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字數:6265 加入書籤
校尉們隻得拱手退至殿門,目光仍緊盯著此處。
待至僻靜處,李世民拱手問道:“不知真人所言改命之法為何?”
莊顏悠然道:“逆天改命,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對尋常仙家而言難如登天,但若有大德聖人相助,便易如反掌。”
李世民追問:“何處可尋此等聖人?”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莊顏笑道:“就在陛下太廟之中。”
李世民先是一愣,繼而恍然:“莫非是指先父追尊的始祖?”
老聃即老子李耳,昔年李淵曾追認其為李氏先祖。
莊顏點頭道:“正是。老聃乃太上老君化身,既已認作始祖,豈非與老君有了淵源?”
李世民略顯躊躇:“可這...真人明鑒,當初追認不過是為抬高門第。”
莊顏笑道:“名分既定,何不順水推舟認下這位先祖?”
“會否冒犯老君?”李世民仍有顧慮。
莊顏從容道:“無妨。貧道與老君交情匪淺,此事包在我身上。”
李世民展顏笑道:“不想真人如此詼諧。”
莊顏凝視著李世民,神情肅穆地說道:陛下,貧道所言句句屬實。
李世民怔了怔,遲疑道:道長,並非朕不願相信,隻是此事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一個凡間道士,縱使有些道行,自稱與太上老君交好,任誰聽了都會覺得匪夷所思。
莊顏淡然一笑:陛下,皇後娘娘已然康複,貧道與孫真人先行告退。今夜陛下可前往太廟祭拜,自會有所感應。
李世民略一思索,覺得此言有理。若莊顏所言非虛,今夜太廟必現神跡;若是妄言,不信也罷。想到此處,他當即應允。
不多時,皇家車駕便將莊顏與孫思邈送回玄都觀。隨後又有內侍前來頒旨,賞賜二人豐厚財物,連玄都觀也獲賜不少。
夜幕降臨,李世民來到太廟。
他望著神案上排列整齊的先祖牌位,目光最終停留在最上方的始祖李耳之位。接過宮人遞來的香火,恭敬行禮後插入香爐,隨即跪在 上,向始祖牌位叩首三次,閉目凝神。
恍惚間,李世民隻覺身輕如燕,似騰雲駕霧。睜眼一看,果然置身雲端,眼前碧空萬裏。
忽然東方紫氣浩蕩,綿延三萬裏而至。李世民驚呼:紫氣東來三萬裏!
紫氣如遊龍般飄至近前,現出一位騎青牛的巍峨神人,身著道袍,左右各立一名道童。李世民立即伏地 :大唐皇帝李世民,拜見太清道祖。
太上老君麵容隱於玄光之中,拂塵輕揚:人皇請起。貧道此來是為點化於你,日間那位莊顏真人,實乃天庭靈台顯妙玉極真君,所言非虛。
李世民神色一凜:是世民有眼不識真君,多謝道祖開示。繼而懇求道:道祖明鑒,皇後長孫氏賢良淑德,卻天命難違,僅得三十六載陽壽。懇請道祖慈悲,賜法延壽,世民感激不盡。
太上老君微微點頭:既知天機,便按靈台真君安排行事,他自有延壽之法。你且回去,今後勤政愛民,若能成為明君,自有福報。
李世民欣喜再拜:世民謹遵道祖教誨。
話音方落,拂塵輕揮間,眼前景象驟變。李世民猛然驚醒,發現自己仍在太廟之中。
李世民猛然驚醒,發現自己仍在太廟之內,方才經曆恍如夢幻。
正當他回味夢中情景時,殿外傳來內侍急促的稟報:陛下,天現紫氣化龍!
李世民疾步踏出大殿,舉目望向夜空。隻見東方天際紫氣奔湧,宛若巨龍橫空,龍尾遙指遠方,龍首正對太極宮巍峨殿宇。
這番景象令他豁然開朗——那絕非虛幻夢境,而是真切麵見了太上道祖。
速傳靈台顯妙玉極真君...李世民聲音微顫,隨即改口道:不,先請莊真人入宮覲見。
身旁宦官遲疑道:此刻已近三更...
眉峰剛欲豎起,忽又舒展,輕拍前額道:是朕心急了。備王侯車駕,明日辰時恭迎二位真人。
宦官聞言色變,卻不敢多言,俯首領命:謹遵聖諭。
——————
朝陽初升時,兩支王侯儀仗穿過朱雀門,載著莊顏與孫思邈直達兩儀殿前。
帝後攜太子及眾皇子早已候在階下。李世民與長孫無垢並肩上前,執 禮深深作揖:
世民恭迎真君。
長孫恭迎真君。
這般禮遇令隨駕群臣暗自驚詫。莊顏拂塵輕擺還禮:陛下皇後喚我莊真人即可,俗世行走不宜張揚。
帝後從善如流,當即召太子等人見禮。莊顏廣袖微抬:諸位殿下請起。
待眾人入殿,李世民屏退閑雜,隻留太子侍坐。珍饈羅列間, 親奉素酒,將老君托夢之事娓娓道來,末了鄭重致歉:昔日有眼不識金仙,望真人海涵。
莊顏朗笑:是貧道刻意隱諱,何怪之有?
