發須皆白,麵容清臒,眼神溫潤平和,仿佛蘊藏著無盡星空。他周身沒有絲毫靈力波動,就那樣憑空而立,卻仿佛與整個天地融為一體,他所在之處,便是道的中心。
    無需通傳,無需禮拜。
    在他出現的那一刻,所有結丹修士,包括各位峰主,皆不由自主地站起身,躬身行禮,齊聲道:
    “恭迎太上長老!”
    聲浪不高,卻帶著發自內心的崇敬。
    這位便是青嵐宗的定海神針,元嬰後期大修士——青雲真君。
    青雲真君目光掃過下方,微微頷首,一步踏出,便已端坐於問道台之上。
    “坐。”一個平和的聲音在每個人心頭響起,不帶絲毫煙火氣。
    眾人依言落座,鴉雀無聲。
    青雲真君並未立刻開講,他目光掠過下方一張張或年輕或滄桑的麵孔,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直抵神魂深處:
    “道,可道,非常道。”
    僅僅六字,卻如洪鍾大呂,在趙小白心神中炸響。他感覺體內九轉金丹自發地加速旋轉,周身靈氣與之共鳴。
    “今日不講具體神通術法,隻論‘元嬰’二字。”青雲真君繼續道,“結丹之境,乃凝氣化液,聚液成丹,是將一身靈力修為,凝聚為一顆不朽金丹,是為‘精’之極。”
    “然金丹有成,終有盡時。欲求長生,窺大道,需破丹成嬰。此嬰,非血肉之嬰,乃‘神’與‘氣’合,‘精’與‘魂’融,一點先天真性凝聚而成,是謂‘元嬰’。”
    “故,結丹修‘精’,元嬰煉‘神’。”
    隨著他的講述,問道台周圍隱隱有道韻流轉,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的異象雖未真實顯現,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種玄之又玄的道境。
    “何為神?”青雲真君伸出一指,輕輕點向虛空。
    刹那間,趙小白隻覺得周遭景象大變!他不再是坐在悟道崖上,而是置身於一片無垠的星空之下,腳下是滾滾雲海,頭頂是璀璨星河。不僅僅是視覺,連神識感知也完全被帶入這片幻境之中,無比真實。
    “此乃老夫神識所化一念星空。”青雲真君的聲音在這片星空下回蕩,“神識之力,初時如燭火,可觀周身;繼而如溪流,可探四方;再強如江河,神識一掃,百裏千裏盡在掌握。然,此皆‘凡識’。”
    “唯有將‘凡識’淬煉,去蕪存菁,融入對天地法則的感悟,融入自身之道念,使之產生質變,方能孕育出‘神’之精華——識海元嬰!”
    話音落下,星空之中,那漫天星辰仿佛活了過來,星光流轉,勾勒出繁複無比的軌跡,那是法則的顯化,是大道的痕跡。
    趙小白屏息凝神,全力感悟。他感到自己的神識在這片星空下變得異常活躍,以往許多關於神識運用的晦澀之處,此刻竟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他隱隱觸摸到,神識並非僅僅是探查、驅使法寶的工具,它更是一種力量,一種能夠引動、甚至改變外界天地靈氣的橋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丹破嬰生,第一步,便是碎丹。”青雲真君的聲音帶著一種奇異的節奏,引導著眾人的思緒,“非蠻力擊碎,乃以神為引,以道為火,自內而外,涅盤重生。”
    “金丹者,固也。過於堅固,則成桎梏。需知其‘堅’,守其‘柔’,明其‘性’,方能碎之有道,破之有序……”
    趙小白聽得如癡如醉。他成就九轉金丹,丹體之堅固,遠超同階,這曾是他最大的依仗,卻也隱隱成為他邁向元嬰的一道無形壁壘。此刻聽聞“守柔”、“明性”之言,仿佛在他眼前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內視丹田,那枚有著九道清晰紋路的金丹緩緩旋轉,金光璀璨。以往他隻覺得其完美無瑕,堅不可摧,此刻卻開始嚐試以神識細細感悟其內在的“性”與“理”,尋找那冥冥中的一絲“柔”與“變”。
    “……元嬰既成,初時孱弱,需藏於紫府,以靈力溫養,以神魂交融。至此,方算真正踏上長生仙路,擁有探尋天地終極奧秘的資格。”
    青雲真君講得並不快,每一字一句都蘊含著深刻的道韻,直指元嬰本質。他從“神”的錘煉,講到“碎丹”的玄妙,再到“成嬰”的溫養,甚至隱約觸及了元嬰之後“化神”的一絲奧秘。
    期間,他時而引動天地靈氣,演化種種異象;時而屈指彈出一道靈光,沒入某位修士眉心,為其點撥迷津;時而又以神識構築出簡單的道紋,供眾人參悟。
    兩個時辰悄然而過。
    當日頭升至中天,講道漸近尾聲。
    青雲真君最後說道:“大道無窮,各有其途。吾之所言,乃吾之道,可供爾等借鑒,卻不可奉為圭臬。爾等需明己心,見己性,尋己路,方能在這漫漫仙途上,走得更遠。”
    說完,他身形緩緩變淡,如同融入陽光與空氣之中,消失不見。
    悟道崖上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沉浸在方才的講道之中,有人眉頭緊鎖,苦苦思索;有人麵露喜色,似有所得;也有人悵然若失,感覺隔著一層迷霧。
    趙小白緩緩睜開眼,眸中深處仿佛有星辰生滅,道韻流轉。他長籲一口氣,這口氣息悠長無比,帶著淡淡的馨香。
    此次聽講,收獲之大,遠超預期。
    不僅對元嬰境界有了係統而清晰的認知,掃清了許多修煉上的盲區和誤區,更重要的是,青雲真君關於“神”的闡述,以及“碎丹”需“明性守柔”的觀點,給了他極大的啟發。
    他感覺一直困擾著自己的、那層關於如何突破金丹壁壘的薄紗,被掀開了一角。前路雖然依舊漫長,但方向已然明確。
    “恭喜師弟,看來收獲匪淺。”孫思年的聲音在旁邊響起,帶著由衷的欣慰。
    趙小白轉頭,看到孫思年眼中也精光內蘊,顯然同樣獲益良多。他拱手道:“同喜師兄。太上長老字字珠璣,令人茅塞頓開。”
    兩人相視一笑,皆看到彼此眼中的振奮與堅定。
    結丹修士們開始陸續離去,大多行色匆匆,急於返回洞府消化此次聽道的感悟。
    趙小白起身,正好看到樊妙晴也望了過來。
    “感覺如何?”樊妙晴走近,輕聲問道。她周身氣息似乎更加凝練了幾分。
    “前所未有的清晰。”趙小白目光灼灼,“元嬰之路,我已窺見門徑。接下來,便是閉關潛修,將今日所得盡數消化,夯實道基。”
    樊妙晴臻首輕點:“我也是。真君所言‘明己心,見己性’,於我丹道亦有大益。”
    兩人並肩而行,隨著人流走下悟道崖。
    喜歡凡人修仙之丹劍傳奇請大家收藏:()凡人修仙之丹劍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