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中原大戰

字數:4440   加入書籤

A+A-


    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
    四月的春風本該吹綠黃河兩岸,這一年,風中卻裹挾著濃烈的火藥味和千萬人的忐忑不安。
    中國的心髒地帶——中原,再次淪為各方勢力角逐的巨大棋盤。
    一場將決定未來十年國運的超級大戰,已然拉開序幕。
    ————————————
    4月1日,愚人節。曆史卻在這一天開了個一點也不好笑的玩笑。
    山西太原,督軍府內。
    “百川兄,此番就任,天下震動啊!”一位幕僚諂媚道。
    閻錫山撫著兩撇精心修剪的八字胡,對著穿衣鏡整理他那身特製的“中華民國軍”海陸空大元帥服,鏡中人神色矜持,眼底卻燃燒著壓抑已久的野心。
    他清了清嗓子,用那口濃重的五台腔抑揚頓挫地念著就職通電:
    “……常南京挾黨部以作威福,毀亂黨國,實為總理之罪人,國家之蝥賊!錫山不忍坐視,承各方公推,勉任斯職……誓與國民共建真正之民主共和!”
    他心裏盤算的,卻是常南京倒台後,那頂屬於自己的“國民政府主席”帽子該鑲幾道金邊。
    ————————————
    同一天,陝西潼關。
    風陵渡口,黃河咆哮。
    馮玉祥一身粗布軍裝,打著綁腿,站在一座臨時搭起的土台上,麵對著他那同樣穿著樸素的西北軍將士。
    他沒有閻錫山的華麗禮服,聲音卻像黃河浪濤般粗糲有力,每一句都砸在士兵們的心坎上:
    “弟兄們!咱西北軍吃的糖,穿的布,哪一樣不是老百姓的血汗?他常某人卻在南京花天酒地,拿你們的賣命錢去養他的黃埔嫡係!還要削你們的番號,斷你們的糧餉!這口氣,咱們能忍嗎?!”
    “不能!”台下怒吼如山呼海嘯。
    “好!”馮玉祥大手一揮,“那就跟著我馮玉祥,打出潼關去!為國除害,為民請命!不打敗常南京,絕不回陝西!”
    ————————————
    與此同時,廣西桂平。
    李宗仁和白崇禧這對“李白”組合,也在誓師。
    他們的心情更為複雜。
    去年常桂戰爭敗得太慘,這次是憋著一口惡氣,欲借閻、馮之勢東山再起。
    白崇禧推了推眼鏡,語氣冷靜卻帶著狠勁:“德公,此次中原大戰,乃我桂係生死存亡之戰。勝,則重回中樞;敗,恐再無立足之地。我們必須拚盡全力!”
    李宗仁重重點頭:“健生放心,此次絕不單幹,緊抱百川兄和煥章兄的大腿,定要扳回一局!”
    三顆巨星,在各自的地盤同時點亮了反“常”的烽火。
    電報如同雪片般飛向全國,聲勢浩大,仿佛常南京的金陵政府已是搖搖欲墜的危樓。
    ————————————
    南京,黃埔路官邸。
    “娘希匹!閻老西!馮煥章!李德鄰!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軍閥!土匪!”
    常南京的奉化口音因極致的憤怒而變得尖利,手中的青瓷茶杯被他狠狠摔在地板上,碎片和茶水四濺。
    他麵色鐵青,在鋪著厚地毯的客廳裏急速踱步,像一頭被困的怒獅。
    “他們想造反!他們想推翻中央!他們這是分裂國家!其心可誅!其罪當滅九族!”
    一旁的何應欽、陳誠等嫡係將領屏息垂手,不敢多發一言。
    發泄一通後,常南京猛地停下腳步,眼神變得冰冷而銳利:“敬之,前線部署如何?”
    何應欽立刻上前,攤開軍用地圖:“委座,叛軍主力正沿隴海、平漢、津浦三路壓來。馮部鹿鍾麟已占鄭州,閻部徐永昌東出蘭封,晉軍傅作義部正南下山東。形勢……甚為緊急。”
    “緊急?”常南京冷哼一聲,“一群烏合之眾!傳我命令:”
    “一、立刻以國民政府名義通電全國,宣布閻、馮、李為叛逆,人人得而誅之!懸賞百萬大洋,取其首級者!”
    “二、劉峙第一軍團守徐州,扼津浦路;顧祝同第二軍團沿隴海線西進,迎擊馮玉祥;蔣鼎文部防守平漢線!告訴將士們,此戰關乎黨國存亡,有功者,連升三級!賞金加倍!”
    “三、”他頓了頓,目光投向北方,“最關鍵的是漢欽!他的東北軍,舉足輕重!立刻再派張群、吳鐵城去奉天!告訴漢欽,隻要他通電擁護中央,出兵南下,我立刻發表他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戰後,華北軍政,由他全權主持!”
    他幾乎是一字一頓地強調:“華北!給他!隻要他肯出兵!”
    常南京深知,這盤棋的勝負手,不在中原的百萬大軍,而在關外那個年僅29歲的年輕人手裏。
    ——————————————
    奉天,大帥府。
    這裏的春天來得總比關內晚些,庭院裏的杏花才剛剛鼓起花苞。
    議事廳內,氣氛卻比數九寒天還要凝重。
    長條桌上,一邊堆著閻錫山、馮玉祥聯名發出的熱情洋溢的“加盟邀請函”,許諾“推翻獨裁,共建共和,事後公推漢欽領導國是”。
    另一邊,則是常南京措辭懇切、條件優厚的電報,以及張群、吳鐵城等說客帶來的“副總司令”委任狀和“華北全權”的空頭支票。
    張漢欽身穿便裝,眉頭緊鎖,指尖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麵。
    下麵的人分成了好幾派,吵得不可開交。
    老派如張作相,憂心忡忡:“漢欽,這仗不能打啊!咱們好不容易安定下來,攢點家底不容易。”
    “無論是幫蔣還是幫閻馮,都是把咱們東北子弟兵往別人的火坑裏推!死的是咱的人,耗的是咱的錢,最後撈到好處的,還不定是誰呢!”
    少壯派如於學忠,則躍躍欲試:“少帥!常公代表中央正統,名正言順。閻馮乃是叛亂。我軍若能一舉南下,定鼎中原,必能建立不世之功!”
    “屆時,獲取了華北等人口眾多,財政充沛,交通四通八達的地區,我東北軍就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勢力,而是決定國家命運的中央軍了!”
    楊宇霆則建議:“不妨再等等,讓他們拚個兩敗俱傷,我軍再以調停者身份入關,坐收漁利,利益最大化……”
    張漢欽猛地站起身,爭吵聲瞬間停止。
    他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良久,沉聲道:“回電。以我的名義,以東北政務委員會的名義。”
    “內容:籲請各方即刻罷兵,以政治協商解決爭端。內戰徒耗國力,徒苦黎民,親者痛而仇者快。東北呼籲和平,並將嚴守中立,絕不輕啟戰端,望各方以蒼生為念。”
    ——————————————
    與其他人不同,當中原吸引了全天下目光匯聚時。
    他的心思並不在中原,而在東北!
    在他看來,關內各方打生打死,都是內耗的鼠目寸光之舉!
    拓展地盤也好,爭奪人口也罷,一切都要在保障東北完好無恙的前提下,否則一切皆是敗筆!
    此刻他確實被難住了,隻不過他思考的是——
    他太有錢了!
    可東北的百姓卻沒錢!
    如何妥當地把錢送到東北百姓的手裏,讓東北真正富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