李世民趁機追問改命之法,道人撚須答道:當追封李氏始祖,再行功德之舉。見 麵露疑惑,忽而反問:大唐國教,究竟是道是佛?
李世民不假思索:李氏乃道祖血脈,自然尊道抑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如將‘道門’奉為國教,尊李耳為大唐始祖皇帝,令天下共仰。”莊顏淡然一笑:“此舉可謂無量功德。”
李世民聞言頓悟,欣然道:“真人所言極是。”
莊顏微微頷首:“陛下依計而行,七日之後,逆天改命自見分曉。”
李世民當即應允:“真人放心,朕明日便召集群臣,頒此詔令。”
莊顏隻道一字:“善。”
李世民轉向長孫皇後:“皇後,朕另有要事需與莊真人密議。”
長孫皇後會意一笑,起身攜眾侍從退出殿外。
李世民又命群臣退下,最後對李承乾道:“承乾,你且陪孫真人至偏殿暫歇。”
李承乾恭敬行禮:“兒臣遵命。”
李世民朝孫思邈拱手:“孫真人,煩請隨太子移步偏殿,朕有些私密之事需與莊真人商議,失禮之處,還望海涵。”
孫思邈含笑回禮:“陛下言重,貧道告退。”
待眾人離去,李世民神色一肅,直言道:“莊真人,朕德行有虧,心中難安。”
莊顏一語道破:“陛下所慮,可是玄武門舊事?”
李世民沉聲道:“弑兄囚父,自古為大惡。今若追尊老君,恐招天譴。”
莊顏反問:“此事可會妨礙陛下成為明君?”
李世民斬釘截鐵:“絕無可能。”
“既如此,何須多慮? 之功,在於澤被蒼生。百姓安樂,誰會計較過往?”莊顏從容道。
李世民仍有疑慮:“那諸天神佛……”
莊顏笑道:“陛下乃人皇,天命未盡,神佛又能如何?”
李世民輕歎:“天命終有盡時。”
莊顏意味深長:“老君既肯顯聖,便是不究前塵。陛下但行仁政,自可心安。”
李世民眉頭稍展,又問:“五年前朕遣玄奘西行取經,如今卻立道門為國教,會否觸怒佛門?”
莊顏淡淡道:“人皇之尊,何懼之有?”
李世民低聲道:“佛門有地藏王坐鎮幽冥……”
莊顏悠然接道:“道門亦有酆都大帝與東嶽帝君。”
李世民一怔,隨即展顏,複又問道:“史上滅佛之君,皆為人王?”
“不錯。”莊顏點頭。
李世民憂心忡忡:“這些人王或自身或子孫,多遭惡報。朕若崇道抑佛,是否……”
莊顏直視李世民:“陛下欲滅佛否?”
“非也。”李世民正色道:“隻要僧眾守法,大唐疆土廣闊,足容佛道並存。”
莊顏微微一笑,說道:正是如此。陛下未曾打壓佛門,反而支持玄奘西行取經,使佛法在大唐廣為流傳,這分明是莫大的善舉,怎會招致佛門不滿?
況且諸佛菩薩皆是慈悲為懷的聖者,絕非心胸狹隘之輩。莊顏繼續道。
李世民聞言展顏笑道:聽真人一席話,朕心中疑慮盡消。
莊顏點頭道:既然陛下心意已決,就需盡快準備。七日之後,便可為皇後改命。
朕明白了。李世民應道。
稍作停頓,李世民又問:真人,那楓晚林中的靈台道宮可是您所建?
確是我所建,不過道宮之主是望舒真人,她得我指點道法,故執掌靈台道宮。莊顏答道。
李世民了然道:原來如此。
說罷起身相邀:朕已在宮中設宴,請二位真人賞光赴宴如何?
莊顏亦起身道:全憑陛下安排。
宴席之上,李淵舉杯相敬:莊真人,老夫敬你一杯。
莊顏舉杯回禮:太上皇請。
飲罷,李淵笑問:莊真人看老夫壽數幾何?
此言一出,席間眾人皆驚。李泰忙道:皇祖父福壽綿長,必能長命百歲。
莊顏直言道:太上皇當享古稀之壽。
李淵聞言色變。李泰當即怒喝:妖道胡言!
李承乾厲聲製止:放肆!
長孫皇後起身嗬斥:青雀,退下思過!
李泰委屈離席,眾人噤若寒蟬。李世民夫婦連忙向莊顏致歉,莊顏淡然一笑:少年意氣,無妨。
莊顏轉向李淵說道:太上皇,人生七十已是難得,生死自有天定,不必太過傷感。
李淵朗聲大笑,眉宇間仍帶著幾分黯然,卻對莊顏笑道:道長,不如與老夫打個賭如何?
莊顏含笑問道:不知太上皇想賭什麽?
李淵說道:既然道長斷言我隻能活到七十歲,那就賭我能否活過七十一歲。
喜歡洪荒:開局綁定人形係統請大家收藏:()洪荒:開局綁定人形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