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簽約:枷鎖與泡沫
字數:4555 加入書籤
1928年9月22日,奉天,一所戒備森嚴的西式洋樓。
洋樓裏彌漫著新油漆和雪茄煙混合的味道。
長長的紅木桌上,鋪著厚重的墨綠色絲絨桌布。
桌子一邊,是以張漢欽為首的東北方麵人員,清一色的深色中山裝或軍常服,神情內斂;另一邊,是以大腹便便的弗雷德裏克為首的美孚團隊,西裝革履,臉上掛著掩飾不住的誌得意滿。
厚達數百頁的英漢雙語合同文本,像兩座小山一樣放在桌子兩端。
合同的全稱長得讓人喘不過氣:《美利堅合眾國美孚石油公司與中國東三省保安司令長官公署關於盤錦地區石油礦產勘探、開采、煉製及衍生合作之總協議》。
儀式開始前,是雙方法律團隊的最終核對時間。
“王,你這個用詞,‘應盡力促成’,這個‘盡力’(beSt effOrtS)在普通法裏可是個泥潭。”
美方首席律師,一個戴著金絲眼鏡、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的紐約客,指著條款對中方一位三十歲左右的精幹男子說道。
被稱作“王”的男子名叫王慕理,耶魯法學院的高材生,是張漢欽重金聘回的法律顧問。
他推了推自己的玳瑁框眼鏡,微微一笑:“約翰遜先生,別忘了,我們還有後續的諒解備忘錄作為解釋依據。如果貴方覺得‘盡力’不夠清晰,我們換回之前版本的‘采取一切合理商業手段’(take all reaSOnamerCial&neaSUreS)也可以,隻是那樣貴方的操作空間恐怕更小。”
約翰遜律師愣了一下,隨即哈哈一笑,拍了拍王慕理的肩膀:“狡猾的耶魯人!好吧,‘盡力’就‘盡力’,我相信美孚的‘盡力’會讓你們滿意的。”
他壓低聲音,“說真的,王,畢業時真不考慮來我們律所?待在這冰天雪地太屈才了。”
王慕理笑容不變,語氣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約翰遜學長,建設自己的家鄉,可比在華爾街幫富豪們打官司有意義多了。我們還是抓緊核對保底金額的數字吧,可別讓小數點迷了路。”
另一邊,一個年輕的中方助理正和一位美方年輕律師低聲交流。
“嘿,你這個‘不可抗力’條款裏把‘大規模工潮’也列進去了,是不是太謹慎了?”美方小夥笑道。
中方助理眨眨眼:“跟你們美國人學的,合同就得像防彈衣一樣厚。再說,萬一以後我們的工人覺得待遇比不上德克薩斯標準,鬧點情緒,總不能算我們違約吧?”
兩人相視一笑,氣氛輕鬆了不少。這些受過相似教育的法律精英們,在專業領域既有交鋒也有默契,衝淡了正式談判的緊張感。
————————————
核心的金融條款正如張漢欽所堅持的那樣,白紙黑字地確定下來:
美孚公司提供一筆為期十年、總額五千萬美元的貸款,以盤錦油田未來十年石油收益權作為質押。
設立利潤分配保底與封頂機製:東北方麵保留的一成收益,美孚需保障其年收益不低於以每桶利潤2美元、500萬桶原油(即保底每年100萬美元)的標準;同時,東北方麵承諾,其分成上限為每桶利潤2美元、1000萬桶原油(即上限每年200萬美元),超出部分利潤盡歸美孚所有。
弗雷德裏克仔細審閱最終條款時,嘴角難以抑製地微微上揚。
在他看來,這位年輕的少帥雖然有些小聰明,提出了保底條款,但那個200萬美元的封頂協議,簡直是再次給美孚送上了一份大禮。
一旦未來油田產量巨大、利潤豐厚,美孚將獨占超出部分的驚人財富。
這意味著未來十年,幾乎所有開采收益都將歸於美孚!
