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兵工廠密談
字數:3635 加入書籤
楊宇霆走後,張漢欽獨自坐在書房裏,眉眼沉靜,指尖在一疊精心繪製的圖紙上緩緩滑過。
看著這些圖紙,張漢欽心中泛起一絲複雜的情緒。
這些看似從“國外”弄來的先進設計,實際上卻出自他自己之手。 雖然不可能大批量生產,但是如果能仿製一兩種,小批量生產,都是極大助力。
作為國防大學戰略係的研究生,他在校期間不僅深入研究世界武器發展史,更在“軍事工程”一課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授曾說他對武器結構的理解“堪比部隊工程組的老技師”。
可誰能想到,這些原本用於寫論文、搞研究的東西,如今卻成了拯救一方軍隊的秘密武器?
門外傳來輕輕的敲門聲,似有些猶豫。
“少帥,您找我?”喜順兒小心探進頭來,眼裏還帶著點兒未散的紅血絲。
張漢欽抬起頭,眉宇間一抹沉思未散,卻又立刻恢複了冷靜,聲音低卻穩:“喜順,進來坐。聽說,鄰葛讓你去兵工廠當參謀主任?”
喜順兒走進來,站得筆直,手指絞著衣角,聲音有些發虛:“是,楊總參議是那麽說的……可我想著,這事得先請示您。老帥剛走,府裏人心未穩,院裏上上下下的雜事也不少,我要是這時候離開,怕讓人議論……”
張漢欽輕輕擺了擺手,像是撥散了什麽不必要的顧慮,語氣裏帶著幾分勸解:“鄰葛說得對,你是該去兵工廠,發揮你的才能。”
他說完,站起身,走到牆角那隻老式保險櫃前,熟練地撥動密碼鎖。
哢噠一聲,沉悶卻清晰。他從中抽出一隻厚厚的牛皮紙檔案袋,手上動作雖然不快,但透著一股慎重。
打開保險櫃的一瞬,他心中不禁苦笑。
誰能想到,那些年在國防大學兵器館裏抄寫的老圖紙,那些深夜在實驗室調試模型的日日夜夜,如今卻成了他這“少帥”的真正底氣。
圖紙上的每一筆線條,每一個尺寸標注,都是他以現代知識精雕細琢,又結合1928年能實現的材料和工藝倒推改良出來的。他甚至用算盤推過應力,拿遊標卡尺比對過舊工藝誤差。
“喜順,你過來。”張漢欽眼神凝重,拉開檔案袋,抽出一疊圖紙遞到喜順兒麵前,“這些,是我花重金從國外弄來的最新武器設計圖,據說,能改變戰場格局。”
喜順兒伸手接過,小心翼翼地攤開其中一張,眼睛一下就亮了。
那線條,那標注,那排布……簡直像是教科書上才會出現的模樣。
“少帥,這是……”
“這是60毫米迫擊炮的完整設計圖。”張漢欽指著圖紙的上半部分,語氣低緩卻帶著種篤定,“你看這裏,炮管經過特殊熱處理,重量減輕了三十斤,可壽命卻翻了一倍。”
他說著,指著圖紙上的關鍵部位,腦海中卻浮現出國防大學實驗室裏導師講解炮膛膛線設計與座板應力分布的場景。
當時為了那份畢業論文,他硬是翻遍了十幾種不同型號的迫擊炮圖紙,還跑到試驗田親自打靶。那時候覺得枯燥,現在卻像是在鋪路。
“這……這比咱們現在用的遼十三輕多了,材料也講究,熱處理用滲碳加淬火?我以前聽胡大工頭說過,但沒真見過。”
張漢欽點頭,又抽出第二張圖紙:“這是自動步槍的設計,導氣式原理,連續射擊,火力比遼十三式高不止一個檔次。”
喜順兒看得入神,眼珠子都快貼上去了,手指輕輕滑過圖紙上的剖麵圖:“這退殼機構的設計……太巧了,卡得嚴絲合縫,連導氣孔的位置都琢磨得死準。”
張漢欽心中一動,暗道:這當然精巧。
這圖紙的底子,是拿AK47的可靠性打底,配合AR係列的人機工藝,再往回倒推,換成能被1928年兵工廠製造的材料與精度。
曾經那個《輕武器設計原理》的課程作業,如今竟成了軍工試製的“藍本”。
“這個是20毫米反坦克槍,對付輕型裝甲車綽綽有餘;這個,是通用機槍的圖紙,槍管能快速更換;還有這個,是105毫米輕型榴彈炮的改良型,射程更遠,操作更簡便。”
張漢欽深吸一口氣,把整疊圖紙鄭重地放進喜順兒懷裏:“這些圖紙,價值連城。我花了整整八十萬大洋,才從德國工程師手裏‘買’來。你到了兵工廠,要找最可靠的老師傅,組織專門小組,秘密試製這些武器,哪怕隻做出一件成品,也值了。”
說出“八十萬大洋”的時候,他語氣平靜,心中卻苦笑。
這些圖紙的真正價值,遠不止八十萬,而是現代華夏幾十年科研人拚命積攢的血與汗,是無數課題組的成果與試驗堆積出的結晶。
若真拿來估價,金山銀山都不夠。
喜順兒雙手微微顫抖,仿佛手中不是紙張,而是一整個未來的希望:“少帥您放心,我用命也要把這批圖紙守住、試出來!”
張漢欽輕輕按住他的肩膀,聲音低卻沉穩:“記住三條。第一,組建絕對可靠的小組,每個人背景都得查清楚;第二,分批試製,別一口吃成胖子,先從迫擊炮開始;第三,所有進展,隻能直接向我匯報,不許走其他路子。”
他心裏清楚得很,哪怕已經盡量“簡化”了設計,可這些圖紙依然遠超這個時代的認知。
好在兵工廠裏還有幾位留洋回來的工程師,應該能看懂一二。
更重要的是,他在大學那幾年不僅寫了論文,還實地下過工廠,對實際工藝的短板心裏有數。
他走到窗前,望著陰雲壓城的天色,聲音低沉:“日本人盯著咱們,南京那邊……也靠不住。咱們隻能靠自己。這些武器,隻要能順利量產,等戰火燒起時,便是咱們的殺手鐧。”
喜順兒立正敬禮,眼神裏透著一股子死拚的倔強:“明白!我就說這是少帥您花血本從國外買來的先進設計,組織廠裏最靠得住的老師傅悄悄仿製、改進,別人問,我一概不知!”
張漢欽點點頭,語氣緩了幾分:“好。有難處你來找我,我在日本留學那會兒,也學過些軍工方麵的知識,或許能幫上忙。”
他目送喜順兒抱著圖紙離去,背影瘦卻挺拔,像極了戰前衝鋒的兵。
他喃喃自語:“爹,您放心,我會用我所學的一切武裝東北軍,絕不讓曆史重演。”
他望著那背影,心中念道:這些圖紙,不過是開始。
戰術、訓練、後勤、情報、指揮係統……現代戰爭的骨架,我都懂得。
隻要這條路走得通,東北軍終有一日,能改寫這亂世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