他仿佛已經看到公司董事會對他此次談判成果的嘉獎令。
————————————
真正體現張漢欽深遠謀劃的,是那份作為合同附件、密級極高的《補充諒解備忘錄》。
其中明確規定了美孚公司必須履行的多項“協助義務”:
軍事顧問團:美孚需利用其影響力,促成美國陸軍或海軍退役軍官組成軍事顧問團,赴東北協助訓練新軍,特別是在空軍、裝甲兵及後勤現代化方麵提供指導。
金融杠杆:美孚需動用在華爾街的資源,為東北政府在美設立的離岸信托基金(“白山黑水基金”)提供最高十倍的資金杠杆,將7000萬美元本金放大至7億美元規模,用於在美國證券市場進行“指定方向”的投資操作。
技術獵頭:美孚需根據東北方麵提供的清單,協助招募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製造、航空、無線電等領域的美國技術專家(包括德裔等歐裔專家)赴東北工作。
設備引進:美孚享有優先權,但需保障東北方麵能以最具競爭力的價格,引進先進的探礦、采礦、煉油、鋼鐵冶煉等重工業設備,並提供相關技術資料。
弗雷德裏克對這幾條並未太過在意,在他看來,這不過是這位“土皇帝”少帥想要快速武裝自己的“購物清單”,而美孚從中扮演中間人角色,同樣有利可圖。
他爽快地代表美孚承諾將“不遺餘力”地提供協助。
————————————
核對完畢,再無異議。
張漢欽與弗雷德裏克分別拿起沉甸甸的鋼筆,在指定的位置簽下自己的名字。
鎂光燈閃爍(僅限於內部記錄,未對公開報道),交換文本,再次簽名。當最後一筆落下,房間裏凝重的空氣仿佛瞬間融化。
“少帥!合作愉快!曆史會記住這一天!”弗雷德裏克率先起身,張開雙臂,臉上堆滿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他尤其滿意那條“利潤封頂”條款,在他看來,這簡直是這位年輕統治者政治野心膨脹而做出的愚蠢讓步,未來巨大的超額利潤將盡入美孚囊中。
張漢欽也站起身,與他緊緊握手,臉上是恰到好處的、符合他年齡的振奮:“弗雷德裏克先生,是美孚的遠見和東北的未來緊緊聯係在了一起。希望我們合作的基礎,如同地下的石油一樣深厚。”
“當然!當然!”弗雷德裏克用力搖晃著兩人交握的手,“美孚的效率和信譽,將是您在東北進行偉大建設的最堅實後盾。資金、技術,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到位!”
他心裏盤算的是如何向董事會報功,以及盡快開始勘探,擴大開采儲量驚人的大油田。
而張漢欽心中冷笑,弗雷德裏克隻看到了“封頂”的誘餌,卻看不到“保底”條款在未來經濟大蕭條、油價暴跌時的定海神針作用,更看不透那份絕密《補充諒解備忘錄》才是他真正的目標。
侍者適時地端上了冰鎮好的香檳。
晶瑩的氣泡在杯壁上升騰,映照著眾人各異的神情。
張漢欽舉起杯,目光掃過在場的中外人士,聲音清朗而有力:“諸位,為了這份協議的達成,大家都辛苦了。這杯酒,第一,敬合作共贏的未來!”
“合作共贏!”眾人齊聲應和,玻璃杯發出清脆的撞擊聲。
弗雷德裏克誌得意滿地一飲而盡,已經開始幻想如何將這片黑土地下的財富源源不斷輸往全球。
而張漢欽隻是輕輕呷了一口,冰冷的酒液入喉,帶來的卻是一種灼熱的感覺。
他透過酒杯,仿佛已經看到了那筆通過美孚杠杆、即將放大到七億美元的巨大資金,如何像幽靈一樣潛入紐約股市,在即將到來的風暴中貪婪吮吸;看到了美國的軍事顧問、技術專家、工業設備,如何通過美孚這條“特快通道”,武裝起一個嶄新的、強大的東北。
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而僅僅是開始的結束。
一場以石油為序幕,賭上國運的大棋,剛剛落下了第一子。
接下來就是給馮庸配備團隊,去美股大殺四方了!
“少帥,看來您對未來充滿信心。”弗雷德裏克湊近些,帶著酒氣說道。
張漢欽轉頭看向窗外奉天城的天際線,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弧度:
“是啊,弗雷德裏克先生,起風了。而我們,正要乘風破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